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系列【172】刘杰:七成仓位长期持股 三成仓位波段操作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回复:1喜欢:16

欢迎收看投资者说,本期的投资者虽然崇尚价值投资,但是他却也会手痒,平时做着短线波段。虽然手中持有的两只股票的股价下跌,但是他却靠着配对交易获得了收益。这就是刘杰,一个来自海口的非典型的价值投资者。来看报道。

记者:周传凯 摄像:贾林

节目链接:

<u>https://tv.cctv.com/2019/05/17/VIDEbuBuynTYarFraDK5JsyJ190517.shtml?spm=C52448022284.PrbidG1htd93.0.0</u>

节目链接:

<u>https://tv.cctv.com/2019/05/17/VIDEKuJaVUGuTjzVUGB9vk61190517.shtml?spm=C22284.PHkq46HqwCaf.S83932.33</u>

节目链接:

<u>https://tv.cctv.com/2019/05/17/VIDEGxuE6kYCwqfOHLGffzwD190517.shtml?spm=C52448022284.PrbidG1htd93.0.0</u>

春季的海南岛清风拂面,每天下午,海口人刘杰都会在海边的小道上跑着步,放松着一天疲惫的身心。而每天上午,刘杰都会雷打不动的坐在电脑边,一边对照着自己的投资计划表,一边进行着操作。

刘杰:我做了一个简单的交易计划表,这里面你看白色的部分就是已经成交的记录,红色部分是当月成交的记录,黄色部分是还没有成交的记录,是计划。我为什么做这个表呢,就是让我在经济还有企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之前,我都按照这个表去执行交易,就避免我一些操作上的失误。你看这里,我恒大的计划都做到了100块钱。

刘杰主要的操作思路是价值投资,但是与大部分价值投资的投资者不同,选择好适合的标的后,在如何长期持股上,刘杰却有一套自己的理念。

刘杰:比如说我已经有了七成仓位,那好,我在当前的股价上每下跌10%,我就加一次仓,我永远保证后面有加五到六次仓的这样的资金量去把握,然后我加仓之后,如果它上涨获利的10%或者20%,我就把它卖掉。比如我加了1万块钱,我下次我还是把这1万块钱买的仓位卖掉,但是七成仓位是不动的,大的仓库是永远不动的,我通过这种短期的波动去操作给我长期持股树立了信心。

刘杰告诉记者,自己通过在长线持股的过程中做短期波段,让他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投资道路,因为他认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要通过适当的调整,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

刘杰:我在中间过程中,不断地买卖,也是有很大的获利,而且这个是我能够持仓到现在的主要的原因。如果没有中间这样的波段的去交易,能够平缓我的心态的话,我根本无法持有到最后。因为我认为我是普通人,普通的投资者,普通的老百姓,我们跟那些天才是无法比拟的,我们避免不了这种。我们看得不够远,我们只有找一个方法让自己看的稍微乐观一点,稍微向上一点,才能够真正避免人性的波动,才能够长期的持有。

虽然刘杰如今找到了合适自己的操作方法,可回想2007年他刚入市时,刘杰也如同迷途羔羊,凭借着感觉选择标的,这也让他交了不少学费。

刘杰:当时我就到银行去办理一些业务的时候,发现他们的服务人员银行接待人员的笑容特别甜美,这是交通银行它是一个优势。给我很好的印象,就选择交通银行。但转眼到2008年一个金融危机全球的股灾,损失当然也是很惨重。应该是在50%以上,亏损很惨重,当时就是觉得什么样的策略都无效,觉得心情很黯淡,所以就短暂地离开了股市。

刘杰:持有交通银行七年赚三倍

记者:周传凯 摄像:贾林

第一次凭借感觉选择了交通银行的刘杰遇到了挫折,那么他能否重整旗鼓重新在市场中证明自己呢?而刘杰自己研究的交易计划能否让他实现长期持股呢?接着来看报道。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至1664点,刘杰第一次入市买的交通银行的股价也一泻千里。这一下子就给他入市的热情泼了冷水。在忍痛割肉了之后,刘杰郁闷了许久。在反思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阅读起了投资书籍,想从根源上梳理自己投资的逻辑。于是在离开股市一年后,他再一次入市了。

