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渡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40喜欢:12
不太懂reits,也不大清楚置地在地产后周期的平台化运作思路;我看1209的理解,就是@jiancai 菅大提出的那个角度——“头部商场,相当于一个叠加在地段上的世界消费ETF”;不过我确实不大喜欢它的住宅物业那块业务,但现在还占一半营收呢。
P.S:1209本身就是1109分出来的轻资产运营平台,商管业务的模式就是“租金4%+EBIDTA 8%”(非华润第三方业主只高不低);很惊讶在这个票的讨论区很少人明明白白地指出来这一点,我看很多评论连业主是谁、万象生活并不承担商场建安成本都不知道。

热门回复

皮具加速涨价,就是奢侈品公司在敛财了,逼vip客户“进货”,在大幅涨价之后,奢侈品公司会统计量的变化,也会考虑后疫情时代的商旅流动,在23年初,奢侈品公司在中国内地扩张已经趋于谨慎,没有皮具拉数据的品牌,已经领先下滑,更领先的是瑞表,劳力士百达翡丽二级市场跌了都很长一段时间了,这都是一池子的流动性,有的先跌,有的后跌,但周期方向,大概率是一致的,劳力士跳水的时候,很可能趋势已经定了。

我喜欢提示风险,要小心奢侈品的下行周期,不过我估计很多商场和奢侈品签了封顶合同,就是一般的下滑,不一定会伤害到商场租金,这要看具体公司具体项目。

lv要在亚龙湾开商场,不知道是不是免税,这就是第二波冲击来了,25年封关也有不确定性。

中免还有打击套代购影响,冲击更大,中免是逼代购“进货”。

(抛开开发商增值服务部分)住宅物管收入是100%独立可持续的,收入端是千千万万个小业主,地产暴雷对存量收入一点影响都没有 。商管物业费表面上也是找租户收的,实际上租户眼里和租金是打包一起的,商管费定多少完全是房东(华润置地) 一句话的事情。另外商场的繁荣来自于业主方不停的投入巨额维护性资本开支,华润暴雷的话如果商场不转卖很快也会凉掉。

还是没懂为什么商管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不如物管?是假设如果华润暴雷的话?

老哥,建议你去了解下市场上独立第三方商管的真实情况,委托管理不可能像华润万象这么好赚钱,所谓独立性纯属扯淡...[捂脸]

可以多了解一些其他商管的市拓情况,商管本质上就是关联方赏饭吃,尽管账面收入来源上有很强的独立性。 如果不喜欢$华润万象生活(01209)$ 的住宅物管,就更不应该冲着商管看这个公司,后者事实上的独立性可持续性甚至远不如前者。

额...万象生活是市场上第三方商管收费最高的,从前期咨询,再到营运管理的抽成。
整个生意模式肯定是以华润置地的mall作为基本盘,然后拓展到第三方业主。至于你上一个回复说华润可以随意改变管理费率,根据之前华润的公司治理历史倒不会这样。青岛万象城也公开了他的费率。
然后你说商场的高收入来源于高昂的维护性资本投入...well...多看一下公开资料吧...商场最重的投资是初始地价+建筑费。华润置地看上去是赚很多租金,但最近项目的初始投资不低,回报率比不上初期的深圳杭州万象城。而且资产重,所以PE远远比不上作为资产管理人的万象生活...
但,在国内有这个思维也正常...就像很多人不知道麦当劳之所以股价一直飙涨,是因为剥离了重资产部分...整个生意模式越来越轻...

你知道现在市场上很多第三方商管公司在外拓的时候已经在卷带资进场、卷重资产的整租了吗... 外拓生意没有公司吹的那么好做。 商场最大的投入当然是前期建造成本毋庸置疑,但一个巨型商场的recurring capex也是非常高的,比如红星出险后爱琴海也很快就凉的透透的。 我也相信华润置地如果没出问题,华润万象混的也不会差,管理费率也不会改。 但华润万象现在拿的这个收入并不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本质上还是寄生在华润置地上的衍生品。独立性和住宅物管完全没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