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臣倍健④丨背水一战(下)——LSG收购案始末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3喜欢:8

阅前提示

本文仅作为个人投资思考记录,文中涉及所有个股的操作及看法,均可能存在谬误;所提及的持仓股均有腰斩甚至脚踝斩的风险。

请阅读者理性思考,切不可根据本文的思考和判断作出买卖决策。

汤臣倍健系列文章

汤臣倍健丨预告篇

汤臣倍健①丨俯瞰汤臣——从资产负债表说起

汤臣倍健②丨疾驰的背后(1)

汤臣倍健②丨疾驰的背后(2)

汤臣倍健②丨疾驰的背后(3)

汤臣倍健②丨疾驰的背后(4)

汤臣倍健③丨换个姿势看汤臣

汤臣倍健④丨背水一战(上)——LSG收购案始末

汤臣倍健④丨背水一战(中)——LSG收购案始末

前言

此前,我们在汤臣倍健④丨背水一战(上)——LSG收购案始末中,对汤臣收购LSG的动机、商誉的形成、“爆雷”之缘由、“爆雷”的财务后果等内容进行了分析

汤臣倍健④丨背水一战(中)——LSG收购案始末中,对《电商法》、借款、股票增发、问询函&警示函这几个绕不开的话题展开讨论

本文,主要聊聊个人对LSG收购案的看法,想到哪写到哪,毫无章法、纯属“胡来”[笑哭],在记下自己想法之余,也希望能抛砖引玉,看到更多有价值的讨论

正文

五、如何评价?

如何评价LSG收购案?总的来说,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贵了吗

收购LSG这一资产,无论以何种姿势看[俏皮],都可以确定:百分之百是贵了[哭泣]

看看简化后的资产负债表:

以2017年完整的经营年度来看,用35.63亿元收购这一资产,其溢价是显而易见的[囧]

2018年,LSG净资产1.39亿元,净利润0.84亿元

相当于以35.63/0.84=42.42倍的市盈率,买下LSG的股权,贵得让人怀疑人生[哭泣]

即使如此看好汤臣的我,也不禁想起李云龙:

诚然,收购LSG,并非只是为了持有至到期取得收益,或者“低买高卖赚差价”

而是为了与汤臣现有的业务产生协同

但是,再怎么看好,再怎么产生协同,也不能作为溢价收购的借口——因此,无需质疑,这笔并购就是板上钉钉的溢价收购

截至目前,LSG收购案展现给我们的都是负面信息,那么,有没有好的一面呢?[想一下]

2.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总体上看,收购LSG一事虽不尽人意,但如果我们站在今日回头看,实际上颇有《功夫》中阿星被火云邪神乱揍一通后,涅槃重生的意味

收购LSG后,老梁在致股东信中“痛定思痛”,并承诺会“重新激活LSG相关业务”

那么,我们就需要看看,老梁许下的承诺是否兑现了

(1)表象——并购后业绩表现

种种迹象表现,LSG的经营情况比收购之初有所改善

在数据统计上,我们分两块看:

一是LSG境外营收,二是Life-Space国内产品营收

前者好理解,后者指的是“Life-Space益生菌品牌”,前文有提过,这个品牌原先是LSG的,收购之后,成为汤臣所有

通过该表格,我们可以得出很多信息

①并购后,LSG增势迅猛

估摸着从2018年合计2.73亿元,增至2023年的14.3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9.34%

诚然,这种增势有数额较小、开拓难度小的因素在,但管理层的作为功不可没

②老梁们正在对LSG进行“心肺复苏”

这里说的是LSG的造血能力正被挖掘,由于LSG相关业务并未披露净利润数据,我们只能大概、保守地预估:

过去6年,汤臣净利率均值为23.12%,LSG累计获取营收约49.42亿元

保守起见,我们以15%的净利率估计LSG的净利润,则过去6年,预估汤臣在LSG身上获取净利润合计约49.42*15%=7.41亿元

诚然,假设7.41亿元净利润全部转化为真金白银,在35.63亿元的投入面前仍是杯水车薪

但是,至少我们可以说,种种迹象表明,老梁们正背水一战,在尽力将这笔糟糕的收购逢凶化吉

当然,经营数据的改善只是结果,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过程——老梁们做对了什么,让LSG“起死回生”

(2)内在——并购LSG后,老梁们做对了什么

LSG经营情况的改善,断不可能是“自我生长”的结果,背后是老梁们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老梁们对LSG的后续补救工作,归纳起来可以从产品端、渠道端、组织结构三方面展开

1)产品端

①将Life-space上升到“大单品”地位

自2018年,老梁们明确表示要将Life-space作为大单品来开发

这一举措仿佛开卷考,答案近在眼前——要将Life-space做成10亿级别的大单品

至此,2019年到2023年,Life-space营收从1.29亿元增至4.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6.28%

