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压制银行业回报率—招商银行2019年年报解读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71回复:460喜欢:136

之前专门写过文章,资本充足率管制会压制银行整体回报率,因此放弃投资招商银行招行2019年年报出来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28%,看似光鲜靓丽,难道招行真的能够逃脱管制吗?

一、压制银行回报率的逻辑(详细见后附链接)


经济逻辑是社保医保缺口带来不断攀升的财政赤字,赤字需要发行政府债券,政府债券需要持续强力的买盘,银行正是市场上最大的买方,资本充足率管制趋严便可以驱使银行大量增持政府债券。该逻辑可以从财政赤字、银行业持有政府债券比例逐年上升、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上升情况验证,这就是我国自2013年起坚决执行巴塞尔协议的原因。

银行资本充足率=(总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 * 100%

商业银行对中央政府债权(国债)的风险权重为0%,对公共部门实体债权(地方债)的风险权重为20%

由此可知,商业银行增持国债、地方债可以降低风险加权资产,即减少分母,提高资本充足率,这是增持政府债的直接驱动因素

二、招商银行的报表痕迹

由表3可知,6年来,招行零售贷款比例增长最快,政府债券次之,公司贷款一直在下滑,背后的原因自然是趋利避害

2019年招行零售贷款收益率6.07%,考虑到接近一半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较低),其他零售贷款收益率约为7%,同时会带来个人存款、理财等其他服务收入,但有一定的坏账率。

2019年末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1%,目前为2.7%,预期未来国债利率将持续走低。国债免增值税、免企业所得税,实际收益率大概分别对应4.4%和3.8%,没有额外收入,也没有坏账风险。

2019年招行公司贷款收益率4.34%,同时会带来公司的存款、理财等增值服务收入,也有一定的坏账率。

从收益和风险的角度看,招行不傻吧?做的很正确。

(一)如果没有资本充足率管制

如果没有资本充足率管制,资源一定投入到回报率最高的地方,零售贷款显然优于政府债券,当然是要倾其所有,提高资产回报率。2013年前的招行,政府债券配置比例一直低于3%,因为2013年之前没有管制。

银行会自发投资国债,这是在低收益低风险和高收益高风险之间做选择,经济环境稳定时,国债和贷款之间比例关系就大致稳定。从2008年到2019年,经济始终一般般,按理08年后银行增持国债的积极性就该立竿见影的提高,然而实际情况却是09、10年银行国债持有量显著提高,随即回落,要等到13年再次起飞并且一去不回头。这不就是2013年起执行的巴塞尔协议III吗?

如果资本监管真的能创造价值,对股东有利,在商业银行过去100年历史里为什么市场没有自发的创造出这一监管安排?难道说过去这100年里银行没有做到正常运作,创造股东价值?可现实是美国大萧条、60年代滞胀、70年代能源危机,香港也一直是自由市场,在美国、香港都没有提出资本管制,但他们发展得很好,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只不过各种力量的博弈。

从本质上讲,银行生意是一本万利,是撮合存贷双方的资金需求,为储户和贷款人服务。但管制下,银行不能自主选择回报率最高的资产配置,只能一边发行各种资本工具补充资本金,盈利不能过多分红,一边大比例增持政府债券,如此资本回报率彻底被压制住。

(二)未来管制的方向

既然已经明确资本充足率管制的根本原因是财政赤字,那么通过赤字的增长,即可判断管制的方向和力度。

本来社保、医保缺口每年都在增长,但今年又有了新冠肺炎,财政支出必将大幅增长,赤字当然也要飞起。钱从哪来?发债呗,谁来买呢?银行呗。银行为什么要买呢?管制提升呗。管制提升,银行业收益率会被进一步压制,长期来看,制约银行业回报率最大的石头就是资本充足率管制。

今天,我依然坚信这一经济逻辑,有疑虑的朋友可以等待时间的验证,未来银行业是否要持续发行大量资本补充工具,增加政府债券配置比例,监管层是否会持续强化资本充足率等要求,或提升配置政府债券的收入,比如地方债风险权重降至0。

