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万科,宝能和中炬高新的故事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回复:34喜欢:31

周末一个朋友谈起王石。我父亲90年代正好在深圳搞建筑,王石正是在那个时代走过来的风云人物。王石作为万科创始人,陪万科走过30多年,却在一场资本风波后转身离去,中间的故事总有那么点令人唏嘘。

这篇文章呢,聊聊这些往事,王石和万科,万科和宝能。最后呢,再看看宝能和中炬高新


王石的万科,还是万科的王石?

王石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企业家。于名,王石仍是万科的精神符号,他还担任着万科董事会名誉主席;但于利,他至始至终就不持有多少股权。名还是利?王石其实在1988年就做出了选择。

“1988年,万科股改。净资产1324.67万元,折合1324.67万股,一元一股。深特发等国资部分占60%,即794.8万股,职工40%,即529.868万股。1991年1月29日完成股改,募集资金2800万元。一元一股,折2800万股,总股本4124.67万股,经过这次股改上市,社会公众股占67.88%,国资占19.28%,职工占12.84%,且大部分是集体持有。“

王石在当时放弃了属于他那部分的股权,大概会是员工控股12.84%中的一小部分,留到现在也是价值不菲。固然,这部分股权不足以帮助他成为大股东,但王石放弃股权的象征意义更大:他要做一个职业经理人,也奠定了万科合伙人制度。

王石不是一个逐利的人。他在一次访谈,曾回答过一个年轻人关于财务自由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已经有了客观条件上的财富,却为了赚更多数字上的财富,并被此束缚,那他就反而失去了财务自由。在平行世界,如果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考虑,王石完全可以为万科选择一条轻资产道路,然后做MBO,这样他便可以成为这家公司真正的老板。除去1988年那次放弃股权,2000年,深特发退出时,万科内部也曾有过MBO的提案。但王石从公司的发展角度出发,考虑到重资产有融资需求的属性,放弃了了。这一次次的选择,是万科现代化企业治理的体现,成就了万科;但也导致了资和管的分离。这注定了在某一个时刻,王石和万科的告别。

王石为名?但很多行为似乎又难以支撑这种判断,在汶川地震时,他只捐200万,说要倡导捐赠的可持续性;万宝之争中,他以经理人的身份干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对华润、姚振华发表了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言论;和30年发妻不了了之的婚姻,还有那场公之于众的轰轰烈烈的跨年龄爱情。但凡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些言论和行为,一旦宣之于口,付诸于行,就会招致不少反感。

“若将王石追求的名,确定为世俗的名声,那便是对王石的误解。王石是真的活明白了,他在乎的名,不是别人怎么看他,而是内心坚守的东西,例如他认为核心的道德、追求。” 周寅猛(王石多年的学术助理,深潜体育CEO)如是说到。

人是多面的,立体的,甚至是矛盾的。王石追求名,但仿佛又不是世俗的名。他崇拜圣人的高洁,但我们每个人又都是肉体凡生,无法成为圣人。

回顾王石在万科的职业生涯,情怀是一个很重要的词。在2016年的股东大会上,王石向姚振华道歉,向小股东道歉,表示愿意妥协,两次提及离职,希望弥补自己之前的出言不逊和高高在上。站在我等凡人的角度去揣测王石,不知道他在离开自己开创梦想的公司时,会不会有一丝遗憾。但也许分开才是常态,所有的相聚都只是久别重逢而已 --- All encounters are reunions after a long separation


万宝之争

野蛮人是2015年进来的。

2015年上半年,宝能系的前海人寿通过证券交易所开始大批量买入万科A。第一次构成举牌的时间为2015年7月10日,占万科A总股本的约5%。紧接着,7月24日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钜盛华对万科二度举牌,因为这时候宝能系持有万科股份11.05亿股,占万科总股本的10%。前海人寿与钜盛华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姚振华。2015年8月26日,宝能系第三次举牌,截至当天他们增持了万科5.04%的股份,加上前两次举牌,宝能系合计持有万科股份达到15.04%,以0.15%的优势,首次超越了万科原第一大股东华润集团。华润象征性地做了5亿的增持,到2015年11月20日,华润共持有万科A股15.29%股份。宝能继续加码,最终在2015年12月24日持股比例达到24.26%。

次年6月26日万科公告,收到宝能系要求罢免包括王石、郁亮在内的万科10名董事、2名监事的提议。至此,宝能系亮出了底牌,旨在终结万科的“王石时代”。

这一次,华润没有尝试去夺回最大股东的位置。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华润和万科之间的甜蜜从新董事长傅育宁上台就已经开始变质。

