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波-汽车课代表

李健波-汽车课代表

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

他的全部讨论

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
如果海上制氢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氢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广阔。

上汽集团各下属公司签署「三年行动计划」军令状,承诺销量方面 :
1.上汽集团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 350 万辆;汽车总销量700万台。
2.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50%;
3.自主品牌在整体销量中的占比达到 70%。

2023年腾势汽车品牌日

“同学归同学,钢刀归钢刀。”据说是当年黄埔军校在校学生间定的盟约。
这话很应景也很睿智,毕竟信仰不同,政见自然也会有分歧,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双方战场上挥刀相见机率特别大。
所以不必念及同学情谊,仗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如今商场如战场,虽然不用枪林弹雨,但是相互下个绊...

长城汽车与比亚迪杠上了

蔚来巨亏156.4亿,CEO怪研发投了108亿,研发人员薪资是同行4倍

“去年蔚来确实赔了一些钱。主要还是赔在研发上,研发的赔钱我觉得是投资。”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说到。
蔚来CEO李斌这番话把我给逗笑了,见过甩锅的,没见过甩锅都甩得那么清新脱俗的。
造车新势力何时能盈利?一直是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之一。...

专业

不是嘴上说“中国是我的家,中国更重要,为中国更中国”就行的了。几年前,首次将行车记录仪集成在车机内的是吉利博瑞。现在将ETC集成在车机内的是长安欧尚。集成这些功能很难吗?合资品牌的车型偏偏没这么做,很难吗?还是意识问题。久而久之,合资和自主品牌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上海车展归来感触颇深,以后汽车市场格局会变,我推测,15万以下是燃油车市场,15-25万是插电混动市场。纯电动车则是补充,主流主打15-20万,高端打30万以上。

上海车展,全世界的媒体都来报道,宝马Mini找个学生兼职送雪糕,话术培训都不到位,被喷,怪谁?特斯拉聪明多了,直接不参展。

造车新势力没戏了,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这是我逛上海车展最大的感受。

上海车展走起来!

分化愈演愈烈,不在表内的,基本没什么戏了。

有点意思了,上海车展明天开幕,但车企与车企间已经怼上了,各种明嘲暗讽。什么新势力做的,我们三年前已经做了,我们会的新势力十年不会。还有比500万元更好的SUV。造车派向资本派的一次反攻。这些都在表面一件事,市场已经是你死我活,脸面都可以不要了。

国社报道了首条“西氢东送”管道。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到北京,管道全长400多公里,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一期运力10万吨/年,预留50万吨/年的远期提升潜力。直接用风光水解氢,然后用管子输送过来替代化工用氢。这省却了储能的配套、电网的建设以及制氨的转化,...

12.09万,能买台蓝鲸2.0T+爱信8AT的SUV[笑哭][笑哭][笑哭]

转发

3月份乘用车终端零售量159.6万辆,同比零增长。这还是车企和地方补贴,降价下的结果。今年车市,中国经济让人堪忧。

哥,别张口就来,新能源渗透率还没过半呢,过半也不是一件容易达成的事。

王兴曾在社交媒体谈目前中国车企格局称,他认为基本是“3+3+3+3”,3家央企是一汽、东风、长安,3家地方国企是上汽、广汽、北汽,3家(传统)民企是吉利、长城、比亚迪,3家造车新势力是理想、蔚来、小鹏。现在看来,他猜错了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