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经济的第一缕春风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回复:250喜欢:59

2024年1月5日晚间,中国金融领域的两大监管机构同时在官网挂出《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银发〔2024〕2号)》(以下简称:意见)。我周末把意见稿读了几遍,个人认为这应该算是中国经济在2024年迎来的第一缕春风。意见稿的全文我就不贴了,大家可以自行到人民银行或者金监局的网站去阅读:

人民银行官网:网页链接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网页链接

我看社区里虽然有个别帖子讨论,但是对这一意见稿的长远影响缺乏认识,而且很多人质疑住房租赁贷款的收益率和安全性。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长短皆宜

首先,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政策是一个兼顾短期和长期利益的政策,既能解短期燃眉之急,又可以让我国的住房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从2022年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开始,我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受到巨大的压力。特别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面临巨大的挑战就是需求不足。外需不足一方面是全球经济出现衰退迹象,另一方面欧美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搞供应链重构和经济逆全球化。内需不足主要是作为经济引擎的房地产熄火,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体低迷。

房地产熄火前两年是政策主动刺破泡沫所致,去年下半年开始虽然各种限制性政策已经基本取消。但是,目前无论是房地产销售数据还是开发数据都没有起色。现在比较尴尬的是,民众投资买房的热情大幅消退,没有购房需求,房地产投资和上下游就一直疲软。根据全球范围内十几个国家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数据比较,从泡沫破裂到危机完全消除恢复到泡沫破灭之前需要6-8年的时间。所以,短期内很难依靠民众的购房需求激活房地产行业上下游的产业链。

那么有没有方法可以绕开购房需求和房价低迷的现状,直接拉动房地产投资和上下游产业链呢?答案是:有的。经济低迷的原因是没有需求造成产能过剩,开工率不足,进而影响产业链上的就业群体。只要我们找到足够多的购房主体替代居民购房就可以在房价没有复苏前制造新的需求拉动房地产行业和上下游。这些购房主体就是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让更多的经营主体进入住房租赁市场,购买房子作为房屋出租的房源。这样一方面可以消化目前的房地产库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年轻人买房的压力(先租后买)。

长期看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房地产市场构建租购并举的健康生态,有利于房产回归其居住属性。

房租能够偿付住房租赁贷款本息么?

这个政策发布后,市场上最主要的质疑声音是目前市场的租售比这么低,单纯依靠房租能够偿还住房租赁贷款的本息么?这会不会又是一项政治任务,最后又是银行买单?

其实,我在2年前开始研究某国有大行的住房租赁贷款的时候就有过相似的疑问。按照当时的租售比,房租提供的回报率大概只有1%,这种情况如何能够支撑利率3%以上的商业贷款?后来,我有机会和某国有大行相关业务领域的主管一起吃饭专门请教了这一问题。对方的回答打消了我的顾虑。

我们现在说租售比高房租回报率低主要是指一线城市的热门地段,实际上在二三线城市还是有不少房屋的回报率可以做到2%左右。另外,经营性房屋租赁不管是该行自营还是长租房经营实体,它们拿到的房屋价格都远低于市场售价。因为,这两年房地产市场低迷,不少房地产公司存量房屋库存增加,它们不愿意对最终消费者降价,但是对于批量购买的机构降价空间还是很大的,可以比市面零售价格低30%,甚至50%。第三点,有些地方政府会在卖地的时候对于长租房公司自建自营长租房给与很大力度的地价折让。这些因素叠加后,最终租售比可以做到3%-5%的范围。

该主管表示最终住房租赁贷款的收益率和该行对公贷款收益率基本持平,不存在利率倒挂的问题。

实际上从意见稿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一方面住房租赁贷款鼓励经营实体收购存量限制房屋。这就相当于帮助房地产公司消化滞销库存,当然现在的市况估计收购价打个对折也不是不可能。另一方面鼓励企事业单位利用依法改造工业厂房,商业楼房和城中村等形成的非自有产权租赁住房。这实际上就是放开了小产权房进入租赁市场,或者说相当于对房屋租赁实体开放了土地性质变更。

我们都知道商品房价格高很大的原因是地价高。而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农村集体用地的价格相差巨大。如果对非居住用地开放住房租赁用途,那么其房屋的采购成本会大幅下降。自然房屋租赁的投资回报率就有了保障。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意见稿如果能大范围推广无疑对于拉动整个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会产生巨大的作用。这不仅对整个经济复苏有好处,也会对正在经历资产荒的银行体系带来利好。如果说这个政策唯一不产生利好的反而是聚焦个人商品房开发的房地产公司。

第一,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相当于延后了购房者的购房需求。如果有价格适中的长租房,那么年轻人短期的居住问题可以暂时缓解。第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绕开了商品房销售,拉动了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即政府对于商品房销售的依赖性显著降低,自然对于聚焦个人商品房开发的房地产公司的政策倾斜力度会有所减弱。第三,就算房地产公司能够放下身段去参与住房租赁市场,其毛利率肯定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因为,如果房地产公司只做建房销售,住房租赁公司相对于个人购房者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更多的谈判筹码,价格会比较接近成本价;如果房地产公司只做建房,那就成了苦逼的建筑企业;如果房地产公司自己做自有物业出租,那么就变成了重资产公司。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ice_招行谷子地01-08 15:19

