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猪圈往事-“琅琊榜” 之 秘の战将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104喜欢:29

#雪球星计划# 真的是“一入雪球深似海”啊 @不明真相的群众《琅琊榜单》、八~~位战将,居然还不够球友胃口,哎呀呀,知道了,九位就九位吧,我知道你们想要那位的是谁,但这位真的很难写,江湖人称“最隐秘”、“最神秘”或者“最便秘”(对外信息公开时)……anyway

写之前先做下心理建设,然后再喝“六个核桃”补一下脑先,深呼吸~~开始吧!

当初写《琅琊榜系列》,本是想通过对猪圈八大战将各种体位的对比,建立起一个行业分析的基石数据库,以便以后文章引用,想着无论8位、10位都已经不影响行业框架的建立,于是有的战将就没给上榜。

没上榜的理由在《榜(上)》、《榜(中)》其实都有明确写到,早就料到你~们·~会·~问,但最终还是引发了球友们对“未上榜战将”的各种猜测,尤其是这位“秘の战将”

写“秘の战将”是需要勇气的,在揭秘之前先来个彩蛋吧——唐人神1月月报可能隐藏の秘密

唐人神的月报披露就挺让人有种“便秘”的feel,只披露“生猪销售头数”、“销售金额”、“仔猪销售头数”,居然没有“销售均价”?!

销售金额=销售均价 * 销售均重 * 销售头数,4个数据里面少1个无妨,可以按这个公式算出第4个来。

唐人神这么玩,那 销售均价 和 销售均重 就都无法得出。

Of course 这并难不到我,和“秘の战将”比起来,小唐的把戏如同“萤火の光之于皓月也”

不是没有销售均价么,无妨,唐人神不是在湖南么,温氏大部分在广东,所以只要先把“湖南各月猪价”与“广东各月猪价”进行比较,然后利用温氏的月度均价做一个拟合即可:
唐人神月度均价=温氏月度均价*(湖南省各月猪价 / 广东个月猪价)

放心,各位buddy,虽然这个处理比较粗糙,但绝对足以支撑我们对其“秘密”的挖掘。

挖掘它的秘密还需要一个指标——月度仔猪价。

从“秘密”挖掘的意图来说,这个指标也可以粗糙一点处理,没影响的:

唐人神月度仔猪价=牧原月度仔猪价

好了,揭晓“秘密”的时候到了,小把戏而已,藏不住的:


是的,“秘密”就藏在今年1月的均重里面,拟合的数据虽然有偏差,但我们主要是做纵向对比,看一个趋势,所以说这种偏差对结果影响就不大,数据的应用需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唐人神23年1月倒是也有降重,似乎有这个传统,但23.1无非从前两月的115kg左右降至110kg,但24年1月却从125直降至101kg,这什么鬼?!

无论是这个降幅还是101kg这个绝对值,个人觉得还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般大的猪重130很正常,如果平均才101,岂不是轻的只有70kg,或者很多90kg以下的?

如果是因为资金链紧张抛售中猪,不可能正好1月才紧张?

为什么特别关注湖南的情况呢?大家也知道我来雪球的首发是《拼图系列——风起中原》,华中疫情今年在华南重演的概率是拼图系列重点论证的点,而地理位置上看,湖南和江西是华南的第一道防线


不知身处华南首道屏障的小唐是在玩什么鬼?1月份人口也还没大流动啊。


中信研报显示,24年春节铁路、民航客运量比正常年份的2019年同期只增长了25%左右,但比23年春节却增长了75%,说明23年春节人流量并未恢复至正常值。


另外,从宋城演艺各地景点的演出场次看,似乎疫情恢复之初的23年春节和21、22年没有多大区别,24年则大幅增加。

因此,去年还谈不上挑战吧,今年接近翻番的人流量才是真正的考验!不过小唐1月就有点拉胯了,真心搞不懂耶。
起中原,星火燎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牧原股份(SZ002714)$

开胃小菜结束,下面~~~

感觉已经够一篇了啊,水文嘛,就这样发出去能掉个100粉不?

哈哈,

拒绝“便秘”,让我们隆重介绍:


琅琊榜单——“秘の战将”:

丰!

