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投资中远海控的逻辑

发布于: 雪球转发:16回复:26喜欢:37

  产品或服务无差异竞争、固定成本高的行业,在供应端难逃周期的命运,难逃惨烈的价格战。周期行业的股票,在从底部反转高PE时买入,在从顶部下行低PE时卖出;周期股最昂贵的学费就是“这次不一样”。这两点是很基本的知识,以此为依据,粗看目前的海控不值得投资,可以删除自选;难怪机构和资深股友们看不上海控,因为第一印象就不好。
  选股要“三好”: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海控这“好价格”能覆盖前两者的弱势吗?海控的大V小V,对个股研究得很深,绝非“只看PE”买股,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海控这股实在太难,我努力去收集自认为关键的信息,梳理投资的逻辑。

一、核心逻辑

1.周期股投资者离场,烟蒂股(或价值股)的入场

  集运的运价,从峰值往下跌了很多,集运的高光时刻,很难重现,正从周期的顶部往下走,这点几乎没争议,是市场的共识。周期股的投资者,预期你的预期,海控A在去年7月见顶,比国外同行早了半年多!这段时间水手们倍受煎熬。

  一般而言,别在周期的顶部算利润,吃到鱼身就好,想吃鱼尾的,往往留下来买单;周期股要在低PE时卖掉。然而,当PE低至1.0时,情况就有所不同,可以当作烟蒂股,考虑分红回本,如果3年内能靠分红回本或回本大部分,还是值得投资的。更何况海控是行业的佼佼者,有可能获得稳定的利润,成为价值股。

  关键在于对未来利润的判断,远的难以估计,就看3年吧。

2.运力会供过于求吗?

  海控的业绩,关键在于运价,运价由供需关系决定。

  需求方面,我不担心,集运有成本优势,不怕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长期来看,集运的需求在增长。参见《关于集装箱运输未来几个月货量与运费的预期》网页链接 由于商品库存因素造成的货量季节变动,对船司有利,因为淡季闲置的运力,被停航降速吞掉了,不像实物那样能贮存,旺季因运力紧张而涨价,总的来说能多赚。

  @幸运Huang未来名义运力是如何消失的?网页链接,这雄文从环保拆船、减航速等角度做了深刻论述。谢谢作者的分享!这篇文章非常重要,如果它的观点或数据有误,那么对海控的投资就没有足够的支撑。我基本相信,但又不敢很确信,这感觉有点难受。我不是怀疑作者的水平,而是问题本身太复杂,难以精确预测。地中海航运在手的造船订单很多,有点吓人。

3.三大联盟的抱团能力如何?

  三大联盟的抱团能力如何?如果运力显著过剩,三大联盟能否默契停航减价,会不会恶性价格战?最怕的是,运力过剩导致三大联盟内部恶性价格战,运价略大于可变成本,全行业亏损。这种情况下,海控虽然不会倒闭,但会过得很苦。
  班轮制,不算垄断吧,只是为了满载降低单箱可变成本。班轮制,是集运行业竞争格局优于散货的主要原因。网页链接
  环保的壁垒,也与三大联盟有关吧,提高也门槛,阻止了中小玩家的进入。

  @张平原 悬赏贴《为什么原来的联盟没有能够阻止军备竞赛网页链接 有很多精彩的回答,但我只确信一点:大船化,更需要班轮制及联盟。
  其他一些主要观点,虽然有道理,但我还是觉得逻辑不够硬:①集中度提升论。这可是三大联盟,不是三家公司,公司的数量约10个,还是有点多;够可靠吗?集中度的提升,是稳定状态还是长周期中的暂时状态?②港口瓶颈论。三大联盟自己的港口,对联盟外的船司,有没隐形的歧视?对自己的船有没有优先停泊权?如果没歧视,港口的瓶颈,不能阻止船司的价格战。③富足躺平论。这观点认为目前大船司的资产状况都很好,不必费力打价格战,而且价格战很难把对手打到离场。我觉得这观点略有道理,但可靠性不大,参考博弈论的“囚徒困境”。

 《多收了三五季利润,是增强确定性还是恶化竞争环境?》网页链接,此文很乐观,强调“top10的厂商订购的船的运力总和,都小于目前租约船运力运力”,而我觉得退租的船,很可能低价租给小船司。

4.集运的固定成本占比有多大?

