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循环系列之四:血液循环与产业循环

发布于: 雪球转发:39回复:146喜欢:176

这里可以借鉴人体的血液循环模型,用来搭建分析经济循环的模型。

产业循环的构成

在血液循环中,动脉血管与静脉血管围绕着心脏运转,其中静脉负责将全身细胞的血液收集起来输送给心脏,而动脉则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的细胞。

在经济循环的运行中,一个个面向最终消费者的实体门店或网络店铺,角色类似于静脉,负责从消费者手中的资金收集起来,交给像伊利比亚迪这样的生产厂家。厂家则通过发工资、交税、采购等途径,将资金送回到居民手中。

比如比亚迪的4S店卖出100亿元的汽车,这时就有100亿元从个人车主流向了4S店,假设其中有1亿元通过薪酬途径流向了4s店员工,另有大概1亿元是税费和利润,剩下的98亿元则是以进货的形式给了比亚迪。比亚迪拿到这98亿元,也是用于发工资、交税、采购零部件。假设有5亿元是购买了福耀玻璃的玻璃了,而福耀拿到这5亿元,大约有1亿元是用于发放工资给员工,大约有1亿元是利税,剩下的则是支付各种采购成本,比如有1亿元是支付了沙子钱。对于沙子公司收到的这1亿元,可能有1000万元支付了员工工资,3000万元支付了税收,还有5000万元支付了各种费用,比如1000元的电费。电力公司收到的这1000万元电费,依然是发工资、交税、采购。当然,还有部分是剩下给各个链条的股东的。

如此不断追问下去,会发现车主们支付的这100亿元,最终基本上都通过产业链上的各个公司,以发工资的形式回流给了老百姓,包括给电力公司建设电站的员工,包括给福耀玻璃食堂供菜的菜农,也通过交税然后政府再发工资的形式流向了公务员、老师等岗位。这样的一个回流过程,有点类似于动脉血管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细胞的过程。而车主向4s店支付的100亿元的过程,则类似于静脉血管将血液从身体各个部位细胞收集,回流心脏。

比亚迪这样的面向消费者的商品实际生产者,是这个循环中的心脏,将这100亿元的资金,通过4S店网络汇总到整车厂的账户,这个过程中的商业流通企业,作用类似于静脉。最后通过零部件产业链、税收等形式,再回流到老百姓手中,这个过程中的产业链配套企业,装备与材料等不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企业,则类似于动脉。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就相当于是一个个的细胞,在各自岗位上吞吐着资金,维持着经济循环的顺畅运转。

到此为止的分析,一直围绕着汽车这一类商品,在现实中不止汽车一个产业,可能有100个产业。这个时候通过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动脉系统,回流到老百姓的100亿元,在下一轮循环中,不止形成对汽车产业的需求,还会形成对另外99个国民经济产业的需求。这种经济运行状态,相当于经济体中有100个心脏,通过各自的静脉系统归集资金,然后通过各自的产业链即动脉系统,将资金再回流到老百姓手中。

如果说心脏、动脉、静脉、细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那么,在经济运行中,心脏企业、动脉企业、静脉企业、居民四者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资金循环。

经济成长性来源于产业循环的壮大

在这个循环中,有的企业起到的是心脏作用,有的是动脉作用,有的则是静脉作用的。根据前面的分析,像汽车玻璃这样零部件厂商,不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主要是充当动脉作用,将资金分发到居民手上,这类企业通常称作toB型企业。而在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企业中,那些负责商品流通的企业,比如电商、超市、4S店的作用,则类似于静脉收集血液,将老百姓手中的资金收集归拢到心脏企业。这里的枢纽即起心脏作用的企业,就是指比亚迪这类直接从事商品生产,并提供给消费者的toC企业,包括比亚迪、万科双汇等。这些心脏企业,也正是GDP定义里的提供最终商品的范畴。

根据 GDP的定义,是统计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商品与服务。也就是说,钢铁、水泥不算GDP的,而用钢铁、水泥造的汽车、房子是算GDP的。这样就清晰的界定了两者的界限,GDP口径指的是心脏企业的口径,不统计动脉企业的口径。

用这个模型,可以从供给端将国民经济分解为一个个小的产业循环,汽车产业循环、地产产业循环、手机产业循环、牛奶产业循环……。这样可以更容易理解经济总量是如何壮大的,一方面是不断涌现新的产业循环,二是让现有的产业循环规模壮大。

以充电宝为例,来看新产业循环是如何出现的。以前没有充电宝这个产业,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充电宝应运而生,在经济体中就多了一个围绕着充电宝的新产业循环。如果将充电宝生产厂家视为心脏企业,那零部件则是动脉企业,充电宝租赁企业则是静脉企业,三者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这种新增产业对GDP贡献的增长,首先依赖的是科技水平,其次依赖于产业链即动脉系统的支持。比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即使有了充电宝技术,可能也很难找到齐全的配套产业,循环也就建立不起来。马斯克如果一直留在南非,大概也孵化不出来特斯拉、spaceX这样的企业。