首先说明一下,无论我说新五丰神秘、隐秘还是便秘,都只是表示它确实对外公开数据不够透明,月度的销量、猪价、销额没有的,季度的生猪出栏有但仔猪数、肥猪数、能繁数也是没有的,总之对外数据公布是猪圈最不透明的,另外,机构电话会议也是最少的,就23年6月开过两场。

我写琅琊榜系列的时候说过,因为榜单是建立整个“猪圈小宇宙”的基石数据,所以数据来源、数据清洗效果都必须严格把关、精益求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选择不写新五丰,这不是很合逻辑么?

而且不写它,也不影响对整个猪圈框架的建立。

另外,我个人主观认为:

无论何时开始养猪,从“战意”来看,新五丰也只是众多在非瘟后~突然表现得很爱~~养猪这份职业的战将之一罢了,地方诸侯,产能要出省非常难(销粤港澳不是产能出省,“出省”这个我在《榜(补丁)》有论述)。$新五丰(SH600975)$

难找数据、不影响框架、普通的诸侯,因此,没写。(当然,新五丰按目前定的目标看,扩张速度很快,去年320万头、今年500、明年800)

但可能我确实有点“考据癖”,也曾回帖答应过期哥@寻找周期底部 ,琅琊榜系列写完后会仔细看一看新五丰,最初的文章全靠期哥转发,所以今儿就硬着头皮、尝试一下吧。

新五丰能直接获取的数据很有限,所以我需要借助一些券商研报,大家都知道,“八大战将”我纯粹是用公开纪要电话会议录音一个个塑造起来的,没用券商研报,因为这些是转手的数据,基石库需要尽量避免。

新五丰推上“琅琊榜单”,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各个季度出栏的肥猪、仔猪、种猪,这是最简单的环节~

正式开始之前先说好,今儿个文章会比较烧脑,可不是我想烧各位buddy的脑,是“秘の战将”烧我的脑:

1、定各季度肥猪数

公司每季度的主要经营数据里会有季度累积出栏,但需要注意,22Q3及之前是没合并天心的,所以为了保持口径相同,要做一定的数据清洗,不难,23年每个季度都有同比,返算即得22各季度出栏


另外23Q4出栏虽然公司还没公告,但券商研报已经透露了。

这一步实在太简单,就不罗列计算过程了,可得新五丰近8个季度的出栏如下:


然后是其中肥猪、仔猪、种猪的结构,根据电话纪要,肥:仔种=6:4,其次,根据华创研报(没办法哈,“秘”嘛,只能借助外力,加上自己推导):


天心占总出栏的4成,按华创的数据,天心200万头的时候,新五丰总出栏500万头,此时天心出栏母猪20万头,本部毛估出栏5万头,那就是25万头,母猪占比25/500=5%,于是得出如下数据:

最简单的环节结束,第二环节,确定肥猪头均利润:

新五丰的业务主要是 养猪(肥猪+仔猪+种猪)+屠宰、冻肉、鲜销:


所以要得出肥猪利润,需要剔除 母猪、仔猪、(屠宰、冻品、鲜销):

2-1 母猪利润

尼玛,还得“2-1”,写论文了……

母猪利润=母猪头均利润*母猪头数,用牧原的母猪头均利润模拟,应该是最接近的方式了(取自“一凡公众号”),得图如下:

和琅琊榜时间轴保持同步,取近6月;

2-2 仔猪利润 & 屠宰、冻肉、鲜销利润

同样,假设新五丰仔猪头均利润等同于牧原头均,应该误差不大,因为新五丰售价比牧原高,但成本应该也高一些?

