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平安不涨的原因找到了!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83回复:254喜欢:167

今天雪球网的今日话题提了一个很经典的问题:中国平安位列公募基金前10大重仓股,涨幅倒数第一!中国平安怎么了?

2020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前十重仓股分别为贵州茅台五粮液中国平安美的集团宁德时代中国中免泸州老窖隆基股份迈瑞医疗立讯精密


看到这张图,很多中国平安的股东心里是懵逼的,因为我们,对的包括我,一直认为现在A股两极分化的行情,公募基金要承担很大的责任,是他们非理性的抱团使得高估的股票继续高估,低估的股票持续低估,但是没想到中国平安也是被报团的。

截止2020年末,中国平安被公募持有总市值达到461.77亿元,相较于三季度末的243.22亿元增长了超200亿元,持股数量也增加了1.86亿股

所以,今题话题在该问题下还 @我了,问中国平安为什么下跌? 

坦白讲,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股价的变化这谁能知道?

股市中业绩亏损股价上涨的股票太多了,股市中业绩增加股价上涨的股票也太多了。

很多人认为股价的变化和业绩是紧密相关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短期看,股价的涨跌和业绩真没啥关系。新能源汽车有什么业绩?天齐锂业控股股东减持,还有增发,20年前三个季度巨亏11亿,然而股价翻了五倍,现在市值1017亿,你说有什么理由?

山西汾酒市盈率127,来,你给我分析分析是什么原因。当一个股票价格变化的时候,大家就会从价值、业绩、趋势、概念、资金、政策等等角度去分析,去试图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去说服自己,说服自己这种价格变化是合理的,别人看不明白是别人水平不行。

因为我们总喜欢面对一个理性的,行为有逻辑,可以预测的市场先生。可惜了,市场先生不吃这套。

市场先生大声疾呼,我是傻子,我是疯子,我是神经病,你给我说你能理解我的行为?你能理解我,你是不是神经病?我都神经病了还能被你理解,太打脸!

所以,我觉得回答"中国平安为什么不涨?"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是:我不知道。显然这是我认为最好的答案,吃瓜群众不满意,纷纷叫嚷:来点鸡汤!雪球也很尴尬:你这样让我很难给你打赏啊。

那我就分析分析吧。

股价不涨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假如中国平安股价是90,一段时间后股价是95,那就是涨了,股价是85,那就是跌了。涨跌主要取决于最后的成交价和最开始价格基准的比较。

这个最后的成交价和这个时间段的成交数量是没有关系的。

很多人喜欢关注"净买进多少股"或者"净流进多少资金"这两个数据,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在一次交易中心,买和卖总是相对应的。有人买进1万股,必然有1万股的卖出方。有人买进1亿,必然有人卖出1亿。

A股上面很多人关注所谓的外资,北上资金,我实在搞不明白关注这些有什么用。

再说说所谓的公募持仓,2020年1月21日,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公募基金2019年4季报披露完毕。据天相投顾数据,2019年4季度公募基金大笔减持中国平安贵州茅台,对中国平安的减持市值达98.26亿元。具体看,2019年4季度的前十大减持个股为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永辉超市隆基股份温氏股份生益科技恒瑞医药通化东宝白云机场沪电股份。其中,中国平安的减持市值为98.26亿元,贵州茅台的减持市值为49.01亿元,永辉超市、隆基股份的减持市值也分别达到33.48亿元和30.13亿元。对温氏股份、生益科技、恒瑞医药的减持市值也都超过20亿元。

大家再把这则报道和今年的报道比较,你说这种关注这种所谓的基金持仓有什么价值?也就是媒体找点事情,自媒体从业者吸引一点傻傻的粉丝吧。

也可能是炒股太寂寞了,找点事情做吧。

具体到中国平安,公募买进1.86亿股,这些是哪里来的?一部分是卜蜂集团减持了H股2.2亿股,一部分是散户的卖出,看看整个雪球网有多少大V清仓中国平安就知道了。当然如果把卜蜂集团也看做机构,那么散户的对手盘,机构是净卖出的。

卖出多少,买进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交价,卖出方愿意在一个较低的价格卖出,买进方愿意以一个较低的价格买进,这才是中国平安股价下跌的根本原因。

整个市场不看好中国平安

并不是买进了就意味着看好,卖出也可以是看好,比如愿意以150元的价格卖出中国平安,这难道不是看好?

