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资源出海大事记——始于蒙古,但不止于萤石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4

2024年1月16日,公司发布《金石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公告》,拟以13 ,400 万元取得蒙古国明利达公司名下的矿权等资产67%的权益,并投资4,020万元-6,700 万元进行后续项目建设,主要是开发本项目及周边临接萤石资源,以期在 1-2年内逐步实现年产折合高品位萤石块矿、酸级精粉20万-30万吨的萤石产品,并力争 3-5年内达到年产折合50 万吨萤石产品的目标。

这绝对是具备里程碑性质的大事件,不亚于2021年与包钢合作开发萤石伴生矿,历史性的进军伴生矿领域,撬动沉睡亿万年的资源宝库,同时也使公司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资源紧张之忧得到缓解。

此处要特别注意也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公司的表述是全球稀缺资源,而非特指萤石,说明公司向全球扩张的眼光已经不局限于萤石,至少现在在锂云母回收上做的就很成功,后面或许会在锂灰石方面取得突破,甚至是稀土,毕竟近水楼台,包钢白云鄂博矿区是全国最大的稀土矿区,给公司提供了一片丰富的试验田。

该项目意义重大。

1、战略意义。正如公司所表述,这代表着“资源+技术”战略的又一次项目落地,也是公司“扬帆出海”、 通过“一带一路”逐步向全球拓展资源的启航之举,标志着公司迈出“整合全球稀缺资源”的第一步,同时也将助力公司实现2021 年提出的“五年内逐步达到年产150万吨萤石产品”的目标。

2、蒙古国萤石矿产丰富,也是我国近年来萤石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但受限于矿山先天条件以及技术瓶颈等,其产品相对单一和初级,我国从蒙古国进口的产品主要以原矿和人工分选得到的初加工块矿产品为主。公司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将初加工块矿产品提升为高品位萤石块矿及萤石精粉,并以收购标的矿山为起点,逐步布局蒙古国的主要萤石产区,彻底解决优质萤石矿产资源紧缺的后顾之忧。

3、技术附能的标杆效应。公司首次将自身领先的萤石采选技术及“新型绿色矿业发展模式——金石模式”推广到海外,提高当地的矿产资源经济附加值,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兼顾,为将来进一步扩大海外版图创立良好的标杆效应。

4、经济效益。预计2024年生产15万吨高品位原矿初选矿产品,1-2年内年产20万-30万吨的高品位萤石及萤石精粉产品,3-5年内年产50万吨高品位萤石及萤石精粉产品,相当于3-5年内再造一个金石基本盘。

公司多年以来一直看好内蒙的萤石资源,2018年收购翔振矿业,这是曾经亚洲最大的萤石矿。同年与内蒙古额济纳旗政府成立合资公司,计划5-10年并购3000万吨可采远景储量,本人曾就这一投资进展咨询过管理层,根据管理层回复的语气来看,可能是谈判未能达成一致,没有开展业务,直至今天注销公司。2021年与包钢合作开发萤石伴生矿,这才算是暂时解决了资源后顾之忧。

内蒙是金石资源的福地,或许这本就是公司早期的战略部署:扎根内蒙,布局外蒙,进军海外。

蒙古国拥有全球第四的丰富的萤石储量,同时其开采技术水平有限,有寻求国外技术合作开发的强烈意愿,地势上与内蒙接壤,同时又赶在中国市场需求大爆发以及国内萤石供给侧改革的大好时机,金石资源这一步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说到这里,本人曾在互动易上咨询过管理层,是否有意向去蒙古国投资合作开发萤石资源,管理层答复不便于公开,当时本人就思忖,公司或许已经有所行动才不便说。

那么,等在蒙古国扎下根来,下一步会是哪儿呢,本人猜测可能会是南非,南非与蒙古有着相似的处境:不仅萤石储量丰富,全球排名第三;萤石平均品位大约22%,且伴生的方解石等难以分离,具有一定的采选难度,而本国开采技术也有限;2019年以来对我国陆续都有出口;最主要是非洲是我国一带一路重要的合作伙伴。

可以说,今天过后的金石资源,脱胎换骨,扬帆出海!

期待金石资源在全球资源品上大有作为,“整合全球稀缺资源”,始于蒙古,始于萤石。

$金石资源(SH603505)$ $巨化股份(SH600160)$ $三美股份(SH603379)$ #氟化工#

全部讨论

03-08 11:32

$金石资源(SH603505)$
非洲自己找上门来了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