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比亚迪DM五代技术和双车发布会,谈一下感想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7回复:133喜欢:63

作为重量级发布会还是挺长的,把舞蹈和相声基本忽略了,主要看王传福的宣讲,杨冬生的技术解析和最后的报价(其实有些店和部分平台提前出来了)。老王的讲话还是一贯的大叙事风格,没有什么新意。杨工的技术讲解本来是我最期待的,但说实话没有多少惊喜,远没有dmi发布会时候的震撼,大概是期待太高了。最后还是两个姐妹车的报价,虽然已经提前知道了价格信息,但两网老总最后一锤定音的时候还是有些难以相信,觉得太爆炸了。998,要杀到家!这让友商怎么活?再看了一下网上评论,都开始叫义父,迪爹了。。。

但出去溜达了下回想一遍觉得倒也是正常的,听我慢慢说。今天的发布会其实还包括前几个月的一系列预热,让我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比亚迪。还是那个理工直男,但更会玩套路了,这样一般女孩子(消费者)怎么抵抗的了?关键作为一个企业,更加的成熟、稳健和全面,这是我今天最大的感受。

先从技术说起,这也是我最看重的地方,也是很多人喜欢支持比亚迪的起点或基点。这次dm五代技术发布,关于什么是五代技术其实是没有准确定义的。我只看到比亚迪做了大量的技术优化,但作为代际划分的依据,最关键的混动架构一眼就过去了。就那么一眼就基本确定还是上一代架构,没有传说中的行星齿轮功率分流新架构。其实这个我一直是不确定的。之所以不确定,我会完全根据网上那些车评和各种爆料判断,而首先是根据专利。最开始一个22年的双排行星齿轮的专利,但那个专利现在的状态仍然是未授权,所以pass掉。然后再一个是今年3月份公布的一个双行星齿轮的专利,这个专利是刚授权的,也是这次很多人断定dm五代一定是功率分流的主要依据,但我一直有个疑问,这个专利是刚授权的,一个技术研发周期要几年时间,产品也基本是同步的。正常企业怎么可能在专利还没有授权的时候就开始研发设计定型呢?这样风险太大了。但说的人越来越多,有些看起来有鼻子有眼的,我也就慢慢信了,反正也是好事。不过从发布会给的解析看,我基本确定整个五代就是四代技术的优化升级。

这意味着什么呢,我第一个时间想到的Intel的Tick-Tock模式。简单说在创新/革命和优化升级两种操作交替进行。一方面避免了同时革新可能带来的失败风险,同时持续的发展也可以降低研发的周期,并可以对市场造成持续的刺激,并最终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在比亚迪的操作上,我看到的是,降低新技术风险和控制成本。具体说dm4.0是Tock,核心架构升级,5.0是Tick,做技术和产品优化,打造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稳固市场优势。我们从技术解析中看到了比亚迪做了那么多追求极致的优化,比如对发动机热效率的各种措施,其中为了不到1%的提高,动用上百名工程师做大量的标定工作。还有三电的全面优化,逐渐和纯电平台技术同步。但很明显的是,这些工作都是在已经成功或成熟的基础上做的,利用的比亚迪的技术积累和工程师规模优势,可以说是非常稳的,必然能成功。4.0这一代是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把比亚迪的混动车的馈电油耗从噩梦变成甜品,节油幅度在50%以上。但客观的说,这一代产品初期问题还是很多的。比亚迪花了很长时间,很大的精力和代价去解决问题,这两年才稳定下来,这也是正常的,但也不希望看见。新事物发展初期难免有问题,但有足够好的基础和足够长的时间是可以尽量避免的。但问题是在高速发展尤其是革命阶段不会给你充足的时间,一旦出问题就可能是大问题。那么既要快又要稳,就要注意节奏。那么来自有摩尔定律的芯片行业头部大厂的Tick-Tock模式真是个好东西。以上是我推测的,不知道对不对,但可以肯定比亚迪这两年挤牙膏就是跟这家学的。既快又稳,看人出牌,我觉得比亚迪越来越有大厂范了。前两天有消息说比亚迪这代发布,6.0也差不多搞定了。我当时想这么搞也太快了,消费者受不了,友商受不了,自己估计也不好受。现在看,6.0就是Tock换代,然后7.0优化。。。这样的节奏还不错。