刘杰我2009年又重新回来还是交通银行。因为我当时选股的理念是很简单,一个是分红收益率,进行一个筛选,然后再筛选过去三年的ROE,其实中国股市能达到这么简单标准的股票没有几个。所以还是交通银行。就开始漫长的持有。跌了就买,涨了就卖,每年的分红就再投入。就这样工作的收入也投入到股市中慢慢的积累。

在长期持有交通银行的过程中,刘杰发现单单依靠自己的性格,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手痒会操作一下。于是他总结了自己的性格特点与长线持股的理念,做起了交易计划,这也让他克服了股价波动时造成的心态上的波动。到了2015年,刘杰的等待终于得到了回报。

刘杰这个故事可能是终生难忘的。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是实际上是上海有一个混合所有制改革这样一个大的这样一个所谓是题材。所以说很意外就是做价值投资的,没想到变成了题材股,交通银行短短的几个月就涨了两三倍。一直到在2015年的6月份,最高到了9块7毛钱,我当时持有的成本在三块以下,这样的一个成本。所以而且至于我的策略,我的大部分持仓都到了最后。我大概是在9块上方全部清仓的。

刘杰在交通银行上获得了三倍的收益后,就遭遇了2015年A股由于杠杆资金膨胀过快导致的大跌,在不断下跌的行情中,刘杰的通过分析财报认为当时的格力电器符合自己的选股标准,于是他坚定的在股价不断下跌的过程中,越跌越买。

刘杰再进入股市时候就是格力电器,这是我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股票。当时有一个我自己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全部都跌停。我昨天买了跌停,买了今天又跌停。我当时很恐慌,我自己也很恐慌。但是我还是买,因为我的计划就是这样制订的,每跌10%就加仓。在2015年,我一直加仓,后面就接近满仓一直买。

刘杰:家门口调研中国恒大 长期持股也做波段

记者:周传凯 摄像:贾林

2015年清仓交通银行后,刘杰选择了满仓格力电器,可没过多久,他却把手中的股票全部换掉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接着来看报道。

2016年,刘杰一边持有着格力电器,一边把目光投向了当时估值更低的港股市场。但是第一次踏足港股市场的刘杰犯了难,因为他在A股选股的那套逻辑并不能照搬到港股市场上。而当时正好换了房地产行业工作的刘杰,从平时的工作中关注到了一个吸引他注意的标的,中国恒大

刘杰恒大海花岛项目在海南的一个项目,创造了三个世界纪录,当天销售了122个亿,还有10万的客户到访,还有一百三十几万平方的销售面积就是世界纪录。我记得当时一个月内海南的机票全部都没有,全国各地来的机票都被买断了,这是一个可怕的执行力。

刘杰告诉记者,外行人可能看不出这个记录代表着什么,但是作为业内人士,刘杰已经被中国恒大的执行力所折服。而在空余的时间,刘杰跑遍了海南,把恒大所有的项目都实地调研了一遍。靠着自己业内了解的资料以及实地调研看到的项目,刘杰在2016年底果断的把手中的格力电器清仓,换成了中国恒大

刘杰后来的故事就是17年的故事的可能大家都比较清楚,恒大涨了好多倍,我没有上杠杆,也没有满仓,所以17年在恒大上获利大约是三倍左右。其实到现在恒大还是很低估的,包括融创,包括地产股涨了那么多,它涨了十倍之后还是这么低估。因为它之前太低估了。之前都把它当作破产价来进行核算,所以涨了十倍,它只是回到一个略微正常的估值。

