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德·库姆斯谈巴菲特投资苹果公司,刻意隐去了一个参数。而这,正是巴菲特的投资秘密!

发布于: 雪球转发:47回复:183喜欢:236

#市赚率#

巴菲特旗下有两个投资经理,一个是托德一个是泰德。如果说巴菲特是大神级的人物,那么这两位就是小神级的人物。此前,托德·库姆斯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格雷厄姆和多德年度早餐,分享了巴菲特投资苹果公司之前为自己提出的三个问题。

1.标普500当中,哪家公司未来一年的估值会低于15PE?

2.哪家公司未来5年能挣更多钱?(90%确信度)

3.哪些公司未来可以获得7%的复合增长?(50%确信度)

托德和巴菲特就这三个问题,一遍遍地寻找了标普500中的投资机会。当时,有3~5个公司的名字不断出现,其中一个就是苹果

看到这个信息之后,很多投资者大呼过瘾。因为他们误以为,找到了巴菲特的投资秘密。而实际上,并!没!有!

因为托德在叙述整个事件时,刻意隐去了一个参数,那就是ROE。这个参数,甚至是巴菲特认为唯一重要的参数。没有ROE,价值投资就无从谈起。

接下来的问题则是,巴菲特愿意以15PE的价格,买入怎样的公司呢?换句话说,巴菲特愿意为高ROE公司付出怎样的PE估值呢?接着往下看,你就会找到答案!

仔细观察文中表格,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巴菲特最经典的几个投资案例,给出的PE估值通常只有ROE的一半甚至更少。尤其是苹果,2016年和2017年的两次买入,PE估值甚至还不到ROE的0.4倍。

于是,充满小孩子天真坦白以及强烈好奇心的笔者,就把PE和ROE这两个参数做了一个除法,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是在1988年和1989年分两年买成重仓股的。第一年的PE/ROE=0.474,第二年的PE/ROE=0.326,两年的算数平均值刚好就是0.4。值得注意的是,从那时起,“用40美分买入1美元”就成了巴菲特的口头禅!因此,PE/ROE很可能就是巴菲特的投资秘密!

根据上述投资案例,笔者发明了一个叫作“市赚率”的估值参数。其公式为:市赚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PR=PE/ROE)。当市赚率等于1PR为合理估值,大于1PR和小于1PR则为高估和低估。包括喜诗糖果、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苹果公司等投资案例,都是4折5折买入的。

巴菲特曾说过,可以把ROE的投资门槛降低为15%。但是,如果你让股神他老人家用15PE买入15% ROE的股票,他肯定不愿意。最多也就给个6PE(4折)或7.5PE(5折)的估值,因为巴菲特始终遵守着“安全边际”这一铁律。

最后要说的是,市赚率在国内股市略有水土不服。所以笔者又引入了股利支付率作为修正参数,从而解决了茅台与银行的估值差问题(相关链接:网页链接

至于巴菲特投资的中国石油比亚迪,一个属于周期股,另一个属于困境反转股,需要用到市赚率第二公式(相关链接:网页链接

还有就是巴菲特一直心心念的DCF现金流折现,也可采用市赚率来解释。通过这一研究笔者还发现,ROE小于10%或大于33%之时,市赚率容易失真或失效。好在ROE略微大于33%时,市赚率还算是勉强可用。(相关链接:网页链接

最近几年,苹果因为负债“分红+回购”,ROE已经失真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寻找ROA与ROE的真实关系,才能进行模糊正确的估值。(相关链接:网页链接

最最后要说的是,巴菲特对增长极其轻视。高通胀那些年,为了给喜诗糖果正名,巴菲特说了跑赢通胀即可,可以简单理解为10%以上。托德的爆料,则更加笃定了这一说法,7%以上的增长就可以。作为市赚率的发明者,我自己对增长也没太高要求,只要达到ROE的一半以上即可。举个栗子,30%的ROE,仅需15%以上的增长即可。

