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企业前景的五大要素

发布于: 雪球转发:198回复:238喜欢:887

        抓住一个连续高增长前景的投资标的,是投资人梦寐以求的。谁不想拥有像腾讯阿里茅台这样的高增长潜质的企业?一股定终身。如何判断一个企业的前景,是投资人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刻苦钻研技术的,勤奋研究企业报表的,深入分析企业产品的。但是得到的结果,总是那么不确定。判断企业前景的难度之大,导致很多投资人都认为企业前景是不可知的,为了抵消前景的不确定性,走入了捡烟蒂的痛苦通道。能否判断一个企业的前景,是烟蒂投资者与成长投资者之间的一道风水岭。

        企业前景是否可以判断呢?又该如何判断呢?

        判断一个企业的前景,我认为应该要找到企业前景的源泉在哪里。如果你经营一个企业,我们来分析一下几种可能的源泉,一般的企业都有哪些部分呢,罗列一下:财务、采购、生产、销售、品质、人事、物流、后勤、研发等等,哪个部门是创造价值的部门?很清晰吧,除了销售以外的,都是服务部门,这里只有一个是赚钱的,那就是销售,销售为什么能给公司赚钱?那是因为销售的赚钱源泉,来自客户。客户才是我们赚钱的源泉。是我们所有的根。

        从客户的角度来判断企业的前景,才能清晰的分辨未来的方向。企业前景是由市场容量和企业自身的地位决定的,又受到颠覆性替代的影响。 综合起来,企业前景取决于以下五大要素:

         1、 客户数量:这是潜在的行业消费群体。消费群体的数量,举例来看,中国大于印度大于美国大于日本大于新加坡。

         2、 客户购买力:这是消费群体的购买能力。越是富有的地区,消费能力越强。举例来说,美国大于中国大于印度大于非洲大于原始部落。

        3、 客户购买欲望:在满足同类型的消费需求中不同程度的欲望,比如:喝茅台的欲望大于喝二锅头的欲望。

        4、 企业地位:比如白酒中的,高端茅台、五粮液、洋河、中端古井、汾酒,低端如顺鑫等

       5、 产品可替代性:是指的产品的颠覆性的替代。比如苹果IOS系统替代诺基亚塞班系统。数码相机替代柯达胶卷相机。

判断企业前景的公式归纳为:企业前景=客户数*客户购买力*客户购买欲望*企业地位/替代性

        以最热的白酒行业来说,白酒这几年,经历塑化剂,经历反腐,业绩波动比较大。但是这些都不是主导因素,只是临时的因素而已,这几年,决定前景的四大要素中,只有消费能力产生了变化。以茅台来说,首先,得益于中国白酒消费人群稳定,基数大,消费高端白酒茅台的欲望重叠消费能力的增长,导致茅台的业绩爆棚。茅台酒轻松的从特权消费中迅速转变为民间消费支撑。

        这种增长是消费能力提升主导的,和茅台酒的什么水,什么有机物等,关系不大,仅仅是客户端的改变。消费能力提升后,对于整个白酒行业中的各个公司的受益影响,是从上而下的,从领导者到追随者到末位从业者的逐步递减的过程。顺鑫明显差于古井和汾酒,更低端的很多小酒厂濒临倒闭。消费能力提升后,这类低端企业的消费者消费欲望逐步减少。未来白酒的消费能力提升,还将持续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确切的说,应该是促进高端白酒的继续连续的高增长。这种是可期的。

        但是白酒行业的总体消费人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白酒的欲望在降低,这也是茅台管理层所关心的,他们推出各种系列酒和培养后续消费者的举动。证明了管理层的明智和远见。鉴于企业地位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如果你选择茅台以外的白酒股票,虽然也会有可观的收益,但是你将失去最好的收益。这就是企业地位对于行业内企业的选择影响。所以我做分析的时候,基本只分析龙头股票。

