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没有巅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30喜欢:2
它也从来没称出过IBM和埃克森美孚之间,美国航空可口可乐之间,沃尔玛奥驰亚之间。。。差异巨大的相对重量。
这个描述有误吧

热门回复

2023-01-06 16:35

所以腾讯的投资大概率不会有太好的长期回报,也是段主要诟病的地方,可以这样理解吧

现在都是材料/芯片国之重器,美元无法退出。rmb其实就是国资,不能亏国家的钱,那就会更保守。基于现在的土壤,再过5年,就都变成rmb基金的风格了。

不是,很多vc上市后还会持有很久,以至于不少vc成立二级市场部门负责已上市股权的投后管理(不碰portfolio外的股票,和高领不一样)

2023-01-05 17:07

都说通货膨胀是无形的抢劫,让人恐惧到有一点钱恨不得赶紧花出去,生怕在手里哪天被抢劫了。

尤其大灾之年各国为了刺激经济抓紧印钱,仿佛印的速度慢了,就会吃亏。在这种比印钞速度的大环境里,持币者除了恐慌还是恐慌。就像在鸡笼子里,看见一只只同伴被抓走发出撕心裂肺的嘶鸣,自己除了在笼子里踱步,剩下的只有自己的小心脏悄悄提速。商品说快来买吧,再不买你手里的钱更不值钱。资产说快来投吧,甭管是啥先上车,要不就被通货膨胀的高速列车落下了。很多买个白菜都要跟人讨价还价的人,几万几十万买个股票,连公司名称都不知道输个代码就赶紧出手了。一旦出手如释重负,仿佛真的跟上这班高速列车了,这让人想到二战时战俘营的囚犯争先恐后上了列车,谁又知道那是开往焚尸炉的呢。

我们先慢下来,用常识推理一下。

在我们的印象里,通胀造成的亏损是在时刻发生的,而股票长期是成长的。所以如果长期看股票是一定能跑赢通胀的。这个结论乍看没错,关键问题是长期有多长。

我们以20年计算,假设货币超发每年通胀10%,20年后本金贬值87.84%,而如果股票买的没出大问题,或者是直接买指数的话,大概率是能跑赢这个结果的。但是谁又看得了20年呢?谁又能强忍着慢慢变富呢?

散户的眼界最多能看到一年,如果时间改为1年,通胀造成的本金贬值10%。这个结果已经跑赢绝大多数散户了吧。

所以问题不是买,而是怎么买。是睁着眼买还是闭着眼干。闭着眼就要承受波动,就要时间来抹平波动带来的浮亏。睁着眼就要在等待中忍受通胀的揩油。

如果说通胀是凌迟的话,那浮亏就是腰斩。

几乎每个散户都吃过腰斩的亏,都经历过瞒着家人,甚至自欺欺人自删软件,无望地等待回本的经历。如果反过来看,通胀10%,6年后本金贬值46.86%。何况在这期间本金也有一定的保值途径,比如大额存单,债券等。为什么散户宁可被腰斩都不愿意用六年时间去等待一个机会呢?也许认为腰斩只是浮亏,只要不割肉就不是真亏损吧。

反观等待者的红利是,时间越长,虽然通胀消耗的大,但等来机会的概率也越大。五年就能等来五年一遇的股灾,十年就能等来十年一遇的股灾。

而且时间越长本金攒的就会越大。在股票市场只有没钱的时候,没有没机会的时候,即使五年没有机会,那就再攒五年钱去逮十年一遇的大机会。通胀蚕食本金越大,机会带来的红利也就越丰盛,市场不会让等待者失望的。因为等待者既付出了钱又付出了时间,或者说他们用损失时间和钱的机会成本去博弈,比起散户只用钱,理应赢面更大。

我们看到有产者在通胀中获益,就面对通胀饥不择食。我们只看到人家持股上涨,却没看见人家持币等待。只看见牛市高歌猛进时坐收渔利,却没看见熊市哀鸿遍野时布局的银子
所以克服通胀的恐惧才是关键,通胀带来的恐慌远远大于通胀本身,就像抬起来的巴掌,怕的不是打下来的疼,而是将会疼的预期。就像谁都知道恐怖片都是假的,然而阴森的前奏响起时还是会让人毛骨悚然。网页链接

2023-01-04 23:28

未来无法预测,最大的问题是怎么能确定这个公司可以活50年或者更长?用后视镜看事物和预测未来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这个例子是不是反而更加说明了股市长期是称重器,短期是投票机 ? 市盈率就是短期投票的结果,而长期的绝对回报恰恰是股市称重的结果;巴菲特说的长期称重机应该不是说股市当下能够称出长期的重量,而是想表达长期来看,公司的重量一定会在股市反映出来;

商榷一下:你这是不是有点以偏概全了啊?有钱人的投资取向,事实上是受大环境影响不断变动的。比如前十年高速成长期,他们确实是如你所说偏好于”更有希望”的方向。但冬日君你是不是漏算了另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我家是拥有一整幢百货大楼的……疫情三年以来,百货大楼门可罗雀,现金流三年持续为负,坐吃山空,全家人都惶恐得很,投资理财方向早就变了。我这里这个例子并非孤立个案,全球萧条背景下,国外有钱大佬也一样是惶恐不安的。也即是说全球资本都在被动去风偏化,这里并不仅仅只是因为美元指数上行,程序化地导致纳指下跌,更深层的逻辑应是大佬们感到不安,打心底里怕了。这个情形在未被逆转之前,投资偏好显然不能是你描述的那样。你说的那情况已经是三四年前的过期旧画像吧?当然我也注意到了,您取样分析的时间区间跨度在2005-2020之间,在这个跨度上那么解读当然没问题,但,这个区间是不是有点巧合似的掐头去尾?恰好掐去了风投最惨的2000和风投同样巨惨的近三年?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前瞻未来。此刻,我们有何依据来相信未来数年投资偏好必然会回返到05-20的所谓”正轨”上来呢?未来会不会存在这个可能: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未来也可能以完全不同的全新逻辑重新展开?那时候,如本文中部分跟帖捧场朋友们怒赞的所谓”共通人性”,也可能变得来极度扭曲面目全非?

2023-01-07 12:30

感谢您!书读了几十斤了。这是目前看到最牛的解读。

市场永远是投票机。

VC是很难evergreen的,因为商业模式就是必须要不断地找到市场上真正创新的公司,哪怕投错不能错过,这就导致一旦出现创新行业的周期变化或者行业赛道的变化,即便平台性VC也很难在那几年获得好的回报。更别说创业机会本身的生意质量也不一样,所以红杉这种其实是global fund,在全世界寻找新的机会。对个人而言,始终觉得vc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创业本身就与时代的节点有关。而二级市场虽然有周期,但是机会是会反复出现的,只是不同的公司能力圈不同可能cover不到。

2023-01-06 18:12

不觉得一二级市场投资有本质的不同(最终都是取决于标的创造的价值)。只是基于企业不同的阶段、分析侧重点可能有差异,例如初创企业后续多少年的现金流分析更难,但可能通过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个不足,可能就是通常的赔率和概率的侧重点差异吧。而且,头部玩家(成功者)一级市场比二级市场收益高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参与的门槛更高(竞争相对少些,例如二级市场的AAPL你随时可以买,但字节你想投就能投进去吗?)、承担了更大的风险(流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