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7回复:288喜欢:19

很多人希望国家发钱花,希望国家补贴和各种福利,作为个人这样想也没啥问题。。。不过有个问题是国家的钱,补贴,福利从哪里来的?。。。南美有个高福利主义的典型,就是那个现在号称贫困率达到57%的阿根廷,阿根廷的各种自然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哈,20世纪早期阿根廷可是个一等一的富国哈,当时有一句谚语“你富得像个阿根廷人”。但是后来的好长时间里,他们的总统为了选票,实施了各种高福利的政策,毕竟谁不喜欢一个给自己发钱的人,据一些数据说阿根廷一半的人都要在生活中程度不同地依赖政府的福利和补贴。。。然后折腾了那么多年,总统也换来换去,就成现在这样了。。。然后现在换上了一个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米莱总统,想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休克疗法改变阿根廷,他的想法我也大多数都赞同,那为什么以我这样肤浅幼稚地认知,都会觉得这个总统的做法大概率是个失败的悲剧?。。。谁会支持一个一夜之间消减自己福利又没给其它好处的总统?。。高福利产生问题了?那你消减别人的福利,不可以消减我的福利。。。

精彩讨论

狸哥很懒04-09 22:27

因为每个国家发展的阶段和面临的问题不同,发不发钱,给谁发钱,怎么发钱是一门艺术。
有些国家是福利不足,有些国家是生产力不足,有些是资源不足,还有些是制度不足导致的腐败,钱发的过程中就没了。要逐一评估。

Mario04-10 09:25

认为中央政府有巨大的债务扩张空间是个常识性错误。中国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是总分关系,不是母子关系,与联邦制国家不一样。分公司的债务就是总公司的债务,即使分公司注销了,分公司的未偿债务依然要由总公司偿还。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就是中央政府的债务。在当前中央+地方债务总量过高的背景下,这家公司已经没多少扩展债务的能力了。幻想中央花钱救市是不切实际的

稻花香里话丰年04-09 13:43

国家偶尔给全民发一次钱,发一次有一定额度的钱,有何不可?发钱消费的乘数效应,不比国家发债投资各种跑冒滴漏强?另外,发个人均1000元消费券,就能养懒汉了?国民就可以躺平了?

非完全进化体04-10 07:56

前置条件不足,也没考虑到后续效应。那就放到当前环境下来思考吧。
在一国居民未充分就业,而基建投资回报非常低的情形下,第一种措施更好。当然实际的补贴方式有很多种。基本原则李显龙在一次演讲中也说过,大意是不应让他们落魄潦倒,不应让贫富差距过大,又不至于让这些人懒惰躺平。
第一种措施的后续效应是,促进了这些人原本受抑制的消费能力。从而促进整体消费,反过来又会增加就业岗位。这些人又容易找到工作了。经济走向正向循环。
第二种看起来这些人贡献了价值,但其实回报很低,反而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挤出效应。这些人原本可以从事回报率更高的工作。
放到过去基建不完善时期可能以工代赈没什么问题。放到现在,大家都知道经济的薄弱环境在哪里。显然第一种更好,方式有多种,比如失业补贴消费券生育补贴装修补贴等。

王代新04-09 20:25

举个例子哈,假设我们国家有1000万人确实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怎么努力都找不到工作(生产力的提高使得社会的需求没法吸收那么多劳动供给),这1000万人需要得到救助。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每年每个人发10万,啥也不用干,作为失业补助一年1000亿;另一种是把这1000亿投在公共工程上,比如就是给这1000万人每人发一把铁锹把一些没人走的路不停地挖了修,修了挖,每年给参与挖路修路的人每人发10万的工资。。。。哪一种方式更好呢?。。。以前我也豪无疑问会赞同第一种,因为第二种明摆着是浪费,这样的劳动或者“基建投资”没有什么价值。。。但是现在,我没那么确定了,因为第二种最起码没有不劳而获,不劳而获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长期看都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大家觉得哪一种更好?

全部讨论

阿根廷高福利了,阿根廷穷了,这两个都是事实。但这两个应该没有因果关系。

我搞不懂为啥很多人在讨论政府直接向民众发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直接发钱这是一条典型的邪路和死路。

基建的目的就是发钱

有没有效看其他都是虚的,只有储蓄率这个指标是真的,什么时候中国人能把赚的钱放心舒服花出去了说明社会进步了

04-09 21:32

发钱总比这钱被人贪掉好。

04-09 14:07

减税不就行了,这么分析有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嫌疑:
网页链接

要多为自己操心,少为老板操心。这才是幸福的人生。

在福利欠缺的国度担心高福利会带来问题;果然穷是理所当然。
再说了,阿根廷的主要问题是福利问题吗?
相对于高福利政策本身,阿根廷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必然会导致相对落后啊;
在工业化前期,农业有优势,但后面大规模工业化之后,农业的劣势就很明显了,全世界也没有哪个农业发达国家。
阿根廷的去工业化和政治不稳定以及经济政策的不连续比高福利的伤害更大。

04-10 07:47

稀释富人财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