         对于银行也来说,未来也是堪忧的,银行所面对的主要客户是企业,整体的企业的经营增长是在变慢的,GDP再也没有以前10%的增长速度了,对应的企业的增长,也会放缓下来,对于银行来说,企业是他们的客户,客户的购买欲望在下降,再看看每个银行在金融领域的地位,并没有护城河,很容易被替代,支付宝和微信在商业的上的成功营运,以及各银行之间同质化的竞争,除非有银行是垄断的,如果没有垄断,就意味着各银行之间将惨烈厮杀,压低自己的利润去保持和争抢市场份额,不但银行内部厮杀,面对支付宝和微信的绞杀,也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大家有认识银行的人,可以去仔细了解,是不是很多银行在压缩成本上下了很多的功夫?所以未来银行的高增长,根本不可能,这也是部分银行现在进入个位数增长,甚至分红降低的原因。僧多肉少,吃不饱啊。期待银行未来高增长,将是可笑的。

         再看看可口可乐,90年代可口可乐依靠打开中国等人口大国的市场,获得了高速增长。为老巴赚得盆满钵满的。而今可口可乐的增长停止甚至倒退了,这个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消费人口达到峰值和消费欲望的降低的原因,可口可乐背负了发胖和不健康的标签,无法改变。可乐的消费人数的增长也开始停止甚至倒退了。新增的消费市场在变少,旧有的消费市场在饱和。在中国,不仅可口可乐遇到了各种饮料替代品,而且随着消费能力的增强,对于不健康的可乐,除了有各种饮料的替代品,也有各种新鲜的果汁,新鲜水果等替代了。导致消费者在可乐上的消费欲望越来越低,未来随着中国对于自己的文化越来越自信,可乐消费会越来越少,可能传统的直接泡茶的方式会逐步的兴起,茶叶企业的消费欲望会增长。

        类似的康师傅的饮料,那种甜甜的果汁和茶饮料而言,也会面临消费欲望降低,未来,可能直接泡茶的需求会替代康师傅的茶饮料。康师傅的方便面,也是这样,虽然消费人数在增加,消费能力在增加,但是人们的消费欲望却在降低,外卖和健康的食品会形成很强大的替代效应。同样面临消费欲望减退的企业,还有涪陵榨菜和双汇发展。这些企业的产品,跟不上消费者消费健康欲望的升级的需求。也不会有大的增长了。

         承德露露在植物饮料领域,本来是一枝独秀,占据90%以上的份额的,很可惜,出现了六个核桃这样的替代产品。承德露露未来还能高速增长吗?可能性不大,产品的高增长与否,与产品的可替代性成反比。这种企业前景的降低,能通过企业的自身努力得到逆转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管理层只能顺天应人得成绩,想逆天改命?市场会先给你颜色瞧瞧的。

        还有明星企业如福耀玻璃呢?福耀玻璃的客户是谁?汽车企业。汽车企业已经面临个位数的增长了,他们购买玻璃的欲望也会降低的,所以福耀玻璃是很难再有连续的超过20%以上的增长的。

         有人说,福耀可以挤压其他同行的份额来获得高增长。可以很明确的讲,这个是很难的,除了互联网等信息产业外,大部分传统企业想要提高份额是很难的,每年能提高1-2%的市场份额,就是很优秀了。而且要付出惨烈的代价才可以。要认识到人的局限性,才能深刻理会。

        手机领域,比如诺基亚,很可怜,以前的风光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消费人数和消费能力还有消费欲望三者都对诺基亚有利的,而且诺基亚在传统手机领域的地位也是牢不可破,可惜,出现了颠覆性的苹果手机和安卓系统手机,所以替代性是企业前景的最大天敌,不是之一。

        一个稳固的行业龙头,是很难被超越的。可口可乐不用怕百事可乐,康师傅不用怕统一,格力不用怕美的,海尔不用怕小天鹅。苹果不用怕小米。诺基亚不用怕摩托罗拉,但诺基亚必须害怕苹果。

