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南宫仇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0喜欢:1
如果小学一年级课内考不了双百,接下来的文化课学习会比较被动。建议发掘孩子的特长,走特长生路线吧,个人感觉绘画特长未来出路比较广,平面设计、机械设计、外观设计、建筑设计,都是挺好找工作的。
尤其,做好PPT,是硬核竞争力!

热门回复

这一点我一定要发言,先说我们家。我女儿从小我们就不鸡血,小学前三年中等偏下,后两年中等偏上,都不是最出挑的。初中从A-到最后A,A+,最后考上本区最好的公办中学。本以为进去最多就是个中等,没想到前几天期中考试,又是A,当然现在她的成绩要考上上海的985还是有点难度。(上海现在不排名,只有ABCDE,表示前20%等等。)其实小学前三年要考双100,努力抓是容易的,无非简单重复。但是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孩子自己主动学习,理解学习的意义,自主掌握学习的方法,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实自己的人生目标。光看分数,你最后会很惨。
我对教育的一贯看法是,天资比后天重要,985不是你抓出来的,是天生的。一般天赋的孩子,抓是要抓的,但是目标一定要设置在211以下(包括211),抓太狠了,适得其反。
比如小学数学,其实一般的孩子审题都经常错,所以,多阅读,加大阅读量,把语文学好,才是上策,不要纠结数学。其实后面的英语也是依赖语文能力,经常错也是常事,不要为几分烦恼,不错的是神仙。孩子为什么叫孩子,他心智还不成熟,你硬靠刷题把他正确率提高,其实是对童年的摧残。好多东西他大了以后,大脑发育成熟了,一下子就理解了。很多家长往往忘记了自己当年,觉得这么简单的事,怎么孩子就理解不了?其实是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这些你觉得简单的事,她们就是理解不了。
我对这一点的理解是我到中科院读研究生的时候,当我和清华北大的学生一起上课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智商是天生的,到一定阶段,天才1分钟可以理解的事,你一辈子也理解不了,这就是天生的差距,努力没有用。很多人没有经历过这种智商碾压的阶段,以为只要努力就行。反过来,我工作了以后,我觉得非常简单的事,好多人也是觉得非常困难。当然我不为因为他们的智商和我有差距我就瞧不起他们,因为智商只是人的物理性质的一部分,看上去很关键,其实没有那么关键。性格,体力,情商,逆商都很重要。一时,二运,三命,时运更重要。
人就是人,不是机器。认真回想你的小时候,你就会明白玩好和学好一样重要。但是很多人一反思就容易反思成,很后悔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尽想着玩了。说实在话,你那是没玩好。
现在太多的家长不花精力陪孩子玩,孩子往往一回家就拿起手机打游戏,家长觉得不烦自己挺好。孩子入迷了以后,又大骂孩子没有自制力。我看到这种都不知道说什么。
我孩子从小玩游戏我就引导她如何正确看待游戏,小心引导她玩可以,不要沉迷。在她和同学一起玩的时候,给她时间。同时告诉她这些让你沉迷的点都是游戏公司设置好的套路。另外,多花时间和孩子一起做其他的事,事她出去玩,带他去做手工,送他去上别的兴趣课,画画,游泳。慢慢地,她就能够自己正确看待游戏了,能够做到玩而不迷。
我们从初中到高中一直让她用智能手机和电脑,培养她自己能够控制住自己。中间要密切关注,她也有玩到很晚的时候,但是都慢慢纠正了。
我老婆小的时候也恐慌,觉得人家学那么多,我们不学怎么得了?好在我坚持下来了,我们坚决不学奥数,在小学的时候,基本没有上过针对分数的课外补课。画画坚持了十年,到中考前才停,各种体育运动,英语口语。到了中考,觉得孩子大了,体力上跟得上了,再加上孩子自己也感觉要补了,才课外补了一些课。
在课外补课上,我们也是精选,一定要老师适合孩子,孩子觉得不好的,就和老师沟通,能不能改变方法,不行就换课。以孩子的感觉为主。比如孩子觉得英语不需要补,我们就不补了。孩子觉得语文的作文还差点,就专门补作文。
小学阶段,千万不要看分数,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把身体搞好,培养出一个乐观快乐的性格,比什么都重要。
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我这个帖子,不要再以爱的名义戕害儿童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花朵,千篇一律地要求成绩我个人觉得不是好的方法。
$中国平安(SH601318)$ $贵州茅台(SH600519)$ $格力电器(SZ000651)$

2019-11-11 17:44

就拿体育来说,最终比的是天赋。没天赋的人刻苦训练到最后也是天才的陪练而已。[捂脸]

2019-11-11 16:15

爱因斯坦从小就擅长数学和物理,他的数学水平比同龄人高出数年。在12岁,爱因斯坦自学了代数、欧几里德几何。年仅14岁的爱因斯坦就已经熟练掌握了积分学和微分学。[大笑][大笑][大笑]