如此得各季度仔猪利润如下(屠宰、冻肉这块,根据23年6月电话会议,22年微利、23Q1略亏,可视为盈亏平衡):

2-3、化妆的扣非净利润(剔除减值和冲回)

不特别说明的净利润都需包含少数股东(纯粹为了数据严谨性,前面文章提过为啥,各位buddy不必纠结,够烧脑了)

肥猪利润(化妆)= 化妆(剔除减值和冲回)的扣非净利润 - 种猪利润 -仔猪利润 -屠宰利润

2-4、卸妆的扣非净利润

肥猪例如(卸妆)= 卸妆卸妆的扣非净利润 - 种、仔、屠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新五丰2022年底合并了天心,所以22Q4及之后的报表可以直接拿来用,但22Q3及之前的数据,如果要用,需要加回天心的部分(22Q3净利润本身是4000万,加回天心的是6700万),很简单的道理,因为我们统计的猪是合并后的,所以利润必须与之保持同口径

3、肥猪头均利润

肥猪头均利润= 肥猪利润/肥猪头数

直接上图吧:

终于可以并榜了……这个雪球的水印也太特么碍事了吧,没事,后面多截屏一点就不挡了~


粉墨琅琊榜——秘の战将


先不发表结论哈,继续发榜:


卸妆琅琊榜1.0——秘の战将


卸妆琅琊榜2.0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还记得么,yeah,需要算出“并非凭本身降本”(好名字,啧~):

“并非凭本事降本”= “靠降低头均折摊”+“靠降低头均财务费用”

计算新五丰这个值的时候,必须注意

1、剔除屠宰部分的折旧

牧原2022屠宰营收147亿,屠宰折旧5亿/年,新五丰2022合并屠宰、冻肉、鲜销14.75亿,按牧原同比例换算对应折旧0.5亿/年。

2、剔除种猪、仔猪部分的折旧

新五丰和其它猪企的不同之处在于,仔猪、种猪始终是它的一项主营业务,新五丰的肥猪产能是明显不和母猪产能配套的,摆明就是要长期专营种猪、仔猪业务,所以主营仔母猪业务的这块折旧,和之前群雄的饲料、鸡等业务一样,需要剔除

22年公司能繁24万头(造价只按1万/头算,就不取年平均了),母猪造价至少1万/头,则需24亿,公司总体折旧率10%,按此换算母猪场折旧2.4亿/年,60%是用于肥猪业务,40%专营仔猪、母猪的这块折旧0.96亿/年,这块须剔除;同理,2023年是31亿,专营仔母猪的折旧1.24亿/年,剔除。
财费方面很easy,无需特殊处理,基于以上两个原则,新五丰“并非凭本事降本”如下:


欧了,不是人干的活儿也要干完了:


卸妆琅琊榜2.0——秘の战将


秘の战将扒起来比前8位群雄真的难度要大很多,信息不透明就不说了,关键去年底还重组过,造成涉及22Q3的利润要合并天心数据,其次在预算2023Q4的财费及2023H2的折旧时,无法像其它群雄那样利用22Q3和22H1的数据进行推导,当然我仍然采用了仍很严谨的方法,比如23H2折旧的算法:

23H1的“固生油资产&使用权资产”为66亿,而23H2约为75亿,按“固生油资产&使用权资产”换算,2023H2折旧:2023H1折旧=75:66,则2023H2折旧4.25亿,2023全年折旧=4.25+3.74=8亿

秘の战将虽然费了我不少脑细胞,不过还是非常值得的,虽然扒完并不改我个人在本文提出的关于新五丰的主观看法,但还是挑战了自己,数据收集及数据清洗个人都非常满意,是一个非常之经典的案例,基于此,本来本篇取名《水文-猪猪-“琅琊榜 之 秘の战将”》,但我最终还是决定把其放到“往事”系列吧,配得上取名《流金岁月,猪圈往事-“琅琊榜” 之 秘の战将》

