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饕餮

认知饕餮

离企业近一点,离市场远一点

他的全部讨论

深研猪肉行业有一个月了,我发现至少90%以上的人并不是冲着成长性去买猪的,很多专业投资者也是冲着周期去的,可周期又恰恰是最不可预测的东西。不管我听几场机构对于猪周期的判断我现在都无法说服自己去预测猪周期到底何时到来,之前我也从当下机构所相信的判断猪周期的指标出发,去证明这些指标...

京基智农——感觉就不是来养猪的

京基智农,挺神奇的一家公司,听名字就像是智能化养猪行业的领头羊,结果是地产公司挤出养殖地产综合类公司大股东再进入养猪业的公司。
你看他股东能有两大私募重仓,昆瑶持仓4个多亿,正奇持仓两个多亿,看起来很牛逼是不是,但是我没搞懂啊,为啥会有私募去重仓这种公司。
是,他确实是...

天康生物之前说他是小而美的全产业链布局,并不是说他营收和利润小,而是说他市值小。怎么说呢,粗看天康,资金富足(六十多亿现金加100多亿授信额度,50%的资产负债率),产能扩张迅速(23年计划通过收购形式在西南地区布局150万头产能,未来总计产能500万头),玉米采购成本低,还有九个多亿的...

牧原的屠宰业务值多少钱?

结论:
我们假设未来牧原一亿头的出栏量,8千万头自己屠宰,平均猪肉价格按照过去十年的中枢价格15元/kg计算,牧原屠宰业务净利润=15*1.052*110*0.8*0.034=47.21亿元,给与15倍的PE,,大约708亿元。
正文:
屠宰场生意模式是赚终端和前端养殖的差价,前端出栏价格上涨后终端产品价格上...

牧原为什么能从百万出栏跨越到千万出栏?

牧原从突破100万头到突破1000万头只花了5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有几个关键的因素,首先是股票上市拓展融资渠道:
牧原在招股说明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公司竞争劣势主要是融资渠道单一,限制了公司规模的快速扩大。自繁自养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购买设备和土地,建100万头猪产能需要10亿左右,光靠自身...

消费者并不是想买便宜的产品,而是想买更占便宜的产品,当产品质量和功效超过产品价格时,消费者就会买单。
这也是为什么云南白药的牙膏能卖几十亿的原因——明明一支牙膏成本就几块钱,甚至出厂价都只有15块不到,终端能卖40多一支,但消费者认账啊,因为他能治口腔溃疡,还是国家保密配方,...

智能化养猪是几乎所有猪企都在追求的道路,但是不同猪企的智能化路径和效果都会有差异,这种差异首先来自养猪流水线,不同猪企对猪舍的设计和养猪的管理都有差异,所以机器人采集的数据就会有差异;其次是方案设计和算法模型,不同猪企对猪的一些观察指标可能有差异,比如有些更注重进食状况,有些...

牧原的无征兆大跌并没有什么,因为基本面无变化的大跌并不会妨碍股价的趋势,我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科大讯飞。我是20年末买的,当时成本是38左右,当时我还在微博更帖子,说持有到60,结果21年3月突然跌停,当时的传言是某个私募基金清盘了,我第二天直接就卖了,最后只赚了8个多点。后面它...

养猪业到底规模经济还是不经济?

养猪行业规模不经济似乎是一个比较主流的新观点,他们是拿欧美养猪业来论证的。也有研报说我国的养猪业是规模经济的,因为我们这边技术一直在改进,而且我们所在的时代技术先进性比欧美养猪业规模化时更高,所以我们是规模经济的。
养猪业规模不经济的主流逻辑无非就两点——饲料不经济和管理...

22年天邦毛利率高是转让史记 生物 51%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覆盖了它的亏损,其实它的实际利润是负10亿,毛利率应该为负数。
而且毛利率主要跟两方面有关,一是价格,二是成本。
价格方面,不同地区价格不一样,比如香港和内地猪价格差3~7元,疫情严重的时候甚至差十几块;二是仔猪价格种猪价...