中金公司刚出的研报,预计公司2020 年NBV同比下降32%,符合市场预期。预计营运利润同比略微增长2%,内含价值增长11.4%,净利润同比下降15%。

如果这个预测比较准确,好的方面是尽管2020年经营困难,但是营运利润和内含价值还是增加的。不好的方面是,NBV下降的幅度太大了,我说过NBV决定公司的估值,中国平安估值上不去就是手NBV的压制。当然,在这个基数下,2021年的NBV大概率是转正的,但是是一个低质量的转正,2020年的悲惨业绩会影响到后面几年的EV增速,毕竟,池子里面进水的管道小了好多。

很多朋友问,中国平安改革失败怎么办?如果改革成功,中国平安自然一骑绝尘,如果改革失败,中国平安还是行业的巨无霸。

一年1000亿打底的利润,就是我们投资中国平安的底气。

中国平安委实超出同业太多,同行目前连影子都看不到。

但是中国平安确实存在很多问题,第一个是产品端,对于一些走性价比互联网产品的应对不足,就像淘宝被拼多多打击一样,我觉得中国平安除了做好富人的服务,针对大富翁这样的穷人也应该果断出击,推出相应的产品,不要给对手生存的空间。

第二个是投资端,中国平安的投资端很多人都在指责,我不能说对,因为我看了他们的指责,压根不懂保险,在瞎叫唤,连寿险和财险的特性、投资限制、利源结构都不知道就敢质疑中国平安为什么不买茅台?真笑死我了,想去解释,几句话也说不清楚。

但是我也不能说错,毕竟中国平安一年一千多亿的利润,这部分利润是可以自由投资的,是不受负债端约束的,为什么不多花点钱请点雪球的大V买点好股票呢?(哈哈),或者请我去也行的。我觉得中国平安在自由盈余的再投资方面做得很不好。

如果没有好项目,那么可以分红或者回购,每年拿出500亿回购注销也可以啊,不要太沉迷于资产的规模上,既然用不好就还给股东吧。这点应该向苹果公司中国太保学习,前者是超级回购的代表,后者是高分红的典范。

说到这里,大家还记得2020年山半年很多人认为中国平安不会上涨的原因是"市值太大了",现在贵州茅台翻了三倍,腾讯7.2万亿左右了。还有人认为市值是中国平安股价上涨的障碍吗?不幸的是,中国平安的股价确实没有上涨。

那么回头看,现在我们通过分析中国平安是公募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但是为什么不涨?除了浪费时间,还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还是:我不知道。

大家以后也不要关注什么北上资金,南下资金,什么基金持仓,调仓之类的信息了,这些就是糊弄小白的。

好了,我也不知道"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么严肃话题的好答案,如果你觉得是,那就帮我点个赞吧。

最后说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李录明确表示他不会来中国发行基金,他二十几年来只有一个基金,在外面没有任何投资,自己的钱百分之百都在这个基金里,条件跟大家一样,不收管理费,然后前6%的累计回报都是免费的,6%之上分成。不成立其他基金是因为想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投资人,保证所有投资人得出来的结果完全一样。 他表示,巴菲特和芒格也是这样做的,巴菲特的钱全部都放在伯克希尔一个地方,所以你永远不能说有利益冲突。“有的时候投资的情况会好些,有的时候会差些,但他不会骗你,他对待你跟对待别人永远是一样的。”而中国的很多基金,则不是热衷于提高投资技巧,而是热衷于发新基金。所谓的业绩优秀明星基金经理,很多是不断发新基金给老基金高位接盘,营造旧基金的所谓盈利假象,诱骗更多的无知基民加入,本质上就是庞氏骗局。如果中国不加强对基金的管制,庞氏骗局越演越烈,最终必有暴雷的一天。有必要限制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数量,才能迫使基金公司重视每一个基民的利益。


今天我有已经打电话给证监会投诉,并提了两个建议:对于公募基金应该控制单个股票以及行业整体的占比,应该在基金公司整体对所有产品总的单个股票占比和行业整体占比做出规定;控制基金公司在每个自然年度发行类似基金的数量。防止机构散户化,最有形成对资本市场的重大伤害。

我的微信公众号,股海沉思,欢迎关注,一起聊投资。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中国太保(SH601601)$    $中国平安(SH601318)$   $万科A(SZ000002)$   #今年唯一下跌的基金重仓股#  @中国平安 @不明真相的群众 @流水白菜 @持有封基 @优秀公司的长期股东 @吴伯庸 @萨拉丁_CPA @牛和智

精彩讨论

载福2021-01-25 21:10

持仓股不涨就投诉,建议基金买入持仓股。对么?

