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窖”与“本窖”、“双轮底”你知多少?——白酒生产工艺梳理(发酵篇)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回复:1喜欢:19

传统酿酒工艺上讲究“曲为酒之骨,粮为酒之肉,水为酒之血,艺为酒之魂,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现代酿酒工艺在蒸馏后为了品质控制,还会将不同酒糟层蒸出的酒、不同批次生产的酒贮存一定时间。之后再按照一定比例的方式进行调配,使得出厂后的酒风味具有一致性,这就是勾兑的过程。

在梳理了全国名酒的当代发展后,我已将白酒投资的范围压缩至了茅、五、泸、洋、汾、沱这六家企业。新的系列文章试从制曲、原粮和源水、发酵、蒸馏、摘酒、贮存、勾兑这八个方面梳理六家酒企的工艺。

发酵是指将粮食和酒曲混合,放入一定的(地下)空间内让酒曲中的微生物将粮食里的淀粉转化为糖的过程。发酵也是白酒香型分类的因素之一,酱香型采用石窖,浓香型采用泥窖,清香型采用地缸,凤香型采用酒海等等。

窖池是个立体空间,空间的不同区域会有细微的环境差异,因而微生物的生长便不尽相同。微生物的生长不一致,自然导致发酵效果不一致,所以窖池也会分层,一般分为上中下三层。按照产酒质量,下层最优,中层次之,上次最差。

以下为国窖1573窖池的立体剖面图:

为了充分利用粮食,提高出酒率、粮食利用率,发酵一次的粮食经一次蒸馏后称为酒糟,酒糟往往还会分类再放入不同的窖池层。所以发酵和蒸馏构成了循环工艺,这类循环工艺让泥窖池里寄生的微生物不断进化,进化出的微生物又反哺发酵,使得窖池出酒的酒质更好,出好酒的比率(出酒率)更高,俗称“千年窖池万年糟”。这就是为什么浓香型酒企的产能和出酒率主要看老窖数量。

而只有窖池不间断使用,微生物才会保持生存和进化;窖池停止使用了,微生物就缺少营养,停止进化,部分微生物时间长了会死亡。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 $泸州老窖(SZ000568)$  的核心资产,1,619口连续使用的、百年以上的泥窖池群,在A股里算是独一份了。

名酒中, $五粮液(SZ000858)$  、$水井坊(SH600779)$  也都有悠久的老窖;但五粮液501车间的明池实际曾停止生产,现在仍和窖池原拥有者尹氏存在司法纠纷;水井坊的古窖池也只是挖掘出来的遗址,概念多于实用。

所谓“跑窖法”,就是指蒸完酒后酒糟不放回原窖继续发酵,而是放到另一窖池中再发酵,一般需要2-3个窖池才能完成完整的“发酵-蒸馏”循环,所以也叫“跑窖循环”。跑窖法最显著的作用就是“控酸”,有机酸类物质主要由窖池中溢出的液体“黄水”引起,“控酸”后酒质会更加纯净。但是跑窖法会增加发酵时间,每次发酵比本窖法慢1-2天。跑窖法会使得窖壁上半部分的水分损失较大,不利于窖池的保养。

而“原窖法”、“本窖法”,就是指蒸完酒后酒糟仍放回原窖,也叫“本窖循环”、“原窖循环”。泸州老窖、全兴大曲、沱牌都是用的“本窖循环法”。两种方法的比较已在上段提及。

四川之外,全国其他地方的浓香型白酒酿造企业还采用“老五甑”或者“老六甑”的发酵-蒸酒循环工艺,如洋河古井贡酒。老五甑的工艺图如下,详细流程就不表述了:

而“双轮底发酵”,就是将窖池底部一部分的酒糟留下不蒸馏,盖上一层竹篾片后再装入蒸馏过的其他酒糟再发酵一轮的工艺。因为底部的酒糟层质量最优,所以延长了这部分酒糟的发酵时间,实际上是一种延长发酵期的工艺。采用了“双轮底”发酵工艺蒸馏后会增加浓香型酒主体风味“己酸乙酯”的浓度,使得窖香更浓郁,酒味更加醇甜、净爽。

除了五粮液,沱牌和洋河也采用“双轮底发酵”工艺。

“跑窖循环”、“本窖循环”、“双轮底”是浓香型白酒所采用的;酱香型的白酒发酵主要用的是“回沙”,这个工艺已经在“坤沙”、“碎沙”、“美人泉”你知多少——白酒生产工艺梳理(原粮源水篇)中提到了;而清香型白酒采用的是“地缸发酵”+“清蒸二次清”的工艺,即发酵两次蒸馏两次,且地缸不利于微生物进化,所以没有那么多讲究。

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酒,在此步骤中将上中下窖层的酒醅分别称为“酱香”(焦香)、“醇甜”和“窖底香”,并分层入甑蒸酒。

在完成发酵-蒸馏这道工序中,各家酒企还有很多区别。这类细节主要由生产人员和研发人员去了解了;消费者看中的是产品质量和品牌档次,这都是各类工艺的最终体现;而投资者还看中成本、产能、周转次数。

下面试从投资者的角度考察发酵工艺。工艺成本在毛利率高企的酒企可以不用考虑。产能方面,尽管工艺特别复杂,但实现工业化后,在产地没有较高要求的情况下,复制产线不是问题;但如果未完全实现工业化,人工参与度较高,那则对生产员工的熟练程度提出较高要求,产线复制就需要一定的时间了;很不幸的是,大多数高端酒企只是完成了一定的工业化,而浓香型白酒的优质酒产能更是特别依赖窖龄30年以上的窖池,这就使得浓香型白酒企业的产能扩张极为缓慢,需要养窖。发酵周期将影响产品生产速度,最终会体现在各类周转次数上,但高端白酒首先是供小于求的,所以生产速度慢不会对产品销售造成影响,甚至消费者不希望高端白酒生产速度过快。

所以发酵工艺对酒企的产能和产品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坤沙”、“碎沙”、“美人泉”你知多少——白酒生产工艺梳理(原粮源水篇)

“包包曲”、“桃花曲”、“甘醇曲”你知多少?——白酒生产工艺梳理(制曲篇)

“混蒸混烧”、“清蒸清烧”你知多少?——白酒生产工艺梳理(蒸馏篇)

“大清花”、“小清花”、“云花”你知多少?——白酒生产工艺梳理(摘酒篇)

“露天”与“洞藏”你知多少?——白酒生产工艺梳理(贮存篇)

“原酒”、“基酒”、“调味酒”你知多少?——白酒生产工艺梳理(勾兑篇)

工艺决定经营模式——六酒企生产工艺总结

全部讨论

2021-01-06 15:35

好文,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