五代的技术根据现有的数据估算大概有20%的节油表现虽然没有上代惊艳,但也很可观了。这个幅度放别的技术架构上说换代也成立。因为比亚迪已经代表了行业的顶尖水平,再往上拔高是很有难度的,就像发布会说苏炳添用几年时间提高了0.0几秒都已经是很大突破了。这个20%是怎么来的呢?比亚迪的混动系统,简单可以分为两块:发动机和三电系统(由于混动结构高度电动化和集成化所以归在三电里)。发动机的热效率及高效区间的优化大概接近10%(不要小看3%的提高,一点都很难),那么算出来三电系统的优化幅度在10%多一点。可以看出比亚迪为什么玩混动厉害了。这么说吧,4.0友商还可以追,5.0就难了,或者说只有比亚迪能通过系统优化,单独成立一代。第一,比亚迪是油电两条腿走路。发动机这块比亚迪虽然暂时领先相信一些传统自主友商还是能追上的。但三电这块他们很难。而新势力们别说三电一般的就是有能力的比如某届,但发动机这块是短板。所以短期内5代的优势很难撼动,混动和增程之争也消停会。第二,比亚迪是真正完整掌握三电的唯一企业。比如这次驱动系统也搞了个多合一,也有了专用底盘。最明显的例子是整车综合热管理系统。就是三电能力最好的体现。宁德电池厉害,但不负责整车。主机厂负责整车但对电池的掌握也肯定不如电池厂,只有比亚迪是完全打通的。五代技术这20%的提高是从全系统各个领域一点点抠出来,只有全面掌握从燃油到三电技术的比亚迪才能做到,友商在一到几个点去追赶没问题,但全领域追上是不现实的。除非用革命性的技术,但革命性的技术往往又是比亚迪先发布。。。所以我说比亚迪在这个新能源高速时代是一个例外或者变态,很难有对手。

为什么一开始对998难以接受,主要当初以为是新技术架构。你整一套全新技术,生产线要新开,磨具要新作,规模还要起来。一开始成本肯定要高。现在发现原来是在已有技术上做了优化,那成本就比较可控了。而且这个优化,以比亚迪的习惯还要跟着降本,比如七合一电驱,更加集成化,也能降低前后的成本。这样一想这辆车就是现有秦PLUS和驱逐舰05的升级产品(说B级还是大打小对付合资A级),成本售价区间其实在一起。将来肯定会完全替代。这样的话,998完全可以理解了。

而且要想市场好,不光控制好成本价格好,还要有好产品,毕竟消费者要的是产品不是技术。技术好产品不行最后失败的也太多了。这代产品还是双车策略,风格不同,都是好产品,外观内饰都问题不大、被吐槽了很多的底盘也升级了。基本没有短板了,都是水桶型车。配上价格就等着爆销量吧。

技术好产品好价格好的产品一般不会难卖,不过营销也不能不重视。老说比亚迪不会营销,那是在一些细节上,但大面上是没问题的。这次混动技术已经被行业和消费者关注很久了,发布前的也预热了很久,各种信息和小道消息层出不穷(有没有一只手在操控?),真真假假难以区分。但官方保密真TM的做得好,很多东西不到发布会根本不知道。 这一代技术最大的噱头是2000公里续航,为什么不说效率提高20%或者节油0.几升?因为后面这些对消费者的感官真不强烈,但你要说从1000公里到2000公里,那太能体会了。所以我说比亚迪这样的理工男都会玩花活了,消费者怎么能不入套呢?这样会让一些友商愤愤不平呢,我已经看见有些友商的kol出离的愤怒了。关起门说,比亚迪这代技术优势大吗?说大很大,友商没法追上,说小也小,顶多一个油的事,一年就几百块钱。可就这么一搞,友商和比亚迪的差距简直就是鸿沟。这就是营销的力量,其实和做人一样,综合了身份地位,处事和说话方式等。本来差别不大能搞成很大距离,如果差别很大,还能形成天壤之别。现在比亚迪在行业地位卓然,站得高呼的远,说什么都有人信。难受的是友商,其实不是不努力 ,也不是没东西,但位置尴尬,做什么都不顺。有时候能理解为什么友商要和比亚迪杠,因为是真的没什么好办法。为了活着脸算什么?但这也不能是比亚迪的错啊?比亚迪已经是相对最本分,成长史最干净的了。你们现在难受,想想比亚迪21年以前的十年是怎么熬过来的吗?都换位思考一下。当然比亚迪也不是无敌的。现在比亚迪在中低端和超高端有绝对优势,华为在中高端有优势,都是一呼百应,地位很难动摇。比亚迪也想在中高端有大的突破,需要更加努力。