本篇我唯一觉得会对结论造成一点影响的地方是,或许新五丰的仔猪、种猪与牧原的盈利差距也很大,不能做等同处理,是这样么?$沪深300(SH000300)$

不行额,顶不住了,本来以为这货写起来也不至于难到这个程度,特么的,一下子搞得这么晚了…………真的太烧脑,睡觉,明天起来喝“六个核桃”。

大的结论我这里就不先下了,数据和算法都摆这儿了,给各位buddy一个空间讨论先,你们且聊,See u tomorrow ^O^

精彩讨论

寻找周期底部02-20 17:27

于大的新五丰篇终于来了,还是很好的分析框架的长文,点赞转发。
关于新五丰的计算,这个方式我是完全赞同的,我的几篇文章也是按照这个思路计算的,一项项的减去,有兴趣可以看看我新龙升座系列文章。由于我一直追踪,一些里面不对东西还是要提出来:
一、新五丰或者说任何国企,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突然就爱了。其他国企,比如天康,中粮等,都可能出现突然就爱了,突然就不爱的情况的,关键还是看省级老大们的想法。湖南现在把养猪作为支柱产业了,希望通过国企实现保供稳价,所以就出现了这个情况。
二、各种电话会议包括内部信息渠道,给到的仔猪占比大概是30%到40%,个人估计四季度仔猪占比会有下降,但是这个没有证实。
三、天心的所谓200万出栏,是2022年上半年天心注入新五丰的时候对未来的一个预测,目前看是没有实现进度的,所以还是看看就好。实在是不靠谱的。目前看当时的预测,和实际出入蛮大。
四、新五丰的母猪和仔猪成本都远高于牧原。仔猪半年的时候披露说是400以上(美系猪psy21),之后出现了一些下降,但应该比牧原高个80以上是有的。所以你的测算,会严重高估了新五丰仔猪的利润。实际上,天心23年上半年亏了1.46亿(公告已经披露,可以参看我的新五丰的超级大彩蛋一文,图也贴了)
五、新五丰的其他业务,包括鲜肉冻肉屠宰玉米贸易在半年报的时候占比不算小,30%左右,完全忽略也不行。这一块的亏损其实不小,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整个上半年猪价是呈现逐步下跌的趋势,特别是冻肉,那简直是亏出翔的节奏,而玉米也是亏损(参考天康)。
由于以上的差错,你之后测算的肥猪头均利润,那肯定是失之千里了。
另外,22年的能繁是15.6万,不是24万,你搞错了能繁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差别。而财务费用方面,因为准则的限制,导致新五丰哪怕12.5年租金合计低于其他猪头均建设成本的情况下还需要出现一个未确认融资费用。实际上,新五丰的利率是所有猪里面最低的,头均承担也是最低的。这个可以从财务费用里的利息支出看到。
虽然因为部分数据导致计算出来极其大的差错,但是于大的整个框架搭建和我的思路是一致的。不知道于大是否可以修正后再来一篇或者回复一下?感谢于大。
$新五丰(SH600975)$ $牧原股份(SZ002714)$ $温氏股份(SZ300498)$