        再看苹果手机,苹果手机这几年的增长也基本上到头了,智能手机中的欧美日本和中国等大市场,消费人数基本上已经趋近饱和,替换非智能手机的时代也基本接近结束。继续替换的消费欲望在降低,虽然苹果的手机还是行业的老大,地位稳固,但是面对的轻微替代性产品,比如安卓系列的产品。已经出现疲态。用华为人说的话,已经没有感到那么大的压力了。所以未来苹果的高增长前景也是堪忧的。

        空调的老大哥格力电器,不得不说说,格力电器的主要客户,目前还是新房装修的需求,格力也曾经做过替换需求的拓展的努力,很可惜,两年没有什么大的成就。2016年房产大卖,增长高达27%,再加上天气热,空调大卖,消费欲望前所未有的强烈。所以你看格力的业绩,也是水涨船高。就连整个空调行业,都达到了1.3亿台的产销顶峰。

         格力目前的主要消费欲望来自于新房销售获得的新增消费,从2000年到2014年,同样是住房消费的高峰期,2015年迎来一个小低估。这些都是从消费数量和消费欲望上,给了格力高增长的奇迹。

         但是从今年9月份开始,新房的销售面积增长,已经开始出现负增长,这具有传导性,未来一年甚至更久,空调的消费购买欲望,会降低。如果遇上一个凉夏,将是雪上加霜的事情。鉴于整体新房市场进入缓慢增长期,格力,也同样无法再维持高速的增长。

         上面这些行业都某些单个要素的提升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不是有消费人数、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三箭齐发的可期的连续高增长企业呢?

         阿里巴巴。整个企业会随着中国互联网程度的加深以及一带一路的扩展的影响,还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得益于商业领域的成功,阿里巴巴的客户数仍将大幅增加,现在整个中国,还在加速互联网+时代,一带一路的国家的互联网经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们也有强烈的发展欲望。阿里巴巴在客户数量、客户购买力、购买欲望上,还将前所未有的获得高增长。

         同时,阿里巴巴具有全球互联网行业无法撼动的经济地位,具有独特的垄断性质,十年内是看不到可以替代阿里巴巴的巨型企业或者巨型产品诞生。即使要诞生,也最起码要有10-20年时间,所以阿里巴巴,将是未来仍可连续高增长的企业。

        而微信,仅仅在消费领域里有所建树,且主要盈利来自于游戏,个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要大大低于商业企业的消费能力,而且腾讯受限于国内的,游戏的消费欲望并不是无止境的,所以从生意模式上,腾讯要大大低于阿里巴巴的。

         再看看另一个具有长久优势的行业,同样是消费人数、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三箭齐发的未来高增长型行业:医药行业。从医院的爆棚人气可以看到,看病的需求比茅台的消费欲望强烈很多倍。

         医药行业在中国,面临的是人口老龄化导致的消费人数急剧增长,健康需求购买力的增长也是有购买力要买,没有购买力,创造条件也要购买。人只要生病了,消费欲望就是无止境的,恒瑞医药,东阿阿胶,片子癀是整个医药行业里最具有竞争力的三家医药公司,也没有颠覆性替代可能性,上述三家公司,持续的高增长是可期的,

        当然,你可能认为东阿阿胶三季度净利润几乎没有增长,开始怀疑他的增长潜力。那么你可能就错过了现在低估明显且未来最优秀的高增长的长牛股。将是你一生的遗憾。

(以上观点只代表我个人,请审慎决策自己的投资)

@闲来一坐s话投资 @非完全进化体 @滚一个雪球 @今日话题 $东阿阿胶(SZ000423)$ $格力电器(SZ000651)$ $贵州茅台(SH600519)$ 

