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出”or“发行”乌龙!腾讯“超发”股权激励了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88回复:144喜欢:135

本文数据分享:腾讯股权激励历年数据

昨晚睡前看到腾讯投资群中在讨论腾讯“超发”的事情:腾讯的股份奖励计划(限制性股份),8月17日一次就“新增增发”了4438万股,23年截止当前已共增发了9060万股。

印象中之前的大多数年份中腾讯每年增发的股数大概是2000万左右,去年猛增到5419.7万股,而23年刚到8月就继续剧增到9060万股的话,那确实是“超发”了。

今天白天有空细看了下公告,发现其实是乌龙了。

9060万股的说法是把“授出”“发行”混淆到一起来算了,实际上昨天发的是股份奖励计划的授出计划:授出股份将在接下来的21~69个月的期间内,颁发给满足归属条件的员工。而这些授出的股份,理论上是会在未来的这段期间内来以增发新股的方式来提供。

换句话说,本次是确定了一个未来的发行计划,而尚未真正增发,所以当然不应简单把本次“授出”股数和之前的“发行”股份相加后来作比。

一、股份奖励计划的运营

先来说一下腾讯股份奖励计划的运营过程,借此来更深入聊一聊“授出”“发行”之间的关联和区别。

股份奖励计划(限制性股份)腾讯的股份酬金计划的两个项目之一(另一个是购股权计划)。

目的:表彰本集团合资格参与者(包括任何董事)作出的贡献,以及吸引、激励及挽留彼等人士(奖励面更广,包括高管和普通员工,一般认为是一种互联网行业普遍采用的员工薪酬补充方式

运营:分为三步

a)首先董事会会酌情挑选合资格人士成为获选参与者及计划向该获选参与者授出奖励股份;

特别注意的是,在23年以前,腾讯在授出奖励股份时是不会发布公告告知的,只能从定期财报中查看期间的授出股份数额,而从23年起不知是由于监管要求或是腾讯主动增加了披露,腾讯开始在授出奖励股份时也同时发布公告。所以习惯了只有“发行”公告的投资者会很自然的把新增的“授出”公告也当做发行,也是这次出现乌龙的一个重要原因。

b)随后会不定期发行一定数额的股份(由于腾讯每股面值仅0.00002港元,通常腾讯增发时付出的代价仅为几百港元,可近似为0),作为用于授予奖励的“粮仓”;每次增发时腾讯都会发布公告,通常这时投资者就知道腾讯又要豪发红包了,但实际此时股份奖励还并未真实发放出去

c) 之后在归属条件达成的情况下,获选参与者将有权“无偿”收到奖励股份;这个步骤不会再有公告,只要“粮仓”中仍然有粮食,腾讯理论上就可以随时作这个操作,只是最后在年报中会披露当年总共实际授出的股份数目;

归属条件:获选参与者在授出日期后以及归属日期当日仍为合资格人士(腾讯根据该等人士的经验、知识、技能、性别及北京以及上市规则规定来判断是否为合资格人士);以上的解释其实说得很模糊,总之就是腾讯所认为的作出了贡献的值得嘉奖的人士,且至少是要仍在职的;

无偿:所谓的“无偿”其实只是指不用再支付现金,实际需要付出的是为腾讯所作出的工作上的贡献以及一个未来一定时期内不离职的承诺;

在上述过程中,可以理解为有两条线:

第一条主线是“授出-归属”,授出是入口,归属是出口。

第二条线是不定期的“发行”,之所以要这条线主要有两个原因:

1)港股要求回购必须注销,所以回购的股份无法用于股权激励,只能增发;

2)由于每次“发行”都需要发布公告,而“归属”则往往是一年多次,所以需要一个“粮仓”来储备可以随时用于归属的奖励股份,而当“粮仓”储粮不够时,来“发行”一次进行补充。

这两条线是相互伴随,又相互独立的关系:

从长期来看,最终“发行”的股份数额应该会和“归属”近似相等,因为这部分增发的目的就是用于提供归属所需的奖励股份;同时“发行”的股份数额会稍小于“授出”的数额,因为每年会有一小部分授出股份会因员工离职等原因而失效被收回而不能归属。

而从短期来看,“授出”往往是“发行”的前兆,当期的大额“授出”往往带来后期“发行”的增加。

二、超发了吗?

