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fighter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88喜欢:3
文章不错。


"内部管理人员容易陷入对公司独特性的判断,而忽略了行业普遍的“基础概率”。

“基础概率”就是一个典型的“外部人视角”"


内部人有两种倾向,过于悲观,过于乐观。
同样,外部人也有两种倾向,过于悲观,过于乐观。


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需要在内部人士视角和外部人视角之间取得平衡。
例如有的行业壁垒高,内部人会过于悲观,反而外部人会更加乐观。
有的行业比较同质化,壁垒不高,但是成长空间很大,景气度很高,这种情况下内部人会过于乐观,他们线性外推景气度,但是忽视了行业的壁垒。外部人可能正好相反,他们会更加侧重于行业的本质,没有那么乐观。


躺平确实可能让企业更有投资价值。
所以我个人一般不喜欢跨界转型的公司。
但是很可惜,A股这两年,特别是今年涨的最猛的往往都是跨界转型进入新行业的。


确实不乏有公司能从垃圾变为超级黑马,例如美股CPU千年老二AMD就是。
但是这种投资本身是最高难度的。
A股大部分垃圾企业炒作转型,最后只是过山车,博弈而已。


对于一个专注的企业管理层,当赛道本身的持续成长能力很强时,应该是专注者胜出。
所以,投资者的关键能力在于判断赛道的成长性。
例如几年前的石英股份,菲利华,我曾经深入研究了一下,但是最后却觉得想象空间不够大,估值不便宜,放弃了。
其实,那是因为我的视角还是太狭隘,只专注于企业眼前的一些业务,忽略了更多的新应用场景的潜力。

有些赛道,可以不断细分应用场景,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如果赛道本身有技术壁垒,而这种技术积累可以帮助企业不断在应用领域跨界,但是保持技术的协同性,那么这种企业就是最好的长期投资标的。

热门回复

2022-11-17 19:14

每一次复盘,都是有意义的。
譬如,石英股份的复盘,我有两个最大的启发。
1.要抓卡脖子环节

我之前说过,任何一个行业的细分类目里都有一个市场空间最大,壁垒最高的领域,例如家电的空调,调味品的酱油等等。
这是从规模维度去思考。

但是还可以从另外一个维度去思考行业最具投资价值的标的,那就是卡脖子。
譬如电脑,手机的卡脖子环节,自然是芯片和操作系统。
再比如光伏环节,其实卡脖子环节就是硅片,硅料,单晶炉,石英坩埚等。

组件,电池等领域,不是卡脖子环节,所以很难有暴利。
投资这些环节,研究难度也很大,竞争格局很混乱,投入很多时间,研究结果还经常出错。
那么,弱者思维告诉我们,应该追求更简单的投资方法。
那么,硅片环节,是可以卡脖子的,集中度高,可以获得暴利。
硅料环节,也是可以卡脖子的,可以获得暴利。
再往下,设备,耗材(石英坩埚)等。

一个聪明的投资者,盯住这些卡脖子环节,竞争格局更清晰,赚钱能力更强,研究起来也更轻松,决策成功率很高,投资回报很高,何乐而不为?

2.高壁垒的长尾行业,要眼光长远一点。
石英材料,有很多细分的应用场景,是一个个的长尾行业组成的。
但是投资者往往只看到当前的应用场景,忘记了公司的技术能力可以不断扩展,到下一个更有前途的应用场景。

所以这种公司,其实非常适合长期投资。
下次再碰到类似的公司,就要多从长期维度思考问题,而不会错过这样的长牛股了。

这样的公司,其实A股还是有不少的。

2022-11-17 20:16

建议不要通过事后股价走势来判断事前的决策质量,尤其在A股,股价可以完全脱离理性

ROE大于20%,这个要求是不是有点高?

