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这正是我向向您请教的问题
回复@春风沉醉的夜: 根据我身边的人的经验,一般这么说的都有两个特点: 1. 根本不可能持有十年,半年就顶天了。 2. 几乎都是在牛市顶点附近这么说,比如过去两年。//@春风沉醉的夜:回复@庶人哑士:拉长了看,以10年期为准的话,美股是永远涨的呀。
那些认为美股中房永远涨,比特币是范式颠覆,ARK的木头姐是超越巴菲特的女版巴菲特的人,不知道现在是何感想?
老巴说了,利率之于金融,就像重力之于物理一样重要。最近这两三年算是这一说法大型教学现场。此时此刻,再来重温一下《乱世华尔街》里面的一段话吧:
那段时间我经常看王刚主...
回复@牛鞭在手: 干掉传统渠道是不现实的,只是提高电商渠道的比例,降低对传统渠道的依赖还是可以期待的。现在也正在这么做啊//@牛鞭在手:回复@庶人哑士:兄的推演很有价值。茅台嘛,喜酒之士、请客送礼之人一定会下单,而且不少人会经常下单,况白酒藏的越久越有价值。电商已经颠覆了很多行业的传...
回复@宁波费雪: 我本来就是一个业余投资者啊//@宁波费雪:回复@庶人哑士:庶人兄,你这话说得不符合你专业投资者的形象了。
茅台再强,怎么可以说出,对经销商渠道依懒性小的结论呢?
你完全可以建议,让茅台取消经销商的。
或者我是否可以定义,庶人兄可能不知道,茅台的这种炒作...
回复@牛鞭在手: 以茅台这种强得夸张的品牌拉力,对渠道推力的依赖很小。而且白酒属于卖出去基本就不需要售后的,也不依赖渠道的服务力。
说到合同负债,想象一下如果茅台在京东淘宝以1499的价格搞预售,三个月内发货,终端客户会不会下单?//@牛鞭在手:回复@庶人哑士:茅台的经销商掌握着渠道、...
回复@佳哥2019: 国有股份占比超过60%啊,从50.5%的利润率中拿走的就超过30%了。//@佳哥2019:回复@庶人哑士:营收中被国家拿走的部分为31.2%+50.5%*60%=61.5% 这个是怎么算出来的@庶人哑士
最近继续在思考利润表的一些东西,越发觉得利润表虽然结果不重要,但是却真正藏着生意的秘密。比如说:
同样利润率下看现金流含量和毛利率高低,同样毛利率下看营业成本构成。前者好理解,后者之前却没有细想过。营业成本一般主要由三大块构成:折旧与摊销费用、人工成本、原材料及能源费用。...
回复@阿拉丁0104: 然而在巨大的大陆市场体量中,新鸿基九龙仓恒隆这些港资房企,早已经占领了各大热门城市最黄金最不可复制的核心地段,盖起了一栋又一栋的商场、写字楼收租。
基本形成了港资+凯德占据核心商圈,万象城大悦城占据城市副中心,龙湖天街占据节点商圈,万达新城下沉至城乡结合部...
回复@曹文景: 万科的管理可能能有8~9分,但生意模式真就是可能6分都不到,尤其是现阶段和接下来。很多人想不清楚地产公司的终局,可以去看看隔壁的新鸿基恒隆这些吧!//@曹文景:回复@梁孝永康2017:"价格便宜的6分公司vs价格稍贵的9分公司,长期而言,后者回报必胜",这个逻辑无问题。只是...
回复@勤奋的农夫: 无意中刷到这个帖子,三年后回过头来看更有意义。无意嘲讽,只是一点感受。
可能我们投资者都有一种幼稚病,总是觉得企业间的竞争就像是沙盘推演和玩游戏一样过家家,某某领域的巨头可以无所不能,携资源碾压一切。但是,华为在安防、腾讯在电商短视频和团购、微软在有线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