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神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50喜欢:6
基建的目的就是发钱

热门回复

举个例子哈,假设我们国家有1000万人确实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怎么努力都找不到工作(生产力的提高使得社会的需求没法吸收那么多劳动供给),这1000万人需要得到救助。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每年每个人发10万,啥也不用干,作为失业补助一年1000亿;另一种是把这1000亿投在公共工程上,比如就是给这1000万人每人发一把铁锹把一些没人走的路不停地挖了修,修了挖,每年给参与挖路修路的人每人发10万的工资。。。。哪一种方式更好呢?。。。以前我也豪无疑问会赞同第一种,因为第二种明摆着是浪费,这样的劳动或者“基建投资”没有什么价值。。。但是现在,我没那么确定了,因为第二种最起码没有不劳而获,不劳而获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长期看都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大家觉得哪一种更好?

认为中央政府有巨大的债务扩张空间是个常识性错误。中国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是总分关系,不是母子关系,与联邦制国家不一样。分公司的债务就是总公司的债务,即使分公司注销了,分公司的未偿债务依然要由总公司偿还。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就是中央政府的债务。在当前中央+地方债务总量过高的背景下,这家公司已经没多少扩展债务的能力了。幻想中央花钱救市是不切实际的

前置条件不足,也没考虑到后续效应。那就放到当前环境下来思考吧。
在一国居民未充分就业,而基建投资回报非常低的情形下,第一种措施更好。当然实际的补贴方式有很多种。基本原则李显龙在一次演讲中也说过,大意是不应让他们落魄潦倒,不应让贫富差距过大,又不至于让这些人懒惰躺平。
第一种措施的后续效应是,促进了这些人原本受抑制的消费能力。从而促进整体消费,反过来又会增加就业岗位。这些人又容易找到工作了。经济走向正向循环。
第二种看起来这些人贡献了价值,但其实回报很低,反而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挤出效应。这些人原本可以从事回报率更高的工作。
放到过去基建不完善时期可能以工代赈没什么问题。放到现在,大家都知道经济的薄弱环境在哪里。显然第一种更好,方式有多种,比如失业补贴消费券生育补贴装修补贴等。

第二个方案虽然是计划花多少钱干工程,但几乎所有工程都是先干再付钱。实际中活干完了都没收到多少进度款的情况比比皆是,以至于反过来损害债权人利益、以X化债。白白消耗了人工,却拿不到钱,这才是问题的根源。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把钱发下去,而是还上以前的欠款。旧欠都不还,谁敢接新活?

整天说应然的人双脚都离地了。现实世界是按照实然运转的,不是应然。实然就是没钱,你应然说破天也没用。

让人干啥都行,问题是财政没钱,还欠着一屁股债。额外发钱之前,是不是应该把旧欠先还上,再有新的支出呢?当前财政的首要任务是化债,发钱根本不在讨论范围内

第一种就确定没有过手费?谁来考察或者鉴别“怎么努力都找不着工作”的救助资格?。。。现实是在很多直接发钱的情况下,有可能存在更高的“过手油”制度成本。我们国家对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有一些接近“直接发钱”的项目,有机会可以去村里打听打听。。。

如果觉得我说的第二种太过复杂,可以把它改成任何觉得简单的“公共工程”来与第一种比较,比如让这1000万人每天在马路上捡落叶或者废纸,维护公共卫生,不管每天能捡到几片树叶但必须打卡走够20公里。。。一个意思。。。

04-10 07:09

第一种唯一的问题是你选了10w这个能虚空输出不劳而获的数字,换成每年1万或者5000看看?
第二种当然能确保干活的那些人没有不劳而获,不过得顺带养一批对着空气负责分配管理预算宣传的人,难道你觉得这些人的工作很有意义?

这两种都不好,最好的方法是减少收税,精兵简政。比如增值税13%,直接干到5%,就能增加8%到居民的手里,而且不用考虑钱怎么花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