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60回复:225喜欢:124
一个业务持续缩小的公司,
十年营收缩小 约 20%,
如何让公司市值大幅上涨五倍?
请看麦当劳的精彩演绎:[大笑][大笑][大笑]
全靠财技啊~
$麦当劳(MCD)$一个业务持续缩小的公司,<br一个业务持续缩小的公司,<br一个业务持续缩小的公司,<br一个业务持续缩小的公司,<br

精彩讨论

坚信价值2023-10-06 14:22

Forcode花100元成本买了一块地租给别人,每年收到自由现金流15元,所以分红15元给自己这个股东。
但是GAAP会计准则说Forcode必须在10年内把这块地折旧完,所以你每年会计利润只有5元。
11年以后,Forcode发现,虽然自己只是很老实地赚多少分多少,同同在会计报表上看到的是爸爸被清空了,于是悲痛地背上书包,要到坚信价值叔叔的电脑店打工帮助爸爸还债。
【未完待续】
下集讲forcode和我合资买地,然后公司每年花钱以100元估值回购我的股份时的会计处理,以及回购注销对净资产的影响。

浊静徐清2023-10-05 23:03

一个结论吧:
华尔街给老美大公司,
这十年 五迷三道整了不少动作,
什么现金流财务中性、
什么股东权益负资产、
什么低利率将长期持续,
最后演化出,
没有营收、利润支持的空洞牛市,
在通胀的照妖镜下,
华尔街的这些东西,
都要现原型
$麦当劳(MCD)$ $苹果(AAPL)$

坚信价值2023-10-06 02:26

【别忘了麦当劳是个地主】
2028年以后这240亿固定利率债的到期时间,错开分摊到了2052年。
一年到期10亿左右,如果觉得续期的利率不满意,10亿可以很轻松还掉吧。
先别说三十年后的利率水平是低是高估计没人能预测,如果高通胀真要持续三十年到2052年,那$麦当劳(MCD)$ 更开心了,持有的历史成本就已经400亿的土地、建筑、设备,重置成本大增,岂不是可以坐享升值的渔翁之利。

forcode2023-10-06 07:52

利率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假如不还债,利息开支大增,利润和自由现金流就要下降,现在还债来减少利息开支,使得未来利润不下降,那这个还债就相当于维持性资本开支,降低了接下来几年的自由现金流,按自由现金流折现的思维方式,离现在越近未来年份的自由现金流越重要,所以,dcf估值应该下调。
从roe的角度来看,还债导致净资产增加,本来可以分红的钱没有分红,变成了净资产,roe下降,需要更大规模的自有资金才能维持跟以前相当的盈利能力,应该给更低的估值水平。
而且,利率提高,折现率也该提高,整个美股的估值水平也应该下调。
美股进入熊市,那美元汇率是不是也应该下降?美元指数见顶回落。
所以,如果美国国内通胀如果不能稳定在2%以内、美联储不得不长期维持5%以上的利率水平来控制通胀,那美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估值水平、美元汇率三杀,持有美股、美债、美元,都不是好选择。

forcode2023-10-06 09:44

麦当劳自有房产的价值,已经体现在经营自由现金流中了,否则经营成本中要增加一个租金开支。房产的价值不能算两遍。
还有,美国之所以加息到5%、美联储账上却还有几万亿美元负债没还就把通胀打下来这么多了,很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处于房地产去杠杆的通缩状态,如果中国经济走出通缩,就会拉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国国内通胀会重新抬头,美国加息就要继续,利率水平还要上调,对美国企业利润和估值的压制力度,还会加大。
所以,这是一个中美实力对比的拉锯战,中国资产强,美国资产就弱……

全部讨论

有意思的是
居然有雪球大V出来解释存在合理性
“一直如此,便对么?”

早上一看,楼歪了。
华尔街近年流行的把股东权益买成负值的游戏,
对此进行财务解释挺好
但还需要回到本帖的初衷,
何以营收持续缩小、利润基本不增的公司,
股价复权会上涨五倍。
其实,类似的还有苹果,
收入和利润上涨一倍,
股价复权上涨十倍。
所以,它不是个例,是一个大家在玩的游戏。
讨论的目的在于,未来十年这个游戏还玩得下去吗?
第一,先看一下游戏玩法。
这个游戏中,公司不仅用光经营现金流,还加上了筹资形成的现金流,进行分红和回购。
比如,最近十年,麦当劳的长期借贷增加了约 200 亿美元,从 160 亿美元增加到 360 亿美元。
这 200 亿的借贷现金流,变成了股息或者回购。
假如估值十年不变,它就对应于 200 亿的市值。
如果 PE 上涨一倍,对应市值上涨一倍。
实质是把通过借贷,把市值提升了 400 亿美元。
请注意,这里投行鼓动公司做借贷回购的出发点是低利率长期化。
如果利率走高,通胀启动,
这十年多借的 200 亿美元,
还得还回去。
高利率下,公司估值水平大概率回到十年前,
投行推动公司搞的债权股权化,
其实质是透支前十年的经营现金流,
提前回购股票,
但十年后不得不把钱还回去,
当然还得加上年化 3.6%的资金成本

