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现金流的局限和修正——浅谈分析自由现金流的正确姿势

发布于: 雪球转发:402回复:254喜欢:1208

去杠杆下的2018年,经营现金流这个指标走红了。很多投资者不仅关注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也开始关注自由现金流了,这算是中国投资者的进步吧。很多朋友督促初善君写一篇关于自由现金流的文章,本来对自由现金流并不感冒,但是盛情难却。这一写,却发现了自由现金流的局限,赶紧分享给大家。

1、起源

美国学者拉巴波特(Alfred Rappaport)20 世纪80 年代提出了自由现金流概念:企业产生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求之后剩余的、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可供企业股东和债权人分配的现金。

麦肯锡资深领导人之一的汤姆·科普兰(Tom Copeland)教授于1990年阐述了自由现金流量的概念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自由现金流量等于企业的税后净经营利润(Net Operating Profit less Adjusted Tax, NOPAT,)即将公司不包括利息费用的经营利润总额扣除实付所得税税金之后的数额加上折旧及摊销等非现金支出,再减去营运资本的追加和物业厂房设备及其他资产方面的投资。其经济意义是,公司自由现金流是可供股东与债权人分配的最大现金额。

也就是说,自由现金流表示的是公司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现金,公司的现金流可以偿还债务、回购股票、分红、投资等。而自由现金流不足,就得向银行借有息贷款、向老股东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等,对股东来说并不友好。

因此自由现金流很重要,money在手,胜过一切牛皮。

然后经过巴菲特的引用而发扬光大,被中国投资者熟知。《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曾经提到:“内在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逻辑手段。内在价值的定义很简单:它是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

这里的现金的折现值指的就是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

理论上自由现金流折现(DCF)是企业最合理的估值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计算出了未来企业所能为股东创造的价值。但是使用DCF时,需要太多的假设,比如折现率和增长率的选择,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我们学习自由现金流和DCF估值法不是为了定量的计算企业估值,更应该为了定性的理解企业估值,确定一个模糊的正确。

2、自由现金流与净利润

在说自由现金流如何计算之前,先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一般来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指企业实际赚了多少钱,净利润代表企业应该赚了多少钱。

有些企业的净利润里可能收不回现金,比如应收账款的增加;有些已经收回了现金还没确认收入,比如预收账款的增加。前者是企业承担风险,后者是企业占了便宜。也有一些是购进了原材料但是还没付款,比如应付账款增加,还有一些减少了净利润但是没有减少经营现金流,比如折旧、摊销、财务费用等等。

以上代表了净利润到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的距离。一般来说,经营现金流会稍微大于净利润,即净现比大于1。净现比越大,企业的议价能力在产业链的话语权越强。

比如中国联通,2012年至今,每年实现的净利润不过100亿左右,但是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高达800亿左右,尤其是2016年,净利润只有5亿,但是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高达795亿元。这是垄断的力量,也是很多小伙伴话费必须预付款导致的。欠款两天就停机,呵呵。

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投资才能维持,这些投资性支出当年不影响净利润,但是影响现金流。那么一旦投资减少或者不投资,企业就没有竞争力,那么这些投资支出就不可缺少。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想要维持现有的竞争力,需要大量的投资性支出,企业看似赚了很多钱(经营现金流),但是企业需要不断地投资,一旦投资亏损,可能就会把赚的钱亏了。

因此自由现金流就是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基础上减去投资性支出,它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和赚钱情况。

因此我们看到,中国联通如果要维持竞争力,需要不断地投入基站、设备等,每年构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金额特别大,因此中国联通的自由现金流非常不好,2016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分别为-475亿元、-67亿元和-509亿元,惨成狗了。

多数书籍里,简化的自由现金流计算就是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减去构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因此自由现金流比经营现金流更贴近企业赚钱的能力。

3、自由现金流的困境

有些投资者深受巴菲特影响,认为好企业的标准就是自由现金流优秀:长期维持在高位。我们可以用自由比(自由现金流/净利润)代表净利润的自由现金流含量,自由比越高,自由现金流越牛。