在新产业方面,原创的科技进步是最根本的,人类几百年来的每一次工业革命,都能添加若干个产业循环。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全世界都是正确的。要想走这条路,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了科技研发、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机制、教育投入、金融市场等。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个办法,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发挥后发优势,也能实现更多新产业循环。引进来的科技,也是生产力,只要能新增与壮大产业循环。就像功夫不一定非得自创,慕容复博采众家之长,也能混到江湖第二。

有了产业循环,还需要让循环壮大起来,经济总量才会持续增加。充电宝租赁企业起到的就是这种作用,租赁企业将充电宝的销售网络深入到公共场所的每个角落,让尽可能多的用户能够使用并付费,这样的结果是充电宝的生产企业,零部件企业的规模都壮大了。这种对GDP规模的增加,要归功于静脉系统的贡献。这么讲,就容易理解航空公司也是属于静脉系统的企业,将大家买不起的飞机,分时租赁给大家,结果是扩大了飞机产业链规模。共享单车的道理,跟共享充电宝,也是一样的。过去20年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电商的发展,将云南的鲜花饼销售到全国各地,而不再仅限于云南,让鲜花饼这个循环壮大了。体现的也是静脉系统,对现有产业循环壮大的积极作用。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就不会理直气壮地批评电商、直播带货是与实体对立的虚拟经济。

在一个产业循环中,如果说动脉、静脉都是依附于心脏企业存在的,只有心脏企业可以算是独立存在。那么,细胞则是另一个独立存在的经济主体,也就是所有的人民群众,都是独立的消费者,其中大部分同时是劳动者。作为劳动者时,从雇主那里吸纳资金,作为消费者,向企业输送资金,与动脉、静脉、心脏企业共同组成一个个闭合的产业循环。人口增加,对每个产业循环的壮大都是有利的,人口减少,对每个产业循环的壮大都是不利的。

代表成长性的潜在经济增速

过去40多年的经济奇迹,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可以解释的,而是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岗位都有贡献的。有的是为心脏企业创造新产业循环提供帮助的,比如教育事业、科技事业、外交事业。有的是为现有产业循环的壮大助力不小,比如互联网、电商、移动支付的普及,高速公路铁路的大发展,都为货通天下贡献巨大。人口的城镇化,大学扩张带来的劳动者素质提高,对各个产业循环的壮大都起到了正面作用。

最终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涌现越来越多的新产业循环,提高了经济循环的供给端规模,使得每一轮的供给端都比上一轮的供给端规模更大。更大的供给端,继而创造出更多的内生需求,维持着经济循环的螺旋式上升。

虽然每一轮都会出现需求缺口,但经济规模并没有以0.9的n次方速度萎缩,反而蓬勃向上。其根本的力量就在于产业循环的不断增加与壮大,使得供给端的规模增长速度,以及其创造的内生需求增速,超过了需求缺口的萎缩速度。比如第二轮供给端由于产业循环的新增与壮大,比第一轮增加了12%的规模,即使由于股东、房东们的需求退出造成了10%的需求缺口,第三轮轮循环的需求还是会比上一轮多出2%来。如果这时通过信贷弥补了10%的需求缺口,那么需求增速自动回到12%的增速水平,这个增速刚好等于第二轮供给端的增速。

这就是上一篇文章说的,外生需求的规模刚好能够弥补需求缺口后,经济不会不增长,而是会以潜在经济增速的水平增长。这个潜在经济增速,就等于供给端的增速。这个时候的经济虽然高增长,但并不会伴随着物价上涨,因为供需是平衡的。结合前面的滞涨例子,就会发现,潜在经济增速高的话,容易实现无通胀的高增长,潜在经济增速低的话,容易出现低增长高通胀。

如果将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用成长性与周期性的思路来分析。那么,前几节文章里说的需求缺口,构成了经济向下的重心,需求缺口及弥补缺口的外生需求是经济周期性的来源。本文说的新增与壮大产业循环,则构成了经济重心向上的力量,是经济成长性的来源。

这里可以总结一下,经济的周期性,来源于经济循环里的需求端,成长性则来源于经济循环里的供给端。前面提到的那些影响产业循环规模的所有因素,都是先影响潜在经济增速,影响经济的成长性。之后才是考虑需求缺口,以及如何弥补缺口,最后得到实际经济增速。

围绕心脏、动脉、静脉、细胞组成的一个个产业循环,构成了经济体的基础单元。如何从这些角色入手,理解经济的成长性与周期性呢?具体留到后面分析。

经济循环系列之一:经济为什么离不开金融?网页链接

经济循环系列之二:要贸易顺差,更要跨国公司网页链接

经济循环系列之三:内生需求才是经济基本盘网页链接

精彩讨论

肖志刚2023-11-07 17:35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如文章中说的,电商肯定是为平台上所有商品找到了更多的买家,规模更大了。否则很多商品只能在本地卖,比如螺蛳粉、酸辣粉。
静脉扩张,带来整个循环扩张了,供给端增加,下一轮的内生需求也增加,对潜在经济增速是有利的。连杭州就极大受益于电商。
至于那些关门的小店,他们的收入可能转移给杭州人民了。如果受益电商的那些有钱人不花光,退出循环,这是需求缺口的问题了。我们不能因为会出现缺口,就拒绝电商。而应该用财产税、遗产税、离境税等手段,缓解收入差距,减少缺口,这是二次分配的问题。如果二次分配不作为,在一次分配上,拒绝拥抱对产业循环扩张有利的新技术,对长期经济增速是不利的。

