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0
回复@皇甫狗娃: LPR主要是影响明年营收,明年存量房贷重定价都要降25BP,各个银行房贷占贷款的比例大概20~30%吧,占总资产的比例大概13~15%左右,各行可能有些区别。不算存款成本的跟随下降,房贷利率下调影响净利差3~4BP,这的确是在放银行这个血包的血,形势所需,没办法的。看看2024年谁能接好这场考试吧,这是一个不错的观察机会。
2024年房贷已经吃了去年重定价的一刀了,还有多少人会去还4.2%的30年期限贷款?估计不多了,还款还有俩月违约金,如果年初还款,违约金年化相当于有0.7%,理财年化收益需要远低于3.5%,提前还款才是有优选。理财年化3.5%还是不难的吧,还款已经不划算了。或者不如拿去买茅台[狗头]
我还是觉得要小心那些贷款增速显著大于行业增速的银行,未来的经济不确定性依然很大,他们如果解释不清楚这些资产从哪来的,我都不会买。贷款放不出去可以买债券嘛,少赚点就少赚点,质量第一,去年银行也是这么干的。
农信社没了解过,感觉他们管理比较粗放,靠天吃饭吧主要。主要关注当地经济情况,还有别有些乱七八糟的大股东搞关联贷款,他们业务相对简单,主要看有没有暴雷点,这些银行信息难核实,不在我能力范围内,看不懂他们怎么控制风险。
国有行有他们的政治任务,这是优势也是劣势。股份制银行政治任务少点,还是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空间的。//@皇甫狗娃:回复@诸葛村夫kpl:我个人认为,本次LPR下降对银行整体来看是大体利空的,但是利空的方向应该是浮动利率的按揭贷款(个人金融方面)以及年内到期可能续作的中长期贷款(公司金融方面)。年内未到期的存续中长期贷款大概率不会被本次LPR下降影响成本或收益。同时,本次LPR下降的影响还要考虑LPR下降对于提前偿还按揭的延缓作用,所以我才说是大体利空,而不是重大利空。
同时,在银行扩充资产的方面,你的观点我非常认可,通过扩充规模来抵消一部分营收下降的情况在2023年的银行报表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但是我并不认可你说的“这个时候超额扩充资产的银行可能不正常”的观点,实际上现在的银行是因为被央行货币政策架在火上烤而不得不超额扩充资产的。
据我所知,很多的银行其实都是希望可以通过减少新增投放而降低潜在不良的,但是奈何货币政策是偏宽松,实际上做不到减少新增投放。从银行负债端来看,存款是自由的,银行实际上做不到控制存款金额,使用价格杠杆都做不到。换句话来说,你不可能不让人存钱,我们城商行的存款利率都低于当地人行的参考利率了,照样账上大把没有投放标的的钱,每次投放的时候头寸都是随报随有。大家也应该能观察到,银行的存款产品由于各种原因基本上也都消失了。就算是这样,银行的负债端还是极度宽松。
这种情况就是新闻上所说的货币空转,货币就在银行体系里放着,流入不了实体经济。本质上来看,这就是央行货币政策对银行的鞭策,这个钱不放出去就是在加重银行的成本,让银行不得不超额扩充资产。
引用:
2024-02-23 15:08
不忍了,我要开怼了[大笑]
昨天老必发了一篇文章《面对历史最大LPR降幅,如何衡量对银行股的影响》。其中有1位投资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对方主要观点是:
「流动性风险表」里的5年期以上贷款不能代表银行贷款期限5年以上的贷款。
因此这个大...

全部讨论

02-24 17:42

我们小城市昨天出的按揭指导价已经是3.65%了,比我公积金利率也就高55bp。我本来打算今年还掉所有商贷的,反正我现在是犹豫了,我个人的心理基准就是公积金利率。
至于债券方面,现在不是少赚的问题,现在是在赔钱做。我去年报的所有债都过不了会,债的利率基本都低于指导价格。行里也完全没有支持政策。同行里大概只有五大行和头部几家股份制的成本能盖住债的收益。
至于股东问题,增资入股换贷款本来就是行业内的公开潜规则,恒大和盛京银行的故事就演绎了极端的情况。小银行(只要存在民营企业大股东的都算)的关联贷款在未来将是个巨大的暴雷点,只要一点爆破就能爆破整个银行。
所以在我个人投资方面,我个人只看五大行和招行、兴业、中信,前年底满仓五大行至今,今年初加仓了招行,目前在关注兴业和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