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思维

发布于: 雪球转发:266回复:697喜欢:337

1929年大崩溃之前,华尔街几乎所有玩家都对1921年开始的10年大牛市记忆犹新。而且美国历史上这段牛市是有共和党执政期间发生的自由市场经济繁荣支撑的。在1929年9月3日道琼斯指数触及381.17点开始下跌时,几乎所有人都不以为然。因为从过去10年的经验看,股票投资买的是未来而不是当下,那些优质的公司股票下挫后终究还会很快涨回来。但最后华尔街一直等待到1954年12月份,道琼斯指数才最终收复了1929年的381.17点高位。在1929年信奉买入并持有一定赚大钱的人们因为“买东西不看价格”付出了整整25年的代价。

人们在1929年以后不敢再相信买入并持有是一个很好的股票投资策略。华尔街对市盈率高一些的股票总是像“看到毒蛇一样”回避。证券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的“烟蒂”投资,被没有大萧条记忆的后人所诟病。人们没有经历过格雷厄姆那一代人的痛苦,当然也不能理解格雷厄姆说得:“别跟我说太远的未来,我就看当下是不是价格足够低。”

二战后,整个世界在重新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下趋于稳定。人类迎来了近80年的和平和繁荣。1950-1969年和1980-2000年,在股票市场买入并持有优质公司是很好的策略(1970-1980年除外)。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害怕了。因为危机的范围太广,所有人都很担心买入并持有会失效,担心1929年的悲剧会再次发生。于是金融市场在2008年漂亮地砸出来一个坑,股票市场出乎意料的很快恢复了正常。那些杞人忧天的人们回忆起自己在6000多点卖掉的股票,后悔的捶胸顿足。

经过了2008年的惊吓和恢复,华尔街不再相信1929年的事情还会发生(我判断。从漫长的历史演化来看,一定会发生。)。股票市场把每一次回调都看成买入并持有的好机会。毕竟人们曾经受到过这种投资策略的奖励。所以人们并不担心利润几乎没有增长的苹果公司是30倍还是40倍PE。

中国股票市场历史更短,但像华尔街一样重复“后视镜”的思维方式却一摸一样。投资者2008年在三聚氰胺的伊利上长了见识,再出来一次三聚氰胺,所有人都会微笑着去买进伊利股票。在2008年48元的中石油上吃过亏,就再也对中石化中海油没了兴趣。在2013年被拍电影和2015年搞生态的骗了,就不会轻易相信这些大忽悠。投资者盯住历史上发生的可能买入机会,再发生董事长猥亵少女的案例,所有人都知道怎么做了。A股的股民用了30年的炒股探索,在最近3-5年刚明白买入并持有优质公司可以赚钱。于是大家蜂拥而至。但是历史书确实没有教授过“用100倍市盈率买入并持有优质公司的代价是什么?”那可能是下一节的内容。

财经大V会说:“那些公司现在的价格,十年后不会赔钱。”他们说的是对的。但还有一句话人们没明说:“十年可能也不赚钱。”

投资当然需要看未来,当然需要长期主义。这都没有错。但不问价格的长期主义意味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精彩讨论

糖果家族的快乐投资2020-09-05 17:38

马老师2017年开始提示的海天和恒瑞高估,一直给打脸,一直给目前持有的人喷不懂投资,目前看,还是时间轴的长度问题啊,刚好赶上上涨区间,说啥都没有用

流放疯2020-09-05 21:15

1929年,说白了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几十年来的利率下滑大周期结束,随后全世界利率上浮了20年左右,股票市场都没买国债来的划算。然后1950到1970年代初世界利率又下滑,漂亮50牛市开始,等到1973年后美国利率又开始上升后漂亮50泡沫崩了。后面到1980年末世界利率又在下滑,随后10多年是90年代科技股大泡沫牛,2000年崩盘后利率又起来了。随着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利率又下去了,所以这12年来科技股又牛了起来,其实股市里某些板块的周期性跟利率之间关联很明显的,只不过每次牛熊周期挺长,10年到20年左右,牛到一代人都认为永远涨,熊到另一代人觉得永远跌。