在2017年恒大上获利3倍之后,刘杰认为房地产行业的估值还是有待挖掘,于是他又观察到了行业里的另一只龙头股,融创中国。但是这一次,他换了一个方法操作。

刘杰我这里面发现了一些机会,既然长远看他们都是成功的优秀的公司。他们都应该是一起走,要么随着估值的一些向上,要么说的估值也向下,中间这些相对波动就是我们获利的很好的方法。2018年我主要在恒大融创上进行配对交易,谁涨得多就卖谁,谁跌得多就买谁。它们的波动相对波动是百分之二十三十,甚至是40的这样一个水准。所以我在18年的收益还是相对比较理想,2018年达到了10%的收益,得益于这样的一个配对交易。而且很轻松。

2018年上证指数全年跌幅超过20%,但是刘杰却凭借着对房地产行业的了解进行配对交易让全年的收益达到10%。如今,刘杰一边继续着自己的投资,一边也在靠着投资获得的收益改善着自己的生活,他告诉记者,快乐才是第一位的,生活高于投资。

刘杰我认为股市带我们也是快乐,只有快乐,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好这个事情。我相信一句话就是我可以慢慢变富,这个过程五年十年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我永远选择中国最优秀的企业,最优秀的人跟他们在一起,我必然会跟着他们一起获得不错的收益,既然这样的话,我只要把我生活过好,去提高我的生活质量,就可以了。

 $酒鬼酒(SZ000799)$   $海天味业(SH603288)$   $中芯国际-U(SH688981)$  


一、个人投资感悟篇

1.十年如梦,一位散户的价值救赎

2.我是如何践行价投3个月收回6年巨亏

3.投资是自己的事,和他人无关!

4.投资亟待进阶的5个表现!

5.没有把一件事做二十年的准备,你何谈格局!

6.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

7.财富自由前的投资研究规划【第1篇】

8.我的早期投资经历(1)-真“炒”股【第2篇】

9.我的早期投资经历(2)-伪价投【第3篇】

10.我的早期投资经历(3)-海澜之家【第4篇】

11.我的早期投资经历(4)-贵州百灵【第5篇】

二、牛人系列篇

50.牛人系列【048】李海:四年投资试验无果 转从预期改变中寻找机会

51.牛人系列【049】刘锐:借钱炒股卖房还债 转向价投保险股获利两倍

52.牛人系列【050】陈玉罡:教授投资爱量化 股值借助机器人

53.牛人系列【051】冯春红:一个农民工的股市沉浮

54.牛人系列【052】金伟民:十年量化之路 至今仍在探索

55.牛人系列【053】任俊杰:不想持有十年 就不要持有十分钟

56.牛人系列【054】苏理波:以小博大醉心趋势分析 期待转型价值投资

57.牛人系列【055】乐晓磊:保守投资错过大牛市 买水电股一等就三年

58.牛人系列【056】魏斌杰:错失30倍牛股 加数倍杠杆买可转债豪赚一笔

59.牛人系列【057】王俊:王俊的B股炼狱 买了套套了买终翻身

60.牛人系列【058】吴健:不为2%玩命 长期投资享受生活

61.牛人系列【059】杨饭:寻白马屡败屡战 靠价值终成正果

62.牛人系列【060】林园:十几年我就在茅台待着 投资就是找垄断型公司 

63.牛人系列【061】饶文坚:喝茶讲原料选股讲品质

64.牛人系列【062】陈欣:错误定价就是机会 投资要盯紧大股东

65.牛人系列【063】张晓鹏:股灾搏反弹差点爆仓 两天输掉五年盈利

66.牛人系列【064】李牧之:热闹的炒股家庭 母子投资风格差别大

67.牛人系列【065】徐德生:买银行买美的全靠估值 过早卖出错失大牛股

68.牛人系列【066】张伟:深居在投资的最深处(上)

69.牛人系列【067】张伟:深居在投资的最深处(下)

70.牛人系列【068】黄怡中:赞同巴菲特看多中国 为交易数十年自我训练

71.牛人系列【069】董宝珍:我为茅台而疯狂

72.牛人系列【070】董宝珍: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73.牛人系列【071】吴东勤:买茅台股票又买茅台酒 吃了一顿饭后清仓

