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拟建氟化工产能来看未来萤石需求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根据ACMI统计数据,截止到2023年底,氟化工行业拟在建项目400多个,合计约3000亿元,这里不包括仅签署意向协议的项目。

此外不完全统计还有,巨化集团计划在甘肃投资400亿元建设高性能硅氟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形成12.5万吨含氟聚合物产能;河南金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河南舞阳投资300亿元,建设金海千亿级氟硅新材料项目,主要包含含氟新材料、含硅新材料、含氯新材料等3条产业链,达产后产值1000亿元。

自从2021年开始,新能源行业对六氟磷酸锂、PVDF等含氟材料需求激增,整个氟化工行业的投资热度被点燃,粗略估计未来拟建项目和意向投资项目总额或许不低于4000亿元。如若保守预计氟化氢投资在产业链中占比为5%,合约200亿元,折算新增产能400万吨,对应酸级萤石精粉新增需求900万吨,是当前需求的2倍。这个数字肯定是虚高的,它的意义仅在于评判氟化工的景气度,新建产能越多,说明预期的行业需求越大,好比新能源电池需求井喷带来的电池产能极速扩张,虽然当前规划产能严重过剩,但依然有不少企业纷纷跨界入局,考虑的就是未来长时期较大的增长空间。

氟化工项目的建设地点主要在内蒙、江西、福建、甘肃、山东,基本均向萤石资源产地倾斜,具备萤石资源优势的各地政府纷纷规划打造氟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如福建邵武及三明,内蒙古的包头、锡林郭勒、巴彦淖尔及阿拉善盟,甘肃玉门及金昌,四川乐山,新疆乌鲁木齐等,投资额几十亿至几百亿不等。也足以说明萤石资源在氟化工产业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环节,兵家必争之地

1、投资热度最高的是含氟新能源材料,拟建项目超100个,其中绝大部分为六氟磷酸锂、双氟黄酰亚胺锂LiFSI等电解质,六氟磷酸锂电解质的产能规划已达100万吨以上,远超未来几年的需求,粗略估计可以满足2030年包含储能在内的电池需求。按六氟电解质的拟建产能来估算,对应的酸级萤石精粉大约300万吨。

2、其次是制冷剂等氟碳化学品,2023年氟碳化学品已有产能大约270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7成,其中二、三代制冷剂占比8成以上。拟新建的氟碳化学品产能超过200万吨,由于三代制冷剂执行配额需求受限,新建产能基本都作为产业链延伸的原材料使用,主要为含氟聚合物和部分精细化学品。200万吨氟碳化学品,粗略按三代制冷剂来估算,对应新增萤石精粉需求约400万吨,其中大约一半用于含氟聚合物及精细化学品,因此制冷剂对应的新增萤石精粉需求约200万吨。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领域并没有出现新能源电池那样的投资热度,非理性扩产的占比应该比较小,产能落地比例相对较高。

3、含氟聚合物和精细化学品是未来氟化工行业发展的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也是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这部分含氟高端材料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攻关突破,实现国产替代。目前拟建产能达到80万吨以上,其中PVDF近60万吨,其它主要产品PTFE、FEP、氟橡胶FKM分别约10万吨、5万吨、3万吨。另外加上巨化集团甘肃项目拟建12.5万吨含氟聚合物,总产能达92.5万吨。

PVDF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材料,根据国泰君安统计数据,2023年现有产能约13万吨,2025年内将陆续投产25万吨,2030年需求约50万吨,因此当前60万吨的产能规划足以满足2030年需求。

假如含氟聚合物均按PVDF来计算萤石需求,对应新增萤石精粉需求305万吨,另外还有含氟特气、含氟湿电子化学品、含氟医药农药中间体等需求,合计400~500万吨的新增需求有一定可信度。

4、结论:

从拟建项目投资额来估算,对应的萤石需求约900万吨

从各类产品的产能规模来估算萤石需求,新能源电池对应300万吨,制冷剂等氟碳化学品200万吨,含氟聚合物及精细化学品400~500万吨需求,合计900~1000万吨萤石需求。

这些数值不一定准确,但可作为定性判断的参考,氟化工行业如火如荼的投建产能,未来对萤石的新增需求也是值得期待的,到2030年前后,国内萤石的需求大概率会翻倍不止,全球萤石需求预计在1500万吨以上

(注:文中部分数据来自国化新材料研究院ACMI)

@今日话题 #氟化工# $金石资源(SH60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