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研阁

评研阁

价值为基,趋势为矛,十年十倍

评研阁回复的提问

十年老师您好。感谢分享。请问对最近的上海机场暴跌有什么分析吗? 记得您路演说上机1000亿以下可以分批建仓。现在是否依然看好上机? 逻辑是否已经改变?

他的全部讨论

散户亏损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特别提醒:本篇分析虽然比较枯燥,但对散户价值连城,希望还没找到持续盈利方法的朋友能认真看完,能否打通投资逻辑,尽在此文。
(全文3400字,建议先收藏)
有个问题一直谜一样地存在于资本市场中, 不管是牛市熊市,不论是买股票还是基金,散户总在亏损 。
几十年过去了,这样的...

港股医药健康赛道发力,复星国际迎来价值重估

现在市场有种声音,这两个月A股和港股的上涨,让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变得更为乐观。我认为恰恰相反,这是“风雨之后见彩虹,磨砺之后显锋芒。”前期的调整已足够充分,以摩根为代表的外资正全面看好A/H股。
医药板块蕴藏强劲爆发力
提到医药健康板块,就不得不提复星,手握复星医药、复...

讨论

消费降级比消费升级更有机会。
日本泡沫结束后消费发生了大转变,在泡沫时期大家追求名牌,人人打高尔夫,只要有公司说开高尔夫球场,场地还没盖好会员就开满了,而且银行主动提供贷款,从不担忧还不上帐。
泡沫之后,资产缩水,名牌突然卖不动,高尔夫也慢慢被大家抛弃,这时候日本出现了...

药茅崩了

今天A股继续调整,沪指失守3100点,下跌个股3500多只,两市成交7200亿,量能还是很低迷。
如果去掉高频量化产生的成交量,A股要想上冲,还是得9000亿以上才行,现在7000亿左右只能维持震荡,如果量能进一步萎缩,走势就不好说了。
板块上,半导体走强,船舶制造、电子化学品大涨,贵金属、...

讨论

不出意外,今晚英伟达就要超越苹果,成为美股市值第二的公司,市值第一的公司依然还是微软,目前3.2亿万亿美元,看势头英伟达加把劲也能把微软踩在脚下。
之前一直在考虑卖出手里的纳指100,最近想了很久,大致确定了卖出时间。
美联储降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时间节点,今年美股的上涨有很...

营收净利双增长的新乳业是如何炼成的

乳业作为全球共识的健康产业在我国经历了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乳制品行业已经经历了从初步发展到成为世界第二大乳制品市场的巨大变革。
目前我国的乳制品行业竞争格局还算稳定,形成两家全国性龙头企业、多家深耕一个或多个省市的区域性乳制品企业、及众多限...

讨论

上海最近楼市的动作很大,不但下调购房首付比例,而且下调房贷利率下限, 在一线城市中,上海这次走在了最前面 。
随后深圳、广州也官宣了降首付降利率政策,就只差北京。
上海这次动作这么快还是比较意外的,之前上海基本都是最晚出政策,而且最保守,如果结合目前的大形势看,只能说上海...

讨论

英伟达的走势是很猛,但还算不上疯狂,A股科技公司上涨的时候一般都要到100-200倍市盈率,现在英伟达连70倍都没有。
很多人总觉得美股高估了,泡沫要来了,甚至美国要金融危机了。
纵向看,美科技股确实估值不低,估值在历史水平80%以上,但横向看,美股估值并没有比新兴市场估值高多少。<...

讨论

回复@LiYilong: 这些企业和以前比并没有太大变化,以前大家嫌弃它们利润低差、效率低、喜欢收购垃圾资产、为了社会责任养大量闲人、管理层没有进取心等等,从投资的角度看,这些毛病都不能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只能带来稳定收益。
但现在的情况是那些能带来超额收益的公司不行了,甚至稳定收...