末将于禁02-21 01:44

期哥真的要我写么,其实我在本篇末留了这句话——“本篇我唯一觉得会对结论造成一点影响的地方是,或许新五丰的仔猪、种猪与牧原的盈利差距也很大,不能做等同处理,是这样么”,就是我已经考虑过“新五丰本部+天心”的种猪和仔猪足够拉胯的情况,并已做过较为极端的压力测试,但结论看,区别是有一些的,但不大,而且这是建立在“种猪、仔猪足够拉胯”的前提,这个前提本身也是对新五丰很不友好的。
那我就水一篇吧,主要是需要按压力测试的情况来贴图,水一篇比较清楚。
关于你说的几个问题,认真回复下哈:
(一)算是主观看法,不讨论;
(二)我们是一致的,根据以往出栏结构和公司电话会议,6:4没大毛病;
(三)我只是表明华创证券按这个天心的“种、仔、肥猪”的出栏结构去推演,是基于过去和当下的结构,可以大致得出新五丰总出栏里面种猪占比5%这个数字而已,至于它能不能很快扩到200万头,无所谓;
(四)这个就是我留那句话的原因,并且我也做过压力测算的,按新五丰仔猪和种猪头均利润都比牧原少200元/头来的(仔猪头均利润少200,那就非常拉胯了),但我想我要是直接抛出这个假设,会被骂死,毕竟新五丰很多球友似乎特别看好新五丰种猪的优势(尤其是天心种业);
另外,关于2022年末能繁存栏15.6万头,而能繁产能是24万头,我当然是知道的,因为我算的就是母猪产能的折旧(所以我说建造成本1万/头嘛,就是指母猪部分的固定资产,非生产性资产,这个肯定不按15.6而要以24来算了),至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其实专门用以生产仔猪的这部分折旧,是应当剔除的,但我没给剔,但剔不剔并不影响“并非凭本事降本”的值,因为要剔的话2023和2022都剔,而这个值本身小且稳定(8亿,近5个季度没啥变化),相减也就基本抵消了。
财务费用的话,无论利息高低,这个绝对值是既成事实、摆在这儿的,头均财费是多少就是多少,这个数据太简单也很透明,不讨论咯。
对了,天心2023H1亏的1.5亿,我想里面有1个亿是减值,这个减值在新五丰合并报表里能看到,减值的话我会通过“卸妆”给加回去的,不过即使考虑减值,在2023上半年仔猪行情好到抑制行业去化(肥猪价格很低,但因仔猪价牛逼无法去化)的大背景下,天心的表现确实还是让人大跌眼镜啊,去了减值还亏5000万?!我要仔细看看
作为湖南国资倾力打造的地方诸侯,让新五丰上榜是可以的,就是数据真的太不透明,你出栏结构啥样的,仔猪、种猪赚多少,屠宰、冻肉赚多少,像其它群雄一样,各季度都开个电话会议披露一下,不就得了么?我合理怀疑哈,可能天心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种猪、仔猪优势,或者利润被合理优化、“切”了蛋糕?$新五丰(SH600975)$
算了,不开脑洞了,还是先按压力测试来水一篇吧,不过得缓一缓,我gotta多喝点“核桃”补两天脑再说,但有一说一,新五丰的扩张速度确实是最快的,华山派都还有气宗、剑宗之分,投资界也有巴菲特、索罗斯之别呢$牧原股份(SZ002714)$ $沪深300(SH000300)$ @一凡帝诺维奇 @晚舟夕照 @节能主义者 @不明真相的群众 @梁宏 @梁思禺

节能主义者02-20 17:04

$新五丰(SH600975)$ $唐人神(SZ002567)$ 帮转,其实在做空很难的a股,新五丰没有研究价值,但大将军为了回应群众呼声还是做了这么多功课,佩服大将军的研究热情。

雪月霜02-21 11:55

其实大家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都扩张,而且ppt都不少,这么说吧,牧原1亿头,温室5000万头,新希望2000万头,双胞胎目前1000多万头,海大德勤和杨翔合计肯定超1000万头了甚至未来可能接近2000万头,巨星规划1000万头产能目标,神农27年500万头,就是这些都实现就已经产能炸裂了,因为仅仅这些产能,未来就只有逆周期没有顺周期了,因为散户去无可去了,请问哪还有产能空间给唐人神和新五丰这种实现1000万头产能空间,这么说吧别说跟头部企业竞争,他们能竞争过神农巨星和华通吗,对了我忘了还有东瑞,罗牛山和京基智农,也都要高速扩张,其实唐人神跟那群小猪比也是非常靠后的,只是比天邦傲农强的水平根本不存在投资价值属于未来必然要被淘汰的

雪月霜02-21 12:02

我牧原已经赚钱了,而且显而易见没问题,我持有船舶,海螺和牧原,怎么说我再猪里面待着,我不说不代表我没有只是猪肉快到关键点罢了,就好比22年我谈油运和阿胶特别多,不是我只持有这两个只是到了转折点

