近乎完美的萤石行业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6回复:23喜欢:29

本文大致借用波特五力模型,浅谈一下萤石行业的属性优劣。

1. 市场准入方面,萤石作为战略矿产,优质资源稀缺,从资源占位和政策管控来说具有一定的准入门槛,拥有优质萤石矿山的企业才能立足。

2. 供给方面,受政策及资源储量限制,产能难有大规模新增。而金石资源一方面实现了萤石伴生矿的开发利用,一方面布局海外优质矿产,主动破局,获取新的资源。

3. 需求方面,下游氟化工应用广泛且长期景气,需求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产品调整。

从景气度来看,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5~2020年氟化工行业市场规模从250亿增长至600亿元左右,年化增速达到20%。受益于制冷剂生产企业为了抢占配额大规模扩产,以及新能源领域需求的高速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至大约1000亿元,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300亿元,有望继续维持两位数增长。长远来看,当前仍处于电动化中期,无论是风光新能源及电动汽车还是储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业内预计2030年新能源及电动汽车领域的萤石消费量将达到500万吨,当前大约100万吨左右。

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氟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提到,保持萤石、氢氟酸、传统制冷剂等传统氟化工产品产能不变或适度增长的同时,鼓励环保制冷剂、高纯无机氟产品、新型含氟高分子材料等高端产品研发及生产。符合全行业上游控制供给、下游促进高端发展的政策导向。

含氟高分子材料附加值高,尤其是含氟聚合物和含氟精细化学品,我国尚处于引导期,部分低端产品已经实现量产,高端产品主要被海外氟化工巨头垄断。近几年主流氟化工企业纷纷扩建产能,PVDF、HFP、FEP、PTFE、ETFE、FKM、PFA等产品均已覆盖,当前已建成的总产能大约28万吨,已公开的在建产能26万吨,集中在未来两三年投产,在建及未来拟建产能约90万吨,对应萤石需求预计将达到300万吨左右的规模。

4. 替代品方面,目前除了湿法磷酸副产氟化氢有一定的产能外,几乎没有其它可替代的途径。政策鼓励湿法磷酸副产氟化氢,当前产能占比大约10%,未来或许会有较快的增长,这对整个氟化氢行业来说是个不可忽视的风险和挑战,但包钢“选化一体”生产的氟化氢本相对该法依旧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5. 上下游议价能力方面,萤石处于氟化工的源头,随着高品位萤石的稀缺性凸显,议价能力逐步走强,如当前氟化氢全行业接近亏损,萤石价格依旧保持在高位。

氟化工产业链呈现出典型的微笑曲线,盈利能力较高的环节为最上游的萤石和末端的含氟精细化工品。下游三代制冷剂受配额限定影响,未来供给缺口扩大,价格具备较大的上涨空间,同时将逐步传导至下游含氟高分子新材料。可以预见,氟化工产业链自氟碳化学品(制冷剂)环节开始进入高毛利率时代,对上游的萤石及氟化氢价格敏感度将大幅减弱,有利于上游的供给侧改革,符合十四五规划及行业政策导向。换言之,随着氟碳化学品价格向上游传导,萤石及氟化氢的价格束缚更小、弹性更大。

6. 竞争格局方面,行业较为分散,这与国内萤石矿山的分布特点有关——大矿少、小矿多、富矿少、贫矿多。2021年统计的矿山有938座,大矿山只有16座,金石资源占据6座。坐拥国内最多的优质矿山是金石长期以来保持领先竞争优势的基础保障,公司也有充足的资本和技术对优质资源进行并购扩张,政策趋严促使产能落后的小矿企逐渐退出市场,集中度提升,行业竞争格局逐渐改善,优质资源逐渐向金石这样的龙头企业倾斜。

综合来看,萤石行业属性比较好,市场准入、供需格局、下游议价权、行业竞争格局等方面均具备向好的趋势,美中不足,替代品方面需要关注湿法磷酸副产氟化氢的规模扩张情况,不过话又说回来,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行业呢?

一、行业分析

萤石价格复盘(2010~2023年)

我国萤石进、出口分析(一):萤石(≤97%)部分

我国萤石进、出口分析(二)——萤石(>97%)部分

从拟建氟化工产能来看未来萤石需求

未来萤石需求之三足鼎立

制冷剂配额利空落地,对萤石需求影响几何?

萤石及氟化氢行业的同步供给侧改革

萤石行业或将迎来严重的供需失衡

氟化氢需求超预期修复

谈谈萤石行业的高度分散与金石资源的广阔空间

中长期萤石缺口或将超出预期

萤石库存与价格分析——四季度将迎来萤石涨价的重头戏

光伏行业的中长期发展空间以及对萤石的需求(约370万吨)

萤石行业的黄金发展期——享受新能源红利,避免无序竞争

再议新能源产业化浪潮中的萤石行业

萤石库存与价格的关系

二、公司分析

从包钢金石看金石资源的杀手锏——以轻资产的技术撬动重资产的资源

白云鄂博伴生矿萤石资源价值

金石资源出海大事记——始于蒙古,但不止于萤石

包钢金石的温床——包头达茂零碳园区

金石资源“公司战略与经营理念”分析——读金石资源致股东信

金石资源2023年年报分析

三、风险分析

关于海外产能释放对萤石价格冲击的风险分析

关于“氟硅酸法”提取氟化氢对萤石需求冲击的风险分析

四、经营情况跟踪

包钢金石经营情况预估

金石资源2024~2025年业绩预估

2024.04.03电话会议内容整理

$金石资源(SH603505)$ $巨化股份(SH600160)$ $三美股份(SH603379)$#氟化工##新能源# #新材料#

精彩讨论

拓荒秋拾03-15 21:23

这个问题,单从成本优势来讲,传统萤石法永远无法跟磷酸副产法相比,比如现在,前者处于全行业盈亏平衡线,而磷酸副产法常年维持在60%的毛利率(参考云南瓮福)。
但是呢,磷酸副产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能规模难以上去,二是工艺还不是很成熟,三是会产生大量的稀硫酸需要处理,这部分成本没有算进去。另外磷酸副产法的原材料成本也没有算进去,如果算上的话成本估计会增加一倍。所以该法具备明显成本优势的前提是,大型湿法磷酸企业,各类配套齐全,原材料及后处理协同。
不过包钢金石由于使用萤石伴生矿生产氟化氢,真实成本比磷酸副产法还要低很多,所以开发伴生矿也是金石资源未来的重点业务之一。

全部讨论

老兄那么看好金石,组合中应该配置,甚至重仓,不然收益也不会那么难看了!

替代品方面,目前除了湿法磷酸副产氟化氢有一定的产能外,几乎没有其它可替代的途径。政策鼓励湿法磷酸副产氟化氢,当前产能占比大约10%,未来或许会有较快的增长,这对整个氟化氢行业来说是个不可忽视的风险和挑战,但包钢“选化一体”生产的氟化氢本相对该法依旧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咨询下,萤石大概涨到多少,磷酸副产氟化氢会有性价比。

04-29 20:54

请教萤石在最近十年价格最高是多少?几年一个周期?

05-08 08:08

好文收藏,感谢分享!

04-02 21:49

mark

06-18 23:26

05-18 20:42

05-18 15:52

学习

05-17 17:16

05-13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