东瑞3月能繁4.5万头,已出栏21万头,按照22年的PSY22来算,今年大约能到103.5万头,如果PSY能再提高一些,也许能达到管理层的目标——120万头的出栏。
刚打电话问了董秘,东瑞完全成本中的折旧是按照所有的固定资产来算的,所以不存在少算的情况。今年一季度蓝耳病疫情比较严重,所以现在的各...

东瑞股份——感觉有戏

东瑞2022年销售均价非常高,比牧原的均价普遍高3~7元,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商品猪里面供港猪占出栏量高达70%,香港的猪肉价格比内地高很多。
内地供港活大猪实行出口配额管理,中国商务部在每年年末分配下一年各省 活大猪供港的配额,各省商务厅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辖区内具有活大猪供港资质的企...

这里用后视镜看一个东西,为什么新五丰在今年非瘟传闻行情中的涨幅最大?我觉得应该是跟它主要供港澳的猪有关,东瑞招股书中是这么描写新五丰的:新五丰成立于2001年,自成立以来,一直以供港澳生猪业务为主,是国内较大的活大猪出口商之一。
港澳猪与内地猪差价就是由猪瘟决定,19年猪瘟后,...

今天看东瑞的招股看到一个有意思的东西,欧盟人数4.47亿要消费2000万吨的猪肉,人均消费44.74kg猪肉,中国14亿人大约消费5600万吨猪肉,人均消费40kg猪肉,中国的猪肉人均消费居然还比不过欧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猪肉消费量还会有多少的空间,毕竟现在白羽鸡消费量和牛肉消费量都在增...

对于巨星农牧,我觉得有问题的概率更大一些。
现在已知巨星农牧被收购时有对赌协议,20年-22年总利润要达到5.7亿,事实上它也基本达到了这个总利润;其次是按照成本比例来算,巨星的完全成本确实可以在16~17之间,并且与PIC、pipestone两大巨头合作优化管理降低成本也是说的过去的。但是它不披...

巨星农牧手上真的有一手好牌吗?

巨星农牧先做饲料,再做生猪养殖,12年引进新加系母猪,16年引入Pipestone养殖技术管理体系,18年与全球种猪业龙头PIC合作,引入990头美国曾祖代种猪。
Pipestone确实是全球一流的养猪托管咨询的公司,它是以兽医服务起家,后来根据美国养猪行业发展,区域内一些猪场联合出资组建母猪场,然后...

牧原未来可能一家独大,但不会通吃

先说我对养猪行业最终格局的看法——牧原一家独大,但是规模只有1亿头左右,不会通吃掉整个行业;会有其他的大型猪企,可能规模在2000~5000万头左右的规模,但应该不会有超过牧原或者接近牧原的猪企;当下的小猪企(500万头以下的)中应该会有能做到1000万头~2000万头的猪企。当然,做到大猪企的不...

最近终于读完了餐饮端的三本书籍,当时买他们的动机是为了看懂广州酒家的餐饮业务,但是看完之后发现好像没什么认知上的提升,只是有几个点让我多注意了一下。
产品主义这本书是讲巴奴火锅的,海底捞也是讲火锅的,麦当劳的创业史比较平常,就是销售出身,看重了标准化快餐的机遇,然后和创始...

判断猪周期的指标都不精确

1 各地猪肉价格有差异,且猪肉价格约贵时差异越明显,我这里选取华东华南华北西南西北地区的代表城市猪价做对比,可以发现经济发达程度与猪肉价格呈现强正相关关系,并且这种差异会在猪价高点被放大。
主要原因应该是经济发达地区不好拿地,禁养区划分较严格,养猪成本更高,扩张更难,所以总...

看完19年之后的六个秦总的公开讲话后,我觉得秦英林是一个社会责任心非常强的人,他所追求的并不是牧原要做到多少多少利润,做到多少多少出栏,而是牧原的技术能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并且他说到做到:
19年说的话:有行业担当,甘于付出,敢于做哪些徒劳无功的事,为行业做贡献
之后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