量化的神2020-09-05 20:16

为什么要叫醒那些装睡的人?
他们死就死好了。
市场每过几年都需要一批祭品,
才会让这些人学会风险,知道自己的无知。

希曼-赐予我力量2020-09-05 18:01

看不刚好和老芒的话对上了,投资就2个风险,一是回报不足,二是永久丧失本金。买入2015年的乐视就是第2钟风险,买入2020年的骗子黄和酱油科技就是第一种。喜欢投机这二种随便选吧。

生叔大局观2020-09-05 17:41

那这脸都要被打肿了

全部讨论

马老师2017年开始提示的海天和恒瑞高估,一直给打脸,一直给目前持有的人喷不懂投资,目前看,还是时间轴的长度问题啊,刚好赶上上涨区间,说啥都没有用

1929年,说白了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几十年来的利率下滑大周期结束,随后全世界利率上浮了20年左右,股票市场都没买国债来的划算。然后1950到1970年代初世界利率又下滑,漂亮50牛市开始,等到1973年后美国利率又开始上升后漂亮50泡沫崩了。后面到1980年末世界利率又在下滑,随后10多年是90年代科技股大泡沫牛,2000年崩盘后利率又起来了。随着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利率又下去了,所以这12年来科技股又牛了起来,其实股市里某些板块的周期性跟利率之间关联很明显的,只不过每次牛熊周期挺长,10年到20年左右,牛到一代人都认为永远涨,熊到另一代人觉得永远跌。

2020-09-05 20:16

为什么要叫醒那些装睡的人?
他们死就死好了。
市场每过几年都需要一批祭品,
才会让这些人学会风险,知道自己的无知。

看不刚好和老芒的话对上了,投资就2个风险,一是回报不足,二是永久丧失本金。买入2015年的乐视就是第2钟风险,买入2020年的骗子黄和酱油科技就是第一种。喜欢投机这二种随便选吧。

都是废话!
800块的时候就有人说特斯拉高估了,涨到2000拆了股开始跌了,你说这个800块预警的是先知和投资大师?

2020-09-05 20:12

一只股票从10元涨到200元的过程中,有位投资家从20就提示风险,终于到200时回撤了30%,他说你看我说对了吧。

从人们的认识心理来说,近期发生的事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历史。

很多人认为买入高估的优质公司不会赔钱,但付出的是昂贵的时间成本。能在高估值的股票上等待,为什么不在低估值的优质企业上守候。唯一的理由就是高估值的股票曾经波澜壮阔的涨过,人习惯用线性思维去思考,相信他还会继续暴涨。

