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T+3的效率缺失(格力电器之八)

发布于: 雪球转发:73回复:201喜欢:161

美的集团面对行业激烈竞争,提出“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运营”的发展思路。其中效率驱动,对库存问题提出睿智的思考,并以T+3变革、“一盘货,端对端”作为应对,期望降低库存,提升周转效率。本文试以阐释T+3的真实内容,并指出T+3有其优势,但未必广泛适用,而应站在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去思考效率,空调领域层层压货的传统产销模式并不过时。

一、什么是T+3

T+3是指美的把供应链分成四个环节:集单、备料、生产和物流,从客户(零售商)下单这一环节(T环节)开始算起,每个环节尽可能压缩天数,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响应零售需求,即柔性生产。

美的推动T+3变革,意在改变过去主机厂汇总省级经销商的订单大规模备产,再从主机厂到省代、到零售商层层压货的传统产销模式,转为直接汇总零售商的订单,多批次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模式

二、什么是库存

零售端需求有波动,难以预测,存在信息费用,因此库存不是越小越好,库存代价要与节省的信息费用两相权衡。只要信息费用存在,库存是无法完全消除的,问题只是库存放在供应链哪个环节更经济

T+3主观上是为了解决因层层压货导致的产销脱节,而客观上却改变了库存在不同环节的分布。执行柔性生产,要么放弃大规模备产之利,整个供应链降低库存,响应终端需求波动时,承受高昂的直接成本;要么保留大规模备产,将库存从渠道转移至上游供应商,以原材料、零配件的形态存在。

如果库存只是从渠道转移到上游供应商,那么供应商备货由于缺少销情信息而多出的“浪费”依然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成本上升,由消费者最终承担。

三、小天鹅的T+3

洗衣机是美的最早执行T+3且成功的事业部,因此,这里以小天鹅数据来观察T+3。

由表一可知,2012年-2015年,小天鹅收入规模逐年快速增长,其原材料库存却不升反降,同时存货周转天数也在一直下降,资本回报率连年攀升,从经营结果来看,T+3实施效果显著

但在2016-2017年,小天鹅产成品突然上升。在此期间经济复苏带来需求增加,小天鹅只能以增加库存来响应终端零售需求。报表数据很诚实,可想而知,低库存难以响应需求波动

四、转移的库存分布

表一里小天鹅库存逐年减少,周转效率快速提升,库存真的被消灭了吗?现实世界的库存结构丰富多彩,远比报表上的有趣。

(一)供应商库存大增

威灵控股、协诚股份均为美的供应商,由表二可知,美的自2015年执行T+3以来,其零配件已开始向上游供应商转移,但供应商并不掌握终端销情,备产库存效率较低,一定产生浪费。

(二)表外的原材料库存

家电业大量供应商对格力美的等大客户实施领用销售模式,在该种模式下,供应商的发出商品在租用的客户仓库存放,客户收到发出商品后验收入仓,但此时库存仍在供应商表内,每月根据客户领用情况转出。

在此模式下,客户仓库的库存,虽然不在客户表内,但其“产权”实际上已经转移,格力美的在表外均有大量库存,读者可自行查阅波斯科技协诚股份等供应商报表。

(三)T+3的不足

由以上库存情况可知,美的执行T+3,并没有完全放弃大规模备产之利,只是把渠道里的部分产成品,转换成上游供应商的零配件,由供应商备产。可上游对销情缺乏了解,边际上备产效率更低,形成浪费,成本最终要由消费者承担。

真实世界里库存无法消灭,小天鹅也必须增加产成品库存应对。方洪波曾提及在苏州洗衣机和热水器两个事业部缺货已经两年,他对这种结构性缺货很满意,低库存虽然提高了效率,但却无法应对终端的需求波动,这也确实是柔性生产的不足。

五、传统压货模式下的空调生产

洗衣机赖以成功的T+3未必广泛适用,空调外机千篇一律,夏季气温变幻莫测,淡旺季销量差异巨大,选择柔性生产供应链要跟着崩溃,层层压货下的产销均衡并未过时。

由表三可知,格力在原材料、在产品上的比例远高于美的,而两公司在零部件生产和外购方面雷同,生产流程接近,资产及人数规模相当,只能是生产安排的不同,即库存分布的合约选择不同。

格力预收款占收入比例远高于美的,压货特征明显,格力对于市场信息也就掌握地更清楚,反映在生产上游就会出现格力积极承担原材料和在产品,实际是格力主动指挥上游供应链大规模备产。

反观美的要么是大规模备产不如格力坚决,指挥供应链的主动性较弱,生产计划性有所不如要么是库存的分布向上游转移,供应商为了配合美的柔性生产依然要备货,原材料只是在供应商表内而已,总之要达到同样产品质量成本会较高。

20年以来,格力的产品质量一直比同行好一点,与其说是格力的工程师更能干,倒不如说是同样能干的人在不同合约当中的结果不同。

综上,T+3在营销指挥上选择终端零售商,有其优势,但其柔性生产未必广泛适用,追求效率应当站在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思考,在每一个环节为消费者节约成本,看着美的报表,它也很诚实,空调做不到T+3。