比如贵州茅台,自由现金流长期维持在高位,自由比基本维持在0.5以上,2016年自由现金流更是高达364.3亿元,是净利润的2.03倍。

再比如中国国旅,除了2011年自由现金流为负之外,其余年份的自由比均在0.5以上,而且随着净利润一起高速增长。

然而这种仅仅依靠少量投资就能取得大额收益的公司太少了,要么具有极强的品牌,比如贵州茅台、海天味业,要么具有垄断的消费业,比如中国国旅。

大部分企业的成长需要依靠大量的投资才能取得,这是TOB制造业的宿命。

例如万华化学,2015年之前,万华化学虽然每年都有几十亿的净利润,但是自由比一直小于零,这说明那些年万华化学在大量的投资。

于是我们看到万华化学构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一直非常高,尤其是2014年高达90.50亿元,也难怪当年的自由比为-1.56。

再比如安琪酵母,其自由现金流波动特别大,因此自由比数据波动很大,也不是特别好看,原因也是构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特别大。


从投资的角度,自由现金流为负是价值毁灭,为什么万华化学和安琪酵母的股价反而涨了5倍以上?如果完全按照自由现金流理论,一定会错过很多十倍股,比如2017年的中国巨石、鲁西化工、金禾实业等。

那么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4、自由现金流的再修正

一定是自由现金流的计算或者理解出现了问题。

所有自由现金流概念的提出和使用,自由现金流都是扣除了所有构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流,但是实际上这个投资支付的现金有些不仅仅是维持现有企业的竞争力,有时候还是为了扩大现有规模,是业务扩张的投入,这部分并不属于维持原有获利能力所必须的投入。

郭永清上海国会的《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估值》一书中提到,一般自由现金流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扣除资本性支出进行计算,但是实际上资本性支出分为保全性资本支出和扩张性资本支出。在计算自由现金流时需要扣除的是保全性资本支出,比如大额维修支出等。扩张性资本支出无需扣除,因为扩展性支出是为了增加公司的产能,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利润。扩张性资本支出等于是自由现金流的一个用途,跟用现金回购股票、分红等是一个意思。

因此回到文中的万华化学和安琪酵母,其资本性支出多是为了扩大产能,提高企业竞争力。比如安琪酵母的主要产品产量均大幅增加,五年间酵母产量由14.3万吨增长至21.96万吨,制糖产量翻了好几倍。

所以我们看到,万华化学、中国巨石、安琪酵母和金禾实业等,虽然自由现金流为负,但是大量的投入带来产量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均大幅增长,带动股价的大幅增长。

那么为什么贵州茅台、海天味业和中国国旅的自由现金流可以那么优秀,因为他们太优秀了,要么品牌无与伦比,要么垄断,而且基本是TOC的行业,很多时候保持小额投入就可以换来大产出了,自然投入少,自由现金流就高。

这种企业万里挑一,对行业等有要求,并非每个行业都能如此。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尤其有其是TOB的制造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坚实的走出来。

关于自由现金流的计算和使用,大家也就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根据现有的报表,我们很难判断企业的保全性资本支出和扩张性资本支出分别是多少,也就无法计算修正后的自由现金流是多少。而如果仅仅依靠现有自由现金流的计算方法,因为没有区分保全还是扩张,局限性较大,因此可能会错失很多好股。

