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生活服务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1

$雅生活服务(03319)$ $碧桂园服务(06098)$ $绿城服务(02869)$

本人0.6%的仓位持有雅生活服务

最开始买的是碧桂园服务

碧桂园服务是因为之前的地产跌成渣,

看贷款利息都付不起了,资产也没减值,

一减值就负资产了,

清仓后一部分买了碧桂园服务

因为看中了碧桂园服务的经营性现金流,

之后分红卖出避税,结果填权,改买雅生活服务

触发动机都是不服气,

改买雅生活服务的逻辑是雅生活服务市销率低于碧桂园服务

缺陷是经营性现金流没碧桂园服务稳定,

还有雅居乐集团看起来比碧桂园小、惨。

如果看中上游,可以选绿城服务

很明显绿城服务估值就高了。

我算的不考虑减值,毛利1.2元每股,

净利0.9元每股,

对应股价3.03港元市盈率3.13倍,

估值看起来很低。

但是:

1、商誉减值0.3014元每股

之前溢价收购物业,多花的前就是商誉。

不知20年把股价推到47.35港元是怎么想的。

22年底商誉33.15亿,

23年减值4.28亿,

23年底剩28.87亿,

如果年年减值还要减7年。

这个主要报表难看,

不然干脆一次性从净资产减掉,

23年底净资产128.13亿元,减去28.87亿元,

还剩99.26亿元,

合6.99元每股,市净率0.4马马虎虎,

就是在港股不够看。

2、金融减值0.3768元每股

就是最后收不到的物业费,

物业收入竟然会有3.46%最后收不到,

更让我吃惊的是实际3年还收不到的概率有

12.3%到7.93%之间。

我认为发个律师含起诉一下应该是能收到的,

毕竟房子在那又跑不掉,

不过总归麻烦,

甚至可能把净利润打成负的。

3、非控股权益应占利润0.1676元每股,

22年16.60亿、23年16.36亿的非控股权益,

22年应占利润0.95亿,23年应占利润2.38亿。

从非控股权益看,

物业本身是轻资产公司,

净资产收益率可达14.34%,

由此推测,

有效净资产只有61.99亿,

无效净资产37.27亿,

差不多就是40.75亿的现金和19.96亿的信托。

4、40.75亿现金及19.96亿的信托

又一次看人看了不爽的东西,

60.71亿合每股4.6港元的现金,

就不分给你,

能保值小股民就要感恩戴德了,

不知实际挪用去哪,信托个什么东西。

买股票就是赌大股东、管理层有良心,

有良心就胜过90%的股票了。

5、物业命门

22年营业收入153.79亿,23年营业收入154.43亿,几乎没增长;

22年开支129.40亿,23年开支137.40亿,增长6.18%,

毛利从24.39亿下降到17.03亿,

按下降7.36亿的下降速度,

3年后毛利就亏损了。

也就是命门是开支必然年年增长,

涨物业费就难了。

具体到物业管理费服务22年100.29亿、23年108.07亿,

增长7.76%是高于开支增长的,

存疑吧。

—————————————————————————

雪球也是奇怪,

我主讲雅生活服务的内容反而在雅生活服务的讨论看不到。

全部讨论

06-18 19:28

果然大衰神

06-14 18:41

雅生活物业费里面非住比例太高,大约六成,很多白条。营收的含金量太差,大多是二手项目,项目质量太差。即不回购,几年分红又抠门。太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