那么腾讯8月17日一次性授出4438万股后,到底有没有超发?

根据上面整理的腾讯历年股份奖励计划的表格:

当前:

1)从“发行”来看,23年截止到现在共增发3882.7万股,相比于去年同期的5419.7万股,算是正常节奏,并未超发;

2)从“授出”来看,根据23年中报的披露,截止到6月30日时,腾讯授出的股份数为1626.7万股,加上本次8月17日新授出的4438.5万股,共6065.2万股,而22年总共授出为6517.5万股;考虑到最后一个季度可能还会有授出,今年授出可能会超过去年,但现在要说是“超发”也为时尚早。

长期累计:

1)2015年~2023年期间:

腾讯增发股份29033.5万股,共最终归属的为33629.4万股,归属/增发为115.83%,相差不大;

授出股份为41548.3万股,高于增发股份,高出的其中一部分是失效被收回的股份,而另一部分则预计会在未来逐步体现在“发行”中。

三、本质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论是:当前并未超发,但未来一段时间预计“发行”股份将承担上行压力。

那么为什么,在业绩增速整体下滑,股价相比高点大跌的当前,腾讯管理层仍然要维持如此高额的股份奖励授出呢?

这里我提供自己的一个看法供参考,欢迎讨论。

前面的分析中提到过,对于股份奖励计划,并不是真正的“无偿”,员工只是不用付出现金而已,但是要付出为腾讯工作的贡献以及一段时间内不离职的承诺。

所以其本质是员工薪酬的一部分,是要计入管理费用成本的。

假设腾讯招一个员工,本来是要付出100万现金年薪的成本,经协商后可能会调整为60万现金年薪,再加上45万的股权激励分5年兑现。

对于管理层来说,在制定和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考虑的首先不会是新增了多少股份,摊薄了多少收益;而是根据事先制定好的一个各等级员工薪酬中的现金和股权的分配比例来操作。

一般来说,员工薪酬是刚性无法下调的,同时短期内现金和股权分配比例是会保持稳定的,所以对应同样需要付出的股权激励金额,当前股价为300+元时所需要增发的股份数自然是大幅高于之前股价在700元时的数值了。

所以从本质上来看,腾讯的股权激励是否“超发”,至少不应该仅去看股份数的变化,而也应该去看其对应的股份酬金变化。

截止到2022年末,腾讯的雇员福利开支中,股份酬金开支占比为23.61%,工资薪金及花红(现金)占比为63.15%;和2021年基本处于相同水平上,并未有“超发”现象。

23年中报并未披露股份酬金及现金部分的分项情况,但从总体管理费用来看,是已经开始同比下降,降本增效有所成效。

股份薪酬是因,增发股份数量是果。

只要整体的管理费用在下降,只要股份薪酬所占的比重不增加,那么从本质上来说就算不上“超发”。

更多长文解读及数据分享,记录在【数据价投】

腾讯相关文章:

腾讯控股2023年中报数据简评

腾讯控股2023年Q1一季报数据解读

腾讯2022年年报数据解读

腾讯视频号近况专家会信息-20221227

腾讯2022年Q3数据解读

腾讯控股2022年中报数据解读

Naspers/Prosus减持腾讯控股公告原文解读

令人羡慕的鹅厂员工“福利”-浅谈腾讯的股份酬金

腾讯现金流量表拆解

浅谈腾讯的递延收入

腾讯2022年Q1一季报数据解读

分享-腾讯历史数据库小工具

腾讯精兵提效进行中

腾讯广告的未来

腾讯云的未来

腾讯2021年报数据解读

十年20倍,腾讯高速增长背后的推力是什么

浅谈腾讯为何一边回购,一边又增发作股权激励

腾讯游戏帝国2021盘点

$腾讯控股(00700)$ $腾讯控股ADR(TCEHY)$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今日话题 @投资炼金季

