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树和小路

花树和小路

向往财务自由,信奉灵活投资,追求复利增长。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这周出去调研,偶遇一个公募基金经理,明显感觉到他的精神状态不如2个月前,了解后才知道正在办离职手续。他过去6年的业绩表现还不错,正收益,收益率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10%,跑赢红利指数,同期沪深300和中证500等主要指数是下跌的。限薪可能会引起一批经验丰富又业绩不错的人离职。

讨论

看空看对与真正通过做空赚到钱,两者的难度相差十万八千里。

讨论

假期最热话题是科特估,在新质生产力的大提法下,又临近科创板上市5周年,有些人把科特估对标之前的中特估。感觉还是需要官方表态和基本面配合,不然最多只是脉冲式的交易下预期和事件。

讨论

美股的标普500指数和罗素2000指数都是上升趋势,大多数时间都看不出明显区别。而A股的大小盘风格很明显,每隔几年都会有一种风格被演绎得很极端,现在全市场至少50%以上的股票是按可能退市进行定价。也许等退市常态化之后会相对好些。

讨论

看到新闻,柔宇的破产清算案在5月获得法院正式受理。想起认识的一家机构,募资5亿多投柔宇,全部打水漂,然后客户担心一级投资风险大,他们改成搞定增。另一家机构说自己做GP的一级项目全军覆没,现在他们只做LP,把钱交给更专业的人去投。

讨论

拜访一个前辈,他说自己今年上半年买煤炭股了,没办法,买其他板块很难赚到钱;上次买煤炭股还是2009年。屌丝逆袭、快速致富的窗口正在关闭,要降低收益率预期,成长股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行。他觉得在现在的大背景下,国内的公募基金行业会进入恶性循环,人才流失导致整体业绩越做越差,主动基...

讨论

今年A股的中位数涨跌幅-23.24%,大部分股票都表现一般。买中小盘成长股尤其如此,还要承受市场风格的负beta。

讨论

看了几遍,还以为我看错了,中公的最高市值曾经达到2600多亿。印象中前几年有个大V推过这只票,他主要是看财务报表的,以财务分析为主,不怎么懂行业和企业经营分析,股价上涨那段时间经常晒图,后来就暴雷了。

讨论

昨天白天比较忙,基本没看盘。盘中瞄了一眼,看到一只轻仓的股票最多跌了5%,直接加了一倍仓位;尾盘跌幅收窄一些。等到晚上才注意到,市场上领跌的股票是ST股和被年报问询的股票,而它前段时间也被问询过,当时我还特地找一家核心股东了解过情况。不知道股价底部在哪里,但如果现在能再跟着一起再...

讨论

[裂开]最近在看一个美元可转债项目。英语阅读和口语能力真是硬伤。读美股的公告和研报很费劲,与公司交流起来也不顺畅。

讨论

看到有人整理了600多只问题股,只看了一半,大致成因有:1、财务造假和财务粉饰:虚增收入(比如虚构贸易/虚构海外客户),虚增利润(比如调整固定资产折旧),违规确认收入,利润跨期调整,虚构存货/货币资金,虚构应收账款收回由大股东垫资等;2、公司主业无盈利能力且缺少成长性,连续多年下滑甚至...

讨论

最近见一个保险资管的领导,原以为险资更喜欢高分红。但他觉得,过去近三年成长股风格β都是承压的,少数股票靠α走出正收益。未来相对更看好成长股,一是预期外围流动性会转向边际宽松;二是成长股不能只看PE、也要结合PEG,包括有些细分板块相比美股增速更快、估值更低。

讨论

有时候研究效率低,是因为有完美情结,想的多、做的少。不管做得好不好,先做起来再说。小步慢跑,快速迭代,整体反而走的更快一些。

讨论

提高挖票效率的方式之一是,从身边一些朋友的重仓股研究起,再从中选出好票。当然,要经过一些筛选匹配,优先选择研究深度和跟踪连续性有保障。

讨论

从个人到公开产品转型失败,比较常见的一类是,个人时期满仓(加杠杆)怼1-3只股票获取高收益,但操作公开产品后能力圈扩展和风控措施都没跟上。有时候操作的约束少,挖票的动力也小,或者说有些惰性。类似公募,产品单票最大仓位限制10%,如果想满仓至少也得找到10只股票,需要挖掘更多的股票。现...

讨论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宣传卖课程,上两天课收7000块。第一反应是,业绩应该很差吧?不然怎么会花心思搞这些事情,专心做好资管就好。结果一查发现属于债券策略,近3-5年的业绩还不错。

讨论

“堕落”了,又开始参与网下打新报价,能赚一点是一点。[狗头]

讨论

有些老牌百亿私募的争议比较大,其实,有些负面评价是不够客观的,没怎么考虑到以下2点。一是,在资金量差几个数量级时,直接对比收益率并无多大意义,难度系数差很多。个人的能力上限是操作多大的资金量,这点是需要考虑的。二是,跑出一条长期连续的、公开的净值曲线,而且这条净值曲线还是长期...

讨论

在附近吃完饭散步回家,路上遇到几个看房的,一个戴眼镜的小哥对其他人说,“一个小区好不好 ,就看楼下有没有理发店?”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