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港:我能看得出造假吗?不能!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6回复:496喜欢:169

这个周末,锦州港很火,财务造假要被st,虚增营收是为了获取贷款。

那作为一个看财报的投资者,我们看得出来它在造假吗?

试试看。

01

锦州港利润表

营收2018年大增,2019年继续大增,我会觉得它很牛。当然,最近几年就太差了,肯定弃了。

利润这几年也还不错,尤其是2018年四季度。

看趋势的话,2020年增收不增利,这样子看着也正常。

2021年毛利率上升,但费用率也上升特别多,尤其是财务费用率上升特别多。主要就是这一年的营收下降了特别多。

净利润率总体是稳定的。

看到这里,我完全没看出来有什么异常,只是2021年开始收入下降了,业绩不好而已。

02

锦州港现金流量表

经营现金流在2018-2019年特别差,比2017年差,比2021年差,

营收利润最好的时候,经营现金流最差。由于它的业务体量比较大,我勉强可以认为它可能刚刚积累了一些应收款,或者进行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支付。

考虑到2017年的经营现金流特别好,这里我粗看也不会去细究的,可能会认为是年度之间的平滑。

2017年底有个并购,这可能是2018年开始营收大增的原因。(增强了2018年营收增长的可信度)

2016-2019年之间有比较多的贷款。

分红特别少,可以被划为铁公鸡。

2016-2018融资的钱,用于2017年底的并购,最近两年的经营现金流用于偿还债务,分红极少,基本上现金是进出平衡的。

到这里,我们还是看不出来造假的痕迹,只能说它是铁公鸡。最近几年业绩不好,没有任何扩张意愿了,彻底躺平了。

03

锦州港资产负债表

货币现金和现金流量表大致是对得上的。

有息负债也对得上,但它的有息负债实在是太多了,按照它这个利润水平,要还掉这60亿有息负债得等到猴年马月。

这里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的存量债务过大。但并不能看出造假痕迹。

接着我们看在建工程,刚才我们说它最近两年都躺平了,没有啥资本支出了,那么这个在建工程一直不转固是怎么回事,虽然金额不是特别大,但可以拿出来问询一下。

接着是固定资产,这个固定资产太大了,即时按照利润顶峰期去算,90亿固定资产才产出了3亿净利润,勉强合格而已。

但现在一年利润仅为7800万,我只能说,这个固定资产水分太大了!

在这里,我们比较明确的是,它的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有水分,可能是以前构建资产的时候有很多油水,也有可能是这块资产的初期投资本身就是错误的(没算好投入产出比)。所以可以定义成为问题公司,但还是看不出来造假。

存货目前为0,在2017年一季度一度高达14亿,但现在没了,就没什么问题了。

应收是2020年多起来的,之后降下来了,所以我觉得也是合理的。

预收没啥太大的波动,偶尔某个季度高一点,又降下去了。

应付一直在上升,考虑到它的现金流不太好,拖欠账款的事情很正常。

预付也较为稳定。

所以,到这里为止,我还是看不出来造假的痕迹。

但已然确定它是个垃圾公司。

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的产出太低(资产水分大)、在建工程长期不转固(水分大),分红低,营收利润在2021年之后回落太多。

04

锦州港位置

股价走势很差,虽然跌幅不大,但没有像样的反弹。

市盈率太高。

股息率太低。(全A剔除金融后平均2.01%)

股东人数基本上没什么变化。

这个股票就是没啥人关注,一直是非常早期的股东套着。

05

总结

我这个模型是存在财务勾稽关系的,完全看不出来它在2018年-2020年造假了。

但可以看出来的是,它的固定资产水分太大、在建工程长期不转固、有息负债过高、分红率太低。

我看资料,说它这个虚增收入和利润,是有收据发票的,只是业务是虚假的。

所以,财务分析很难发现此类造假案例!

