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盯着上市公司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42回复:244喜欢:204

A股的投资者有一个很糟糕的习惯,经常只看上市公司,而不是深入产业去看竞争格局。A股以前经常讲的就是某某上市公司是产业龙头,A股独一家,稀缺,可是产业内的竞争可不管你什么上市稀缺的概念,靠实力说话的。以前我看磷肥的时候就很奇怪,投资者经常把六国化工称为磷肥龙头,其实做化肥的人应该都知道,07、08年那会儿,湖北宜化都很难挤进磷肥巨头每年开会的小会场,更别说六国了,完全是价格跟随者,也没有成本优势,为什么投资者会称之为龙头呢?因为真正的巨头贵州瓮福和开磷集团都没上市。

我把这个毛病称之为只研究标的不研究产业。

我们做研究,是一定要从产业入手的,既要深度,研究最优秀的企业如何拓展产业的空间,也要速度,随时跟踪产业变化,这都需要不停的看整个产业的每一家公司,而且要看上下游,要看潜在的进入者。

这半年来,看到很多A股投资者在争论,$金风科技(SZ002202)$$明阳智能(SH601615)$ 谁的优势更大,谁能干掉谁。今天新闻出来,风机价格比之前抢装的峰值下跌近一半,为什么?因为真正的怪兽来了。因为没上市,有几个人关注到$三一重能(A04711)$ 的成本优势、管理能力和竞争力了?这一点,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和分析师都不合格。

前几年我们去看南高齿,就是中国高速传动的时候,我问小胡总,金风和明阳,还有远景,有没有可能有人一统风机市场,给南高齿压力?他那时候就说,真的压力只会来自于三一重能。这就是看产业的人和看标的的人的差距。

好好做研究,做产业研究,不要只看上市公司的那一点点,不然容易伤钱。

精彩讨论

郭荆璞2021-05-25 19:34

我这么说应该能明白为什么我说$三一重能(A04711)$ 是怪兽了吧,在中国,拼机械装置的成本下降曲线,$三一重工(SH600031)$ 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背景,加上合适的商务团队,那够金风明阳喝一壶了。至于为什么是今年,固然有准备上市的因素,也要看到机械行业的成本下降曲线本来就不是平滑的,而是阶跃的,要积累很多年的经验,才能有一次爆发,一次爆发又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当然我不是说三一重能就能就此占据多么稳固的地位,风机这个行业,腥风血雨已经来临了,要承认市场发生了变化。做投资不要怕变化,永恒不停的就是变化

踢飞呐喊-踏空彷徨2021-05-25 18:42

郭博您好,正好最近我也在看风电,我通过网上百度各种行业新闻和行业分析报告来做分析。
对于三一重能我有两个问题。
1 既然他是厉害的怪兽,为什么以前市场份额他占据不多,我搜到的数据是2019前十看不到他,2020他占第六(是不是厉害体现在蹿升速度很快?),前三就是金风,远景,明阳位置不变。

2 我看风电行业分析报告,未来趋势是单机功率大型化,然后我又上各家官网看产品介绍,发现单机功率大型化基本都是走直驱永磁的线路(我看的报告也是这么说的),但是我刚刚看三一重能官网,产品功率偏小型,而且基本都是双馈机型,这个产品规划逆潮流而动啊,咋这样涅?

icefighter02-16 12:56

明阳智能,当初是多牛的走势。没想到后来如此。
投资者能事先预料到所有风险吗?譬如国企这么猛的杀进来?譬如三一重工这样的跨界巨头也可以迅速把风机做到很强?譬如欧美对我们出海的限制?
投资看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可能完全是不同的。
中国融资泡沫太大,很多行业还有优秀公司在一级市场。
如果仅仅看上市公司,那也是远远不够的。譬如蓝牙,wifi芯片,依然有非常好的公司在一级市场,可能最终逆袭已经上市的二级市场公司。

老鼓楼汤包2021-05-25 18:32

毕竟上市公司信息透明,股民上哪去研究产业,资料也找不到。

步履不停Walking2021-05-25 19:59

首先,风电行业是很难做出差异化产品的行业,回款周期长,不是好的投资标的。
其次,客户选择考虑较多的因素主要是:
1、价格;
2、安全性(有没有倒塔事故);
3、故障率(故障率高频繁停机,影响发电效率);
对于发电能力等指标跟风资源关系较大,很难有令人信服的第三方公认数据,三一重能在产品力、渠道、价格方面目前没有看到领先于行业的能力,只能说是平庸行业里的较好公司吧

