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44喜欢:83
不持有小米仓位。说说个人不买的理由,仅供参考,喷子请自觉绕道。

小米的问题在于,存在比较重大的不确定性。随便举几个例子:

1、海外市场的商业模型到底走不走得通?

众所周知,海外互联网增值服务的收入占比很低,但手机出货量本身占比很大。小米在海外市场到目前为止还是以低价驱动走量的模式,但像国内一样通过广告把利润赚出来这条路基本是走不通的,提高单价的话又会影响总出货量,说白了海外市场赚量不赚钱,这个问题目前并没有看到太好的解决办法:要么找个办法跟谷歌抢肉吃,要么在海外市场摆脱低价依赖,这两条路哪个都不容易。

2、手机业务上,真的能建立有效的竞争壁垒吗?

手机业务这块,往上走,肯定成不了苹果三星,这个不解释;往下看,能甩得开OV吗?一段时间表现好,可能占一点优势,来年稍微拉跨一点,就落到后面,这种僵持缠斗的局面,目前看不到一点改变的可能。以前MIUI属于加分项,这两年OV的系统慢慢上来了,MIUI也谈不上有什么领先了,本来手机就不是个高增长赛道了,又没办法和竞争对手拉开距离,这个事儿你要股市给个高估值,合理吗?

3、生态这个东西,真有吹嘘的那么神?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家里就有一大堆小米的生态产品。从电视到空净到水壶到智能音箱再到屋子里的吊顶灯都是米家的,可我好多年不用小米手机了……有啥很不方便的地方么?没看出来。

确实,如果你在使用小米手机,顺便买米家的产品,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导流逻辑,对用户来说也可以产生一些方便。但有一说一,这只是多一点便利,而不是硬性的壁垒。水果的外设,放到安卓机上就是很不好用,各种功能不支持,你让小米,要求米家的生态链产品,离了小米手机都必须是功能残缺的,你问问雷军敢不敢这么做?

米家的生态产品,对于维持小米之家的运营和扩张来说几乎是必须的,也构成了小米的一部分竞争力来源。但你要跟我说这部分业务能赚到多么不得了的利润,呃……一头问号。

4、造车这事儿,到底能牵涉雷军多大的精力?

前面说过了,手机主业上,打不垮OV,追不上棒子和水果,现在又开了一条全新的战线,要去造车,如果我们把雷军看成小米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话,首先这个竞争力要开始打折了,你怕不怕?其次,作为一个常年依赖代工厂的轻资产公司,要杀到重资产制造行业里去跟别人肉搏,哪儿来的举重若轻的自信?以为自己是风清扬呢?

造车这个事儿,对AIOT主营业务来说,是减分项,不是加分项。

小米目前的市值有6000亿港币,以这个市值来说,既看不到多么诱人的赔率,也看不到特别明显的胜率,顶多算是基本合理。要买进的话,说实话找不到什么理由。

热门回复

小米依然还是一家创业公司,未来还有很多的可能性,有失败可能,也有成为世界级公司可能。可以这么说,所有目前的缺点都是未来可能改善的潜力,在一个巨大的物联网世界里谁都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在尝试去做,风险很大,但同时也是星辰大海。
从我自己的觉得小米未来就是目前的腾讯,腾讯抓住了qq和微信,然后就有了流量的入口,小米的手机就是未来万物互联的入口,小米现在所有做的一切都是在打造这个入口,而且布局高端制造,赋能上下游产业,小米就是一个平台。只要你有制造的实力我都可以助理你,和腾讯你有好的产品服务,我给你流量是一样的。

翻看我以前的笔记,有句话:最好的生意不是向所有人做一种生意,而是向一群相似的人做所有的生意(好市多)。

其实小米也一直在向 Costco学习,我也反复在琢磨这句话。Costco感觉胜在在省钱购物这一场景和类别上的高度专注极致,从而拥有一批“铁粉”,不管市占,但够自己活的滋润。lululemon也有这种感觉,就是在单一事项上追求极致,不太能想起来这个领域第二名谁。

