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想窒息—空调线上销售的神话(格力电器之十)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77回复:239喜欢:193

近一年来,空调行业不景气,格力美的以外的企业业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一时间,空调“线上渠道颠覆传统渠道、T+3神话”等等故事层出不穷,“为梦想窒息”的投资者纷来沓至,这世界从不缺少“贾跃亭的粉丝”。

上篇文章已经把“空调T+3神话”撕碎了,是非对错,智者见智。近几年,依靠线上销售快速增长的奥克斯,甚至一跃超过海尔空调,俨然一副老三架势,线上渠道颠覆传统渠道的故事要成真了?本人从不相信故事,还是以事实和逻辑说话,把梦想留给喜欢做梦的人。

线上渠道也好,传统渠道也罢,本质上都是销售渠道的一种,都是销售产品。消费者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品背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谁的成本最低,谁就在竞争中胜出

本文以志高、奥克斯、海尔格力美的空调数据为例,为各位描绘一幅传统渠道下志高空调溃败的经营画面,提出空调行业产销不均衡的报表特征,再来对比奥克斯的经营现状,请大家一同感受两者的殊途同归,了解空调线上渠道的神话故事,寻觅海尔黯淡的蛛丝马迹

一、志高空调衰败的报表特征

2006年前后,科龙系一批技术骨干“出逃”到志高,为志高带来了先进的产品技术和管理知识,志高也真正地迎来它的巅峰时刻,随后两年,志高空调市场份额穷追格力美的海尔,将科龙等品牌甩在身后,稳坐行业第四,甚至一度威胁海尔的老三位置。但后来志高逐渐衰落,淡出大众视野,来看看当年的报表寻找衰败的痕迹。

空调是一个淡旺季销量波动剧烈的行业,争取产销均衡可以为整体供应链深化分工创造无法模仿的条件,是提升产品品质,降低成本的不二法门。内销利润率高于出口,很多企业做不到淡季压货,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外销。所以优秀企业如格力,更多地靠淡季压货平衡产销,差一些的企业靠出口订单,越差比例越高。

由表一可知,志高空调在传统渠道(即经销商)的压货能力最弱,所以不得不依赖外销,也意味着其产销均衡的能力最弱

志高产品竞争力低,经销商渠道能力差,无法接受压货,为应对终端销售波动,企业就只能自己扛起库存,承担产销不均衡的代价,这些经营内容表达在财务报表上,就是存货高,应收账期长,预收账款低,占用资金高(如有息负债增加)。

(一)存货高

(二)应收账期长、预收账款低

(三)占用资金高

由表四可知,志高在存货、应收账款、有负债上的增长都显著地高于收入增速,这是自己扛库存的代价,也是产销不均衡、竞争失败的报表特征

志高无法驱使自负盈亏的经销商协助产销均衡,意味着要靠自己预测销情,产量、型号、排产时间如何确定?信息费用永远比竞争对手高,预测失误的成本会沿着供应链放大,损害排产稳定性,进一步破坏产销均衡,即恶性循环

由表五可知,志高上市后,即使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的帮助下,净利润依然萎靡不前,毛利率节节衰退。2011年家电补贴退潮,志高供应链撑不住了,亏损1.4亿元,随后也就逐步没落了。

二、线上崛起的奥克斯神话

早些年,奥克斯一直默默无闻,收入规模保持维持在80-90亿左右。2016年,奥克斯抓住空调线上销售爆发的机会,集中力量发展线上销售,也许这一时,它真的相信线上渠道可以改变空调行业,实现神话故事。

让我们来看看奥克斯这些年线上销售的努力成果:

由表五、表六可知,奥克斯收入高速增长,赚到了名声,没赚到钱,与志高神似。奥克斯在电商渠道业务发展迅速,且明显地压制了其他渠道的发展,但电商渠道随行就市,淡季无法压货,如此还是只能靠着外销平衡产销。