三、结语

银行也是生意。任何生意,股东都要依靠现金分红去获取回报,除非留存资本的在投资回报率显著高于资本成本。银行利润留存是股东资本,其资本成本显著高于国债利率,不分红去投资国债,有利于股东价值?当然用优先股、永续债比股东资本成本低,但是依然高于国债利率,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优秀如招行也不能突破行业阴霾,报表痕迹显著,既逼着招行买国债,不能全力发展高回报的零售业务,又限制了杠杆率,招行资产回报率彻底被压制,减值前利润增速已经下滑很久了,长期投资回报率必将下降,招行本来是超一流生意,活生生被阉割了。

后附文章链接,建议大家看看评论,看看时间的验证。

资本充足率管制—银行、保险、证券之殇(银行股之四)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招商银行(SH600036)$ $民生银行(SH600016)$ $浦发银行(SH600000)$

精彩讨论

ice_招行谷子地2020-03-21 14:04

对于懂点会计就认为自己可以横跨所有行业的,我没必要去争辩。有些人就是喜欢蹭热点,那就让他蹭。我就从不去点评格力,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在哪

估值的救赎2020-03-21 12:29

前方高能预警,银粉大战一触即发。前排围观,火前留名。

DeepSleeper112020-03-21 19:19

监管不是坏事。银行业的监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跑的好永远比跑的快更重要。
资本监管的逻辑是,银行业稳定事关国家经济金融稳定,而银行高杠杆运营特性又决定了其高风险特征,充足的资本是控制银行风险的根本手段,必须加强资本补充和监管。
在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监管机构进一步统一思想,对资本提出更高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银行必然需要建立节约资本导向,合理配置风险资产组合。
这跟财政赤字没有关系,更不能用银行增配国债来说明这是国内银行坚决执行巴塞尔协议的理由。银行完全可以配置按揭、小微、同业信用资产来减少资本占用,国家信用债券只是资本节约手段之一。

ice_招行谷子地2020-03-21 14:09

有些人依然是那么自以为是,一年多一点进步都没有。不过也是,银行这块有些人也就是发年报过来蹭蹭热点,没花精力研究自然没进步,理解

加班的会计2020-03-21 12:30

没啥可战,除了贴标签,哪有人能说出啥干货来。一年前如此,今天依然如此

全部讨论

好文章发现关注的银行大V很久不露面了,招行年报分析都没人写了,投资银行的时代过去了

2020-03-21 15:35

2020-03-21 15:24

老招表示不服,@ice_招行谷子地

投资银行看好银行的,以及不投资银行看衰银行的,可能都没有敢期望长期保持15%的年复合增长率,不到10倍的市盈率,基本都是悲观预期平衡的状态。买国债或者一级资本充足率,在已有的不利和浪费条件下,目前市盈率。每年11%以上的利润率,14%的增长,投资招行的保守投资人还是知足的吧。毕竟股市里面,不管是专业投资人还是业余饿,很多人预期就相当于买国债买货币基金,比那些在股市里亏成血葫芦被清仓的,赌一把的,还是满足的。招行的利润,分红之后每年剩几百亿,再有七八年基本满足了你所说的购买低收益国债以及一级资本充足率门槛了,你作为职业投资,每年20,甚至30%的收益率,不是每个普通投资人可以达到的。如果,招行净利润真的毫无疑问每年保持14%复合增长率,给招行15倍市盈率都会有大把人要,货币基金总规模大几万亿,存一年三年五年定期的人也不少。买招行每年分红比那个还要高一点

2020-03-21 15:08

火速搬凳子带瓜子到评论区

2020-03-21 14:44

除了资本管制,还有行业管制。国内银行就没有倒闭关门的,只进不出。优胜劣不汰,竞争强度下收益恐怕越来越平淡。

2020-03-21 14:27

欧美金融危机也叫发展的很好?

2020-03-21 14:24

好文章,在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下,只能多买国债,国债预期收益也逐步降低,未来利润增速必定被压制。请教下,文章中(减值前利润增速已经下滑很久了,长期投资回报率必将下降),是指以前的年份吗?

2020-03-21 14:24

银行的业务模式不错。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各家银行的分化,不再同质化是必然的。而招行将会是蛋糕上的樱桃。随着定期报告一步一步去验证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