如果说投资者开始关注除净利润以外的经营现金流指标,是投资者教育的一次质的飞跃,那么过分关注自由现金流指标是否是矫枉过正呢。

初善君一直强调,财报分析不仅要去看企业商业模式,更要理解各种指标背后的意义,否则无异于缘木求鱼。

@今日话题 @徒步三萬里V 

精彩讨论

闲来一坐s话投资2018-11-28 17:10

【谢谢分享】初善君好文!小补一点我的粗浅认知:1、关于保全性资本支出和扩张性资本支出两个概念确实当好好理解,虽然有时我们具体的算不清楚,只要弄个大概就可以了。格雷厄姆、费雪、巴菲特在自己的投资实践中,也曾经提出“受限制盈余”的思想,这个受限制盈余思想,当是与“保全性资本支出”的概念是一致的,即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竞争性地位,不得不付出的资本性开支。2、巴菲特在1992年的信中说:“在写于50年前的《投资价值理论》中,约翰•伯尔•威廉姆斯提出了价值计算的数学公式,这里我们将其精炼为:今天任何股票、债券或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在资产的整个剩余使用寿命期间预期能够产生的、以适当的利率贴现的现金流的流入和流出。~~”。当是威廉姆斯也提出过这个估值公式的,并经巴菲特的引用而更为人知的吧。此外,巴菲特在2007年的信中,也说得很清楚了,即它的三类长期储蓄账户:梦幻般的生意、良好的生意、糟糕的生意。3、十分认同:“如果仅仅依靠现有自由现金流的计算方法,因为没有区分保全还是扩张,局限性较大,因此可能会错失很多好股”、“财报分析不仅要去看企业商业模式,更要理解各种指标背后的意义,否则无异于缘木求鱼”的观点。据我这些年的企业观察来看,我们重视一家企业当下的的自由现金流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时也当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结合起来进行考量。有些企业在价值扩张期,自由现金流并不好看,相反,有的企业来讲,自由现金流好看了,反而进入了成熟期(当然此时也并非没有投资价值,但企业当多分红,或回购以回报股东)。所以,我们既当重视当下的自由现金流,而也要重视其“未来”释放现金流的能力,关键是看其行业特点与商业模式。除文中所举案例外,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一些互联网平台公司在价值扩张期均是“烧钱”的,并不能说其不具投资价值。当然,对于后者的投资,更需要投资者的商业洞察力与自己的能力圈。4、投资的选择是可以多元化的,比如,我们当然完全可以固守在贵州茅台这样的现金奶牛式的公司,但是,如果投资者具备商业洞察力,也完全可以投资于当下现金流并不好看,但是其“未来”具备释放现金流能力的公司(资本市场有一大功能是“价值提前发现”)。关键是不能“钉子思维”。

剑胆琴心1232018-11-28 16:14

还是要看行业特性。比如万华,一,你可以查查2012到2014年的大宗商品行情,那时候制造业和上游产业环境是何等的严酷。只有有信念、有实力、有眼光的大企业,敢于逆势逆周期大幅投资,而且只投质量高的项目。山东的中国宏桥也是这样从小到大的(不过习惯成自然,最终也倒在了这上头)。13年我甚至去中东欧考察过万华的境外产业园,和其烟台总部,那时候还不兴啥一带一路呢,觉得领导和团队眼光十分靠谱。投资最终投的是商业可行性和人的判断和执行能力。看项目可行性报告比看财报准。另外就是股价规律,作为白马类是有自己的走势逻辑的,所以即便项目投资正确,2012到2015,万华相对别的股,并未涨多少吧?最终是17年的蓝筹白马行情加周期类大宗回潮叠加,才有了大行情。所以说,看行业也只是基本功,不代表有当期盈利能力。如果有实业式的价值投资,还要有长期耐心和战略定力。

股动即心动2018-12-10 11:03

有些车主每年都得修车,是保全性资本支出。
有些车主是每年都要改装,是扩张性资本支出。
年轻漂亮还买化妆品,可以说是扩张性资本支出,
年老色衰的不得不买化妆品,只能说是保全性资本支出了。$兴业银行(SH601166)$

一啸破苍穹赵云2019-01-02 10:44

@初善君 分不清扩张性和保持性资本性支出,那就绕过去,找ROE高的,流动资产远大于固定资产的,营收/固定资产比率高的,基本上可以排除大部分需要高保持性资本支出的公司。

非典型伪价值投机2018-12-11 11:25

我真的最服就是钻石哥,越跌越说的起劲。。。我已经吹不动了,随它了。以后,我定个规矩,绝对不吹自己亏钱的票。

全部讨论

【谢谢分享】初善君好文!小补一点我的粗浅认知:1、关于保全性资本支出和扩张性资本支出两个概念确实当好好理解,虽然有时我们具体的算不清楚,只要弄个大概就可以了。格雷厄姆、费雪、巴菲特在自己的投资实践中,也曾经提出“受限制盈余”的思想,这个受限制盈余思想,当是与“保全性资本支出”的概念是一致的,即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竞争性地位,不得不付出的资本性开支。2、巴菲特在1992年的信中说:“在写于50年前的《投资价值理论》中,约翰•伯尔•威廉姆斯提出了价值计算的数学公式,这里我们将其精炼为:今天任何股票、债券或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在资产的整个剩余使用寿命期间预期能够产生的、以适当的利率贴现的现金流的流入和流出。~~”。当是威廉姆斯也提出过这个估值公式的,并经巴菲特的引用而更为人知的吧。此外,巴菲特在2007年的信中,也说得很清楚了,即它的三类长期储蓄账户:梦幻般的生意、良好的生意、糟糕的生意。3、十分认同:“如果仅仅依靠现有自由现金流的计算方法,因为没有区分保全还是扩张,局限性较大,因此可能会错失很多好股”、“财报分析不仅要去看企业商业模式,更要理解各种指标背后的意义,否则无异于缘木求鱼”的观点。据我这些年的企业观察来看,我们重视一家企业当下的的自由现金流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时也当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结合起来进行考量。有些企业在价值扩张期,自由现金流并不好看,相反,有的企业来讲,自由现金流好看了,反而进入了成熟期(当然此时也并非没有投资价值,但企业当多分红,或回购以回报股东)。所以,我们既当重视当下的自由现金流,而也要重视其“未来”释放现金流的能力,关键是看其行业特点与商业模式。除文中所举案例外,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一些互联网平台公司在价值扩张期均是“烧钱”的,并不能说其不具投资价值。当然,对于后者的投资,更需要投资者的商业洞察力与自己的能力圈。4、投资的选择是可以多元化的,比如,我们当然完全可以固守在贵州茅台这样的现金奶牛式的公司,但是,如果投资者具备商业洞察力,也完全可以投资于当下现金流并不好看,但是其“未来”具备释放现金流能力的公司(资本市场有一大功能是“价值提前发现”)。关键是不能“钉子思维”。

