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夜壶”的作用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2

5月17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于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

消息一出$万科A(SZ000002)$$保利发展(SH600048)$$金地集团(SH600383)$ 等相继涨停,#招商蛇口##滨江集团##新城控股# 等也相继大涨。房地产行业的历史和万科金地暴雷危机,此前在《房地产是为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中已经详细描述。

根据DM分析2020-2023年土拍数据,统计全国成交量金额靠前的省份,可以发现,从2020年起,土地出让面积大幅下降、土地溢价率大幅下降、流拍率大幅提升。

土拍数据的下降,反映的是开发商的开工意愿不强,则导致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下滑。据CRIC统计,2020-2023年,全国300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从29.1亿平方米下滑至12.2亿平方米。

成交量大幅下滑的数据直接导致了四个方面结果:

一是整个城投平台公司业务大幅萎缩,城投公司报表上囤积了大量的存货,且未进行资产减值处理;收入不及预期,负债率较高,经营性现金流难以满足还债需求;利润大幅减少,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导致经营业成本远高于经营收入。详见《城投公司才是资本市场的阴暗面

二是影响了房地产公司。此前的房地产企业主要采用高杠杆、高周转率的模式,一旦现金流动不及预期,就像是十个茶杯只有两个盖子,盖不过来就只能破产。其他的问题和上述城投公司相同。

三是( )卖地收入下滑,导致收入锐减。收入锐减导致( )公共开支减少、基建投入下滑。中国宏观经济长期存在投资占比过高的问题。根据国际经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占GDP比通常为20%-30%,发达国家为15%-25%,中国的投资占GDP比重超过了50%。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有消息传出,GWY向地方( ) 和国有银行发布一份通知,要求全国12个省市推迟或停止目前使用投资不到一半的项目建设。上“黑名单”的是东三省,西北的内蒙、甘肃、青海和宁夏,西南的贵州、云南和重庆,以及天津、广西。

四是地产链上的所有行业都会出现通缩的现象,具体有定制的欧派家居、屋顶防水的东方雨虹等,包括白酒行业。贵州茅台的酒价相对坚挺、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公司的酒价则明显下滑,最尴尬的还是山西汾酒舍得酒业

四个方面的直接影响,导致了这些产业链上的相关人员都出现了工资薪酬的下滑。本身我国的国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长期偏低。2022年,中国国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5%,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美国更是达到了60%以上。国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偏低,直接影响民生提高、消费增长,还衍生出产能过剩的经济顽疾,对经济良性循环无疑是有害的。

在这个时候刺激地产,主要作用还是刺激内需。而刺激的时间点,是在现在外需较好,出口数据不错的情况下。假如未来出口数据不及预期,内需或许可以替代部分出口下滑,继续拉动经济增长。

说完成交量,下面说一下价格。

由于DM上找各省数据比较方便,我将用几个经济发达省份数据来代表全国价格的走势。

下图可以看出,广东省二手房挂牌总面积不断下滑,而挂牌均价却依然稳中有升,其原因是新房价格依旧坚挺。新房价格坚挺的原因在于,虽然拿地少了,但是土地供给也少了,供求关系重新达到了一个平衡。这点我在分析浙江、江苏、陕西、四川等省份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原因。

维持新房价格的稳定,实质上是维持资产负债表的相对平衡。前文讲过,地方城投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通常囤积这上百亿的存货,这些存货没有经过减值处理。如果房价大跌,那么相应的资产缩水,那么负债也要被动下降。负债被动下降的过程中(包括房地产公司),就会出现资不抵债的问题。包括个人买方,欠了房贷的人。他们的资产做减值处理后,那么银行的财务风险敞口是不可估量的,足以形成巨大的经济危机。

至于为什么大力拉动房地产,从结果反推,也就是这个“夜壶”还要继续启用的原因了。

全部讨论