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且变态的港股物业股市场定价!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30喜欢:16

滨江服务在管面积0.54亿平方米,市值47亿,雅生活服务在管面积5.9亿平方米,市值43亿。雅生活服务在管面积是滨江服务的10倍,市值还没有滨江服务高,按在管面积给估值,起码要给到5倍滨江服务市值总是合理的吧。恒大物业在管面积只有5.32亿平方米,母公司退市是铁板钉钉,可是恒大物业市值也有65亿。雅生活服务母公司雅居乐到现在还没暴雷,可是给出雅生活服务估值比恒大物业还低。这个港股市场究竟怎么啦?看不懂。

港股真是奇葩且变态。以前物业公司在一级市场收购1亿平米左右物业公司,收购价高达40亿左右了。现在二级市场出现变态、极度低估的物业股,为何没有同行低位收集股权呢?

精彩讨论

我在穷乡僻壤03-29 22:08

按分红+人品定价

被挖根的韭菜03-30 10:01

股票不是那样算的,你看好它是因为市净率低,但它的资产优良率绝对不是看上去那么美,我重仓新城悦,割肉了雅服就是基于此理。我可以说把港股的地产股踩雷踩了一遍。,五百多万现在连五十万都不到。当初的雅生活还有合景悠活。给我造成了悲惨的痛。物业其实就是靠服务,服务靠什么?就是靠人,什么靠科技的都是胡扯,说句不好听的无非就是靠信息链,仿照太过容易,物业服务盘子大,也有缺点,那就是人员过多,管理有可能失控。比如碧服等,很容易形成官僚机构办公室政治的内耗,而且说拓展的业务参差不齐是否亏损还真不好说。市场给予每个物业股的定价,根据年报来看确实都是非常合理的。可以说港股这个市场理智大于激情)

故宫的四季03-29 21:48

按分红算的,别的不好使

徐行星球03-29 23:51

资产负债算的,资产有百亿应收款,负债也百亿,应收款收不回来的,就资不抵债,如果拿的项目挣的都是应收款,你说物业公司创造什么真实价值。付出了服务收不到钱,压缩成本供应商也收不到钱拖欠工资,服务质量更加差更收不到物业费。二年以上账龄应收增加10亿,还增加10亿减值拨备,本来物业都是微利生意靠现金流,现在都是应收款成本刚性一堆负债,没有挣到钱得到一堆负债,你说再多面积有什么用。拓展面积行业一二位,收入和现金流几乎不增长,很不匹配外拓面积两位数增长。说明增长的面积替换原来低效退出项目,那么努力结果越来越差,说明收购整合问题不小,已经不是雅居乐大股东占用问题,应收款里面雅居乐只有三成多,60多亿都是收购的第三方来的包括绿地物业中民投物业其他城服公司

全部讨论

03-30 06:27

就看应收。估值差两倍都是波动

03-29 22:47

继续收集雅生活

03-30 12:18

先按照分红算,都不分红或者分红很少的,按照占款严重程度算。
完全可以放心的一点就是市场是有效的

03-30 11:21

@

03-30 07:56

$雅生活服务(03319)$ 对于那35亿存款始终没有个准确的说法,拿不出证据来说服市场,搞不好也要进去踩缝纫机。

03-30 06:28

服务类跟地产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