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6回复:58喜欢:1
大家讨论下未来10年,特斯拉英伟达比亚迪这三家公司那家市值最高,那家利润增速更快。我认为是特斯拉,特斯拉的软件和人工智能优势加上马斯克对未来的掌控能力是特斯拉的绝对优势。客观讨论,比亚迪水军勿扰。

全部讨论

2022-07-03 20:28

比亚迪未来在整车有优势,特斯拉未来大概率要靠生态赚钱,像苹果一样,靠软件提成,后期这方面的利润是一个大头。比亚迪应该也有这方面的野心,但是具体状况还没释放出来。英伟达的智能驾驶芯片要看美国国运,得益于中国国运的上升,美国的衰退,不排除未来的顶尖人才会选择中国避风港,因为智能驾驶这方面我国的法规还仅仅处在L2+级别,后期还需多观察和跟踪。当然,目前英伟达和高通的地位还无法被撼动。

2022-07-03 21:41

智能汽车领域,竞争对手众多,特斯拉比苹果在手机圈的统治力差一些。但具备软硬件系统能力,越往后,软件和智能驾驶能带来的利润越可观,比比亚迪好。
比亚迪软件能力较弱,销售以中低端车为主,车型众多。销量不错,但利润不看好。
英伟达护城河最深,无论是数据中心,智能汽车,还是元宇宙领域,都有很大想象空间,利润应该是最可观的。不过营收和利润可能会和数字货币有一定的周期相关性。

我更看好特斯拉。

特斯拉的优势是全方位的,从生产、产品到营销。

首先是生产端,现在也就上海和加州满工满产,德州和柏林仍然在处于产能爬坡早期阶段,二季度对产量的贡献几乎忽略不计。那么仅上海和加州,就搞定了五十多万辆,这效率是非常吓人的,如果对比上海工厂和其他品牌工厂的面积,就会发现特斯拉的效率和空间利用率真的太极致了,这跟特斯拉对生产环节、生产设备的不断优化不无关系,例如一体成型铸造机的引入。七月初上海工厂将再次对生产线进行升级,产能将在上升一个台阶。总而言之,极致的效率带来极致的成本优势。

其次是产品端,目前特斯拉在售四款车型,X和S主要由加州生产,主打是零部件高度共享的Y和3,这就不难理解为何特斯拉能把毛利率做到令人难以想象的30%,是传统品牌的两倍甚至三倍。重要的是,目前限制特斯拉的不是产品竞争力,而是产能。即使是推出将近六年的3,在同级别里依然很难找到真正的对手,无论是销量还是产品力,这是很恐怖的。现在特斯拉的新车(Cybertruck、Roadster、Semi)迟迟没上市,主要受限于产能。在未来,随着工厂产能得到释放,新车的到来,特斯拉销量天花板也会越来越高。当然,可能有的人会认为其他品牌都在往电动化转型,会削弱特斯拉的优势。可不要忘了,现在全球电动车渗透率还是
很低的,而作为国际性品牌,留给特斯拉发挥的空间太大了,这可能是Elon敢喊出2030年2000万辆目标的原因。

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特斯拉软件层面的实力,哪是其他品牌能比的,系统和核心芯片都是自研,这跟在外面采购,完全是两码事。

最后说说营销。众所周知,特斯拉不投广告,甚至连活动都不怎么搞,大大节省这方面的支出。对比之下,大众和本田的营销支出都是千亿人民币,中国品牌当然不少,除了常规广告投放,一场上市发布会、试驾活动,又是免费机酒、又给媒体车马费等等。可反过来想,其他品牌能学特斯拉,似乎即使它们心里想,但也不敢尝试。有意思的是,特斯拉的不打广告,反而成了挺好的另类营销。

除了上面所说的,Elon是特斯拉最大的BUFF加成。因为,你永远想象不到,这家伙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惊喜。

2022-07-03 20:24

比亚迪,身处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原生优势

2022-07-03 22:35

首先,时间维度为10年,也就是2032年。我们只能给出模糊的准确。这个模糊的正确,可以给我们心中一杆秤,称出企业模糊的价值。

2022年当下市值比较,特斯拉完胜
特斯拉市值:7066亿美元
比亚迪市值:1430亿美元
英伟达市值:3630亿美元

那么我们开始给出变量维度,预计市值开始。
维度一:2032年当前的基础业务对比

特斯拉当前基础业务为整车制造,延申到2032年,区间销量1000万辆-2000万辆。
30%为高端车型的M3和MY,300-600万辆,售价5万-7万美金,销售额1500亿美金-4200亿美金,纯利润20%,利润额为300亿美金-820亿美金
70%为大众车型,700万-1400万辆,ASP售价2.8万金,销售额1960亿美金-3920亿美金,纯利润15%,利润额为294-588亿美金
合计利润区间为:594亿美元-1408亿美元
以市盈率50倍计算,对应市值为30000亿美元-70000亿美元