2020-09-05 22:00

一次访谈中,巴菲特谈到查理•芒格时说:“查理把我推向了另一个方向,而不是像格雷厄姆那样只建议购买便宜货,这是他思想的力量,他拓展了我的视野;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贫穷得多。”
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查理•芒格都很有幽默感,他们的幽默往往带有讽刺性(这跟巴菲特的幽默风格不同),二人都涉猎甚广,对很多文学、科学及大思想家的学说深感兴趣,并都喜欢引经据典。另外,两人都认为独立思考、理性等是投资的首要条件。格雷厄姆常告诉学生,在华尔街成功的要件有二:第一是正确思考,第二是独立思考,这跟芒格经常强调的理性、克服误判心理等具有一致性。
芒格遇见巴菲特时,对优劣企业的差异,已有强烈定见,并且他也不像巴菲特般对格雷厄姆有特别的情感与崇敬。格雷厄姆有些看法根本无法打动他,他曾表示,“我认为其中很多想法简直是疯狂,忽略了相关事实,特别是他看事情有盲点,对于有些实际上值得以溢价买进的企业的评价过低。”但是芒格非常认同格雷厄姆最基本的教条,比如内在价值、安全边际、市场先生的比喻等。他说:“对私人股东和股票投资人而言,依据内在价值而非价格波动来买卖股票的基本投资概念,永不过时。”
查理•芒格1994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进一步谈到了格雷厄姆的投资思想和方法,可供我们参考。
(一)格雷厄姆购买股票的时候,世界仍未摆脱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人们很久才摆脱大萧条带来的恐慌心理,而本杰明•格雷厄姆早就拿着盖格探测器在20世纪30年代的废墟中寻找那些价格低于价值的股票。当时,有很多股票的价值远低于净资产,甚至股价只有流动资金净额的一半,这在随后的时期很难再看到。就像查理芒格所说:本杰明·格雷厄姆经典概念的问题在于,人们逐渐变得聪明起来,那些显而易见的便宜股票消失了;你们要是带着盖格探测器在废墟上寻找,它将不再发出响声。
(二)在格雷厄姆的时代,流动资金确实属于股东,工会等机构并没有后来那么强势,股东较容易采用破产等办法裁掉人员拿到流动资金。而后来按照现代文明的社会制度和新的法律,企业并不容易清算,并且员工补充和安置往往要有限考虑,企业就算不景气,也往往需要支撑下去,直到流动资金耗尽。
(三)事情并不绝对,“雪茄烟蒂”投资法仍有积极作用。芒格说,后来格雷厄姆的信徒们做出的反应是调整他们的盖格探测器的刻度,他们开始用另一种方法来定义便宜股票。他们不断地改变定义,以便能够继续原来的做法。他们这么做效果居然也很好,可见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理论体系是非常优秀的。
(四)芒格认为格雷厄姆的理论最厉害的部分是“市场先生”的概念。格雷厄姆并不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他把市场当成一个每天都来找你的躁狂抑郁症患者。有时候,市场先生说:“你认为我的股票值多少?我愿意便宜卖给你。”有时候他会说:“你的股票想卖多少钱?我愿意出更高的价钱来买它。”所以你有机会决定是否要多买进一些股票,还是把手上持有的卖掉,或者什么也不做。在格雷厄姆看来,能够和一个永远给你这一系列选择的躁狂抑郁症患者做生意是很幸运的事情。这种思想非常重要,也让巴菲特在其成年之后的一生中受益匪浅。
(五)作为教授,格雷厄姆想发明一种简洁的、适合所有人的投资方法,他也就很难突破自身的局限性。芒格评价说,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格雷厄姆也一样,他想要发明一套每个人都能用的理论。例如,格雷厄姆甚至不愿意跟企业的管理人员交谈,他并不认为随便什么人都能够跑去跟企业的管理人员交谈并学到东西,而认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会非常狡猾地歪曲信息,用来误导人们,所以跟管理人员交谈是很困难的。这些对管理层评价、对优秀商业模式的评价等都具有主观性,也不符合格雷厄姆的简洁性要求。
查理•芒格说,我们起初是格雷厄姆的信徒,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慢慢地,我们培养起了更好的眼光。我们发现,有的股票虽然价格是其账面价值的两三倍,但仍然是非常便宜的,因为该公司的市场地位隐含着成长惯性,它的某个管理人员可能非常优秀,或者整个管理体系非常出色等。
一旦我们突破了格雷厄姆的局限性,用那些可能会吓坏格雷厄姆的定量方法来寻找便宜的股票,我们就开始考虑那些更为优质的企业。而伯克希尔·哈撒韦数千亿美元资产的大部分来自这些更为优质的企业。最早的两三亿美元的资产是我们用盖格探测器四处搜索赚来的,但绝大多数钱来自那些伟大的企业。$贵州茅台(SH600519)$

我17年最低八块,最高十二买入融创,四十多没卖,因为坚信未来,结果是17年十月到今天都箱体震荡,最低19,最高49。17年以后基本不赚钱,还赔钱!这就是当时高估了,后面需要不断的业绩增长来拉低估值!融创还属于有增长的,未来我依然看多,但大部分都是没有增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