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新能源产业化浪潮中的萤石行业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3喜欢:4

近两年开始,极端天气愈发频繁,气候问题是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通过推行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尽快实现净零排放,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唯一途径,也是未来三五十年的大战略、大趋势。
风光新能源以及电动车是中国的优势产业,但是经过近几年爆发式增长,出现阶段性和结构性的产能严重过剩,全产业链、全参与方应卷尽卷,甚至各地政府为了在新兴产业中分一杯羹带领资本一起卷。
就拿新能源产业链深度绑定的氟化工行业来说,各地政府纷纷规划氟化工产业园区,大量的企业纷纷跨界布局,截止 2023 年底,国内拟建及在建氟化工项目 400 多个,投资额达 3000 亿元,有些环节的现有产能已经能够满足未来五年以上的需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产业趋势达成共识,行业空间巨大,企业纷纷入局迅速扩充产能,希望通过当前短暂的亏损在未来不断增长的需求中获取更多的份额。这种无序竞争只有当行业增速降下来之后才有可能终结,除非有政策介入实施供给侧改革,比如制冷剂配额制度的推行。
新能源产业趋势明朗、前景广阔,可惜全产业链处于没有硝烟的价格战当中,从新能源车卷到电池,再到电解质及电极材料,甚至卷到最上游的锂资源,真正具备投资价值的标的极其稀少。
萤石是整个新能源产业化浪潮中最受益的行业之一,它与锂资源的行业格局、政策导向有所不同,因此大概率不会像锂资源那样难逃被卷的命运。
中国的锂矿资源在储量、产量、成本等方面均不具备全球范围的绝对优势,未来长期将面临海外优势资源的成本冲击。
中国的萤石资源,全球储量第二,产量占比常年在6成以上,萤石品味高,开发成本低,在全球范围具备绝对竞争优势及定价权。海外资源虽然储量大,但均存在各自难以开采利用的痛点,难以对供求关系产生冲击。
政策方面,萤石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实施保护性开采,同时萤石矿山大多为小矿山,违规开采严重,安全环保问题普遍性存在。因此,从资源保护、矿山安全、生态环保等方面来看,政策力度将会越来越严,同时优质资源经过长期开采后日益枯竭,新增矿山开发周期较长,萤石的供给将会长期受限。
另外,需求方面,萤石的需求增长是潜移默化的,不像锂资源那样高增长的需求摆在明面上被资本追逐。未来萤石的巨大需求在当前尚未体现出来,需求的温和增长不至于引发投资狂热,为行业整合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萤石(酸级萤石)的长期需求增速大概在每年 10% 几,而长期供给增速难以跟上,供需缺口逐年增加,这是萤石价格中枢长期向上的主要逻辑。或许不会出现价格爆发式上涨,但可以一步一台阶稳步向上。

新能源产业化浪潮中还有比萤石投资属性更优的行业吗?如果有,还望不吝分享。

$金石资源(SH603505)$ #氟化工# #新能源#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05-31 12:07

需求每年10%以上的增速都是很不错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