2022-11-17 19:43

锂矿也是。
我自己也在反思,其实这两年做了很多研究,但是都是浪费时间,因为没有抓住要点,本末倒置。
虽然每一个研究,都可以让自己学会一些新知识,但是浪费的时间和投资机会,才是最可惜的。

所以,我很佩服那些做到极致的牛人。
譬如有人就投资了隆基,光伏的卡脖子公司,宁德时代,锂电的卡脖子公司,就赚了足够的钱。
有人就投资了运达股份,金种子酒,这两个景气行业的小盘股,就赚到了足够多的钱。

相比之下,我自己这两年自作聪明,研究和买入的很多公司,都是二三流公司,质地还好,估值也一般,例如洽洽食品,圣农发展,鹏鼎控股等,但是这种公司长远并不能让我赚太多钱。

新和成没有买,但是我感觉也是这类性质的,不上不下,所以其实可以放弃了。
买新和成,也许还不如买万华化学。

按这个标准,好多年在A股都买不到了[捂脸]

2022-11-17 20:48

最好在选择潜在研究对象时,用roe这个指标一票否决,过去5~10年年均roe低于20%的,一律不浪费时间。在此基础上,再去研究那些自己能够理解其商业模式的行业,选择护城河足够深厚、不怕竞争、因此未来roe仍然能够维持20%以上的公司,再等待市场普遍绝望、估值不贵的时机(比如2020年3月,今年10月)越跌越买。

2022-11-17 19:35

当我们掌握正确的思维模型,可以发现,”厨房里不会只有一只蟑螂“,这是形容坏公司,但是好公司也是一样,可以从几个维度去证实的投资价值。
我记得很早之前我举个例子,墨西哥电信,有两个华尔街投资大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得出这个公司低估,然后重仓赚到了钱。

那么,对于卡尔蔡司这样的公司,我们去分析,其实满足很多优点:
1.符合林迪效应
玻璃让人类发明了显微镜,望远镜,相机镜头,光纤通信等,这本身就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而光学又是人类最重要的视觉感官来源。
这些赛道的可持续性是非常久的。
难怪卡尔蔡司是百年公司。

2.符合反脆弱原理
卡尔蔡司的产品都是一个个细分长尾领域,随便哪一个领域出现黑天鹅,都不会影响他的整体业绩。
卡尔蔡司的国际业务占比90%,哪一个国家出问题,他也不会伤筋动骨。

3.符合卡脖子原理
这个就不用说了。

唯一不符合的是我说的规模效应。因为他的产品领域都很小众,很细分。

中天估值不贵,海风储能两赛道,可以拿。但中天的利润增速太小,市场给不了他太高估值,只有跌下来才有套利的机会,现在这价是好买点

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做行业周期下的高赔率,长期的东西需要的知识体系还是太复杂了。既要精准还要模糊,光这个哲学性的思考就被整够呛了。中途还有各种干扰,不到怀疑人生的地步是不会停歇的,或许思考更简单的人反而更适合。

比如某大佬,“坚信时间的玫瑰”,死拿白酒,不想那么多,主要精力用来做营销,成为私募网红。

还有个因素我们是不能忽略的,就是市场不同,或者说是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相对美国,同样行业中国竞争格局更加差,不完全是由于我们是模仿或更低级,也就是思想钢印说的“躺平”,中国人对财富的渴望或者说不安全感更强,努力程度更强。网购,美国就是亚马逊,其他互联网大佬都不进入,而中国除了阿里京东拼多多这些本身做网购的,以前的腾讯也来做过,京东和拼多多也算是腾讯扶持出来打阿里的,现在的字节美团也在大举进入。这都使得,行业内的公司被不断挑战。美国大公司在各自领域独领风骚,活得超爽,其实他们的产品也未必比中国公司好,比如中国的社交、支付、网购体系等等,其实是更加优秀。当由于竞争格局不同,美国公司能够用更长远的思维去打造产品,所以我们往往看到似乎美国产品还是更强一点。

2022-11-18 08:48

牧高笛,我之前写过不少文章,就在底部的时候。

当然我也是冲着两点,市值小,有行业红利。
但是,我又考虑了太多的长线投资的东西,例如盈利能力,市场空间,竞争格局等等。

长期维度思考,行业有长期红利,因为户外行业在GDP人均1万美金之后会爆发。
但是公司不一定有红利。
因为市场格局会非常分散。
我考虑了这么多长线的因素,最后就没买牧高迪了。
但是我忽略了一点,牧高笛虽然长期投资潜力不一定有多大,但是疫情期间,他的红利可能是无与伦比的。每次去公园,都可以发现帐篷数量越来越多。
再加上他的超低市值,是很容易爆发的。
如果从中期角度,跟踪景气度变化,牧高笛应该是非常好的标的。

所以,不要南辕北辙。
长期投资的标的注定是非常稀少的。
大部分公司都不适合长期投资,而最多具备中期博弈价值。
那么,还不如多跟踪景气变化,景气上升杀入,景气下滑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