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致股东信(1957-2021),你觉得哪一年最经典?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542回复:318喜欢:1633

#2021巴菲特股东大会# 每年巴菲特都会写一封致股东信,这些信件内容将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投资经典。

市面上关于巴菲特的书非常多,但是真正是巴菲特自己写的书非常少。巴菲特每年都会写一封致股东信,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大师精华。

你觉得哪一年的巴菲特股东信最经典?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围观][围观]

本文整理了巴菲特1957年-2021年致股东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球友@鹏万陈忠良 (网页链接

195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5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5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6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6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6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6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6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半年度)

196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6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半年度)

196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6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6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半年度)

196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6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半年度)

196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6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半年度)

196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6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196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197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7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7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7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7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7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7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7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7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8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8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8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8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8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8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8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198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198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8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198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198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198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199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199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199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199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199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9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199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199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199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199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9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199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199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199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199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199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199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199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0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0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0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0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0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0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0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0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0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0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0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0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0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0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0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0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0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0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0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0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1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1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1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1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1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1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1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1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1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1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1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1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1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1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

201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201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1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2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2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美东时间5月1日,北京时间5月2日凌晨1:30,伯克希尔·哈撒韦将于洛杉矶举行年度股东大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兼CEO沃伦·巴菲特将与副主席查理·芒格共同出席,预计两人将就市场,经济,公司治理等方面分享自己的观点

$伯克希尔-哈撒韦A(BRK.A)$ $伯克希尔-哈撒韦B(BRK.B)$ 

精彩讨论

龙头潜伏2021-04-30 14:15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1983年巴菲特这份股东信,其中最牛的部分是附录。附录里详细介绍了芒格最喜欢的投资——喜诗糖果的购买经过,以及购买它的核心逻辑——商誉。商誉是指一家企业因各种原因拥有的超过了同行企业的一般平均水平的获利能力,通过商誉的判断可以让我们规避很多股票雷区

里查2021-05-01 12:01

应该说是有稳定增速的盈利,因为股价上涨无非就是这个了,要么就搞回购,但是70-80年带搞回购的屈指可数。分红的话也够呛,税太高了。

穿越周期十年一倍2021-05-01 11:58

一看这么多,头都晕了,看来价值投资比技术分析更让人伤精费神

价值与投资2021-04-30 16:54

196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至于我们在一年到底是做得好还是不好,主要要看道 琼斯指数的情况而定,而不是看我们的绝对收益情况。只要我 们战胜了道琼斯指数,我们就认为我们在这一年是做得比较好 的,否则的话你们就应该无情地把西红柿扔向我的头。
我不可能对最终的投资结果有所保证,而以下是我所能作 出的承诺:
a.我们的投资将是基于价值而非市场的流行观点进行的。 b.我将致力于通过在最大范围内确保投资的安全边际来
减少我们可能遇到的永久性资本损失(不是暂时性的短期损失)。

全部讨论

2021-04-30 16:54

196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至于我们在一年到底是做得好还是不好,主要要看道 琼斯指数的情况而定,而不是看我们的绝对收益情况。只要我 们战胜了道琼斯指数,我们就认为我们在这一年是做得比较好 的,否则的话你们就应该无情地把西红柿扔向我的头。
我不可能对最终的投资结果有所保证,而以下是我所能作 出的承诺:
a.我们的投资将是基于价值而非市场的流行观点进行的。 b.我将致力于通过在最大范围内确保投资的安全边际来
减少我们可能遇到的永久性资本损失(不是暂时性的短期损失)。

2021-04-30 16:45

公司清盘交代(1969年)
巴菲特在1969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买入标的,宣布公司关门。这个特殊的年份,巴菲特写了至少五封信给投资者,包括清算合伙基金涉及大量纳税和法律问题。
巴菲特列出了几件事:客户的钱怎么还?客户如果还想投资,他推荐了一个能力和人品奇好的投资人。顺便,他帮接盘的投资人管理了一下客户预期。
这几封信可能是所有私募、基金经理、投资人都应该学习的一封信,尤其是5月,是给管理客户心理的重要时期。

2021-05-02 08:45

资料性留存

2021-05-02 08:39

2016年度开始买科技股,然后苹果压中宝,太牛了

2021-05-02 08:25

1968年,巴菲特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盈利58.8%。
此前,巴菲特合伙公司收益从来没有超过50%。

