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期货提高实体企业财务稳健性,增强潜在融资能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实体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能否满足非金融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从资本形成的供求匹配角度而言,金融体系能否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既要看金融的服务供给端即从事风险定价的主体的能力,也要看金融的服务需求端即被风险定价的客体的质地。仅有金融机构集聚资金之努力而无实体企业吸引资金之能力,则势必产生“有来无去”、“有本无木”的情形,资本形成过程也将被打断。实践中,以金融期货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金融风险管理工具,除了直接被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运用,从而起到提升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以外,也可以被企业主体用于自身经营与财务风险的管理,从而平滑和减缓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影响和冲击,进而提升企业融资潜力。

现实中,随着金融期货等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跨国企业、上市公司参与衍生品交易的程度不断增强。Bartram et al.(2009)以来自50个国家的 7319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其中有超过60%的个体使用衍生工具来管理汇率、利率、商品价格变动等方面的风险。根据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2009年的调查报告,超过94%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使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其中运用外汇衍生品、利率衍生品、商品衍生品、权益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的企业比重分别为93.6%、88.8%、50.9%、30.3%和21.4%。Prabha et al.(2014)发布报告(即一般所称的米尔肯报告)的数据则显示,从2003年到2012年,标普500指数的非金融公司中使用衍生品的公司数量从307家增长到360家,增长了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