2019-11-11 16:17

鸡汤吧,这才是事实
首先,从英文资料中,根本查不到有关爱因斯坦小时候做板凳的事情,所以才会称之为故事。当然,这个故事的出发点是好的,
其次,爱因斯坦小时候只考一两分,并不是因为他成绩非常差,恰恰相反,这是因为他成绩非常好。事实上,按照当年德国的考试成绩评定,1分其实是相当于满分,四分是及格线,六分最差。到了中学,爱因斯坦去瑞士上学,那边的考试成绩评定刚好与德国反过来,1分最差,6分是满分,而爱因斯坦的成绩大多数是五六分。因此,爱因斯坦的成绩根本没有差过,他其实是典型的学霸。
不过,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说话比其他人确实要慢一些。但到后来,受到良好教育的爱因斯坦逐渐走上了学霸之路。
爱因斯坦从小就擅长数学和物理,他的数学水平比同龄人高出数年。在12岁,爱因斯坦自学了代数、欧几里德几何。一位家教老师给爱因斯坦一本几何书,他很快就学完了,这不得让人惊叹。同年,爱因斯坦开始学习高等数学,自学微积分,他的数学天赋逐渐涌现。两年之后,年仅14岁的爱因斯坦就已经熟练掌握了积分学和微分学。
在16岁时,爱因斯坦就去参加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世界顶级大学)的入学考试,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得非常好,但文科成绩稍差。于是,爱因斯坦接受了理工学院院长的建议,再去读一年高中,以完成学业。次年,17岁的爱因斯坦成功考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数学和物理都考了满分。

2019-11-11 16:28

除非是前20%,读书没太大意义。不过我认为同同应该是前10%的。
事实上,人都是短视的,成功的前提是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的前提是小学就要开始考高分。但没有多少人逼孩子学习是为了探索知识探索科学。成年人探索科学和知识的动力来自从小就保持的对大自然对宇宙的好奇心,只有童年时期充分和自然在一起,长大后才有自我驱动力。同样对美的追求也是,家长只知道报画画班,对审美的培养也恰恰需要充分接触自然。
楼主已经做得很好了,我认为同同处于很自然的还是小孩子的阶段,如果想提高分数,以同同的天分不难,训练呗,但不无避免会扼杀他的想象力,除非他对做题也很有兴趣。如果保持现状,也未尝不可。想想电影《哪吒》的导演,猫在家里多年,如果他的目标只是成功的导演,他未必会有今天的成绩,他的目标就是他内心想要做成的作品而已。
所以,因具体目标而培养孩子,很容易“着相”,就像做善事一样,本着帮助别人的心,自己会得到满足和滋养,如果本着出名或福报,就会心生不满和怨恨。
如果为孩子设立的目标是成功,那就得奥数英语阅读上齐了抓紧了,如果为孩子设立的目标是幸福,大可淡定一些。日本有几个诺贝尔奖得主,都是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基础研究人员,人家只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出了成绩得到了奖,如果他的目标是得奖,如何定下心做研究。
看长远一些,十几年前去香港生孩子的产妇,怎么也想不到现在的香港是这个样子吧。所以,我们都是为当下的事情焦虑,别人问我孩子长大想做什么,我会立即回答:未来的工作现在想象不到,不要去想。现在每天满负荷转的小孩,以后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谁知道呢。也许连轴转的童年之后,他长大后总有一天会自己的生活自己说了算,到时他怎么选呢。
最后推荐一本书《园丁与木匠》,同同本自具足,应该不需楼主太担心。

这么大篇幅就是为了隐晦的自夸吗。。

如同体育一样,智力也是可以训练的。
天赋的差距始终在,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谋求发展,但是如果始终没找到呢?或者擅长的东西没有卵用呢?又或者没有这么多时间,机会,成本给你试错呢?
所以有时候,人是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的。

2019-11-11 17:37

我大学的时候被一个台湾人碾压过。真的没法比。哎。。我用一整天和同学一起讨论明白的东西,他15分钟就自己想明白了[哭泣]那人真是聪明绝顶。这种巨大的效率差距是无法用时间弥补的。

2019-11-11 16:20

爱因斯坦有阅读障碍,小时候3岁还不会讲话,在学校的时候学习非常吃力,显得格外笨拙,中学老师断言他将一事无成,但是爱因斯坦大学毕业之后,到了专利局,发现了狭义相对论,成为了伟大的天才。他的右脑非常好,比左脑大三分之一,所以他是天才。

2019-11-11 15:13

你这个太武断。一次没有双百就被动了?什么逻辑?!这才是别人孩子的第一次期中考试!


公立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如果孩子不粗心考100分应该该难度不算特别大,因为设计的基础运算提很多,应用题比如等差数列、等量代换这些相对较少和简单,但是语文改革后,对识字量的识字量已经大大提升,而且拼音被弱化后,老师都会带的特别快,如果一年及之前没有学好拼音这块肯定丢分。同时由于一年级小孩子身体发育结构问题握笔姿势导致的


现在所谓的双百早就不是家长读书那阵(70后、80后),难度已经提升不少!


所以洛阳兄我的建议是一定要重视语文,因为语文打基础,以后低幼阶段(三年级之前)数学题太多的应用题如果都不能理解其意的话,根本无从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