香港1998年房价跌了将近70%,香港银行体系崩了么?多看书,少意淫。

ice_招行谷子地01-17 00:19

完全符合我写的

ice_招行谷子地01-09 09:50

多罚款,少发工资,砍项目

ice_招行谷子地01-08 15:38

你到底想说股价还是业绩。股价怎么跌的后面怎么涨回去。业绩只有一年受影响。

ice_招行谷子地01-08 08:59

1,缺乏长租房,5年搬3次家,你乐意么?2,房租并不便宜。3,缺乏租售同权的设定。类似的肯定还有,我可能不知道,毕竟我就没租过房子,只出租过房子。

全部讨论

完全符合我写的

对下面这个观点,哪里有那么多购房主体可以替代购房需求? 我们找到足够多的购房主体替代居民购房就可以在房价没有复苏前制造新的需求拉动房地产行业和上下游。

有个问题,目前租房需求端有什么问题?是租房品质跟不上收入水平吗?二三线城市我不了解,但广州和深圳,似乎没有租房问题,一直有房源,除非觉得城中村的居住品质不够好,一样提升更好的居住品质

搞住房租赁是绝对错误的决策,也不会有多少地方zf傻乎乎的去真正推进。总量过剩的情况还建,这是把最后一点购买力消耗干净。把仅有1到2的租金回报率继续朝下打。现在急需做的是消化库存,减少供应。建议直接回购卖不出的房,加房票。快速消化一波,达到当前的供销基本平衡。长期规划以老房折旧速度为基准,逐步做精品房。租赁房,人才房打散到普通小区。主要以市场定价,不搞福利性房租。政府起统筹组织作用,透明化租赁市场。困难家庭通过福利系统补贴去安排。内部可以通过租房收益转移支付到福利部门。地产链企业只能凉凉。让没竞争力的产能赶紧倒一批。给好企业腾条活路。未来总产能只能靠折旧和农村改革以及海外支撑。

我就是文中提到的的租房人群,说说我的感受:目前我家庭在成都市区有一套房,但因为前几年老婆在成都下属某边远区县考上了县城的老师,举家不得不搬往该地区;前几年在当地一直租房没买房的原因,主要是幻想能很快考回市区,就没想过买房;但2023年9月以来,家里老人一直劝说买房,故在当地一直有看房。当地的房价大约是:我们只关注套三、百平左右的,洋房带装修大约百万或者接近百万,高层电梯大约50万到70万。其实看中了几个盘,但考虑大环境想等对方再降降价,确实当地房价从去年9月初到年底,短短4个月无论新盘还是二手,降价幅度都在20%左右,目前还未止跌。我是去年10月底在抖音上刷到的当地保租房信息,房源小区就是我拟买的一个洋房社区,我目前租的那套户型,如果购买的话,大约要接近90万,目前租金是1500元/月,物管费约260元/月(成都政府规定保租房租金价格为周边平均租金的九折)。这套房对我来说,我肯定很满意的,因为我本身就不想在当地置业(不看好房地产,也不想给自己加压力),现在租房挺好的,不仅房子是精装的,家具家电全套都有全是新的,而且押一付一,确实没啥压力。但当地因为人少外地人不多,这次政府拿出500多套来当保租房,结果截止目前2个多月了,只租出去100多套,不仅当地这样,我了解的成都市内的保租房空置也不少;其次,我退租的那套房子到目前也没租出去,那套房子的房贷怎么办,所以这样的政策意义到底在哪;再来,要是没有这个保租房政策,我去年底或者今年上半年肯定要出手买房了,现在有这个政策,我干嘛要买房呢,房子本身条件我就满意,租政府的又稳定,我还回避了房价变动的风险,这个政策对买房有啥帮助呢;至于大佬说的,小城市的回报率能保障银行的贷款要求,在我看来,小城市的保租房出租都很难,计算账面的回报率不是纸上谈兵吗?还有个信息,最近五年成都市要提供35万套保租房,目前这个政策才搞两年不到,已经闲置不少了,未来这么大量介入市场,不敢想象。我始终认为,房地产的问题是供应远远大于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直视问题,搞什么租房市场,除了骗自己意义何在?

二三线城市财政收入紧张,作为高房价的最大受益者,还会出让低价土地支持房屋租赁,这不是搬石头砸自己脚吗?

一个时代落幕了,另一个时代开启了。这是折中的方案,不方便分析其中利害关系,容易引战……六个省略号代替。这条路是参考新加坡的,有参考的对象。还有就是深圳的小产权房也一直起到了长租房的作用。总体来说,这个方法决绝了大多数人居住需求。那么未来商品房也会往豪宅的方向发展。

现在的环境下谈发展住宅租赁业务,恐怕是悬。租售比实在是太低,现在就算是二三线城市,租金回报率能做到2%的都是很少的房源,如果租金回报率想要达到3%,房价要在现在低迷的基础上再折让30%,开发商恐怕很难做的到,不是他不想早点变现还债,是这点房子卖了以后根本不够还债的

大量的销售不出去的存量新房都在郊区,远郊区,谁会租那种房子?

谷子哥,招行还有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