  地中海航运等大船司退租的船,尤其是小船,很可能低价租给小船司,然后小船司与三大联盟进行竞争。关于租船的讨论,网页链接
  大船的单箱可变成本,在基本满载的情况下,显著低于小船的。如果航运的固定成本占比较低,那么当价格战杀至小船司(三大联盟之外的)的可变成本,把这部分的运力出清,海控还能不能保本小赚?

  参考《中远海控,你不能每年都赚1000亿》网页链接,《行业景气延续,业务发展可期》网页链接,航运的固定成本比例不太高。海控有低成本的船租,财务费用为负,或许有能力保持微赚逼退小船司,这是我刷帖的大致印象。这问题的定量和确认,需要大量数据,要做很多功课,超出我的能力。

二、辅助逻辑

  以下推理不是核心的,不是可靠的,只是较大概率符合。

1.这么多深研的大V小V,都无视海控缺点、不懂周期吗?

  我见过几位高水平的大V,对爱股过于深入分析,反而忽视了主要的缺点,例如唐朝对企鹅。这种“与股票谈恋爱”的现象很难避免。
  很多热门股下跌之后,虽然热度很高,但多数是互喂鸡汤而不是真正的研究。然而,在海控上,有很多个人投资者,研究得比机构还深入;其他热门股的总体研究水平望尘莫及。例如:
 《中远海控大事纪(上篇)》网页链接
 《中远海控大事纪(下篇)》网页链接
 《疫情对于航运业的影响(深度行业格局篇)》网页链接
 《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分析中国远洋的亏损史》网页链接
 《向下有限向上无限,利润累积决定长期价值(三)》网页链接
 《时间线梳理:中远海控上一轮增持以来,发生了什么?》网页链接
 《关于集装箱运输未来几个月货量与运费的预期》网页链接,感谢热心的货主@幻想之剑斗苍寒
 《2022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船航运市场形势分析及后市展望》@战斗吧贾维思网页链接
 《几个(CCFI、SCFI、FBX、WCI)指数》网页链接

  这么多的优秀水手,难道都不懂周期?可能是他们看得更清楚、更透彻,从而离场晚了。海控太难懂了,优秀研究者的分享对股价的影响力较弱,早期跟风的获利盘止盈,从而让海控的股价相对于同行提前半年多见顶。

2.现在的信息很透明,买船造船不容易过度吧?

  买船订造船的船司,肯定是想多赚钱的,至于做不做得到,那另说。目前散户都知道在建的船的运力有多少,说明资讯发达;作为行业的主体,船司会考虑新船的边际效用,不至于太过分订船吧?
  看船的订单量,挺可怕的。考虑环保因素之后呢?

3.曾经的高运价,有锚定效应。

  FBX指数的美西线,网页链接,到过20000,现在约2500。
  曾经的高运价,抬升了天花板,有锚定效应,对货主与船司的交易心理有显著的影响。船司惊奇地发现,原来货主对运价的承受能力这么强,那么会想办法把价格搞高一点。货主被即期的高运价搞怕了,一旦运价小幅反弹,会抓紧签长协,怕运价再来一次暴涨。2000与3000的差距,与20000相比,微不足道。

4.高油价,对大船司的竞争有利。

  不必担心高油价的事,因为高油价,加大了可变成本的占比,加大了大船与小船的油耗成本差距;油价上升的成本能向下游传递。近期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看中海油和油价,从近几年油气勘探开发的低资本投入,预测3年内油价很难下降。顺便说一句,中海油H是我很喜欢的“三好”股票。