如果我们以20%的年复合增长率保守估算,再过大约四年半——约2029年,Life-space有望突破10亿营收

②开发其他益生菌产品,但又有所节制

老梁们将Life-space定位为“专业的益生菌品牌”——读过汤臣倍健②丨疾驰的背后(4)的读者便知,这一举措,实现了Life-space的精准卡位

但除此之外,汤臣旗下的其他品牌,或多或少也拓展了益生菌品类,例如天然博士、Yep都开发出了益生菌固体饮料

这种开发方式自然要考虑一个问题:会不会形成恶性竞争,最终祸及汤臣自身

目前,这种情况是无需担心的:

一来,“Life-space”是专业的益生菌品牌,其剂型更加齐全

例如益生菌粉、胶囊、固体饮料均有涉及;而当前天然博士、Yep则仅有固体饮料单一品类,所以说,在剂型上不构成恶性竞争

二来,人群定位不同

Life-space覆盖的消费人群广泛,可以说,汤臣在life-space上充分发挥了其“覆盖人群广”的优势,做到了全人群布局

2020年1月,汤臣取得“life-space益生菌粉”的保健食品注册批文,此产品面向1岁以上适宜人群,主攻潜力更大的成人益生菌市场

而天然博士主要针对孕婴童、Yep则针对年轻女性群体

因此,在人群定位上,汤臣也有意进行区隔,毕竟旗下品牌“打架”的局面,汤臣也不想看见

③提升产品力

所谓“提升产品力”,指的是设立机构以研发菌株,当然了,此株非彼株[呲牙]

这些菌株有其特定受众人群,非普通菌株

并购LSG后,汤臣于2022年成立“全球微生态研究中心”,该机构旨在研发特殊菌株,这一举措好处有二:

一是与汤臣原有的菌株研发接轨,早在2016年,汤臣便撸起袖子研发本土菌株LPB27,从该菌株研发时间之长,也能侧面佐证益生菌品类并非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而随着“全球微生态研究中心”的成立,汤臣原有的菌株研发实现接轨,最终本土菌株于2022年研发成功,该机构或多或少也有一份功劳[加油]

二是突出LSG的产品优势,早前讲过,益生菌品类受众人群广

这意味着在运营该品类时,如果能按照不同人群、开发多种菌株,以实现不同生命阶段的个性化功能配方,那自然是好上加好[呲牙]

沿着这一思路,2022年,汤臣开发出了有益于中国婴儿肠道健康的优质菌株

当然,客观讲,该机构成立时间不长,且涉及科研,短时间看不到太多实际成果,后续益生菌菌株的持续开发,仍需要随着时间慢慢堆砌[加油]

2)渠道端

①开发合适的产品,放到合适的渠道

这也是汤臣常用的招数——根据不同的渠道特性、受众人群,确定不同的推广方式

益生菌这种品类,适用人群非常广——如果能够加以利用,自然是善之善也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并购LSG后,汤臣没有放过益生菌这一极具适应性的品类[呲牙]

2019年,汤臣针对线下药店、母婴店等渠道,开拓出适用于婴幼儿、儿童、成年人、孕妇四款产品

尤其是药店渠道,借助汤臣线下药店优势渠道,LSG的相关产品覆盖率、市占率均得到稳步提升

凡此种种,也推进了LSG全渠道扩张

②疏通道

汤臣倍健④丨背水一战(上)——LSG收购案始末中我们知道,LSG之所以爆雷,主要还是代购受政策影响所致

而恰巧,LSG渠道中,代购占比较高

这些令人难受的点,为LSG库存过量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哭泣][哭泣],因此,如何快速去库存便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在去库存方面,汤臣以“疏通道”为大方向,并作出以下努力:

其一,汤臣持续加强LSG在澳洲药店的强势地位,加速渠道的下沉和渗透工作,并以澳洲为据点,优化澳洲出口经销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其二,巩固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领先地位、加快代购渠道整合

2021年,小汤将天猫Life-space官方海外旗舰店的店铺主体权收归己有,由国内团队专门运营,这一举措很快见效,时至2024年,LSG跨境渠道占比已达70%

这就是汤臣的“疏通道”举措——尽最大努力将现有渠道打通,消耗过量库存

经过渠道调整,在澳洲本土需求稳定的情况下,跨境电商渠道实现了高速增长

这也使得LSG自有及渠道库存水平缓降,经过2019年的消化,库存已处于较为健康的水平,同时于2021年,跨境电商渠道收入,占LSG渠道收入之比已达50%以上

而站在2022年,LSG所有渠道中,跨境电商业务占比持续上升,代购渠道占比持续下降,管理层终于低调又不失内涵地说了一句——目前《电子商务法》对LSG影响有限[呲牙][加油][加油]

这句话,我相信只有汤臣管理层以及长期跟踪汤臣的投资者,才知道意味着什么[加油]

当我看到这句话,衷心地为管理层感到高兴

这一方面意味着经过老梁们的努力,这笔溢价收购终于走出鬼门关,半只脚踏出ICU;