还有合资,我说的友商其实没包括他们,但说他们跟中国汽车不是一家也太过分了。比亚迪这一代技术和产品一出,真不知它们如何应对,不能等死吧,但真看不到希望。中国汽车发展有合资的功劳,也有大量国人就业。但话还是反过来说,当年你们得意地时候各种加价和其他套路也潇洒了几十年了,这才哪到哪?一些跟着合资喝了中国人不知道多少血的人,刚吐出一点就受不了了?

就谈到这吧,总体来说,从发布会前后,我看到一个既锐意进取,追求极致,又踏实稳健,步步为营的比亚迪,逐渐的变得成熟和全面,正在开启自己的大时代。是中国汽车甚至国家民族之幸,也是我们这些支持者的福祉。继续加油和努力,也会持续的观察和支持。

精彩讨论

ppazzyy05-29 13:18

这次dm5.0最狠的是基本每一分油耗都是抠出来的,这意味着系统整体的优化整合,每一个部件的优化背后都蕴含着很多经验和智慧,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拆解就能做到的。也就意味着吉利长城这样擅长模仿的企业,可能短期都很难复现。立个暴论,5.0技术的实际性能 ,友商3年追不上。同样成本下,同样性能,5年追不上。
然而比亚迪还是太善良了,太严谨了,严谨到有些古板,明明所有测试都是2400公里左右,标2400完全没问题,它就要搞2100,给吉利这样的友商后面对比纸面参数留下一条活路,唉,又爱又恨,难绷

闲云四海05-29 11:55

比技术难的是成本,比成本难的是品牌。这都是国产品牌的大坎,比亚迪现在都迈过去了。让友商比较难受的是,合资还没死,又来了比亚迪,更可怕!

powerplant05-29 14:57

从迪子最近两次发布会上,发现有了一个新变化,能怼人了一个手机支架能讲半天就不能让我讲讲nfc,800v、铁锂小电池十年应用了现在也拿出来怼人了,喜欢它怼人的姿态,说明手里货多,鱼池里还有很多没放出来的呢

自在无边界05-29 06:39

整场发布会看完,虽然很长,但比之前很多比亚迪发布会好看、有趣。

jimmylai05-29 14:47

有些领域已经是无人区了,每提高零点几都很难,比你高就能确立标杆地位,这个就是打入消费者心里的一根钉子。其实昨晚路天总喊那一句就挺好的:省油你可以永远相信比亚迪。日系车当年不就是这么一个形象卖了几十年嘛。这次这个2000公里营销也是很成功,之前其他车企同类的营销没有引起一些声量

全部讨论

这次dm5.0最狠的是基本每一分油耗都是抠出来的,这意味着系统整体的优化整合,每一个部件的优化背后都蕴含着很多经验和智慧,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拆解就能做到的。也就意味着吉利长城这样擅长模仿的企业,可能短期都很难复现。立个暴论,5.0技术的实际性能 ,友商3年追不上。同样成本下,同样性能,5年追不上。
然而比亚迪还是太善良了,太严谨了,严谨到有些古板,明明所有测试都是2400公里左右,标2400完全没问题,它就要搞2100,给吉利这样的友商后面对比纸面参数留下一条活路,唉,又爱又恨,难绷