肖志刚2023-11-12 15:48

银行原先的作用体现在提高潜在经济增速,现在体现在弥补需求缺口。
中午刚知道的,现在银行为了扩规模,以1%多一点的利率贷给央企,央企再存回银行赚3%的利息。好歹一年顶多亏2个点,如果给地产就是亏100个点了。
回头我找下,有哪些央企的财务费用是大幅下降的,大家也可以帮找找,谢谢!

肖志刚2023-11-07 17:46

第二个问题,穷人可视为不储蓄,赚多少花多少,在游戏上花了100,在啤酒上就会少100。游戏+啤酒两个循环的规模加起来是不变的,简单说是这样,确实对产业循环扩张、供给端增长都没帮助,这是谈供给端。如果考虑需求端,啤酒老板与游戏老板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对需求缺口的影响,那是另一回事。一个万金油的办法,还是在财产税上多收,管你什么老板。

肖志刚2023-11-12 09:52

银行的角色,大体有两个吧。
一是银行作为支付结算机构,属于静脉系统。因为这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范畴。比如极大便利了很多产业循环扩张的移动支付,离不开银行。
二是银行作为给企业、居民等提供存贷的机构,本身不属于血液循环的一环。而是为血液循环弥补泄露出来的血液,算是趴在体外的一个吸血鬼吧。
从产业循环看总需求的话,从心脏送出来的是内生需求。银行向产业循环注入的,是外生需求。
产业循环可以脱离银行而独立存在,就像银行诞生以前那样,但银行却无法脱离产业循环而独立存在。现在的金融之于经济,有点像呼吸机之于一个重症病例。这算是经济与金融区别的一个解释。@busvip

肖志刚2023-11-12 14:50

用石油是工业血液,钢铁是工业骨骼的说法。银行确实也算一个普通的循环,为其他循环提供某种特殊要素,网点就是这个循环的静脉。这样就是有点矮化了银行的作用,用工业血液来形容石油,工业骨骼形容钢铁,也都是为了突出他们的特殊性。
在分析银行的时候,突出银行的特殊性,更有利于理解银行,所以我更愿意把银行看作是体外的一个特殊循环。
我们把世界划分为体制内外、校园内外、军品民品、实业金融、出口内销的时候,也主要是为了突出体制、校园、军品、金融、出口。

全部讨论

刚哥,一个问题 :银行,算心脏、动脉、静脉,哪一个呢?

@肖志刚 经济循环系列之二打不开,谢谢肖总

谢谢肖总,这个模型非常有启发性。不过如果算着这个思路往下推演,我有一些困惑:
1)电商作为静脉,到底是不是反而导致了长期经济增速的下降?电商让静脉的集中度更高,本来 100 个小店挣的利润,被集中到阿里巴巴一家里面,造了少数的富翁,但导致全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2)如果某人开发出一个新的游戏,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循环,是不是并不会提升长期经济增速?除非这个游戏让很多有钱人把钱掏出来了。但如果都是穷人在玩这个游戏,游戏中充了值,可能会导致穷人其它方面的消费减少。那这个社会的效率并没有明显变高?

2023-11-07 11:41

人体血液没有器官截流,经济循环到处都有人截流,注定循环越来越少,导致有的地方永远不会有血液流过去

2023-11-07 12:46

要不人为的创造一些需求来走出周期,就像疫情普及了手机需求一样,我们可以让腾讯开发一些废手机的游戏,让大家买更高配置的手机才能畅玩,也可以规定低于20万的车过4年年检不给不过强制报废,刺激20以上车的消费

2023-11-07 11:48

我们现在就相当于这些个动脉、静脉之间产生了各种大大小小的阻塞,循环不了了。

2023-11-07 17:50

说研究啊,就要有热情的投入;把智慧和情感付出来。这文章写的就非常好。有热情,有智慧。

刚哥,请问市场现在是底部了吗

2023-12-11 08:07

超市、充电宝租赁商等静脉企业面对消费者,他们的交易额算在GDP里面吗?

2023-11-07 12:06

经济成长性源自产业循环的扩大,而产业循环扩大则依赖科技的进步。长期来看科技成长类资产具备较高配置价值。并且从增速来看,根据Wind一致预期,23和24创业板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16%和35%,明显高于全A和GDP潜在增速,权重的新能源和医药行业景气度仍然高企,欢迎大家关注小易家的$创业板ETF(SZ159915)$ ~(数据来源:Wind,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详阅基金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