全部讨论

于大的新五丰篇终于来了,还是很好的分析框架的长文,点赞转发。
关于新五丰的计算,这个方式我是完全赞同的,我的几篇文章也是按照这个思路计算的,一项项的减去,有兴趣可以看看我新龙升座系列文章。由于我一直追踪,一些里面不对东西还是要提出来:
一、新五丰或者说任何国企,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突然就爱了。其他国企,比如天康,中粮等,都可能出现突然就爱了,突然就不爱的情况的,关键还是看省级老大们的想法。湖南现在把养猪作为支柱产业了,希望通过国企实现保供稳价,所以就出现了这个情况。
二、各种电话会议包括内部信息渠道,给到的仔猪占比大概是30%到40%,个人估计四季度仔猪占比会有下降,但是这个没有证实。
三、天心的所谓200万出栏,是2022年上半年天心注入新五丰的时候对未来的一个预测,目前看是没有实现进度的,所以还是看看就好。实在是不靠谱的。目前看当时的预测,和实际出入蛮大。
四、新五丰的母猪和仔猪成本都远高于牧原。仔猪半年的时候披露说是400以上(美系猪psy21),之后出现了一些下降,但应该比牧原高个80以上是有的。所以你的测算,会严重高估了新五丰仔猪的利润。实际上,天心23年上半年亏了1.46亿(公告已经披露,可以参看我的新五丰的超级大彩蛋一文,图也贴了)
五、新五丰的其他业务,包括鲜肉冻肉屠宰玉米贸易在半年报的时候占比不算小,30%左右,完全忽略也不行。这一块的亏损其实不小,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整个上半年猪价是呈现逐步下跌的趋势,特别是冻肉,那简直是亏出翔的节奏,而玉米也是亏损(参考天康)。
由于以上的差错,你之后测算的肥猪头均利润,那肯定是失之千里了。
另外,22年的能繁是15.6万,不是24万,你搞错了能繁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差别。而财务费用方面,因为准则的限制,导致新五丰哪怕12.5年租金合计低于其他猪头均建设成本的情况下还需要出现一个未确认融资费用。实际上,新五丰的利率是所有猪里面最低的,头均承担也是最低的。这个可以从财务费用里的利息支出看到。
虽然因为部分数据导致计算出来极其大的差错,但是于大的整个框架搭建和我的思路是一致的。不知道于大是否可以修正后再来一篇或者回复一下?感谢于大。
$新五丰(SH600975)$ $牧原股份(SZ002714)$ $温氏股份(SZ300498)$

期哥真的要我写么,其实我在本篇末留了这句话——“本篇我唯一觉得会对结论造成一点影响的地方是,或许新五丰的仔猪、种猪与牧原的盈利差距也很大,不能做等同处理,是这样么”,就是我已经考虑过“新五丰本部+天心”的种猪和仔猪足够拉胯的情况,并已做过较为极端的压力测试,但结论看,区别是有一些的,但不大,而且这是建立在“种猪、仔猪足够拉胯”的前提,这个前提本身也是对新五丰很不友好的。
那我就水一篇吧,主要是需要按压力测试的情况来贴图,水一篇比较清楚。
关于你说的几个问题,认真回复下哈:
(一)算是主观看法,不讨论;
(二)我们是一致的,根据以往出栏结构和公司电话会议,6:4没大毛病;
(三)我只是表明华创证券按这个天心的“种、仔、肥猪”的出栏结构去推演,是基于过去和当下的结构,可以大致得出新五丰总出栏里面种猪占比5%这个数字而已,至于它能不能很快扩到200万头,无所谓;
(四)这个就是我留那句话的原因,并且我也做过压力测算的,按新五丰仔猪和种猪头均利润都比牧原少200元/头来的(仔猪头均利润少200,那就非常拉胯了),但我想我要是直接抛出这个假设,会被骂死,毕竟新五丰很多球友似乎特别看好新五丰种猪的优势(尤其是天心种业);
另外,关于2022年末能繁存栏15.6万头,而能繁产能是24万头,我当然是知道的,因为我算的就是母猪产能的折旧(所以我说建造成本1万/头嘛,就是指母猪部分的固定资产,非生产性资产,这个肯定不按15.6而要以24来算了),至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其实专门用以生产仔猪的这部分折旧,是应当剔除的,但我没给剔,但剔不剔并不影响“并非凭本事降本”的值,因为要剔的话2023和2022都剔,而这个值本身小且稳定(8亿,近5个季度没啥变化),相减也就基本抵消了。
财务费用的话,无论利息高低,这个绝对值是既成事实、摆在这儿的,头均财费是多少就是多少,这个数据太简单也很透明,不讨论咯。
对了,天心2023H1亏的1.5亿,我想里面有1个亿是减值,这个减值在新五丰合并报表里能看到,减值的话我会通过“卸妆”给加回去的,不过即使考虑减值,在2023上半年仔猪行情好到抑制行业去化(肥猪价格很低,但因仔猪价牛逼无法去化)的大背景下,天心的表现确实还是让人大跌眼镜啊,去了减值还亏5000万?!我要仔细看看
作为湖南国资倾力打造的地方诸侯,让新五丰上榜是可以的,就是数据真的太不透明,你出栏结构啥样的,仔猪、种猪赚多少,屠宰、冻肉赚多少,像其它群雄一样,各季度都开个电话会议披露一下,不就得了么?我合理怀疑哈,可能天心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种猪、仔猪优势,或者利润被合理优化、“切”了蛋糕?$新五丰(SH600975)$
算了,不开脑洞了,还是先按压力测试来水一篇吧,不过得缓一缓,我gotta多喝点“核桃”补两天脑再说,但有一说一,新五丰的扩张速度确实是最快的,华山派都还有气宗、剑宗之分,投资界也有巴菲特、索罗斯之别呢$牧原股份(SZ002714)$ $沪深300(SH000300)$ @一凡帝诺维奇 @晚舟夕照 @节能主义者 @不明真相的群众 @梁宏 @梁思禺

