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Dwg0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8喜欢:3
混动保留发动机+变速箱驱动,结构复杂、能量效率始终垫底。
增程取消变速箱,用发动机的最佳工况驱动发电机,结构最简化、能量效率最高。
增程是显而易见的简单技术趋势,切勿错过简单至极的技术。
比亚迪股价2百多元,太贵了,即便遇到今明两年普涨牛市,也属于反弹幅度有限,已经被套可以等待上涨解套,还没买比亚迪就别轻易掺合了,这些已经爆炒过几年的高价股一旦沾上就耽误时间,毕竟普涨牛市等了十年才遇到昙花一现,耽误在高价股上就很容易错过动辄几倍涨幅的其他低价好股,将来比亚迪这些高价股一旦重新下跌就永远没法解套了。

热门回复

你不考虑现阶段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状况就下结论,观点就是扯淡。关于增程和插混,我几年前就谈过;油车向电车过渡应该大概是HEV-PHEV-EREV(增程电动车),EREV严格来说属于电动车的范畴,发动机增程只是应急。EREV这种车应该是电动车技术高度成熟后出现的,可以作为电动车的补充。不过李想这个鬼才通过需求分析,提前把这个构型前置到当前,在技术还没成熟的产品先做出来。但此增程离真正的增程还有距离。当年我看到理想one也是眼前一亮,但看到纯电只有180实在差强人意。EREV最为电动车的分支应该有满足电动车的基本标准,续航怎么也得有几百公里。现在的增程虽然不是真正的增程电动车,但混到PHEV里,把续航和体验问题解决了。李想的策略很“鸡贼”,我比喻像比赛的时候抢跑,不过并不犯规。给新势力作出来一条捷径,这条路后来华为抄了。但这是因为新势力在传统造车上底蕴不够所以选择。现在的所谓增程相对一流的混动缺点也很多。除了高速的能耗问题,由于没有发动机参与驱动,在低电量时候,失速的风险相对大,和满电的性能差异也大,如果驾驶习惯固定形成肌肉记忆,也是有风险的。所以做增程一般都需要比插混大的多的电池,普遍30度起步,这样成本就下不来。确实市场上几家以增程为主的企业很成功,如理想和问界。但不代表其他企业特别是比亚迪也要跟着它们走。这里就有几个问题:1、它们是靠增程成功的吗?不是吧,增程只是给了一个进入新能源的踏板,还避开了卷成红海的纯电市场。它们的成功和增程本身没多大关系,如果有好的混动更美了。比亚迪要在全领域内卷,避无可避而且很多时候必须做到最好。2、增程对插混有优势了?增程的特点是简单,但过于简单是缺陷。它对新势力们是快餐,但传统车企哪个没几个硬菜拿手的?有实力的传统厂家基本都能作出出色的混动至少在几年内对增程有优势。增程的结构简单有些成本优势的,但像比亚迪dmi这种单档dht不过增加一组齿轮和离合的事,成本没增加多少,解决了不少问题。3、有没有增程妨碍比亚迪占领市场了吗?几家新势力和自主有增程,但市场份额也不大。现在新能源渗透率刚过一半,市场大比例还是中低端车,仍然需要低成本的车去替代燃油车,比亚迪现在的dmi车型就是最优解,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现阶段增程车既解决不了成本问题,大规模普及安全风险也不可小觑。4、做混动耽误比亚迪干其他事比如智能吗?比亚迪有十万工程师,比亚迪亮相过自己的工程师天团,随便一个天团拿出来都能比整个新势力还强大。所以不要着急,比亚迪会在所有领域和直接或间接的对手卷。比亚迪不会允许世界上有一个车企或对手比自己技术强,市场也会是。咱们走着瞧吧。

300亿的研发费用你怕什么。天天智架,被洗脑洗的不轻。

比亚迪的历史任务今年就差不多可以完成了。[大笑]

不能违反起码的物理常识。比如比亚迪宣称内燃机效率能超过46%,最佳工况用于带动发电机最多也就效率再打个9折,但内燃机直接通过机械传动带动车轮时绝无可能最佳工况,无论跑高速还是跑市区走走停停的效率都严重下降。
混动还是增程?这是最奇怪的若之问题。
更奇怪的是很多大型公司竟然视而不见。
由此可推知内部管理烂透了。

比亚迪为代表的电动车,迅速把燃油车卷没了。
遥遥领先的智能驾驶,显然转瞬间就会把老电动车卷没了。
单纯从技术角度讲,比亚迪不能再大意失荆州了。
炒股角度,3百元的股票想卖给谁?5倍市净率千分之五股息率,这不是明摆着最后的击鼓传花嘛。
短炒鱼尾行情最忌讳难涨易跌的高价股,短炒鱼尾2百多元的比亚迪,不如炒80元的赛力斯,八十多赛力斯短炒综合风险与预期收益对比,不如几块钱的北汽蓝谷、广汽集团。几块钱的盈亏边缘制造业短炒,显然不如隔壁几块钱的房地产龙头股比如万科、华侨城、金地集团等等……
那么最后走势到底如何?显然短炒押注时,就要考虑平衡了,不能沙敷敷押单边……

高速行车时,增程器发电然后再电驱动的效率要比发动机直驱低,发动机直驱时多余的动力还可以发电,这个业内常识了,你不懂?
回归基本的事实,哪家增程油耗低于比家插混了?典型的抛开事实不谈?

身份不明奇形怪状的东西

比亚迪奋斗二十年才有近几年的辉煌。
然而大公司内部的部门派系从来都会掐死新业务,比亚迪似乎也不例外,就像英特尔每次都起个最早却始终痴迷于老本行耽误掉一次又一次新技术,比亚迪似乎仍然痴迷于必迅速出局的内燃机与变速箱老掉牙技术,对于依靠电池起家的比亚迪而言属于非常奇怪的现象,这预示着内部的骄横麻木也已经到了奇怪的程度……
当然,还是你的总结到位,比亚迪股价已经三年前就提前到位了,后续上涨空间不大。
千万别碰高价股,利好消息再多也别碰,时间耗不起是小,耽误短暂两年牛市的遍地低价金钻股是大……

没把话说满[大笑]留点余地,现在还有相当多的人对车市的认识还停留在5年前呢,还在固执的认为合资就是好国产就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