#2023投资炼金季# #雪球星计划# #2023年中投资炼金季#

精彩讨论

海哥亡命A股2023-08-18 18:20

学到了学到了,如果折磨说,我昨天应该是错怪腾讯了。
我不反对增发股票,激励员工,但是反对在整个互联网降本增效的氛围下,股价长期低迷时间,增发天量股权,大幅度给员工涨薪。
但是如果昨天准备增发的股票,是放到池子里面,未来几年授予员工的,而不是今年一次给员工,那我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员工也需要养家糊口,腾讯也做出了很多成绩。
$腾讯控股(00700)$ $腾讯控股ADR(TCEHY)$

仓又加错-刘成岗2023-08-18 18:12

【所以其本质是员工薪酬的一部分,是要计入管理费用成本的。
假设腾讯招一个员工,本来是要付出100万现金年薪的成本,经协商后可能会调整为60万现金年薪,再加上(每年40)45万(注:前括弧里是我的校正)的股权激励分5年兑现。】转给不懂的朋友看。比较遗憾的是今天看了一堆帖子发现很多(前)互联网从业者也不懂。。。

郑重心流2023-08-18 21:54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说下股权激励情况,现在阿里腾讯字节拼多多这些公司普通员工的薪资构成都是现金➕股票期权,拿阿里举例,p6 及以上每年都有股票激励作为年终奖的一部分,一般分四年归属,每年都有股票这部分年终奖。
一个 p8 甚至一半的薪资都是股票期权这些。腾讯发股权激励属于行业正常现象,将股票奖励和员工绑定一起,不仅可以激发全员工作积极性,也有助于员工稳定,身边五年以上的老员工还蛮多的。当然不好的一点是想养老摸鱼的人也会留下来一部分$腾讯控股(00700)$

泓远价投2023-08-18 22:42

楼主定量角度,我定性角度码了一段
这两天腾讯股权激励话题比较热,球上看法不一,看空的更多一点。其实很多时候换个角度,看到的东西会很不一样,从几个不同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1、投资者角度还是企业家角度?股权激励这种定向增发的形式,把我们小股东摊薄了,确实有种“拿股东的钱,给员工发福利”的感觉。这里其实是薪酬激励方式选择的问题,是股权激励好还是提高工资好?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就看你屁股是坐在哪里,是投资人还是企业家:如果我作为投资人,会觉得发工资更好,因为股数不会增加而稀释,员工拿到钱看好公司发展可以真金白银来买股票。但是这个逻辑里面,投资人没有把公司发工资的钱(未分配利润)当作是自己的,其实给员工多发工资,减少了累计未分配利润,也是公司内在价值的损害。如果我作为企业家,会觉得股权激励好(当然是有条件的,下说)。一方面,发工资要交税,员工获得感降低了,另一方面,股权激励省下了发工资的钱,(条件来了):如果省下来的钱能用在刀刃上,让企业内在价值更快提高的地方,内在价值增加,其实也是在增加股东利益。上面说的比较绕,简单来讲,“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如果我们小散户把自己当成全部买下了公司,以企业家角度,股权激励还是发工资不重要,重要的是股权激励后,企业内在价值能不能提升?当下的经济环境来看,我认为手上拿着现金,对公司长远利益来说会是更好的。(现金可以投资、也可以回购)2、从短期角度还是长期角度?短期角度,分子利润没这么快增长起来,分母股数马上增加了,每股收益减少了,确实很利空。但从长期角度来看,10年、20年角度,分子利润的年化增速,大概率是远远跑赢分母股数的增加。所以长期来看,股权激励影响的程度是很小的,远没有未来利润是否能保持稳定增长来的重要。(我相信投资腾讯的人,多数都是看好利润成长的)长期投资嘛,要忽略芝麻,抓住西瓜!3、从“一赢”还是“共赢”的价值观角度?持看空观点的球友、纷纷要卖掉的球友,心理学上是被伤害反应过激型,这种性格的人很多时候眼里只看到自己的利益。其实腾讯做员工股权激励,我的理解很简单,就是为了绑定人才,绑定员工利益和公司利益,是共赢的价值观。另外,我盲猜,这些股份发放是挂钩员工为企业创造的利润的(从降本增效的效果、利润增速快来猜的)。如果猜测准确的话,这种股权激励方式恰恰正是管理层理性的表现,共赢的价值观的体现。两个蛋糕选择:A蛋,做蛋糕的人除了拿普通制作费,做完后还能分走一定比例的蛋糕;B蛋糕,做蛋糕的人只拿普通制作费;哪个蛋糕会越做越大?你会选哪个?我是坚持共赢价值观的,长期来看,共赢打败一赢,共赢也是腾讯的价值观(链接一切、不控股),也是腾讯能打败阿里的原因所在。总而言之,风宜长物放眼量,长期投资的道路上,别看芝麻,盯牢西瓜🍉

