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为什么投长城汽车?ThinkBig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12回复:220喜欢:196

汽车是强周期股,我从周期框架、定性分析、估值三方面简单讲讲:

一、周期判断。

国内汽车产业从2016年见顶开始衰退以来,各大整车企业主动去库存求生,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都经历了大幅下跌。当前,各大券商普遍判断汽车行业从2020年开始复苏,算是一个小共识。天风的汽车风扇更加定量一些:判断当前是,从主动去库存到被动去库存的过渡阶段,也即汽车业复苏前夜。

汽车产业规模庞大,呈现明显的 3-4 年的景气周期,库存波动是影响的核心。放眼过往投 资表现,把握周期波动对汽车投资异常重要。我们定义一个汽车完整周期:主动去库存(阶段1)— 被动去库存(阶段2)—主动加库存(阶段3)—被动加库存(阶段4)。

当然,金凤从自己做的汽车产业温度曲线走势图也得出类似的周期判断,不过更具观察性:

不过这个图得会看,参考这篇网页链接

从当前看,汽车产业相对温度已经触及了0℃,绝对温度触及了100℃,冰火两重天。也展现了汽车业现在相对估值到底(赔率),盈利能力最差的现状,强周期股特性。那什么时候完全复苏呢?我概率上判断,应该在绝对温度剧烈回调,跟相对温度汇合的时候。


二、定性判断:

我当前汽车投资的主逻辑——自主崛起,份额提升。

当前自主和合资的几个现象值得说说:

1、一个是中低端车型,自主和合资的市场开始发生转化现象。原先合资主打一二线城市、以品牌和品质立足。自主在三四线和乡镇生产,主打便宜。现在随着通胀、收入提高和中低端车降价以及新能源车崛起。合资减配降价开始进入三四线和乡镇,主打品牌和面子。自主开始被一二线中产和年轻人接受,主打性价比、潮流和网联智能先进性。

2、在传统燃油中低端领域,头部自主和合资在品质和技术上已无实质差距,在新能源领域,不分伯仲。

3、在车型更新节奏和网联智能方面,合资由于决策流程长,与头部自主相比,已略显疲态。造车新势力的出现,更是可能带来汽车商业模式的巨大变化。

4、在成本控制上,合资与自主比也无优势。与自主纯民营车企无法比效率。

这么看,自主崛起,份额提升,应该是像手机一样,是一个比较确定的事,而且我们身在其中,正在发生。

那么自主里选哪些?我们从TOP10里选,讲讲我自己的定性分析。

1、上汽广汽、东风、北汽、一汽、华晨这几个自主,除了上汽,其他的自主基本没挣过钱,全靠合资输血。研发上、技术上都不能完全摆脱合资钳制。上面说了当前合资品牌的一些变化中的劣势,如果我们的主逻辑是自主替代,那么注定这些合资鼻息下的自主品牌不会做大做强去抢合资份额,如果发生,必然会受到利益博弈下的钳制。

2、长安自主算一直做的出类拔萃的,但也一直没赚过钱,靠福特输血。如今福特已显颓势,长安自主也就会变得更艰难。同时国家有把东风、一汽的轿车资产装进长安的规划,那样的,长安自主注定能做大但做不强。

3、比亚迪其实更像一个电池企业,也是其能盈利的部分。整车和云轨商业逻辑目前建立在补贴上,像互联网企业一样,猪毛出在羊身上。不过比亚迪选的这只羊,不是普通的消费者,是政府,所以这模式肯定是长期不成立的。另外,债务上,比亚迪现在真的是靠借债度日,债滚债还息。新能源汽车盈利模式具体什么时候能够成立,比亚迪能不能撑住都是风险高,不确定的事情。

4、吉利势头很好,车也不错。但老板资本玩的太溜,内贷外购,各种担保,负债说不清楚,集团和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复杂,股价相对高位,风险较高。

所以一划拉,我实在是没得选,只能选$长城汽车(02333)$ 了。

站在这个时点上,长城汽车的几个短板,我判断是证伪和补齐了

1、缺少轿车,单腿走路。这个不成立。现在轿车和SUV上没什么大的技术差别,平台也通用。我相信长城要想造轿车,分分钟的事。只是现在轿车和SUV在国内没那么大的区分了,一些跨界车更是分不清楚。只能说,在一样的成本下,国人更喜欢空间大、底盘高、视野好的SUV,长城只是以盈利为导向,找准了这个定位突破而已。所以以后别再逼着老魏造轿车了,人家都说了,现在轿车不赚钱为啥要造?要造也去造A00级纯电欧拉了。

2、新能源起步晚。这个观点在2017年尤为突出,当年还花钱买了新能源积分。目前看,长城因为盈利为导向,觉得新能源不靠补贴不赚钱确实在产品端晚了一步。但研发和技术上没有落下。最近蜂巢能源在新能源界拔地崛起,也令我觉得有些惊艳。这个短板目前补上了,甚至有反超的趋势。