先收藏一个

2021-05-01 14:00

$贵州茅台(SH600519)$ $海天味业(SH603288)$ $伊利股份(SH600887)$ 我仔细看了几遍股东信,还做了笔记,很多年都有金玉良言,如果挑一封最好的,还是《198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喜诗糖果的确定性强、高ROE、简单易懂...让巴菲特爱上了消费品,没有喜诗就没有后面伟大的投资可口可乐封神,摘录部分供评味:
1983年,伯克希尔公司的账面净资产从去年的每股737美元增加到每股975美元,增长幅度为32%。我们从来不会过于看重单一年度的数据。毕竟,为什么企业经营活动获得收益的时间长度,非得要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的时间精确地保持一致呢?相反,我们建议将最低不少于五年的业绩表现,作为衡量企业业绩水平的大致指标。如果企业过去五年平均业绩水平明显低于美国企业平均水平,就将亮出红灯。
去年这时我登了一小段广告寻求可能的购并对象,在我们的新闻事业我们告诉广告主重复刊登便会有结果(事实上是如此),所以今年我再复述一次我们购并的标准:我们对具以下条件的公司有兴趣:
(1)钜额交易(每年税后盈余至少有五百万美元)
(2)持续稳定获利(我们对有远景或具转机的公司没兴趣)
(3)高股东报酬率(并甚少举债)
(4)具备管理阶层(我们无法提供)
(5)简单的企业(若牵涉到太多高科技,我们弄不懂)
(6)合理的价格(在价格不确定前,我们不希望浪费自己与对方太多时间)
附录 商誉及其摊销:规则和现实
Blue Chip Stamps于1972年初以2500万美元购买了喜诗糖果。当时,喜诗有大约800万的净有形资产。(在整个讨论中,应收帐款将被归于有形资产,这个定义对商业分析是适合的。)这个水平的有形资产,除了季节性的短时期,当时足够不用债务而运营业务。喜诗当时的税后盈利是200万美元,这似乎保守的代表了以1972年美元计的未来盈利能力。(pe12.5,pb3,roe25%)
因此,我们学到的第一课:当净有形资产能产生远超过市场水平的回报率时,公司价值从逻辑上讲,远超过净有形资产。这一超出市场回报的价值被资本化就变成了经济商誉。
让我们假定我们假设的普通业务也有2百万美元的盈利,但却需要1800万美元的净有形资产来维持正常运营。在必须的有形资产之上只获得11%的回报,这个普通的业务具有很少,或者没有经济商誉。
这样一个业务,完全有可能因其净有形资产而以1800万美元卖出。(pe9,pb1,roe11%)与之相反,我们支付了2500万美元购买了喜诗,即使它没有更多的盈利,而且只有前面普通业务不到一半的实打实的资产。难道少既是多,就像我们的并购价格所暗示的那样?答案是“对”。
要理解为什么,想象物价水平翻倍之后对这两个业务的影响。这两者都需要把名义盈利翻倍到4百万美元才能赶得上通胀。这似乎不需要太多的手段:只要卖同样多的数量,把价格翻倍就行了,假设利润率不变,盈利一定翻倍。
但是关键的是,为了达到这一点,两者恐怕都必须把正常的净有形资产投资翻倍。因为这就是通胀常常强加于商业的经济要求,有好处也有坏处。以美元计的销售额翻倍意味着更多的钱必须马上被用在应收款和库存。固定资产所用的钱对通胀会有较慢的反应,但肯定会有反应。而且,所有这些通胀要求的投资将无法改善回报率。这种投资的原因在于维持业务的生存,而不是拥有者利益的增长。
记住,喜诗只有800万美元的净有形资产。所以,它只需要投入额外的800万美元来支持通胀所强加的资本需求。而普通的业务,则有着两倍的负担,需要1800万美元的额外资本。
尘埃落定之后,这个普通的业务,现在每年盈利400万美元,可能仍然价值相当于其有形资产价值,即3600万美元。这意味着所有者投资的每一个美元,只产生了一个美元的名义价值增加。(这与他们把钱加到存款帐户中一样,都是一美元对一美元。)
喜诗同样也盈利4百万美元,用我们购买时同样的估值方法评估(逻辑上应该如此)可能价值5000万美元。所以喜诗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名义价值增加,而所有者仅仅投入了800万美元的额外资本,这相当于每投入1美元获得超过3美元的名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