讨论

在A股真挺难的,拿着大白马大消费几年了,到今年只有家电走了出来,但家电也还没有突破新高,还在半山腰,港股也是,科技和医药反复抄底,今年只有科技反弹的还行,这几年坚守真是郁闷。
虽然说投资要熬得起,但时间实在太久了,和前几次熊市比,这次异常煎熬,如果不是前几年买了纳指分散仓位...

很认可“不拼搏不是我兄弟”

最近刘强东在高管会上的一番话大家讨论挺热的,从流出的谈话内容可以看出来刘强东也是狼性文化领导,并且希望团队也具有狼性文化。
比如:
“如果我们有大量兄弟在躺着睡大觉,中午必须要关灯两个小时睡大觉,还能让公司业绩好、薪酬上涨,还能实现我们的梦想,这一辈子做出牛的事情来,这...

讨论

今年就两条主线,一个高股息,一个新质生产力。
高股息代表防御,经济不好,风险偏好降低是大基调,所以四大行、煤炭、水电、电力等板块持续坚挺。
新质生产力代表进攻,是国内破局的关键,AI、家电、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等资金也很关注,业绩有所改善的标的更好。
除了这两条主线,...

讨论

创新公司是值得长期关注的,大家都知道创新很重要,但好像又说不出什么东西来,对我国而言,创新是为了 突围,为了打破全球形成的僵化格局。
比如引进新的产品,改变现有的品质,引进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夺取原料和半成品新的来源,创立新的经济组织,只有创新才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

讨论

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房地产过度扩张会带来危机,但贪婪的人依然控制不住内心的欲望,重蹈覆辙,所以救又有什么用,只有真正体会到后果的严重性,才能从其中得到教训。
小时候有一种毛毛虫,摸了手会肿,所有人都告诉小朋友不要摸,但有用吗?小朋友还是会摸,只有摸过之后,感觉到痛了,下次才...

讨论

想到上海生育率低,但没想到这么低,2023年只有0.6。
其他数据也比较低欲望,比如2023年上海市常住人口的一孩率为66.24%,二孩率为29.1 %,三孩率为4.21%;户籍人口女性平均初育年龄为31.66岁,平均生育年龄为32.56岁。
韩国2023年生育率是0.72 ,韩国是全球出了名的低生育率国家,而且最...

讨论

回复@紫金陈: 陈老师是懂炒股的//@紫金陈:回复@一杆哑火老枪:才知道有这个股,谐音梗都能炒,台海概念很多年没炒了,新闻热度大,流量高,就看有没有资金玩一把了。

讨论

招行救万科总感觉有点二傻救大傻的味道。之前万科陷入债务违约危机的时候很多人捏了一把汗,如果万科再倒下,那国内房地产企业就真没得救了。
不过好在最近政策不断倾斜, 万科已经从招行那边获得200亿贷款,抵押物是万科旗下万纬物流股 。
贷款给万科的是招行不是国有行还是有点让人意外...

讨论

从最近行情看股市确实到了要调整的时候, 一个是港股连续冲高,获利盘比较多,一个是成交量持续低迷,A股只有8000多亿,没有成交量支撑,股市很难向上冲,另外最近消息面趋于平静,大消息已经释放,没有新的消息刺激,市场平淡 。
A股和港股上半年能有这样的行情已经非常不错了,接下来没什么...

讨论

奶酪已经很流行了,小孩子很喜欢吃。国人对牛奶的观念一直都比较积极,牛奶几乎等于健康,习惯会慢慢改变,未来趋势只会越来越多人喝奶。

讨论

通过高端化产品和新品。新希望以低温鲜奶、特色酸奶为重点,2023年新品收入占比12%,是拉动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新希望推进品类高端化,“24小时”高端系列产品在2023年业实现收入高增。

讨论

1、乳业是健康产业,老龄化不会影响乳业发展,相反,反而中老年对乳业的依赖性更强。2、喝牛奶拉肚子在我国确实普遍,主要是乳糖不耐受,现在已经有很多去乳糖牛奶,比如舒化奶等,这个喝了是不拉肚子的。3、消费降级确实影响乳业,从这几年的业绩也能看出来,但只要经济复苏,乳业就会反弹,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