74.牛人系列【072】李君埜:实业眼光看公司 草根调研手动计算发电量

75.牛人系列【073】周密:后悔卖丢茅台 从此十二年重仓一只股

76.牛人系列【074】炒股一家人:20年各炒各 打赌十年儿子买茅台胜出

77.牛人系列【075】童思侃:找股票就像找好朋友 一只股票拿七年

78.牛人系列【076】张凯华:50万赚1000万再亏光 三次破产三次升华

79.牛人系列【077】阿信:不看股价看酒价 又囤股票又囤酒

80.牛人系列【078】阿信的十年草根调研路

81.牛人系列【079】陆昀晔:一个职业扑克手的投资路

82.牛人系列【080】杜小东的理性投资

83.牛人系列【081】罗加宾:十一年套利路 终回价值投资

84.牛人系列【082】双胞胎炒股记

85.牛人系列【083】胡光:从健身教练到价值投资者

86.牛人系列【084】朱海峰:初入市一年亏七成 2015年股灾提前逃脱

87.牛人系列【085】张城铭:投资总是负重前行

88.牛人系列【086】翟敬勇:买茅台10万变400万 不赚市场情绪的钱

89.牛人系列【087】郭幼全:从小散到牛散

90.牛人系列【088】李正光:十多年搏杀重回起点 二十年之后不熟不做

91.牛人系列【089】:屡受挫折最终转向价值投资 发掘好公司长期持有

92.牛人系列【090】投资者故事 草根调研更深入

93.牛人系列【091】谢云柯:潜心市场角落 挖掘蕴藏机会

94.牛人系列【092】马亮:看市净率买打折股 让利润飞一会儿

95.牛人系列【093】陈登:熊市空仓 牛市全攻行业龙头

96.牛人系列【094】潘智:一边选公司一边做套利 谨慎态度贯穿始终

97.牛人系列【095】李帅锋:亏损七年终醒悟 还是要抄高管底

98.牛人系列【096】王治龙:格力十年赚八倍 茅台差点爆仓卖房也不卖股

99.牛人系列【097】王治龙2:好企业应长期持有 能力圈内选股求稳不求快

100.牛人系列【098】王宝根:亏怕了始知风险大 常空仓反而收益好

101.牛人系列【099】周展宏:没有完美公司 投资坚持“三原则”