@今日话题 

$格力电器(SZ000651)$  $美的集团(SZ000333)$   $青岛海尔(SH600690)$ 

精彩讨论

鸣谦谦2019-03-10 21:04

@Ihadream: @Mr_Monte_Carlo: 不仅仅是在做工上。在用料上格力也比其他家舍得用料。格力的电子膨胀阀等用的全都是三花这样大牌子的。格力的散热器同等性能绝对比其他家的大。大金这样的国外大牌用的也一般都是三花。就连美的有时候都不舍得用三花,当然更多时候是直接不用。美的的便宜不是因为他真的通过科技手段降低成本,而是因为他就是便宜。比如美的某7000左右标称一级能效的三匹柜机就通过减配(没有电子膨胀阀)减少外机散热片等手段去降低成本然后卖低价。而格力一级能效的三匹柜机在比美的多三分之二排散热器和电子膨胀阀也就标个4.0。不要说什么美的更科学,因为不可能。

Mr_Monte_Carlo2019-03-09 07:39

格力预收款占收入比例远高于美的,压货特征明显,格力对于市场信息也就掌握地更清楚,反映在生产上游就会出现格力积极承担原材料和在产品,实际是格力主动指挥上游供应链大规模备产。

反观美的,要么是大规模备产不如格力坚决,指挥供应链的主动性较弱,生产计划性有所不如。要么是库存的分布向上游转移,供应商为了配合美的柔性生产依然要备货,原材料只是在供应商表内而已,总之要达到同样产品质量成本会较高。

这段话说了一大堆,但是原因不能推导出结果,质量品质和备不备货有什么关系呢?另外格力备货多就能说明对市场有了解吗?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被你强拉在一起,写的多就厉害吗?

Mr_Monte_Carlo2019-03-09 07:31

格力的品质好到底是懂吹出来的,还是有统计数据?

加班的会计2019-03-09 11:29

哈哈,格力销量第一都20几年了,骗子能骗这么久吗?

全部讨论

格力预收款占收入比例远高于美的,压货特征明显,格力对于市场信息也就掌握地更清楚,反映在生产上游就会出现格力积极承担原材料和在产品,实际是格力主动指挥上游供应链大规模备产。

反观美的,要么是大规模备产不如格力坚决,指挥供应链的主动性较弱,生产计划性有所不如。要么是库存的分布向上游转移,供应商为了配合美的柔性生产依然要备货,原材料只是在供应商表内而已,总之要达到同样产品质量成本会较高。

这段话说了一大堆,但是原因不能推导出结果,质量品质和备不备货有什么关系呢?另外格力备货多就能说明对市场有了解吗?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被你强拉在一起,写的多就厉害吗?

格力的品质好到底是懂吹出来的,还是有统计数据?

2019-03-11 22:49

库存压在上游是规模企业常规做法,但是成本会高5-7个点,包括旺季生产成本也会相应上升,一般是和供应商有一个保底基础数量合约,时间档期合约,钱早晚要付;但是在报表里反映可能是预付款,不是库存;另外资本周转率和效率在账务上是提升的;逻辑上是风险降低其实得与失真不好界定。但如果有销售商押款订货就另当别论了,这个优势格力太强大了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个道理放在押库存上也是必不可少的。销售的压强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个是没商量的!!个人理解供参考

2019-03-09 07:41

20年以来,格力的产品质量一直比同行好一点,与其说是格力的工程师更能干,倒不如说是同样能干的人在不同合约当中的结果不同。

你说这话还是拿一点统计数据出来,不能因为你投资了这公司,就屁股决定脑袋。

本文因为用词不严谨,被刊物拒发,我也要对自己的文字负责,所以决定不发表了。但这里我想问问各位读者和朋友,是不是我的一厢情愿或偏见? 我认为2016-2017年中国经济全面复苏。编辑认为那2年GDP增速是下滑的,所以中国经济并没有复苏。分歧点就在这里,请大家指正,如果我错,你们尽量多怼我,谢谢。
$格力电器(SZ000651)$ $美的集团(SZ000333)$ $招商银行(SH600036)$

柔性化确实有缺点,但应该是未来的趋势。
第一个,通过大数据信息获取等方式来加快闭环速度。
美的新产品开发已经这样做。大数据创新企划中台的智能化市场扫描效率提升 50%以上,可密切跟踪上千个品类。
产品开发之前客户需求可以通过大数据获取。
产品开发上市后客户的反馈同样可以通过大数据获取。

第二个,继续加强核心零部件的自产,也可以提高柔性化速度。
特斯拉把制造汽车的工厂看成一项更重要的产品。
日本电产并购了几个机床公司。因为自己生产机床,那么当他的主营业务例如电机,减速器,需要定制某个机床特性时,速度肯定比找第三方机床供应商快。
萨莉亚餐厅连西红柿种子都自己研发,在自己的农场种植,用自己的物流运输,然后餐厅里还有自己研发的切割西红柿机器,每个环节速度都是比同行快,组合起来更快。
那么,美的以后可以自己生产电机,电控,减速机,机器人,大数据管理软件等,它完全可以定制自己的工厂,随时调整工厂的产线,提高柔性化制造能力。

在整个中国的家电行业来看,美的已经是最有希望率先实现柔性化制造的公司。

2019-10-02 05:40

2019-04-03 23:14

不错

2019-03-09 10:35

你的分析很受用,一针见血

2019-03-08 21:09

非常好的思考啊,不过我认为美的的库存周转率提高固然会传导到上游,但也是一种倒逼,经过上下游磨合最终也会促进上游企业更进一步,从而达到双赢。毕竟美的管理层是很优秀的,不可能长期损害下游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