比亚迪当前基础业务为整车制造,延申到2032年,区间销量1500-2000万辆。本人预计比亚迪销量是比特斯拉份额要高一点,价格有优势。
单车平均售价ASP:2.7万美金,销售额4050亿美金-5400亿美金,纯利润10%,利润额为405-540亿美金
以市盈率30倍计算,对应市值为12150亿美元-16200亿美元

英伟达当前基础业务为图形和通信处理器,延申到2032年,黄仁勋极致领先的处理器性能策略,在任何时候都强调领先人一代,本人因认识不够,无法做出概念性预测,以今年最高估值7000亿美元的2倍估值计算,为1.4万亿美元左右。

维度二:创新维度
特斯拉机器人TESLABOT,预计2032年出货量,达到1000万级别,2.5万美金,2500亿美元营收,纯利润20%,利润额为500亿美金
以市盈率50倍计算,对应市值为25000亿美元


比亚迪的创新产品,主要是云上轨道交通,超级储能产品等,我们给市值1000亿美元

维度三:中美国力逆转下的资金面考虑
2032年中国GDP超过美国,因为超强的国力,在股票市场上表现为中国股票的不可做空性,通俗点话就是 估值都会偏高。中国GDP每增加1元,市面上的M2流动就增加2元。所以我们会给比亚迪2倍左右的上行量,也就是对应市值为24000亿美元

综上:
特斯拉市值:55000亿美元-95000亿美元
比亚迪市值:24000亿美元
英伟达市值:14000亿美元


本人强调,永远不会做空中国,全仓且只持有比亚迪。2032年后,比亚迪和特斯拉鹿死谁手,我们拭目以待。

2022-07-03 21:09

你文中的排名已经揭示顺序了,估计很难改变。除非国运发生重大变化。

2022-07-04 00:11

三家比的话,特斯拉胜算最高,作为二十几年前给比亚迪供货的来说,比亚迪发展的真不错,不过相当不看好比亚迪汽车(如果有国外集体诉讼比亚迪会很惨,国内召回制度保护性太强,企业安全动力太少)。除了这三家看好苹果。

2022-07-03 22:25

比亚迪有优势,主要是各价位段选择多,车也就是代步工具,比亚迪的价位更接地气,销量己超特斯拉。电动新能源车中国更有综合优势。

聊完特斯拉,顺带简单聊聊比亚迪吧。

大概2019年,当时也很看好比亚迪,买了将近7000股(对我这个屌丝来说,仓位不小了),看好它市值破千亿美金。那时的比亚迪在四五十块徘徊,可惜我没拿住,拍断大腿…

看好比亚迪的原因主要两个:

首先,是王传福这个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买管理层。老王的人品没毛病,也懂技术,所以比亚迪是工程师文化,给人感觉还是比较踏实的。

其次,比亚迪是产业链的优势,上中下全覆盖,基本上除了轮胎、玻璃等个别零部件,它真的什么都做。这两年的爆发,其实就是全产业链优势得到最充分发挥。一辆车那么多零部件,上千个芯片,其他品牌不是缺这缺那,特别“难产”,而比亚迪则完全没这个烦恼,销量这时还不爆,干脆倒闭算了。

我认为现在比亚迪的市值已经严重透支未来的发展。刚才说比亚迪的爆发主要是它的全产业链优势,可无论是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还是芯片短缺,都是阶段性的,终究会回归合理。这对比亚迪的优势而言,就变成是不可持续的了,也就是说随着产业正常运转,优势会变弱。

就产品而言,比亚迪的车型很同价位的其他品牌车型相比,其实没有优势可言。比亚迪的车看似面面俱到,可并没有突出的优势。以汉为例,足够全面却都不突出,以致于把它与同级别对手放在一起同场比较,你很难找到它不同的优势。智能化这块,比亚迪对智能辅助驾驶的理解仍然停留于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这样的层面,远落后于蔚小理,谁体验过谁知道。而且比亚迪在智能化如何发展、软件投入方面,现在还没看到清晰的方向。

今天比亚迪的销量又出来,看到很多迪粉又高潮了,大喊超越特斯拉。真是又好笑又可悲。其他不说,两个品牌在赚钱能力完全不是一个级别,比亚迪总是赢了销量,可一看净利润,每次都是惊吓,Q1卖那么多,才8亿利润,是特斯拉的二十五分之一。至于比亚迪的钱花去哪,以及效率为什么那么低,失去理智的迪粉是不会去想这些的,眼前的股价比什么都重要。

从情感来讲,当然想比亚迪这样的中国企业变得更好。但从投资角度,现在的比亚迪确实性价比很低。

2022-07-03 21:51

多少人真能懂软件和人工智能?比亚迪的软硬件解偶算吗?难道你开发编程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