但通过财务分析,我们可以很明确地判定,这是个问题公司

至于为啥现在证监会能查出来,有网友猜测,是自首的,新任董事长上台,接了个烂摊子,索性把前任一锅端了。

$锦州港(SH600190)$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HIS196306-01 22:07

避雷无需如此复杂,只要只选择几十个大央企里高分红稳定分红股票即可。

舒九06-02 12:57

思路完全错了。
锦州港的造假要看天眼查,而不是财报。
锦州港操纵锦国投从而对七家贸易公司形成实际操控,几乎接近亲自下场,这种虚增是很低级的造假,连表外循环都不算。
这种公司老A不下百家。

泡沫艺术家06-02 11:29

确实锦州港财务上确实是家烂公司,估计就是,刷单,做数据,保债务信用链,估计也就那么回事吧。
而锦州港的这件事的核心并不在于其造假,与怎么判断其造假。而是公司造假,多少万投资者莫名其妙的为其买单。这就跟有贼去你家偷了几十万的东西,几年后贼落网了,大快人心,结果却是你丢的东西算是赃物被充公没收了?这明显是有问题的。
比如锦州港既然确定了,就应该立刻封存金融资产等,以尽快进行投资者赔付。如果不这样做的话,A股以后各类公司谁还敢长持,全吓跑了。
而且如果这个“刷单”造假立刻ST的话,那么农牧类企业的生物资产,矿产类企业的资产,甚至很多银行又算啥?这都是问题。
$锦州港(SH600190)$

二马由之06-01 23:18

这个公司的投资者是真勇,这样的公司,给6-8倍市盈率就行了。居然给到58倍。你让茅台情何以堪。

主观的观06-01 21:37

嗯,我的观点也是这样。
作为投资者,你可以说它是一个垃圾公司,你不买。
但是,你很难通过财务报表看出来他财务造假。

全部讨论

避雷无需如此复杂,只要只选择几十个大央企里高分红稳定分红股票即可。

这个公司的投资者是真勇,这样的公司,给6-8倍市盈率就行了。居然给到58倍。你让茅台情何以堪。

确实锦州港财务上确实是家烂公司,估计就是,刷单,做数据,保债务信用链,估计也就那么回事吧。
而锦州港的这件事的核心并不在于其造假,与怎么判断其造假。而是公司造假,多少万投资者莫名其妙的为其买单。这就跟有贼去你家偷了几十万的东西,几年后贼落网了,大快人心,结果却是你丢的东西算是赃物被充公没收了?这明显是有问题的。
比如锦州港既然确定了,就应该立刻封存金融资产等,以尽快进行投资者赔付。如果不这样做的话,A股以后各类公司谁还敢长持,全吓跑了。
而且如果这个“刷单”造假立刻ST的话,那么农牧类企业的生物资产,矿产类企业的资产,甚至很多银行又算啥?这都是问题。
$锦州港(SH600190)$

思路完全错了。
锦州港的造假要看天眼查,而不是财报。
锦州港操纵锦国投从而对七家贸易公司形成实际操控,几乎接近亲自下场,这种虚增是很低级的造假,连表外循环都不算。
这种公司老A不下百家。

嗯,我的观点也是这样。
作为投资者,你可以说它是一个垃圾公司,你不买。
但是,你很难通过财务报表看出来他财务造假。

这还看不出那就是眼镜有问题!23年就立案调查了!现在只是调查出的结果而已!

看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与营收和利润同步极速抬头就能看出来,任何一笔虚增的利润都必须结转到资负表通过增加对应的资产或者减少对应的负债去消化,由于负债设计第三方且相对刚性不易造假,通常都是以增加相应的资产去消化这部分虚增的利润。所以一切造假的疑点都能通过观察资负表的变化发现蛛丝马迹,这公司就是用自有资金通过在建工程流出体外给关联方或控制账户,然后以销售的名义从关联方把资金留回公司体内,每一笔账都是真实的,并且通过现流表看到的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流入,投资性现金流量净流出,表现出主业经营良好加大投资的一片欣欣向荣景象。不要指望人家脸上贴着造假两个字,我们不是法官,作为投资者,疑罪从有即可。任何资产科目的异常变动都值得投资者警惕,资产是长期的费用,费用是短期的资产。另外,财务造假和盈余管理之间的界限本身就很模糊,只要符合会计准则就不算财务造假,有句话叫做没有财务造假的公司只有不会做帐的会计师。做好了就是盈余管理,做不好就是财务造假,当然像康美康德馨这样的脸都不要了装都不带装的例外,

疑罪从有就完了。投资者又不是法官,既没必要也不可能让某家公司因为造假而认罪伏法。当然这样会错过很多赌博的机会。就像前段时间的东方雨虹,我刚说完它的财报脏,结果人家就涨了好多。

昨天我也粗粗看了下整合报表数据,也没看出来造假。当然以前也聊过,在建工程是个相对高级的造假玩法,把虚增出来利润塞进这里是很难通过单纯看报表发现的。但具体到这票令我更难以理解的是,去年证监会立案调查时,在股价上居然没反应。。。

高有息负债,低分红,高固定资产。这三点就可以排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