2023-10-05 23:03

一个结论吧:
华尔街给老美大公司,
这十年 五迷三道整了不少动作,
什么现金流财务中性、
什么股东权益负资产、
什么低利率将长期持续,
最后演化出,
没有营收、利润支持的空洞牛市,
在通胀的照妖镜下,
华尔街的这些东西,
都要现原型
$麦当劳(MCD)$ $苹果(AAPL)$

2023-10-06 13:50

拼命回购,借钱也要回购+注销,反正钱便宜,把净资产回购成负数。问题来了,现在钱开始跪了哟。$麦当劳(MCD)$

未来十年,
麦当劳较大可能是:
1、收入和利润,与前十年差别不大。或略有提升;
2、分红保持不变,不能坏了 46 年的传统,这点面子还得留着。
3、回购大概率没有了。
4、60 亿元利润里面,除 40 亿分红外,剩下 20 亿就是还债了。
5、现金流贴现估值。
今天做贴现估值,和前几年的差异点在哪里,这是思考的要点。
现金流有差异,低利率假象下以为高债务率可持续,被证伪。
十年期国债利率提升使得贴现率同步提升。
所以,
今天的麦当劳估值会远远低于两年前所做的麦当劳估值。
6、很多美国公司都面临重估。
$麦当劳(MCD)$ $苹果(AAPL)$

应该是麦当劳每年都在大笔回购,把股东权益回购成负的了吧。。。仅2016年就回购了11%的流通股份,除了2020和2021每年回购的数量都不低于流通股份的3%,这不是典型的好公司嘛。。。回购本身就是回馈股东的一种方式,只有年现金流极强且极端重视股东利益的公司才会这样回购吧。。。

有人看问题,
还是太肤浅,
觉得麦当劳是两三年后的长期负债,
此前利率只要一两个点。
利息成本只要 10 亿美元。
问题是,
目前老美罢工盛行,中美脱钩,
通胀正在固化且出现螺旋上升趋势。
当 0 利率预期,逐渐转化为 7%利率时,
所有对未来的预期都要调整,
利息就不是 10 亿了,而是 35 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一大半的年度利率。
$麦当劳(MCD)$ $苹果(AAPL)$ $腾讯控股(00700)$

2100 亿元(股价 在 297 亿附近时)麦当劳市值形成的拆解:
1、原始股份 480 亿元,估值增长 1 倍;
2、利息和回购 750 亿元,估值增长 50%。
这两项基本形成了 2100 亿元的估值。
//
过去十年:
麦当劳利润利润总额 550 亿美元,
增加长期贷款 200 亿美元。
总共有 750 亿美元的现金流。
主要花在两个方面:
其中,大约支付股利 350 亿元,
回购股份 400 亿元。
十年前,麦当劳市值 480 亿美元,
加上这十年 750 的分红和回购。
估值这十年提升一倍,从 16 倍提升到近期最高 32 倍。初始 480 亿元部分,提升到 960 亿美元。
750 亿分红和回购部分,由于是陆续加入,假定估值提升 50%,则这部分市值提升到 1120 亿美元。
这两块加起来,市值总额为 2085 亿美元。
过去十年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情况。
那么,未来十年情况会如何呢?
$麦当劳(MCD)$ $苹果(AAPL)$

2023-10-06 10:31

不少美股就是财务游戏,业绩不行,靠财计吹牛,这么看$长江电力(SH600900)$ 还真不贵。
以后A股其他消费行业也不用怕,只要足够分红,估值也不会下降

2023-10-07 11:03

未来十年预估:
第一,十年利润。增长 100 亿元至 650 亿元。
第二,十年还债 200 亿美元。
第三,年均 45 亿美元利息,累计 450 亿元 ,但无回购。
第四,通胀背景下,市盈率回到十年前的 16 倍左右。
第五,初始 2100 亿元市值,市盈率回到 16 倍,相当于 1050 亿美元。
加上 450 美元的利息,
由于付息是持续过程,十年后市盈率回到 16 倍附近时,利息会有耗损,如同前十年的反向效应。假定损耗 20%,相当于 360 亿美元。
两项合计,1410 亿美元。
第六,从后十年再回到前十年,
麦当劳市值从 480 亿美元,在二十年间增长到 1410 亿美元,市值增长接近 1000 亿元。
其实,这个 1000 亿元,正好相当于麦当劳二十年的分红。
第七,
二十年后,
股东们会说,
十几二十年年前的那一次借贷回购,
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只是让投行赚了一些手续费,
同时加大了公司的财务风险。
$苹果(AAPL)$ $麦当劳(MCD)$ $腾讯控股(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