捡垃圾的小花苟2023-08-18 20:54

看兄台这张表,腾讯的福利开支增长的速度也太惊人了吧?19年才500亿多,2022都1100亿了!!!!

全部讨论

学到了学到了,如果折磨说,我昨天应该是错怪腾讯了。
我不反对增发股票,激励员工,但是反对在整个互联网降本增效的氛围下,股价长期低迷时间,增发天量股权,大幅度给员工涨薪。
但是如果昨天准备增发的股票,是放到池子里面,未来几年授予员工的,而不是今年一次给员工,那我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员工也需要养家糊口,腾讯也做出了很多成绩。
$腾讯控股(00700)$ $腾讯控股ADR(TCEHY)$

【所以其本质是员工薪酬的一部分,是要计入管理费用成本的。
假设腾讯招一个员工,本来是要付出100万现金年薪的成本,经协商后可能会调整为60万现金年薪,再加上(每年40)45万(注:前括弧里是我的校正)的股权激励分5年兑现。】转给不懂的朋友看。比较遗憾的是今天看了一堆帖子发现很多(前)互联网从业者也不懂。。。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说下股权激励情况,现在阿里腾讯字节拼多多这些公司普通员工的薪资构成都是现金➕股票期权,拿阿里举例,p6 及以上每年都有股票激励作为年终奖的一部分,一般分四年归属,每年都有股票这部分年终奖。
一个 p8 甚至一半的薪资都是股票期权这些。腾讯发股权激励属于行业正常现象,将股票奖励和员工绑定一起,不仅可以激发全员工作积极性,也有助于员工稳定,身边五年以上的老员工还蛮多的。当然不好的一点是想养老摸鱼的人也会留下来一部分$腾讯控股(00700)$