3、氢能源这块,长城算走在前列。不过这个东西遥遥无期,只能作为长期逻辑存在对股价进行支撑,锦上添花。

4、网联智能、自动驾驶。这块其实我比较担忧过。其实造车新势力如蔚来小鹏等的崛起,在造车成本和品控端毫无优势,唯一能看到就是在网联智能这块有些优势,毕竟是互联网基因的企业。但后来我看到华为、百度这些互联网大咖也强势进入这个领域的研发开发。我觉得造车新势力在这方面的优势也值得担忧了。对于长城来说,虽然目前在自动驾驶、智能互联这块也在持续投入,但考虑到长城的保守文化,我曾经担忧过会在这块落后。不过现在和宝马的光束走上正轨了,两家共同研发,我就放心多了。让宝马这个国际视野的豪华品牌生产商带着,这块即使不会拔尖但不至于完全落后。

5、发动机、变速箱、叠拼电池这几大块,这两年进步神速,相当惊艳。哈弗H、F系列、WEY、皮卡几个车型也很丰富。产能上现在加上俄罗斯、重庆、日照、泰州、光束,实现了逆势扩张。但负债端没有明显变化,为将来汽车复苏,抢占市场份额,奠定了基础。


三、估值。

长城今年从销量上看已经是实现同比增长。现在行业低谷,2019年全年利润预计在45-50亿RMB之间,港股现在500亿HK的市值,合计10PE左右。如果真按上文的周期框架复苏,

那么 2020-2024年,长城当前的销量是100w,如果国内市占率能从4%提升到6%的话,将是150w辆,1500亿的营收。景气周期,长城的净利率为10%,业绩150亿的利润。考虑到增长和景气周期,市场给15倍PE的话,是2250亿。

再考虑到发动机、变速箱开始对外开发市场。国外拓展(如俄罗斯)增长较快,以及光束汽车带来的利润分成。2020-2024这个周期里,长城汽车市值能上到2000亿HK还是可以畅想的。

如果2000亿是我们得一个合理预计,那从现在算起,收益怎么样,好算吧?

———————————————————————————————————————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商业模式革命的问题需要回答:目前看从燃油到电动的能源革命,革不了传统龙头车企的命。怕的是整个汽车产业商业模式的变化,就像淘宝消灭小商场,数码消灭胶卷那样,也即我消灭了,却不是针对你,也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不够好。

比如电视机,虽然经过产能淘汰头部集中了,但却没像空调这样的白电出现格力美的这样的头部企业。这里其实是电视的商业模式变化了。大家发现没?新兴电视企业如小米、华为等,开始不赚电视硬件的钱了,而是赚广告和互联网附加服务(如视频会员、app分成、IoT服务)的钱。这是商业模式变化造成的,不是竞争激烈造成的。

汽车业还能不能复苏的问题。从人均拥车量和巨大保有置换量上看,结合份额提升的逻辑,龙头车企是还能复苏增长的。目前看,汽车这块会发生这样的商业模式变化还没有苗头。几个造成新势力也是主打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等科技和驾驶品质的提升,没看到商业模式巨变的苗头。如果您有所发现,请及时告诉我,就像我无私分享此文给您一样[大笑]

$长城汽车(SH601633)$

@朱酒 @自由老木头@Stocksmall @wzy1218 @岁寒知松柏 @up-up-day-by-day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蔚蓝海岸952019-12-06 23:03

吉利挖长城的人才以后才知道长城在秘密打造魏品牌,弄清楚再说

自由凌风2019-12-07 09:09

替代是个过程,虽然汽车行业严冬,国产龙头替代的趋势已经慢慢出来了,很多合资品牌已经基本出局,比如法系的标志,雪铁龙ds,韩系的起亚,日系的三菱。现代马自达福特别克等也多在苦苦挣扎,销量大不如前。国产品牌更不用说,一大半慢慢的沉寂消失,整个行业快速的向龙头集中。长城没有合资企业的技术加持,也没有合资企业的利润补贴。不做轿车,专注SUV,销量逆势增长,并且在发动机变速箱等各个领域拥有了自己独有的技术和优势。
至于替代什么时候能完成,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06年建仓海尔的时候,当时的家电环境和现在汽车差不多,张瑞敏说家电的利润像刀锋一样薄,老百姓买家电还是首选洋品牌。
如果国产品牌能像家电一样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估计也需要10年。如果能有三个国产品牌跑出来,那长城必然是其中一个。