从产销均衡的状态来看,今天的奥克斯跟当年的志高如出一辙,没有稳定的经销商渠道平衡产销,产销不均衡特征明显,这意味着奥克斯也要自己扛库存。

报表特征:高库存,借钱铺货

由表七、表八可知,奥克斯风风火火好几年,借钱铺货,到头来欠了更多的债,赚了点应收账款和存货,与志高衰败前一模一样。

由表九可知,在目前空调行业遇冷,网销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奥克斯的收入已出现剧烈波动,2018年的亏损不是偶然,经济逻辑不可违背,产销不平衡的代价会要了它的命,注定与志高同样下场,奥克斯神话马上就要结束了。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奥克斯2018年国内销售中有三分之二来源于电商渠道,线上销售的神话故事美轮美奂,可网销模式的报表特征却丑陋至极,不知道“贾跃亭的粉丝们”是否有勇气为奥克斯下一次注

三、逐渐黯淡的海尔

从志高、奥克斯的例子,可以总结出产销不均衡的报表特征。近些年海尔逐渐被格力美的甩下,往日白电三强,只剩下两强,那海尔的报表上是否也有类似的痕迹呢?

由表九、表十可知,海尔也出现了产销不均衡的报表特征,当然海尔还包括冰箱、洗衣机等其他业务,这里可以猜想如果海尔空调事业部报表单独拿出来,其不平衡特征应当是比较明显的

当然,海尔家大业大,且冰洗产品依然有较强的竞争力,并不至于衰败,但显然已被领头企业甩在了身后。

四、结语

今天的奥克斯一如昔日的志高,神话故事在资本市场层出不穷,总是变换着新的名词,不变的只有生意的本质,只有格力独自在产销均衡的良性循环里一枝独秀。


不一样的白电企业(格力电器之一)

销售返利会计处理的推断(格力电器之二)

白酒行业为例—从销售返利看企业竞争(格力电器之三)

空调为例—从销售返利看企业竞争(格力电器之四)

揭秘其他业务收入的合约选择(格力电器之五)

从产销均衡看格力护城河的成长崛起(格力电器之六)

驳斥专业机构—美的集团所谓4个优点(格力电器之七)

美的集团T+3的效率缺失(格力电器之八)

产销均衡的分道扬镳—格力、美的2019年半年报解读(格力电器之九)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做多中国# 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
$格力电器(SZ000651)$ $美的集团(SZ000333)$ $海尔智家(SH600690)$

全部讨论

2019-09-22 18:39

会计出品,必属精品

2019-09-22 19:31

中国家电行业最早的分销是由厂家直接对零售商出货,并没有省代公司的层级,后来由于零售商之间跨区域串货乱价十分严重,格力才想出了把一省之内的经营大户合并股份成立省代公司,由于存在共同产权,有效的约束了串货现象,后来逐渐扩散为行业的通行合约安排。省代公司加价分销是回报,有了约束串货的利益,养的起添双筷子的利益再分配。



兴一利生一弊。省代公司运行日久,日益壮大,如果碰上持续的景气周期,那么加价分销的立场必然促使其做出囤货待涨的决策。兼之可以利用下游零售商的预付款资源和银行信用,省代公司的囤货决策就有了人为放大波峰波谷的负面作用。库存是信息费用的后果,削减库存的正道是降低信息费用,看不见弹着点的省代库存是背道而驰。省代公司本意是为了节省更大的交易费用而多增的一个层级,但终于多只香炉多只鬼,随着开机密码等新的防止串货手段的兴起,该合约安排的利弊需要重新权衡。

2019-09-22 18:46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奥克斯的报表哪里有?

2019-09-22 20:42

海尔11年以前存货周转30天左右,现在“成长”至60天左右
格力则由11年以前的70多天“衰败”至不足50天
结论:格力要完,计提三个地板

2019-09-22 19:25

高手

格力大牛会计老师分析深入浅出、清楚明了。佩服

2019-09-23 13:53

2019年美的线下急流勇退,去线上和奥克斯抢市场,未来淡季库存需要自己扛了,淡季需要继续增加一部分出口,整个空调供应链成本和格力差距更大,如此未来空调业务和格力竞争差距更大了。$格力电器(SZ000651)$ $美的集团(SZ000333)$

2019-09-23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