楼主定量角度,我定性角度码了一段
这两天腾讯股权激励话题比较热,球上看法不一,看空的更多一点。其实很多时候换个角度,看到的东西会很不一样,从几个不同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1、投资者角度还是企业家角度?股权激励这种定向增发的形式,把我们小股东摊薄了,确实有种“拿股东的钱,给员工发福利”的感觉。这里其实是薪酬激励方式选择的问题,是股权激励好还是提高工资好?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就看你屁股是坐在哪里,是投资人还是企业家:如果我作为投资人,会觉得发工资更好,因为股数不会增加而稀释,员工拿到钱看好公司发展可以真金白银来买股票。但是这个逻辑里面,投资人没有把公司发工资的钱(未分配利润)当作是自己的,其实给员工多发工资,减少了累计未分配利润,也是公司内在价值的损害。如果我作为企业家,会觉得股权激励好(当然是有条件的,下说)。一方面,发工资要交税,员工获得感降低了,另一方面,股权激励省下了发工资的钱,(条件来了):如果省下来的钱能用在刀刃上,让企业内在价值更快提高的地方,内在价值增加,其实也是在增加股东利益。上面说的比较绕,简单来讲,“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如果我们小散户把自己当成全部买下了公司,以企业家角度,股权激励还是发工资不重要,重要的是股权激励后,企业内在价值能不能提升?当下的经济环境来看,我认为手上拿着现金,对公司长远利益来说会是更好的。(现金可以投资、也可以回购)2、从短期角度还是长期角度?短期角度,分子利润没这么快增长起来,分母股数马上增加了,每股收益减少了,确实很利空。但从长期角度来看,10年、20年角度,分子利润的年化增速,大概率是远远跑赢分母股数的增加。所以长期来看,股权激励影响的程度是很小的,远没有未来利润是否能保持稳定增长来的重要。(我相信投资腾讯的人,多数都是看好利润成长的)长期投资嘛,要忽略芝麻,抓住西瓜!3、从“一赢”还是“共赢”的价值观角度?持看空观点的球友、纷纷要卖掉的球友,心理学上是被伤害反应过激型,这种性格的人很多时候眼里只看到自己的利益。其实腾讯做员工股权激励,我的理解很简单,就是为了绑定人才,绑定员工利益和公司利益,是共赢的价值观。另外,我盲猜,这些股份发放是挂钩员工为企业创造的利润的(从降本增效的效果、利润增速快来猜的)。如果猜测准确的话,这种股权激励方式恰恰正是管理层理性的表现,共赢的价值观的体现。两个蛋糕选择:A蛋,做蛋糕的人除了拿普通制作费,做完后还能分走一定比例的蛋糕;B蛋糕,做蛋糕的人只拿普通制作费;哪个蛋糕会越做越大?你会选哪个?我是坚持共赢价值观的,长期来看,共赢打败一赢,共赢也是腾讯的价值观(链接一切、不控股),也是腾讯能打败阿里的原因所在。总而言之,风宜长物放眼量,长期投资的道路上,别看芝麻,盯牢西瓜🍉

2023-08-18 20:54

看兄台这张表,腾讯的福利开支增长的速度也太惊人了吧?19年才500亿多,2022都1100亿了!!!!

2023-08-18 20:31

明明现金充裕,还不如递延特殊奖金一样可以绑住员工
激励增发可不是当期一次费用支出就能解决的
其实质是 原股东今后每一年的现金流都会被摊薄 也就是原股东每年都在为这些增发买单。 个人是非常不认可的,如果是因为行业规矩,那么只能说腾讯对于人才的护城河越来越浅了. 小公司招聘本来就应该付出更高的工资,而腾讯还要开股权去匹配报价.

2023-08-18 22:27

怪不得巴老说股权激励是最昂贵的激励方式了。
这种情况员工会少拿现金工资,等解禁了大多也会迫不及待的卖掉变现。(听说去年10月破200的时候很多员工恐慌性的抛售)
员工激励最好就是给现金,懂的员工自己就会拿着多出来的现金去市场上买股票。
就像董明珠一样。
非上市公司不适用。

2023-08-21 21:57

我补充两句?其实,腾讯,更应该观察:人均创收和创利指标,这代表啦经营效率和用人的能力。回顾历史:这个指标,在2020/2021年,连跌2年,大概上是用人的效率降低啦。不过,好在,管理层反应快,马上做出调整:减员增效,该开的开。
做生意,就得这么干。否则,干活的,都没公平感啦。

2023-08-18 23:16

1. 股权激励会在净利润中扣除,以净利润计算腾讯的估值也不算太高 2. 腾讯去年增发5000万股、回购注销1亿股,总股本还是在减少的,只是没那么快 3. 腾讯Q2财报显示净现金只有200亿,已经在尽量回报股东了,回购力度提高空间不大

2023-08-18 18:31

学习了
实际上昨天发的是股份奖励计划的授出计划:授出股份将在接下来的21~69个月的期间内,颁发给满足归属条件的员工。而这些授出的股份,理论上是会在未来的这段期间内来以增发新股的方式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