王石的算盘是,让华润作为第一大股东但非控股股东,最好还有其他几个财务投资者,在这样分散的股权构架下,通过让资本们相互掣肘,万科管理层就能够得到充足的自由,并保持话语权的强势。

但华润也有他的想法。华润旗下有自己的华润置地,它和万科的平衡是一个问题;万科管理层在试图扩大自己的持股比例,把一部分利润加杠杆在市场购入万科A股票,也即“盈安”系资金,这意味着在逐渐脱离华润的掌控。还有原因是地产荒蛮发展的黄金时代快走到了尾声。2000年-2007年,万科的净利润增长了15倍,股价则增长了20倍。作为大股东的华润无论从分红,还是股价增值上,都赚得盆满钵满,管理层和资本方互相信任。2007年到2015年万科净利润比2007年增长了3倍,但股价每况愈下。过去万科的管理层很卓越,但企业增长步伐的放缓时,万科管理层似乎又不是不可替代。

“有内幕消息爆料,期间以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层至少找傅育宁12次,请求支援阻击宝能系成为第一大股东,但是傅育宁不支援,不增持,一直缄默。有说法称,2015年底在宝能之战最为焦灼之时,华润正忙于与百威英博的啤酒业双雄对决。也有说法称,华润在纷争中谋求的不仅是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而是能够控股和控制万科。彼时华润和万科内部出现了巨大间隙,以前双方老板见面时,可以称兄道弟把酒言欢;而傅育宁接手华润后,郁亮再去华润时次次西装笔挺庄而重之。华润领导上来点点头:汇报吧。”

后来就是大家熟知的故事。王石背着华润,找到了白衣骑士深地铁,签署定增的合作备忘录。华润知道后对万科管理层彻底失去信任,倒戈宝能,联合否决了万科向深地铁增发的议案。之后股权之争愈演愈烈,最终引起监管层注意。监管层批评万科激化矛盾,后来又查出宝能系资金来路不当。最终宝能服软,转变为财务投资者。再之后,深地铁先后接收了华润和搅局者恒大的股份,持股超过29%,成为了万科的最大股东。宝能的股权在2020年几乎减持完毕,一进一出,盈利300亿。恒大趁着万科的股权风波,在2017年在销售收入上超过万科,坐上了房地产的头把交椅,也达到了目的。

风波过后,王石辞任董事长,太子郁亮接棒。但时代不等人,时间来到2018年,万科高喊:活下去;2020年,国家画下三道红线;2021年,珍惜30的万科,珍惜27的万科,珍惜24的万科,剧本不断上演…… 企业和人一样有生命周期,随着房地产黄金时代的落幕,万科也走下了舞台中心。


宝能和中炬高新:水总是流向势能最小的地方

万宝之争,在媒体的渲染下,以王石为代表的管理层是正义的守卫者,而宝能系则扮演了一个掠夺者的角色。但资本,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我唯一确定的是,它像水,总是流向势能最小的地方。下面这部分,就讲的是宝能系的资本流向中炬高新的故事。

先来中炬高新的主营业务:酱油占60%,毛利率48%;食用油占12%,毛利15%;鸡精占9%,毛利43%;其他蚝油、醋、料酒、调味酱等加起来占比14%,毛利30% 左右。所以主要是卖酱油的,其中20年餐饮渠道占比25%,零售占比75%左右,以C端为主。

首先要问的是,为什么一个卖酱油的要叫中炬高新?听起来像是一个高新技术公司?这其实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中炬高新=中山火炬集团+高新技术,很明显这个名字是原实控人中山火炬集团取的。最早公司的业务很杂,后来逐渐聚焦健康食品,变成了一个调味品公司。从2010年到2020年,营收增长4倍,利润增长9倍,妥妥的大白马。

后来的事情和万科如出一辙,由于股权结构过于分散,原实控人中山火炬集团持股比例仅10%多一点,大白马遇上野蛮人敲门:

2015年宝能系前海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至持股25%,成为第一大股东

2018年9月,前海人寿左手导右手,将股权转让给同属宝能系中山润田

2018年11月,董事会换届完毕,宝能系正式掌握中炬高新实控权

和王石拒绝宝能系成为第一大股东一样,中炬高新旧的实控人也不喜欢宝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宝能匪气太重,有了钱就总是为所欲为买买买。但就事论事,中炬高新在被宝能系实控后,仍然发展得不错。但原来的大股东变二股东,心中难免还是有怨气。也就导致宝能系每次想把中炬高新改名为厨邦味业,二股东就投反对票,如鲠在喉。于是中炬高新这个名字就沿用至今。


中炬高新所在的行业和竞争格局?