菜老思2021-01-25 22:14

个人买中国平安,只是因为“中国平安”这四个字而已,有一股无穷魅力,持有总是心安,股价也很稳,分红也很好,无关太多涨跌,愿中国平安。

侧面10108x62021-01-25 21:29

华夏幸福

彩蝶-价投进阶2021-01-26 12:29

这个问题我昨天也想了很久,为什么机构在加仓,股价却不涨。突然想起前几天我翻了我的一个小本本,写着中国平安,PE当时是35倍左右,那时候年年增速30%。做股票十几年了,还有05年那时候的小本子,有好多都ST了,好多名字都换了,不禁感慨万千。有人说,在高PE时候买,低PE时候卖,卖给价值投资,我觉得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那时候双鹭药业年增速30%,股价也很厉害,现在呢?公司到了一定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变化,十年能打倒很多企业了。平安还是很有价值的,但是短期不要期待太多,这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相当于改制,一两年基本面不知道能不能理顺,作为一个曾经快10年的金融从业者,改制这种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尤其是庞大的平安,看好的,继续坚守,不看好的也不用跟着基金买入。

谦十五2021-01-26 09:27

谈谈我也曾爱过的中国平安:1.如果基金规则不好,而认可世界的基金规则,你可以选择去基金规则好的地方,如港市,李录就在港市玩得欢;2.中国平安的下跌是因为马明哲,一个狼性的马明哲变成小绵羊,马先生在中国平安的存在感,已几乎为零,那我们心中的中国平安,安放在哪里?没有马先生的平安,会变成一个平庸的公司;3.自从有了互联网金融,银行保险命始终会被革掉,中国平安好象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比其它国有金融企业做得好,但相比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仍被甩九条街;4.平安的转型,明显失败了,回头却不是岸,岸在蚂蚁或腾讯那里,向前失败,回头无路。。。。。。但我最痛苦的仍然是,马先生,我们的领路人,都不见了!

全部讨论

2021-01-25 21:10

持仓股不涨就投诉,建议基金买入持仓股。对么?

个人买中国平安,只是因为“中国平安”这四个字而已,有一股无穷魅力,持有总是心安,股价也很稳,分红也很好,无关太多涨跌,愿中国平安。

2021-01-25 21:29

华夏幸福

2021-01-26 12:29

这个问题我昨天也想了很久,为什么机构在加仓,股价却不涨。突然想起前几天我翻了我的一个小本本,写着中国平安,PE当时是35倍左右,那时候年年增速30%。做股票十几年了,还有05年那时候的小本子,有好多都ST了,好多名字都换了,不禁感慨万千。有人说,在高PE时候买,低PE时候卖,卖给价值投资,我觉得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那时候双鹭药业年增速30%,股价也很厉害,现在呢?公司到了一定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变化,十年能打倒很多企业了。平安还是很有价值的,但是短期不要期待太多,这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相当于改制,一两年基本面不知道能不能理顺,作为一个曾经快10年的金融从业者,改制这种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尤其是庞大的平安,看好的,继续坚守,不看好的也不用跟着基金买入。

2021-01-26 09:27

谈谈我也曾爱过的中国平安:1.如果基金规则不好,而认可世界的基金规则,你可以选择去基金规则好的地方,如港市,李录就在港市玩得欢;2.中国平安的下跌是因为马明哲,一个狼性的马明哲变成小绵羊,马先生在中国平安的存在感,已几乎为零,那我们心中的中国平安,安放在哪里?没有马先生的平安,会变成一个平庸的公司;3.自从有了互联网金融,银行保险命始终会被革掉,中国平安好象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比其它国有金融企业做得好,但相比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仍被甩九条街;4.平安的转型,明显失败了,回头却不是岸,岸在蚂蚁或腾讯那里,向前失败,回头无路。。。。。。但我最痛苦的仍然是,马先生,我们的领路人,都不见了!

2021-01-25 22:07

投诉什么?就是基金不来重仓我持有的股票,我就要骂娘,就要满地打滚。什么?中国平安已经被基金重仓了?它不涨我就要投诉,为什么它不涨,不涨我就要一直投诉你。

我觉得作为散户,只要记住下面这段话就行了——
具体到中国平安,公募买进1.86亿股,这些是哪里来的?一部分是卜蜂集团减持了H股2.2亿股,一部分是散户的卖出,看看整个雪球网有多少大V清仓中国平安就知道了。当然如果把卜蜂集团也看做机构,那么散户的对手盘,机构是净卖出的。
卖出多少,买进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交价,卖出方愿意在一个较低的价格卖出,买进方愿意以一个较低的价格买进,这才是中国平安股价下跌的根本原因。
整个市场不看好中国平安

2021-01-25 23:05

语无伦次不知所云。你还可以证监会打电话提建议了。你以为你是个人物吗?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你也没说出中国平安为什么没有找?这是傻子都能看出来的问题。中国平安是难度保险人的钱,进行再投资等于二次投资。你想想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一直往下行,他这种投资收益怎么会呢?在提高呢只能是我往下说谁呀?

2021-01-25 22:10

你真诚实!这是我见到的最诚实的分析,喜欢。能坚持的就硬扛,不能的走人。时间才是原因,大周期的轮动而已,价值早晚转换成价格。

2021-01-25 21:17

发现lz后面采取的行为是投诉后,叹为观止…看来是心理的不平衡已经到了一定境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