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渔夫

我是渔夫

一个金融市场的小鱼。

他的全部讨论

期权做市商运用股指期货管理做市风险

期权市场因合约众多、交易分布不均匀,部分合约容易出现流动性不足的现象。因此,全球大部分期权市场都通过引入做市商制度来提升市场流动性。期权做市商的主要职责是提供持续的双边报价,达到改善流动性水平、提升市场效率的目的。存货风险是做市业务的核心风险。由于市场买卖力量不对等,做市商为...

股指期货为ETF市场流动性保驾护航

ETF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海外诞生。自推出之后,ETF产品发展迅猛,已成为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基础工具。2004年底,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募集设立了“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50 ETF),并于次年2月正式上市,开内地市场ETF市场之先河。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ETF...

股指期货助力证券公司场外业务发展

我国证券公司行业一直以来对传统经纪业务、自营投资业务等依赖较重,业绩随股市涨跌大幅波动。为改变这种情况,各家券商均在积极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在这一过程中,股指期货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果没有股指期货作为对冲工具,场外产品交易双方即证券公司与客户之间就形成了纯粹的对赌关系,而若利用股...

股指期货推动定增业务由“单车道”向“多车道”发展

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向有限投资者出让股权从而获取资金支持的一种方式。A股定增业务是我国券商、资产管理公司、私募等机构投资者的主营业务之一。但是,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业务需要在定增锁定期内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导致最终收益情况面临极大不确定性,这不仅影响社会资金参与定向增...

指数ETF运用股指期货进行“多头替代”

“多头替代”是投资者运用股指期货替代股票现货投资的一种资产管理手段,也是运用股指期货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方式。由于股指期货与相应基础资产价格走势高度相关,在不考虑期现货价差(即“基差”)和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运用股指期货“多头替代”几乎可以完美复制基础资产。
指数基金是以特定...

资管机构运用股指期货开发绝对收益产品,服务居民理财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还提到“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2018年以后,资管新规逐步落地,银行向居民提供的保本保收益产品逐步减少。但是,随着居民财富增长,此类产品的需求仍然持续增长,供需矛盾凸显...

公募基金运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降低市场风险

套期保值是常见的投资组合风险管理方法,投资者通过持有与现货头寸相反、市值相等的期货头寸锁定风险。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有助于降低投资者资产组合的风险,使得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下跌中不用抛售股票,增强股票现货市场的稳定性。股指期货推出之前,A股投资者主要依赖上涨行情盈利的单边盈利...

金融期货有助于企业应对金融要素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

从理论上说,作为管理金融资产价格变动风险的高效工具,企业合理运用金融期货等衍生品,将有利于自身对冲利率、汇率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不合意的现金支出,从而平滑财务表现,使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更加稳健。实证研究也表明,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金融期货等衍生品工具的使用,可...

金融期货提高实体企业财务稳健性,增强潜在融资能力

实体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能否满足非金融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从资本形成的供求匹配角度而言,金融体系能否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既要看金融的服务供给端即从事风险定价的主体的能力,也要看金融的服务需求端即被风险定价的客体的质地。仅有金...

股指期货能有效促进指数投资发展

对比跟踪几大指数的基金产品规模变化数据(指数公司统计)可以发现,拥有对应期货的指数基金产品规模不仅绝对数较大,从变化看总体也呈增加态势,而深100指数虽是一只定位于投资功能的指数,但未有对应的场内衍生品上市,近年来规模反而出现萎缩。2017年末,跟踪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的被动指...

国债期货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贷款投放意愿

2013年,我国成功上市5年期国债期货,后续又上市10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市场运行平稳,功能逐步发挥。将国债期货等利率衍生品用于风险管理,可使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对利率波动的“免疫”,有助于提高其利率风险承担水平,减轻贷款发放的周期性特征,稳定向实体企业的融资供给,保障融资中介...

国债期货管理利率风险

从衍生品的发展历史来看,以国债期货为代表的标准化利率期货合约的出现,正是由对银行影响巨大的利率市场化浪潮所激发和推动的。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危机等事件的冲击,美国面临持续的高通胀环境,为绕开传统的利率管制(以Q条例为代表),金融机构推出了货币基金等一系列金融创新。嗣后,...

金融期货助力提升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效能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在传统的货币政策基础上引入宏观审慎政策,从而加强系统性风险防控、保障金融体系稳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央行的基本共识。我国央行也积极跟进国际动态,并将这一概念运用到自身的政策实践当中。在2016年第四季度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提出了包含...

金融期货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国际实践当中,以美国为例,3个月国库券利率、5年期国债利率、10年期国债利率、10年期BBB企业债利率、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均为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信号。美国拥有全球最发达的利率期货市场,欧洲美元期货、5年期国债期货、10年期国债期货等利率期货产品成交量均位居世界前列。由于包含了市场对...

股指期货完善现货市场交易机制,补充现货市场定价

在做空机制缺乏或不完善的市场中,投资者只能通过简单的加减仓来表达看法,客观上导致市场异质性预期特别是谨慎悲观预期无法得到充分反映。在这种情况下,证券及各类金融资产的定价将由乐观的投资者主导,容易造成价格高估和市场泡沫。金融期货作为具有双向交易、保证金杠杆交易、多合约同时交易、...

国债期货提升国债现货流动性

国债期货方上市后为其改善现货流动性提供了扎实的依据:
一是最便宜可交割国债流动性明显提高。国债期货上市以来,最便宜可交割国债对应期限的国债持续成为市场交易最为活跃的券种。2013年9月6日,5年期国债期货上市。此后一年内(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7年期国债为最便宜可交割国债,其成...

金融期货提升金融市场流动性,优化市场运行质量

流动性是与波动性密切相关的另一微观结构指标,代表了金融市场应对冲击的能力和韧性。较高的流动性在微观上可以为投资者以低成本进出市场提供保障,在宏观上可以促进市场平稳吸收政策、经济等新信息,降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一旦流动性枯竭或者丧失,则会不可避免地引发市场恐慌和崩盘。基于此...

金融期货增强金融市场内生稳定性

不确定性是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而衡量不确定性的波动性则是金融资产的天然属性之一。缺乏波动的市场宛如一潭死水,但过度的非理性波动也会变成财富的“绞肉机”,反过来影响市场功能的发挥。这一特征在股市等波动幅度相对较高的资产市场体现尤其鲜明。例如,我国股市自起步以来,长期存在波动频率...

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金融期货市场起步晚、发展慢,市场功能发挥不充分,发展空间巨大。一是市场化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供给不足,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1972年,美国上市外汇期货产品,金融期货市场发展拉开序幕。38年后,我国于2010年上市沪深300股指期货,金融期货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