还是要看行业特性。比如万华,一,你可以查查2012到2014年的大宗商品行情,那时候制造业和上游产业环境是何等的严酷。只有有信念、有实力、有眼光的大企业,敢于逆势逆周期大幅投资,而且只投质量高的项目。山东的中国宏桥也是这样从小到大的(不过习惯成自然,最终也倒在了这上头)。13年我甚至去中东欧考察过万华的境外产业园,和其烟台总部,那时候还不兴啥一带一路呢,觉得领导和团队眼光十分靠谱。投资最终投的是商业可行性和人的判断和执行能力。看项目可行性报告比看财报准。另外就是股价规律,作为白马类是有自己的走势逻辑的,所以即便项目投资正确,2012到2015,万华相对别的股,并未涨多少吧?最终是17年的蓝筹白马行情加周期类大宗回潮叠加,才有了大行情。所以说,看行业也只是基本功,不代表有当期盈利能力。如果有实业式的价值投资,还要有长期耐心和战略定力。

2018-12-10 11:03

有些车主每年都得修车,是保全性资本支出。
有些车主是每年都要改装,是扩张性资本支出。
年轻漂亮还买化妆品,可以说是扩张性资本支出,
年老色衰的不得不买化妆品,只能说是保全性资本支出了。$兴业银行(SH601166)$

2019-01-02 10:44

@初善君 分不清扩张性和保持性资本性支出,那就绕过去,找ROE高的,流动资产远大于固定资产的,营收/固定资产比率高的,基本上可以排除大部分需要高保持性资本支出的公司。

2018-11-28 22:45

关于自由现金流的保全性资本支出和扩张性资本支出,前段时间我和我们学院会计系的老师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我做了这么一个区分,他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扩张性资本支出减少现在的自由现金流,却也会同步增加未来的自由现金流,通过折现,未来的自由现金流增量可以抵扣掉现在自由现金流的减少,假设公司的投资项目折现后没能带来任何自由现金流增量,则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是不变的。通过不扣减扩张性资本支出,在理论上可以指导我们更重视、更好的评估公司投资项目的未来前景(带来自由现金流的能力)。

2018-11-29 08:02

作者对自由现金流的认识确实很到位了,发展迅速的公司如互联网企业、高科技企业,现金流可能不会太好,但是这部分支出中很多是扩张性现金。而白酒类企业、白电类企业扩张性支出不多,行业成熟现金牛,适合稳健的投资者。对自由现金流的宿舍取决于自己的投资风格、对公司行业的认识,切不可缘木求鱼。

个人认为资本性支出分保全和扩张有点不妥,扩张性投入怎么可能不算了,这个是实际发生的现金变化,不算入的理由是未来可以带来收益,新投入就一定带来收益吗还可能扩大亏损了,还有好多的财务造假都是拿资本扩张做文章,是伪成长股的遮羞布,其中尔康制药就是利用扩张支出虚添资产做平账目利润现金。

2018-11-28 15:19

关键是对商业本质理解,对未来绩效折现。

2018-11-28 15:11

我不知道在郭永清书中看到还是哪位作者书中看到过,保全性资本支出可以类似看做每年折旧摊销的费用。然后每年购建的固定资产等支出减去每年折旧摊销的费用可以当做是扩张型资本支出。当然这种是一种处理方式,不一定准,但可以当做模糊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