全部讨论

郭博您好,正好最近我也在看风电,我通过网上百度各种行业新闻和行业分析报告来做分析。
对于三一重能我有两个问题。
1 既然他是厉害的怪兽,为什么以前市场份额他占据不多,我搜到的数据是2019前十看不到他,2020他占第六(是不是厉害体现在蹿升速度很快?),前三就是金风,远景,明阳位置不变。

2 我看风电行业分析报告,未来趋势是单机功率大型化,然后我又上各家官网看产品介绍,发现单机功率大型化基本都是走直驱永磁的线路(我看的报告也是这么说的),但是我刚刚看三一重能官网,产品功率偏小型,而且基本都是双馈机型,这个产品规划逆潮流而动啊,咋这样涅?

2021-05-25 18:32

毕竟上市公司信息透明,股民上哪去研究产业,资料也找不到。

2021-05-25 20:07

投资风电如果说不知道三一重能,貌似也说不过去,三一重能从2008年就开始做风电了,之前一直做的不太好,但从2018年开始,来了一个技术大拿,叠加风电抢装潮,以及三一集团的采购链,成就了这一波发展形式,但说技术有多先进,倒不是主要的,三一的优势在于决策快,领导有干劲,叠加比较好的激励政策,所以只要市场好,狼性比较足,这才是竞争对手怕的地方。

三一在工程机械行业确实很厉害,但是风电又是另一回事。风力发电,特别是海上风电的技术门槛并不低。 三一风电这个在2020年之前年均出货量都不到100套的边缘选手,没有出货量保证,技术迭代十分慢,和第一梯队的金风、远景、明阳有明显差距,从国内外主流厂家来看,双馈都是比较老久的技术路线。
三一之所以能在2020年拿到如此多订单,个人理解有几点原因:1.行业对抢装预计不足,第一梯队厂家产能不能满足需求;2.地方保护政策明显,比如广东之于明阳;3.低价策略,这个确实是杀手锏,但是也是双刃剑,三一的技术实力不足以支撑它的低价,以前有三一背书,现在独立上市以后,能不能玩得转还有得说。其实中车风电和三一的情况十分相似。
风电整机行业还真只能看前三:金风不说了,行业第一,但是不思进取,大型化进度缓慢,市场被各家餐食。 老二远景技术实力很强,而且走的综合路线,除了风电,储能也发展得挺好,可惜没上市。老三是风机大型化的推动者,海上风电领跑者(上海电气自己不争气,离了西门子就没戏了),加码光伏,走综合能源路线。说到光伏,很对人嘲笑明阳不自量力,对这些人实在无语,公告说得很清楚,明阳走的是风光一体化路线,自己存了很多优质风光项目,自己的需求就能支撑光伏产线。

2021-05-25 19:42

把成本比较列出来啊。就靠一个人一把嘴就判高下,这个很不科学

非上市公司确实也要研究,不然我们对行业的理解可能是有巨大误差。
就像我研究追觅科技,不少人回复说,非上市公司,又没法投资,研究它干啥?
看到风电行业,我也一直略有关注,但是研究一会又把它放下,主要是这个行业变数太复杂,商业模式太差。
身边有有一个群里的网友,满仓满融明阳智能,去年最高获益不到2千万,但是不知道他现在如何了?
我对风机行业最大的担心,还在于参与竞争的国企太多,例如中车之类的。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采访某个国企的管理层,为什么他们能度过危机,而同行都倒了?原因很简单,国企,融资无极限,亏损也不怕。
当年造船业繁荣,我也研究过熔盛重工这个还算是很优秀的民企,最后彻底倒了。

2022-07-04 10:28

刚看到这篇,作为风电行业从业者,我不敢说这话。看来郭博的水平,可能也属于他自己这篇批评的对象之列。

2021-05-25 21:05

2021-05-25 20:40

这就像大家都说@中兴通讯是5G龙头,其实都知道真龙华为没有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