102.牛人系列【100】周展宏:一年读50本专业书 投资定量又定性

103.牛人系列【101】张红文:长期持有银行 逆市杀入白酒获利2.5倍

104.牛人系列【102】谢贤君:潜心研究精选公司 紧盯产品涨价主线

105.牛人系列【103】投资父子兵:只看基本面持仓以年计 买车卖车为调研

106.牛人系列【104】施国忠:国债期货亏精光 回归价值一只股赚五倍

107.牛人系列【105】岑亮:实业投资觅灵感 量化规避黑天鹅

108.牛人系列【106】陈继豪:经历过惊涛骇浪最终走向保守投资

109.牛人系列【107】潘江:跌宕穿越牛熊路

110.牛人系列【108】元向辉:价值转量化 工科教授的幸运投资路

111.牛人系列【109】滚雪球女孩:任性喜欢股票 寻找困境中的低价股

112.牛人系列【110】张曦:文艺青年从《证券分析》开始投资

113.牛人系列【111】王强:师从戴维斯 茶馆老板的投资经

114.牛人系列【112】孙立:从技术到价值 投资路上歌为伴

115.牛人系列【113】张辉:做“蠢笨”价值投资人

116.牛人系列【114】张志刚:不听消息爱调研

117.牛人系列【115】代长江:百万收益股灾险归零 持有优秀标的不惧下跌

118.牛人系列【116】刘健:摸索无风险套利

119.牛人系列【117】王雷:优质优价才是王道

120.牛人系列【118】带着问题看公司 彭阳的实地调研之路

121.牛人系列【119】梁德慷:一个颇具大局观的趋势投资者

122.牛人系列【120】陈波:充分了解行业才是投资的根基

123.牛人系列【121】一个菜刀大王的股海漂流

124.牛人系列【122】余军:坚守一只好股 有时比“守寡”还难

125.牛人系列【123】余军:投资很简单 抱牢十倍种子股归隐田园

126.牛人系列【124】吴飞:被动转主动 价值投资进化论

127.牛人系列【125】谢晨:代父炒股5年只赚5% 听消息牛市竟亏钱

128.牛人系列【126】朱修贤:醉心看得见的成长 牢记不得已的择时

129.牛人系列【127】王瑶:我不炒股 我只是买股票

130.牛人系列【128】胡官山:从亏损到爆赚 用价投理念影响身边人

131.牛人系列【129】沈祖华:祖孙三代炒股 看基本面的胜出

132.牛人系列【130】姜寒光的曲折投资路

133.牛人系列【131】兰公宇:经历不同投资方法 回归价值寻找牛股

134.牛人系列【132】周治欣:持有万科16年 跑赢投资“马拉松”

135.牛人系列【133】美的一日游 龙大爷会谈方洪波

136.牛人系列【134】张靖东:管理思路 营销效率是判断公司好坏标准

137.牛人系列【135】张春宝的迷茫投资路

138.牛人系列【136】焦峰:从PEG开始 以行业为方向

139.牛人系列【137】汤宏彬:好公司要能拥抱变化

140.牛人系列【138】龙连胜:专注美的二十年

141.牛人系列【139】李春雷:不爱股票爱债券

142.牛人系列【140】徐勤芳:草根调研 发现优质企业

143.牛人系列【141】 耿耿: 投资修行功夫在诗外

144.牛人系列【142】李文杰:炒股亲兄弟 思路大不同

145.牛人系列【143】储小卫:用足球阵容配置股票达到“攻守平衡”

146.牛人系列【144】卢平忠:寻找投资的世外桃源

147.牛人系列【145】任仁雄:好股票来源于生活

148.牛人系列【146】卜建业:炒绩差股也看基本面

149.牛人系列【147】李海斌:投资路上含泪奔跑

150.牛人系列【148】韩霄星:从不给投资设立期限

151.牛人系列【149】范俊青:生意之余的投资摸索

152.牛人系列【150】杨菁:大亏大赚悟投资之道

153.牛人系列【151】杨国营:价值投资要厚积薄发

154.牛人系列【152】邓德忠:股市也“挖”有色矿

155.牛人系列【153】张国荣:因为了解所以重仓

156.牛人系列【154】梁剑:专注互联网的投资人

157.牛人系列【155】胡小平:给董事长写公开信 小股东影响大公司

158.牛人系列【156】杨帆:既看财报也重调研

159.牛人系列【157】江少坤:从华尔街到陆家嘴

160.牛人系列【158】林秋喜:低估值选股 恪守能力圈

161.牛人系列【159】黄汉云的股海舍得之道

162.牛人系列【160】老朱:投资是对未来下注

163.牛人系列【161】邵炳焱:从生活中观察投资机会

164.牛人系列【162】刘晓俊:曲折的量化交易之路

165.牛人系列【163】实地调研是价值投资的重要环节

166.牛人系列【164】陈舒洋:买得便宜 更要拿得住

167.牛人系列【165】杨旭旻:从身边寻找投资机会

168.牛人系列【166】路白正阳:定期参加投资沙龙 多交朋友补短板

169.牛人系列【167】胡加生:坚守白酒8年不离场 护城河有时比估值更重要

170.牛人系列【168】黄谷涵:只有了解才敢重仓

171.牛人系列【169】陈海涛:陈海涛:坚守能力圈 价投稳收益

172.牛人系列【170】 陈昊扬:恐慌时也是布局时 节目链接

173.牛人系列【171】焦明远:投资就是长期陪伴好公司成长

174.牛人系列【172】刘杰:七成仓位长期持股 三成仓位波段操作

175.牛人系列【173】尹峰:投资在精不在多

176.牛人系列【174】蒋良勇:我有一个小目标

177.牛人系列【175】老葛:币圈一天 人间一年

全部讨论

2020-12-06 14:27

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