5.海控H做空的比例较大,空头的平仓会推升股价。

  我不理解做空的人底气何在。做空本来是就获利空间有限,亏损风险无限的高风险行为,对于海控H这种在一年内分红回本一大半,然后PB小于0.3的票,向下能有多少空间?有这么多百倍PE的票不去做空,而是找动态PE小于1(海控H分红后)、有较高股息支付率的票去做空,欺负老实人吗?从之前的投票事件来看,海控的小股东团结得很,把分红的1/3再投入,对股价的支撑可强了。空头们难就不怕吗?他们可是站在时间的对立面。
  还有,空头的对手不仅是散户;机构也有逼空的可能;大股东可能增持、公司可能回购,哪怕是象征性的。
  港股的融券与A股的不一样,分红后要支付现金,空头平仓的压力更大。网页链接

6.被隔壁的BDI指数吓到了。

  波罗的海BDI指数,反映干散货航运的;2008当年从峰值11793跌至663,在2016年跌至最低290,太吓人了!海控的前身st远洋,名气堪比中国石油,让很多散户套牢巨亏。
  干散货的强周期性与st远洋,严重影响人们对集装箱运输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海控的估值。

7.有几个股票经得起这么严酷的估值要求?

  在8月31日,中远海控公告年中分红2.01元/股,加上3年回报计划,换来高开低走,随后几天沽空率大增。港股太残酷,略有瑕疵就狠狠往下砸,没票的也借来压盘。
  海控不能证明靠分红3年基本回本,就跌成这样。然而放眼AH两市,有几个股票能做到5年分红回本的?按照DDM估值(dividend discount model股利贴现模型),除了油与煤,还有哪个大票能值当前的股价?市场对优等生为何如此苛刻?
  看不上周期股的机构们,错过了之前的煤炭、石油、海控,买了一些高PE甚至亏损的所谓成长股,结果呢?
  牛市重势,熊市重质;今年沪深300恒生指数虽然跌了很多,但我个人感觉还没到底部区域,只有带分红的绝对估值,才是可靠的。 

    小结:个人感觉,现价的中远海控有投资价值,逻辑上说得通,但确定性不够强;向下的空间不大,很难再跌25%,向上的空间也有限,3年内很难翻倍;持股体验不好,可作配置但不宜很重仓;以后要关注运价、造船拆船、环保规则的执行。中远海控很难懂,未上船的股友要慎重。
  本文的主观性较强,引用的帖子有倾向性;本文用于抛砖引玉,不作为投资建议
  利益相关:我重仓$中远海控(01919)$ ,$东方海外国际(00316)$ ,中国海洋石油$中远海控(SH601919)$ ,3天内可能会有买卖操作。

精彩讨论

幸运Huang2022-10-24 13:04

用心了,感谢分享,就是向上空间有限这一点看法不太相同。个人看法是下有保底,往上弹性很大,具体空间有很大不确定性

天道_轮回2022-10-24 11:59

分红是投资的终极底线,而海控未来三年的分红比例相当大,即使股价不涨也能靠分红收回大部分本金,万一股价涨了就都是赚的。

全部讨论

2022-10-24 13:04

用心了,感谢分享,就是向上空间有限这一点看法不太相同。个人看法是下有保底,往上弹性很大,具体空间有很大不确定性

2022-10-24 11:59

分红是投资的终极底线,而海控未来三年的分红比例相当大,即使股价不涨也能靠分红收回大部分本金,万一股价涨了就都是赚的。

2022-10-24 13:49

其他几个方面,我说不好,但港口靠泊是有正当“歧视”的政策的,大船公司航线基本固定,班轮制度决定了每年有多少船靠泊一个码头,都与码头运营方(不管是否参股)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优先靠泊协议的(看船公司安排的航线密度和频率),小船运营方新开航线,进入别人歧视合理啊

2022-10-24 12:32

三五年分红就能回本,以后,谁知道呢?反正不会退市,相当于股票白送。

01-01 23:04

越是熊文越不能看,这中远海控熊文太多了,而且数据详实,有理有据,让你恨不得贷款买股票

01-02 12:32

01-01 22:45

鸡狗懂个锤子 自己亏成狗

2022-10-24 14:25

既然说是周期股就给周期股估值啊既然说周期股就一定会有供需缺口啊既然只看两三年那就买短周期的周期股啊研究什么海控造船到下水就是2-3年,船队汰换期就要15年,还有库存周期经济周期,集运已经下行期了你不准备个5年10年没有回报预期的股价一跌都默认他现金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