小米,了解很少,但感觉啥都在做(手机,供应链,aiot,造车),是啥不知道,会不会做成不知道。但肯定不是Costco。
一点小观点,可能都是错的。
$小米集团-W(01810)$

一直都给

2021-09-11 08:21

我才知道谷歌给三星35亿美金,就为了搜索位置。  这么贵啊

2021-09-11 05:05

一、小米在国内的商业模式完全可以在国外复制。小米的极致性价比并不是说一定利润低,只不过是非常好的控制了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使得小米手机有极强的价格竞争力。
二、小米生态确实谈不上硬性壁垒,但小米产品在市场树立的极致性价比形象让消费者都愿意购买小米品牌的商品。比如我要购买冰箱,我就想到小米有没有生产冰箱,要是有,我就买。因为在我心里,我觉得小米所有商品的模式都是差不多的。
三、小米造车,其实模式也会沿用手机模式,同样可能创造手机一样的奇迹。极致性价比到哪里都会所向披靡。

2021-09-10 12:28

你是我见过最热心分享自己投资观点且不强求别人接受的球友,佩服[大笑]

2021-09-10 12:26

分析到位,思考周全。唯一不认同一个表述:赔率不够诱人。以我的认识这些不确定性(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市场不同投资者对于这些问题的解读的不确定性,因为我本人对这些问题解读就有不一样)恰恰就是赔率足够大的原因。

所以我持有一个比例的仓位给小米。我的银行持仓,行业基金持仓及混合债持仓,加上小米及其他类别的有期望空间的公司股权,就是一个我舒服的配置。

单独只讨论一个公司的优劣永远没有唯一答案,不同人在不同语境和配置背景下的思考都不同。还有就是我发现每个人能力圈差异非常大,理解和解读大有不同,就不展开一一辩驳楼主的其他观点了。

2021-09-10 10:57

这4点确实是目前小米头顶上的问号,也就是造成小米6000亿估值的存在,目前美的和小米两家选一家投,那我应该会选小米

你混淆了概念,我反驳的是你原文“小米海外市场赚量不赚钱”这个细节,而不是小米海外赚钱的高端机销售增速,确实没有看到小米高端机在海外市场的具体数据,但是根据小米远超逾期的财报和利润率的增速,小米今年高端机主要就是小米11系列,这个是有总体出货数据,欧洲市场的比例根据经济水平,消费水平和概率就基本能判断欧洲高端机销量肯定不错,难道小米高端机销量大增主要是中国,印度这些发展中国家贡献的?另外中低端手机,我相信小米海外市场也是赚钱的,绝不会是你所称的海外赚量不赚钱,难道小米是用国内收入补贴海外来攻占市场?其实小米今年以来股价不涨的最重要原因只是港股科技股熊市而已

2021-09-12 01:01

1. 雨枫老师这个数字不能往过去看啊,根据小米Q2财报,海外互联网收入已经到11亿人民币,增速在80%+。如果小米持续抢占海外市场,哪怕是现有的变现模式,三年内也能做到100亿人民币规模。
2. 流量越来越贵,从FB和GOOGL的财报能看出来,2017年到2021年,ARPU至少是翻了1倍,接近2倍。
3. 小米最近几次财报电话上说了,海外互联网变现完全还没发力,目前主要是积累用户。至于各家和google的流量收入分成,这个公开信息太少,我就不乱猜了。
4. 三星其实也是靠低端机走量的,北美高端机还是iPhone为主。小米将来超过三星在consumer业务上的高度,未必不可能。前提是小米产品要给力,别出啥大的幺蛾子。
5. 您说的增量存量,我非常同意。手机的互联网变现也不是啥高级的商业模式。在我看来是属于小米的稳固的基本盘,Risk/Reward里面降低Risk的部分。我持有小米的逻辑就是在风险非常可控情况下下,博取一些现在看来比较模糊的机会。

$小米集团-W(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