扎克英雄2019-12-06 21:39

作者的逻辑是自主必然崛起,然后在自主中凭借非常主观的判断得出长城可以胜出。两个链条在短期内都不成立,至少在数据上是这么显示的。1、自主的份额在不断缩小,从45附近到现在37附近。原因是轿车合资牢不可破,SUV合资后来居上,可以说自主处在最危险的时候。当然了你可以前瞻,但3-5年内自主可能很难大规模崛起,只是头部自主抢尾部自主份额,以及韩系车,美系车通用在上汽的经营下,能力还是比较强的。2、第2条说长城可以胜出,太主观。上汽自主实力很强,广汽自主短期调整,实际上人家曾经很赚钱,就跟18年长城调整一样,不是仅靠合资。长安自主不盈利是因为盈利都让体外给拿走了,产品力其实很强。比亚迪这么多年过去,还没搞清楚造车靠的是集成能力,供应体系,和关键零部件技术,三者缺一不可。至于吉利,人家现在是第一,人家在细分领域的布局,在品牌打造上的能力,长城还得好好学,不要凭感觉判断。$长城汽车(SH601633)$ $吉利汽车(00175)$ $比亚迪(SZ002594)$

金凤一号2019-12-07 08:57

我不反驳你,等蜂巢上市,甚至宝马入股的时候,你给我录个自己打脸的视频就行。

坚强的韭菜0082019-12-07 11:37

$长城汽车(02333)$ 先不谈技术如何,凯总这张嘴是出了名的牛逼,没记错的话,前几天说魏老板把蜂巢能源从上市公司剥离,是侵害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的也是他吧?这没两天又变成了蜂巢能源打水漂了?那即便是打了水漂了,那也是魏老板自掏腰包,跟上市公司没关系对吧?不正好说明了魏老板自担风险的勇气和魄力么?凯总这左右打脸的双标功夫果然了得。。。

全部讨论

作者的逻辑是自主必然崛起,然后在自主中凭借非常主观的判断得出长城可以胜出。两个链条在短期内都不成立,至少在数据上是这么显示的。1、自主的份额在不断缩小,从45附近到现在37附近。原因是轿车合资牢不可破,SUV合资后来居上,可以说自主处在最危险的时候。当然了你可以前瞻,但3-5年内自主可能很难大规模崛起,只是头部自主抢尾部自主份额,以及韩系车,美系车通用在上汽的经营下,能力还是比较强的。2、第2条说长城可以胜出,太主观。上汽自主实力很强,广汽自主短期调整,实际上人家曾经很赚钱,就跟18年长城调整一样,不是仅靠合资。长安自主不盈利是因为盈利都让体外给拿走了,产品力其实很强。比亚迪这么多年过去,还没搞清楚造车靠的是集成能力,供应体系,和关键零部件技术,三者缺一不可。至于吉利,人家现在是第一,人家在细分领域的布局,在品牌打造上的能力,长城还得好好学,不要凭感觉判断。$长城汽车(SH601633)$ $吉利汽车(00175)$ $比亚迪(SZ002594)$

2019-12-06 21:14

两年前,他们都是这么想的

2019-12-07 01:13

过去两年无数人对长城充满期待,期望未来能走成李宁,观察仓密切跟踪

2019-12-06 21:27

赞同金凤的观点,之前市场不看好主机厂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电动化浪潮中,传统汽车巨头会被颠覆,但是今年的局面越来越明晰,在技术发生变革的时候,传统巨头依然保持优势独占鳌头,还是那个观点:技术无所谓颠覆,唯有市场和技术的结合才有颠覆,当时机到来的时候,传统巨头面在电动化转型上的资源投入着实让人感到吃惊!再加上汽车行业是一个长产业链,供应链被颠覆的难度远超其他行业,另外,汽车的长消费周期属性也给传统巨头留下了足够的时间。所以在电动化浪潮的长跑比赛中,起初跑在最前面的造车新势力,大概率并不是最终的胜出者。

$长城汽车(02333)$ 我还有一个预判还未实现,请球友监督:@凯雷Soros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前期在$长城汽车(02333)$ 一直跌的心慌慌时候,现在在长城汽车一直涨的心慌慌时候,我也是不是的回头来温习这篇文章。不为别的,深谙人类情绪的缺陷,我只相信逻辑和数据的力量。

2019-12-09 13:49

大飙车就算了,领克动态驾驶感受底盘调校是好于魏的,可看看领克01的投诉,异响,共振,漏水,生锈,连转向柱都生锈,这才一年多的车啊

2019-12-09 09:09

继续看好长城以及其股价表现,国内最会赚钱、最像丰田的汽车公司。

2019-12-08 07:53

本人汽车行业从业20年,对所有主机厂都非常了解的,楼主写的非常好,逻辑清晰,不但看到了问题的表面,还看到了问题的后面,支持楼主的观点!

2019-12-07 12:37

我愿意超长线持有 $长城汽车(SH601633)$ 的逻辑在于,老魏还年轻,选择的方向也正确,瞄着丰田去对标,中国崛起的过程之中,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各行各业无外乎都是国产替代了进口,这个底层逻辑在汽车行业也不会变。而最有可能笑到最后的,民企里选一个是长城,国企里选一个是上汽投资,就是跟着国运一起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