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之能力圈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7

        1、能力圈是什么?

        能力圈是巴菲特提出的一个概念,似乎有一点玄幻,又有一点哲学的味道。应该怎样理解和实践呢?这是投资人需要思考的。

        咱们先来看看原话,巴菲特在1996年致股东信中提到:“聪明的投资并不复杂,尽管远不能说容易。一个投资者所需要的是,能够正确地评估所选择公司的能力。注意“选择”这个词,你不必成为懂得任何公司的专家,或者,你也不必成为懂得很多公司的专家。你需要的仅仅是,能够正确地评估在你能力圈内的公司。这个圈子的大小并不特别重要,然而,知道这个圈子的边界非常关键。

        巴老的股东信不难理解,但是,细细体会发现问题又来了。我的能力圈是啥?我能评估什么公司?我的能力圈边界在哪里呢?

        这让我想起高中时候的事,体育老师给我们测试百米成绩,那一次我拼命奔跑,最终百米成绩是14秒左右,14秒就是我当时百米成绩的边界了。运动能力的边界,可以通过仪器测出来。那么投资能力怎么测呢?

        2、如何找到自己能力圈?

        我觉得有一种方法是:上阵实践,通过投资实践,去探索自己的能力圈边界。

        我是从2010年开始买股票,前几年的时间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半点头绪,自己瞎看各种乱七八糟的资料(K线书,炒股书等),凭感觉看K线胡乱买。直到2014年,我进了一些价值投资的群,才开始深入认识价值投资,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从2014年开始,我买过银行、地产、保险、医药、消费、白酒等很多行业的股票。回想当时买入这些股票的逻辑是什么呢?找到了五六年前的部分记录(现在看上去有些傻傻的)。

        其中有的赚了钱,有的亏了钱。有很多股票,只是因为一些大V和投资人的分析,就凭感觉买入了。庆幸的是,有些股票是好公司(没忘记巴菲特说的要买好公司),买的也不贵,最终还是赚到了钱,但我当时并没有弄懂。例如,在中国平安上赚了一倍(30多买的,60多卖的),是因为买的便宜,并且等到了估值回归,但平安太复杂了,我根本就没有搞懂。

        近几年,我开始意识到,有很多公司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开始逐步地卖出它们,聚焦在自己能够懂的几家公司上,并确定自己的能力圈。我的能力圈是什么呢?

        3、我的能力圈

        目前我自己想来,要具备对一家公司进行正确评估的能力,包括对其护城河和内在价值进行评估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你的认知体系,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提高这种能力,就像通过训练提高跑步成绩一样。

        我做了10多年的IT技术工作,相对于外行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我个人对科技非常感兴趣,所以把目光聚焦在了科技类公司身上,比如互联网(腾讯控股),电动车(特斯拉)等。另一类则是业务简单容易理解的公司,比如白酒(贵州茅台),水电(长江电力)等。

        我在这两类里面寻找能看懂的几家公司。搞懂一家公司需要研究公司商业模式是什么、公司文化怎么样、经营情况什么样、增长空间在哪里(有的不增长也可以)、年度计划完成的如何、行业是什么情况等等一些列问题。经过长期的跟踪和研究,才可能把公司搞懂,把它们的护城河整理出来,把内在价值估计出来,等待合适的机会买入,然后就是等待时间的检验。

        相关文章:

价值投资的基本逻辑

价值投资之护城河

价值投资之内在价值

价值投资之市场先生

价值投资之安全边际

价值投资的总结

        以上仅代表个人目前的一点认识,若有不同理解,欢迎理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