另一方面,不用说太多其他的,这次扶大厦之将倾,就是对老梁们优秀管理能力的最好注脚[加油]

3)组织结构

这几乎是所有并购的后续工作,逻辑也相对简单,毕竟组织结构一事来来回回就是那些

并购LSG后,汤臣启动整合工作,具体包括组织结构调整、管理层方面的调度,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这些举措都指向一点——与目前的汤臣形成良好的“接机”

说点比较有颗粒度的[抠鼻]

2023年,汤臣针对旗下重要的大单品,成立事业部,其中便有“Life-Space中国事业部”

该事业部主要有几个开拓方向:

①根据渠道开发对应的品牌推广策略,同时针对性进行产品开发

②立目标、做规划、调分配——即设定经营目标、做好经营规划、调配现有资源

这种组织结构调整,背后是汤臣的野心:

此时此刻,汤臣对Life-Space已经不单单是“心肺复苏”这么简单

而是要做到跨境电商渠道品类第一,不断扩大领先优势,最终的最终,是要做到中国境内品类第一(截至2023.6,这一目标已快实现,目前国内益生菌品类中Life-Space排名第三)

4)小结

综合上述,汤臣在产品端、渠道端、组织结构三个层面,对LSG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我们用简洁点概括,分别为:

产品端——将Life-space作为大单品,并有所节制地开发其他益生菌产品,设立机构开发特定功能的菌株以提升产品力

渠道端——根据渠道特性/受众人群进行益生菌产品推广,疏通道以降库存,最终,也推进了LSG全渠道扩张

组织结构——实现LSG与汤臣的良好“接机”

3.俯瞰LSG收购案

经过种种举措,LSG走出鬼门关,时至今日,管理层终于云淡风轻地说:目前《电子商务法》对LSG影响有限[加油]

至此,我们与 汤臣倍健④丨背水一战(上)——LSG收购案始末 的开头形成闭环:

此时的汤臣,宛如彼时井陉口下的韩信,两千多年前湍急的河水边,与今日繁忙的总部大楼内,其刀光剑影何其神似

文章至此,谈谈个人看法:

LSG收购案,是一笔无可置疑的溢价收购,它花费不菲、让汤臣背上债务、稀释了原股东的股权

在我看来,这笔并购实际上带有老梁个人的性格色彩

还记得汤臣倍健①丨俯瞰汤臣——从资产负债表说起一文吗:

在我个人看来,这笔收购是老梁性格的缩影,面对LSG这笔优质资产,有意无意间付出了高昂的价格

但是,收购后该笔资产的惊天大雷、股东及公众的口诛笔伐,并未将老梁们击溃

相反,热血的性格,天然隐含着积极奋进的一面

老梁们没有对LSG这笔糟糕的收购听之任之,而是对股东许下承诺——重新激活LSG[加油]

这种承诺并非空中楼阁,事实证明,老梁们一如其创业时期般实干,从产品、渠道、组织结构入手,对LSG进行心肺复苏

最终我们看到,截至目前,LSG的相关业务已经“起死回生”,而这,我认为是汤臣优秀管理能力的最好例证

4.后话

LSG收购案涉及大量原始资料,合计一万多字的文章,耗费了我不少时间

可以说,《背水一战》一文比《掘金者鱼跃》更具挑战性,耗费心力更甚,能读到这里,相信本文蕴含的价值你比我更清楚[呲牙]

文末,我将用一系列关键词,回顾LSG一案:

溢价收购、“不良资产”、复杂的资本运作、“诚信且有能力”、心肺复苏、起死回生

如若屏幕前的你,看到这些关键词就能联想到其意所指,那么LSG收购案这一关便算了然[牛]

至此,LSG收购案告一段落[呲牙]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分析另一争议事件——《股权激励迷雾》

在此事件中,汤臣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甚至“认输投降”、“收回覆水”

那么,此次事件的真相是什么?穿越迷雾后,是山重水复,还是一片坦途?

下篇揭晓[呲牙]

$汤臣倍健(SZ300146)$

全部讨论

“在我个人看来,这笔收购是老梁性格的缩影,面对LSG这笔优质资产,有意无意间付出了高昂的价格。但是,收购后该笔资产的惊天大雷、股东及公众的口诛笔伐,并未将老梁们击溃。相反,热血的性格,天然隐含着积极奋进的一面。”——汤臣倍健的故事,让我想起李驰在一本书中评价2008年收购富通失败后的中国平安。他说马明哲是一条硬汉,因为马总咬着牙说“我们经过了审慎的评估,确定了富通是优质的资产才进行的收购。现在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也不放弃对富通的挽救和我们自身权益的维护”,然而热血最终冷却了,不仅富通归零,马总也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说要服务好中小投资者了。
这就是岁月这把杀猪刀的效果:时间会让人谦卑。

06-13 22:27

06-15 21:23

厉害

06-14 16:31

研究细致,望尘莫及

辛苦了,真不容易

06-13 18:42

06-13 16:26

写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