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教你炒股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2喜欢:0
@Raines雷

热门回复

这些是你自己的理解,但是建议你还是看看我说的,因为你理解的不准确。
1.所有自驾都重视避障,但都不是基于避障。你以为特斯拉和华为的优化目标有不同,这个是不准确的。
2.所有智驾的智能都体现在对马路上各种复杂事物的语义(semantic)理解,不仅仅是你说的“识别”。华为也不仅仅是识别,他也需要理解识别出来的物体有哪些倾向。比如说看出前面有行人,他的意图是什么?过马路?还是沿着路边前行?行人的意图不同,才能在蒙特卡洛决策树里去构建各种决策的安全评估,最后靠算法计划最好的方案。这一点上,端到端AI与模块化AI,特斯拉与华为的目标依然是一样的,所以你理解的不准确。
3.你说的数据拟合,是所有AI模型的共性,但是数据拟合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实现和人一样对路况的“语义理解”吗?不就是为了像人一样对极小的石子、水坑进行避障吗?特斯拉的端到端一体化AI和华为部分AI部分代码,目的都是优化避障、识别,所以你的理解不准确。
4.你所理解的“内容库”我大概懂你的意思,但是你也理解错了。你的小模型识别出来的“asset”,比如路标这些,任何国家基本都不通用,像美国里面每个州之间路标都不一样。甚至交规也不通用,所有预设的交通规则都需要重新开发、重新测试、并重新评估,所以不可复制。而物体识别这个任务,所有的,注意是所有的智驾系统都必须依赖AI,那么到了当地你一样需要数据、算力来重新训练小模型。所以大家互相制裁,不要有侥幸心理,绕不过的。
5. 至于你说的第3点,如果你说的空间数据是指高精地图,那你理解错了。因为特斯拉和华为都不依赖高精地图。高精地图的成本大于电动车为人类社会节省的所有成本之和,所以任何严肃量产造车的人,都会抛弃高精地图。如果你说的是实时扫描到的空间建模,那么特斯拉和华为都有这种能力,也都给数据安全带来威胁。所以不存在谁比谁好的问题。
最后,建议你多看看我写的这些,优化调整一下你的认知基础事实。因为你现在对这些基本事实的理解都有不小程度的偏差。这个不能靠猜的,都是公开可查的信息。实事求是是第一真理[赞成]

你想错了,特斯拉现在基本用的就是实时感知,跟什么高辅地图没关系,证据有很多,包括垂直停车场也能找到出口,这种就算有地图也发挥不出作用,还有私人地库无信号这种,也不可能有高辅地图,都是要实时感知的

我和你谈路线区别,以及路线带来的对市场的影响,你非要来改变别人认知,我建议你回国看看,提高提高认知。如果华为方案没有比特斯拉先发布,那是不是也是华为在抄特斯拉?
1.华为的核心就是避障,重视不代表能做好,这也是除了华为之外,其他都做不好避障的原因,做企业当然是发挥自身的优势,特斯拉的优势是什么你到现在为止都不明白。
2.智能驾驶就只有大模型一条路吗?未必,前期一定要喂大数据拟人?也未必。华为和特斯拉有共同点,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华为重感知,特斯拉重数据拟合,都是因地制宜,自己有什么就用什么,能达到目标就行。都说资本主义好,国外空气甜,正常应该养成更包容的性格,为何你如此狭隘,除了端对端,没路了吗?
3.人类社会物质都一样,山是山水是水,路是路坑是坑,开车遇到的物体不会因为你在不同的国家就有不同的形状,内容库即使有个别不一样,训练也是让他识别物体,而不是又重新训练。另外你说的路标交规那只是规则,完全不需要采集数据,用合成数据训练该国规则就可以。
4.建议你好好理解什么叫空间数据,实在理解不了的,开特斯拉去墨西哥看看,提高下自己对无图这个词的理解。
最后,建议你多回国走一走看一看,国外的月亮虽然圆,但不一定比国内圆。不然对基本的事实都有很大偏差,特斯拉是优秀,但是你也不能完全像鸵鸟般[抱拳]
$赛力斯(SH601127)$ $特斯拉(TSLA)$

1.华为和特斯拉有本质的区别,华为是基于避障然后才做的自动驾驶,所以重点是识别。特斯拉是基于特斯拉车主的行车数据,还有喂大量的行车视频训练,重点是数据拟合。
2.华为视觉识别的内容库可以复制粘贴,算力缓解后小模型也能进化到大模型,只是时间问题,但是特斯拉难道进一个市场就把算力硬件搬进当地吗,且不说当地是否重视gj安全,你觉得美会放任算力卡流出美吗,那么最终只有一个选项,就是后台必须留在美,当然特斯拉如果能开一个市场就建一个超级大模型在当地,那特别好。
3.空间数据就是空间数据,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地图,比如小鹏,用的就是高辅地图,有这个精度特斯拉城区才有高效率,有很多视频,很好判断。实时渲染建模是另一回事。
$赛力斯(SH601127)$ $特斯拉(TSLA)$

你也耐心太好了哈哈

哈哈 可能比较闲…

我尝试理解他说的“空间数据”:应该是指扫描周遭地形成高精度的3D模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理解错了。无论华为还是特斯拉,只要是不依赖“高精度地图”的自驾,就必定依赖实时传感器的空间感知。这种感知不管是摄像头、还是激光雷达,都可以将周遭环境清晰完整的扫描建模。所以我同意他对特斯拉的顾虑,但华为也不可能绕开这个问题,所以所谓“进入新市场更有优势”这个优势纯属YY了。另外,他说的所谓大模型拟人化,我猜测他的意思是端到端模型?我觉得有一个点他不是很明白,只要你的车有摄像头或雷达,没有人会在乎:你是否上传数据?是否保存数据?是否对空间进行建模?就好像美国人不在乎华为的手机是否有后门,想说你“间谍手机”就会一直坚持这个指控。哪怕源代码被第三方专业人士分析很多遍,都证明没有问题,他们还是在美国制裁了华为手机。这个和技术无关,监管机构需要它的时候怎样都行,不需要它的时候怎样都不行,只能说他想的太简单了。

这位明显不是理工背景,你耐心解释那么久有啥用[捂脸]

哈哈,我也比较闲。期待你有新的见解,不过最好还是带上证据。全靠yy是不行的,如有需要,我可以提供给你支撑我观点的理由。[赞成]

错了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