$贵州茅台(SH600519)$ $苹果(AAPL)$ $招商银行(SH600036)$

@今日话题 @勤劳的超超啊 @周期及其趋势 @陆冲河 @博士王神经 @曹国公李景隆

精彩讨论

为霜2023-11-06 08:46

以下仅仅是以事论事,并没有打击或者贬低谁的意思:在A股,所有自认为是价值投资者的价投,都认为自己读懂了巴菲特。投资,如果可以用任何静态的指标来衡量,早没有人类什么事情了。你既然认为自己已经拿到投资的圣杯,为什么还要想出书?或者简单一点,你问自己投资赚钱了吗?巴菲特真正而且唯一核心的能力就是他对未来的判断能力。你看见的什么低PE,什么高ROE,都是后视镜的结果,判断能力是原因,而你看见的指标仅仅是这个原因下的结果罢了。反过来,你用放大镜去标普500查所谓的低PE,高ROE,那为什么你没有成为巴菲特呢?或者华尔街这么多天才,你觉得他们没发现吗?那他们为什么成不了巴菲特呢?
看着技术指标来寻找股票或者叫公司,那就是地地道道的现代版按图索骥。任何指标都是静态的,而一旦你用静态的指标去看待行业与企业,结果就是死路一条。
我在说一次,巴菲特唯一的核心能力就是对未来超强的预判能力。除了这点,没有其他!

ericwarn丁宁2023-11-05 21:49

低估未必会涨,但涨得概率更大。高估未必会跌,但跌得概率更大。所以说,在国内股市增量资金匮乏的现今,格力管理层又很有争议的前提下,想要实现100%的估值修复其实是很难的。——至于市赚率指标的相关原理,本文当中插了很多链接,都有的。感兴趣,可以看下。$格力电器(SZ000651)$

ericwarn丁宁2023-11-06 11:30

兄弟写了这么多,体现了两种风格。你的风格更接近定性(预测企业未来),我的风格更接近定量(着眼企业现在)。以巴菲特和施洛斯为例,两种风格已经同时并存很多年了,但前者经常看不起后者(巴菲特也偶尔调侃施洛斯)。最后要说的是,我虽然用接近巴菲特的定量估值方法,但投资策略学习的却是施洛斯。虽然施洛斯也预测未来,但定量的内容远远多于定性,所以更适合我自己。相关内容的链接抄送给你,有兴趣可以看看:网页链接

ericwarn丁宁2023-11-05 21:28

股息贴现从理论上来说,最接近国内投资者的现状。但问题是,用股息贴现的方法,会排除包括茅台五粮液在内的很多股票,所以我最后放弃了股息贴现这种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自己也有考虑,并引入了股利支付率作为修正参数。修正市赚率的链接抄送给你:感兴趣可以看看,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23-11-06 08:46

以下仅仅是以事论事,并没有打击或者贬低谁的意思:在A股,所有自认为是价值投资者的价投,都认为自己读懂了巴菲特。投资,如果可以用任何静态的指标来衡量,早没有人类什么事情了。你既然认为自己已经拿到投资的圣杯,为什么还要想出书?或者简单一点,你问自己投资赚钱了吗?巴菲特真正而且唯一核心的能力就是他对未来的判断能力。你看见的什么低PE,什么高ROE,都是后视镜的结果,判断能力是原因,而你看见的指标仅仅是这个原因下的结果罢了。反过来,你用放大镜去标普500查所谓的低PE,高ROE,那为什么你没有成为巴菲特呢?或者华尔街这么多天才,你觉得他们没发现吗?那他们为什么成不了巴菲特呢?
看着技术指标来寻找股票或者叫公司,那就是地地道道的现代版按图索骥。任何指标都是静态的,而一旦你用静态的指标去看待行业与企业,结果就是死路一条。
我在说一次,巴菲特唯一的核心能力就是对未来超强的预判能力。除了这点,没有其他!

这是格雷厄姆成长股公式,10%折现率,60%分红率,前十年7%增长,后面永续3%增长。pe倍数就是14,Roe要求要15%以上

苹果更重要的是老美的国力和流氓作风,得了一时不等于得一世,凭什么说五年以后…还确定性!

老巴投的公司确实ROE都非常高

雪球这个大V跟你应用的指标有点类似。@贫民窟的大富翁

其实,这个对于审视自己的持仓帮助还是挺大的,长期投资收益的核心还是在于roe和买入价格,这两点把握住,很难亏钱。 当然这个只是第一层,问题的关键在于,roe的持续性,这个是难题。当然也有简单题,那就是行业低点的时候,如果roe也不低,pe也不高的公司,这种属于题目简单,但是很难遇到。

2023-11-06 08:15

那些说20pe,30pe不贵的,你们看看巴菲特,他压根就不买15pe以上的公司
15pe很巧妙,倒数刚好是6%的年化收益,说明巴菲特心中价值尺的刻度是6%
记得大道以前说过,长期来看,无风险收益率设置为6%最安全,意思是长期16倍pe以下的股票更加合理
这是我看到的“秘密”

2023-11-05 21:15

神秘公式!

2023-11-05 21:03

你的公式很nice

2023-11-05 21:13

不错,学习了。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苹果是不是巴菲特的手笔?如果是,会不会成为巴菲特的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