混动保留发动机+变速箱驱动,结构复杂、能量效率始终垫底。
增程取消变速箱,用发动机的最佳工况驱动发电机,结构最简化、能量效率最高。
增程是显而易见的简单技术趋势,切勿错过简单至极的技术。
比亚迪股价2百多元,太贵了,即便遇到今明两年普涨牛市,也属于反弹幅度有限,已经被套可以等待上涨解套,还没买比亚迪就别轻易掺合了,这些已经爆炒过几年的高价股一旦沾上就耽误时间,毕竟普涨牛市等了十年才遇到昙花一现,耽误在高价股上就很容易错过动辄几倍涨幅的其他低价好股,将来比亚迪这些高价股一旦重新下跌就永远没法解套了。

就是说 技术的护城河挖出来了

05-29 06:39

整场发布会看完,虽然很长,但比之前很多比亚迪发布会好看、有趣。

比亚迪技术走势看,日线虽然是上涨结构,但是周线遇到了压力位,是周线缠论3卖位置。重要压力位在240元左右。

相声还是可以看看,路天挺有煽动力的,也知道去创造一些便于传播的口号比如“省油你永远可以相信比亚迪”,这种简单的洗脑口号还是要有一些,而且也不算吹牛。

比亚迪混动大油箱小电池,相当于油车了,价格9.98万也只能说不贵,也没啥惊喜的,稳定性还有待时间检验

这篇文章提供了对比亚迪DM五代技术及其双车发布会的详细点评和个人感想。文章从技术角度出发,结合对发布会内容的分析,对比亚迪的技术路线和市场策略进行了深刻剖析,同时表达了对比亚迪未来发展的期待和信心。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评论:
详尽的技术分析: 文章对比亚迪DM五代技术的分析十分详尽。从混动架构到具体的技术优化措施,作者展示了对比亚迪技术细节的深刻理解。例如,作者提到的发动机热效率提升以及三电系统的优化,揭示了比亚迪在混动技术上的优势和进步。这样的深入分析不仅展示了比亚迪技术的先进性,也突出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市场策略的洞察: 作者通过对比亚迪双车发布会的观察,深入探讨了比亚迪的市场策略。特别是提到比亚迪从技术创新到市场推广的一系列操作,让人看到了比亚迪在逐步成熟中的稳健步伐。文章指出,比亚迪通过“Tick-Tock”模式降低新技术风险和控制成本,这种策略分析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视角,理解了比亚迪如何在技术革新和市场竞争中取得平衡。
价格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比亚迪双车的定价策略,作者表达了最初的震惊和后来的理解。998元的定价确实让人感到意外,但结合比亚迪的技术优化和成本控制,这样的价格策略显得合理且具有竞争力。文章提到的“油电两条腿走路”以及三电系统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了比亚迪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营销策略的转变: 作者指出,比亚迪的营销策略已经从过去的“理工男”风格转变为更加注重消费者感受的路线。这种转变在发布会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从预热到发布,再到发布后的反响,比亚迪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关注。文章还提到了比亚迪在营销上的精细操作,展示了其在市场推广上的成熟度和敏锐度。
行业地位和未来展望: 文章最后探讨了比亚迪在行业中的地位和未来发展方向。作者认为,比亚迪在中低端和超高端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而在中高端市场还有进一步突破的空间。这样的分析展示了作者对比亚迪未来发展的期待,也让读者对比亚迪的未来充满信心。
总体而言,文章以细致入微的技术分析和深刻的市场洞察,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且深入的比亚迪形象。作者的观点不仅展示了对比亚迪技术的认可,也表达了对其市场策略和未来发展的信心。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发布会的简单回顾,更是一篇深刻的行业分析和未来展望,值得细细品读。

05-29 09:47

闲云兄,大家都记住了998,忽视了还有1398等,技术溢价还是有的

05-30 00:33

比亚迪成长最干净吗?不会太长时间就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