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翻转的要素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73回复:48喜欢:154

不论是多优秀的企业,在一路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必然地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每年都会有很多企业遭遇困境(看下年初的年报预亏预减公告),但真正有投资机会的翻转却是九牛一毛。成功的翻转有伊利的三聚氰胺,茅台的塑化剂反腐危机等经典案例,他们的投资者,都获得了十年十倍以上的惊人投资回报。如何避免两康巨坑,筛选出风险低回报高的可困境翻转的企业,是研究困境翻转的重点。

一、优质的企业本身就是困境翻转的基础。也是最大的安全边际。

“好公司、好管理、好价格”,好公司永远都是我排在首要位置的条件,没有之一。不论是好企业、平庸企业还是坏企业,在困境时刻,都有个共同点:向自己的惯性方向前进。好企业更好,平庸的更加平庸,坏的更加恶化。就如同班级里的学生一样,排名一直很稳定,差距越来越大。国家也一样,大概这是历史的惯性。

好企业的标准见仁见智,我所认为的好企业,就是不断创造自由现金流的企业。尤其是那些拥有优秀的品牌的企业。人心上的位置不多,能进入人的内心的品牌,就那么几个,很难有新的品牌进入。这同样预示着能投资的位置也不多,紧盯他们,在他们困境翻转的时候扶他们一把,是利国利股民的大好事。(可参见《用自由现金流的思想选出最优秀的商业模式》《复利的抓手:主营业务》。)

二、健康的财务,是困境中过冬的棉被。

在企业艰难时刻,特别是公司出现净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情况下度过困境期,就少不了稳健的财务。简单的举例来说,比如较低的负债率<30%,流动比率>3,速动比率>2,较低的应付账款等。困境就如同人生了场大病,身体健康的,能扛过去,身体虚弱的,直接呜呼哀哉了。这种一病不起的危险情况,特别容易出现在高杠杆经营的行业里,比如房地产,投资房地产的人,总是抱怨房地产的市盈率如此之低,低估到可怕,买入之人,总有怀才不遇的感慨,进而嘲笑市场先生的愚蠢。我觉得是他们没有遇到危机的时刻,如果房地产企业遭遇困境,他那点微薄的净资产和利润(净资产/总资产不足10%),是极可能变成负数的。这个时候的企业,就不是翻转的可能,而是死亡的可能了。

因为困境出现的必然性,所以从困境翻转的角度来说,投资要远离高杠杆的企业。

三、稳健持续,有长远增长预期的大行业,才是企业突破困境的好土壤。

行业是企业生存的母体,行业兴,企业兴,行业衰,企业衰。首先,如果出现危及行业生存的颠覆性替代困境,那企业是不能翻转的,比如塞班手机被智能手机替代的危机困境,诺基亚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的。还有未来将要出现的传统汽车行业被电动汽车替代的困境,幻想传统车企在原有的燃油汽车的领域困境翻转,将也是徒劳的。颠覆性替代威胁,是投资的最大威胁,《复利的大敌:颠覆式创新》。被复利附身的企业,大多表现为,行业稳健持续没有大的创新。

其次,即使没有出现替代性威胁,但如果行业持续的走下坡路,也就是走入行业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也是无法翻转的。中国的人均收入一直在提高,消费升级一直在进行中,被淘汰下的产品, 再也无法创造更高的行业需求,比如方便面的消费减少,从2013年的高点的460亿份,降低到2018年的400亿份,即使有阶段性的反抽,也很难期待康师傅的困境翻转。所以,行业处于成长和成熟期,有长远增长预期,现在的困境只是整个周期中的一点小涟漪,这样的企业翻转新高才值得期待。《判断企业前景的五大要素》。

行业要大,足够大的行业,靠挤出弱小的企业,为企业困境翻转提供腾挪更大的空间。那些行业特别小的企业,翻转会非常的困难,即使翻转,也会耗费很长的时间。

四、优势的竞争地位,才能在行业翻转中获胜。

动物世界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残酷景象,在干旱缺少食物地带,老鹰无法养活一窝的雏鹰的时候,就会容忍雏鹰之间相互残杀。最后保留最健壮的雏鹰。市场竞争也是这样的零和游戏。在困境中,优势竞争地位的龙头企业,常常依靠挤压弱势的竞争对手,获得生存腾挪的空间。投资困境翻转的企业,一定不能投龙头之外的。因为他们都是被挤压的对象,即使行业翻转了,更多的利益也被龙头攫取。只有骨头渣渣留给次等的竞争者。每次行业危机,也是龙头更进一步扩大自己竞争优势的机会。比如白酒危机时,茅台降价,逼迫五粮液等出现批零倒挂的现象。洋河的翻转幅度和力度也要看茅台的脸色。类似分众和阿胶这样的行业龙头,也是可以预期翻转的。说的通俗点,大家都活的好的时候,老大忙着赚钱,没时间理会你,如果老大也挨饿了,就会抢老二老三的粮食。这就是老大的威风。投资必投龙头。