整个酱油行业每年大概10%的增速:其中大概5%来源于量,5%来源于价。量的增长大体来源于人们生活品质提高,每顿饭的菜品更多了;价格上可以保持喝GDP增长同步的提价,实现通胀豁免。

从生意模式上来说,酱油是刚需,可重复性消费,弱周期属性并能永续经营。竞争格局上,头部企业的渠道优势和用户的口味培育优势,在消费者端会形成马太效应;而规模优势又帮助头部企业在产能端不断挤压小厂份额。两者共同促进头部企业市占率的提升。

所以对于中炬高新来说,长期逻辑是比较清晰的:酱油行业10%的行业增速+低集中度下头部品牌占有率提升+厨邦排老二的品牌心智。这三点大逻辑短期内被颠覆的可能性较低。除酱油以外的食用油调味品等业务,在酱油进行渠道拓展时是可以顺便带上的,但不作为主要逻辑。总得来说,是优秀的生意模式,有稳定的竞争格局,能够永续经营,具备一定成长性。公司管理层对未来数年的营收增长中枢的预计在10%-15%,利润增速会更高。

那短期业绩呢?根据纪要,2021年上半年整个调味品行业都不太好。原因大概是2020年由于疫情,消费端有囤货现象,各个企业也在主动通过做促销、压库存的方式来实现销售目标,将一部分库存提前转移到经销商、消费者那里了。2021年需要来消化这些库存。此外,原材料端大豆成本上涨,会影响利润。

2021年春节过后,库存已经在走降低的过程。叠加调味品每年在8月到12月是旺季,库存的下降周期有望结束。


宝能系的资本到底会怎样影响中炬高新

第一,中炬高新有1600亩的土地,买下了这家公司,也就买下了这块隐形资产。

第二,自己已经作为持有25%股份的控股大股东,又要定增给自己,相当于原先持有的股份直接缩水。姚老板不会没算清楚这个帐。

第三,宝能系的资金链紧张的消息流传很久了,没有被证实,也没有被证伪。姚老板也是一位枭雄,常年行走在高杠杆的钢丝之上。彼时,宝能系仍想拿出70亿加码中炬高新的定增。我们作为局外人,没有内幕信息,但凭借常识和换位思考,不妨想一想如果你是姚振华,你会打什么算盘?


中炬高新在2021 年7 月26 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对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相关事项的问询函》,公司两次申请延迟答复,事情显然是错综复杂。

问询函拟订的回复时间是2021年8月17日,等待谜底慢慢揭开,其实是一件蛮有趣的事情。笔者本文前半部分有些煽情,谈了太多风月,不太想被拉回现实,估值就暂且略过,各位看官见谅,当一个饭后故事听听就好。


 @锦缎研究院   @贫民窟的大富翁   @独立思想者  @百谷205O    @今日话题  

 $万科A(SZ000002)$    $中炬高新(SH600872)$   $海天味业(SH603288)$  

全部讨论

2021-08-16 11:55

王石不是一个逐利的人???是谁借着老丈人的特权倒腾玉米的?

2021-08-16 15:55

王石在当时放弃了属于他那部分的股权,只是他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按照他后来的为人处世,如果有机会拿股权,这个人不拿才怪呢。当时如果拿了,估计他都要进去了。

2021-08-16 10:08

宝万之争你只字不提安邦的四两拨千斤

2021-08-16 07:06

小B为主的海天护城河会更高,c端则会更红海

2021-08-17 12:34

宝能的几次资本市场操作,不得不说真正践行了价值投资

2021-08-16 17:10

中炬高新本来是个不错的公司,赛道也好,但是大股东宝能骚操作让人怕怕,怕踩雷所以直接踢掉了

2021-08-16 11:40

好像大家都不喜欢宝能,不喜欢姚振华,这一点恰恰是姚振华最需要反思的。为什么那些被收购者都喜欢巴菲特呢?差距是什么?

2021-08-16 11:13

选择性报道。

2021-08-16 10:37

宝能系的资金链和杠杆是个隐形炸弹希望不要又变成全民埋单。

2021-08-16 10:09

其他的不知道,也没有亲历,全当学习了。后面宝能已经逾期了,还没证实吗?贷款逾期、工资停发,看不到吗。到期的银行都进行了展期,为了自救。信托要么自己刚兑,要么像民生那样只有躺平,代销银行平安给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