其实大家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都扩张,而且ppt都不少,这么说吧,牧原1亿头,温室5000万头,新希望2000万头,双胞胎目前1000多万头,海大德勤和杨翔合计肯定超1000万头了甚至未来可能接近2000万头,巨星规划1000万头产能目标,神农27年500万头,就是这些都实现就已经产能炸裂了,因为仅仅这些产能,未来就只有逆周期没有顺周期了,因为散户去无可去了,请问哪还有产能空间给唐人神和新五丰这种实现1000万头产能空间,这么说吧别说跟头部企业竞争,他们能竞争过神农巨星和华通吗,对了我忘了还有东瑞,罗牛山和京基智农,也都要高速扩张,其实唐人神跟那群小猪比也是非常靠后的,只是比天邦傲农强的水平根本不存在投资价值属于未来必然要被淘汰的

02-20 17:04

$新五丰(SH600975)$ $唐人神(SZ002567)$ 帮转,其实在做空很难的a股,新五丰没有研究价值,但大将军为了回应群众呼声还是做了这么多功课,佩服大将军的研究热情。

02-21 08:58

你也看出来唐人神1月份反常,这种不是好信号,一般出大问题才会导致均重突然暴跌,只是不知道什么情况这种事情感觉隐瞒不太好其实吧很多小猪靠着不透明数据,然后配合各种ppt出栏数据进行爆炒是无法长期维持的,我就问一个非常简单问题,增加出栏不需要资金吗?如果长期不盈利哪来的资金,靠再融资?请问再融资投的目的难道不是未来盈利预期吗,如果成本太高导致顺周期盈利还不如逆周期亏损,这种投资不是有问题吗,而且养的越多资金越紧张,而且估值越低,比如说唐人神养的越来越多,但是估值跟天康拉开差距了吗?市场并不会因为你养的越多给的估值越高,因为效益太差,负债率不断攀升,如果单存按头均市值,傲农能到目前市值吗,其实很多人估值体系都是错的,举个例子唐人神和新五丰这种能跟牧原和温室比头均吗

于大文章是早点叫醒那些真以为新五丰在企业经营层面有利润预期的人,但不影响我这种短期博弈炒一把的人,那些真信以为真的人太感谢于大,不至于未来做一轮要命的过山车似的很惨而不自知,在五丰赚到自认为够的利润记得出掉,心别太黑。

02-20 20:29

雄文帮转,不关心新五丰,但于大的心血不能浪费了,转给有缘人看。$牧原股份(SZ002714)$ $沪深300(SH000300)$ $新五丰(SH600975)$

02-20 18:27

这种信息都遮遮掩掩的标的,如果投资了,叫人如何睡的安稳,投资不是对着自己脑壳开一枪,不死奖励多少!

02-20 18:15

根据新五丰23年的半年报
“2、生猪内销:报告期完成国内销售收入 151,579.22 万元”,国内销售是124.35万头(外销3.99万头),平均每头1219元,去年上半年猪价平均14.5左右,一头标猪大概1700,断奶苗500到550,15公斤的600到650,按仔猪一头550算,去年新五丰仔猪销售比例大概42%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6.66,也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