五、困境类型不是致命性永久性的。

并不是每个困境都会翻转,能翻转的困境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是阵痛式的,不是致命性的。也就是说,能改变的困境才有研究的意义,如果类似于康美康得新那样的财务造假,或者毫无诚信,扇贝跑来跑去的企业,,唯一要做的,就是赶紧跑。

鉴于中国国内私营企业文化中诚信和约束的缺失,选择有国家监管的国有企业作为投资对象,可大概率的避免这种毁灭性的道德困境。国有企业看起来很慢,效率低,但是资产有监管,财务有监督,不大会出现财务大范围造假的情况。

与吃喝有关的行业,是长牛股集中营,同时,这些行业受消费者关注度也高,爆发危机的次数频繁,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只要是可改变的,且不是故意而为的危机,基本上都可以看做可翻转的困境危机,每次危机,都是投资的好机会。

六、新的管理层,是执行困境翻转的必要条件。

大部分的困境翻转,总是在更换管理层之后。这是有原因的,老的管理层,特别是执掌多年的管理层,他们的思维逐渐僵化,执拗于过往的成绩和工作方法,没有跟上世界的变化,自保心理严重,出台的措施也限于应对,而不是反击。出现困境,特别是有的困境直接就是管理层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人祸的时候,会逐渐对自己的政策丧失信心,变得不自信了。如果此时更换了新的管理层,新管理层会带来新的理念和信心,他们会很快的重新梳理好企业的脉络,整理好战略,重新再出发。

不用担心新换的管理层不如以前。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有企业的人才储备已经非常充分了,选拔制度也比以前更加健全,选出更好的管理层的几率大大增加。

谨慎,是投资困境翻转企业的必要心态,要遵守严格的安全边际,给自己投资预留足够的安全空间。否则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无底的黑洞或漫长的折磨期。切记切记。

@今日话题 @闲来一坐s话投资 @蔷薇雨 $东阿阿胶(SZ000423)$

复利的大敌:颠覆式创新

判断企业前景的五大要素

财报最应该看的三个重点内容

想不到的安全边际

分散投资和集中投资的比较

用自由现金流的思想选出最优秀的商业模式

能力圈详解

复利的抓手:主营业务

成长的三个组成部分

识别优秀次新业务的原则

估值的要领

护城河的要义

全部讨论

2019-12-18 07:20

辛苦辛苦,写的非常好

2019-11-17 18:44

东阿阿胶在人们心智中的地位没有下降,过去十年可能还上升了;这是东阿阿胶值得期待的最大原因。

2019-11-19 22:23

阿胶的公司质地、财务状况、龙头地位是无可挑剔的。就是行业的空间、受众、实用价值弱点。当然,如果所有的方面都没问题,我们也不可能等到这么低的价格了。$东阿阿胶(SZ000423)$ $复星医药(SH600196)$

2019-11-17 22:20

说的是洋河么?

2019-11-17 21:03

【谢谢分享】很好的分析!“新的管理层,是执行困境翻转的必要条件”,这一条也未必,想当年,茅台就没有换管理层,结果也反转了。有些困境可能与行业周期有关,与企业本身的经营举措失当有关。当然,文中可能有所指~~

2019-11-18 09:00

只要是可改变的,且不是故意而为的危机,基本上都可以看做可翻转的困境危机,每次危机,都是投资的好机会。

2019-11-17 20:52

只要价值的逻辑没有变,短期的困境就是黄金坑。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中国人均牛奶消费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提升的逻辑没有变,三聚氰胺事件反而变成投资中国奶业行业的黄金机会。2012年的塑化剂,本身是偶然的意外事故,白酒行业长期消费的量不变甚至在减少,塑化剂事件导致的行业杀估值过度了,因此之后的的价值回归也是有投资的价值,2012年我就重点关注了白酒,到2016年初我觉得时机成熟了,在2017年感觉到泡沫就全部了结了。现在我主要看食品消费,逻辑跟当年的奶业相同,而没有选医药的原因我认为药价下跌是足以动摇整个医药行业价值根本的变量。

2019-11-17 19:16

非常好的总结。这一两年各行各业日子都不好过,但有品牌背书的企业,特别是像东阿阿胶这样央企背景的企业,王子一时落难,无疑是难得的投资机会。

2019-11-17 18:09

额,其实我觉得这篇文章没啥意义,投资困境反转类企业应该是最难的,如果分析的在没有实实在在的案例,只是列了一堆理论的话,就更没有一点参考的价值了。

2020-06-12 09:39

谨慎,是投资困境翻转企业的必要心态,要遵守严格的安全边际,给自己投资预留足够的安全空间。否则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无底的黑洞或漫长的折磨期。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