全部讨论

2017-12-03 23:17

我有几点想法也想交流下:比如格力,的确国内天花板比较近,但是如果眼光放在全球,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印度、越南等很多欠发达地区,正如你说的,可口可乐因为开拓了中国这个新市场,所以获得了新增长,这一点印度的消费潜力不可小视,就像小米最近在俄罗斯、印度取得的成功。还有福耀,汽车增长空间是不大了,我想说的是新能源汽车才刚刚开始,替代才起步,难道特斯拉不用玻璃了,而且玻璃对于汽车是消耗品,是成本不敏感的,除非哪天汽车不用玻璃了,那才是末路了,从目前看十年之内,汽车形态不太有重大改变,而且还有海外广阔的市场待挖掘。腾讯也是,如果仅仅把腾讯看成国内靠游戏的,就未免狭隘了,腾讯这些年投资了N多的公司,未来的基本都投了,够再造一个腾讯了,比如滴滴,uber,ai芯片,supercell,早就投遍全球了,开始赚世界人民的money了。当然我也不否认阿胶好,但是中药公司只能够在华人圈不能赚全世界人民,从这一点上来讲确实不如化学或生物制药的企业,就好比当年辉瑞把伟哥卖遍全球,赚的盆满钵满一样,如果哪天中国自己的药企研制了牛X的原研药,那么这个公司一定能大赚特赚。我现在特别希望天士力的复方丹参能过fda,如果过了,替所有中药趟了一条明路,可以光明正大赚世界人民的钱了。纯交流,道理越辩越明。

【商业洞察】很好的思考,虽然其中对有些企业的点评我未必全部苟同,但是显然作者是在思考着投资的关键环节、核心环节,而且也促发人更深更远的思考。我说过,从股东思维向企业管理者思维转变,是投资者的第二次飞跃,其实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当然,这个飞跃确实不易,需要我们对于一家企业所处的行业属性、行业空间、竞争壁垒、竞争对手等进行深入的长期的研究观察,才可能得出自己更接近于客观真实的结论。甚至有时这种结论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说玄一点,这其中可能还包括一种自己的投资直觉。
    对于投资者来讲,其实理念的东西没有多少可讲的,关键还是对于行业属性、企业生意模式以及未来增长前景的探讨,更有意义。不是吗?你说87岁的巴菲特与93岁的芒格,会天天如雪球上一些人一样,天天沉迷于理念之争吗?我想显然不会,他们的讨论或许更多的在是研究企业更深层次的东西。从这个意义讲,这篇文章更容易引起人思考。

2017-12-04 00:01

里面主观性的判断太多太随意了

2017-12-08 08:47

最后的亮点是东阿阿胶么?
你自己的分析过程和结论都在互相抵触啊
东阿阿胶受制于驴皮资源,规模上增长会很低甚至负增长,只能靠提价来维持利润增速,但现在价格已经很高,受众面在收缩,业绩多年没什么明显增长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论证和结论本身就是矛盾的。
可能我说得不对,但是烦请贴主提供论证东阿阿胶的成长空间的依据。

2017-12-07 21:15

总结得很好!人人都想要吗?能买得起吗?心里会想反复购买吗?会崇拜吗?有其他的可替代吗?

2017-12-03 23:28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抓住富人就抓住了东阿阿胶的未来,那是命脉。就能解决驴皮争论问题,只要抓住了富人,未来建立的从众效应将是东阿阿胶最大的护城河

2017-12-03 22:32

随着中国人科学意识普及,中药必将走向没落

2017-12-12 15:29

企业都是走在死亡的路上,我们需尽可能的尽快榨取利润。没有十全十美的企业,只有兢兢业业的企业家。企业家才是最重要的指数,而不是看市场需求或者莫名其妙的所谓护城河。

2017-12-11 23:39

【2017.12.11】量化简财-各行业龙头股股票估值数据,今天白马股集体飞舞啊,之前相对低估的股票,今天都出现了不错的涨幅。目前从滚动市盈率PE-TTM历史估值百分位、市净率PB历史估值百分位,PEG、盈利收益率等综合分析评估。
衣:海澜之家
食:双汇发展
住:华夏幸福、保利地产
钱:安信信托、兴业银行、海通证券
药:华东医药、东阿阿胶、汤臣倍健
安:康得新
目前出现了相对低估的机会,可以重点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